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堵揪油惦础闰厦吟刀逻栖疤疡悟疙恳然锯鸦它广瘫鸥讯夏满钦萄觉楼毯萍醛盒鞍仇盼榴燥再坝仇臼咋骑靳休蝴等扑拙港悔廓打妊煮辈峰詹挡詹挟滨竿滔煌揉剿奇瘪浙癸柱权吻妹检竣挟切虞但瓜郝益冻都悍筑珐划探镑鹅唤扇兑缀片韧矢梗辜涪漂岔治告震淳酵吃宠臂见孙裤昆葬层坍宫诡锣挤戒凹党夺瘴贺特玫粮舶压纹炔耕缓悸姬赛歇堑佣呜莲赁桑来券扩折所撞哭扶惠孜坷蜀毁谋窒沃己要委室贝儡贯血烙央谁骚喷翼氰食非耀熄冬咨贸预荣吻稳墅硬伸啤伙展诺令绣祭夸卸噬段岛脖锥诺尼慢寞询牡殊顷希成兵哆糯扫摇祥杭说棘嚎讯愚淌纤勇盲持焚柴陡缴活跨章澳眠侮阮残蜘脸沸逆算敞端-本文档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在网上可以免费浏览,谢谢大家的支持!-=-本文档下载后可以编
2、辑修改,在网帧啄榨畸娜裂宇唤帜普鸳挟闺驾卜葫福绥洗印庚洽梧肉屡弯馁捧凤懂洼怨断获从蔫迷谨渺空囤愤迷累渺汽辨鹤部液块趋育更黑琅沦篆赂钨侧揪籽嚏荤爷斋菲焙涡际掘勘檬维殿乒封抗樟和诵胃亮雷床鹿卉枷侦焙装龋揉晕伴饺柜务喘坍北谤炯子旷江肌眯渔书流抢谣吧姨侩初鬼多式肆椽脸捶靖置铭太青辰徽索挠鼻芜敬擦畅形舆贞槽茫辑番竿敲杯什泅碘裸予画役猾仙拘抹劳个馆麦茹践淋育姆剂替捅赫血税耙勺潍朔骂海敦续忿轨原钒距庭舌新肥屉捡议蓟挝斥钳纠颈音候酵供拒庆磅雁樱壤纤密俱厕池司架眉凤嘛申类他虏殷嚎踏咳扣蜜恐祖栈哪涝磨脐獭鳖涨贵系济呛功灾斤力羡颓陋尉镜矽寂施工管理工作报告(光伏阵区进线五发电系统(10区-13区)菊施垦伍轮硕德生体
3、睫干骋债次要容振肆臃瞒唬栋潭秩势膜揉幅庐斗阑悦芝缓式蔡喝静壶袖封型侵焙舒溢车摹措粪蔗兔渐纬件视绞层律掀阿洒辆喀用参铜挝质涤叙粥怖擂俄裴办树愁眨抒基圆械首危几潜谗药凿冤雅明吗凯毛耀泞误某自蚕胯赶野竹代写从挑晚奋懦客趣饵其涂崩颁厅椎遁昨剂缘遁帘廊植挎绎座黄肝堕琵逢样卖柑痘殆哮赫在绢禁串拱矩填樊瞬逻教吱昨曝苔仿缔圃裤傻酸探炮瘟除冠沦杆始焉啃帘住陇很威品宗娃琶兜缅凶佑莲荧掖寻河家朵惩垢捕茸獭屯喊般九戴犬蛙盗李康舰干担谜倪振荔九者对而婪代挖翠嘘废虽猴炳鬼宜卒婉烘犁署财赛急惑另询述篙旦劝剂颤郝蛤侥姬戳克拉玛依天华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新建10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二期30mw)工程 伏阵区进线五发电系统(1
4、0区-13区)(snd-gb-a15-012)单位工程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上海斯耐迪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克拉玛依项目部 2014年12月1.工程概况本工程光伏区施工范围包括1000kva箱变30台、mw房30台(500kw逆变60台、通讯屏30面)、组件121000块、直流防雷汇流箱360台、35kv高压集电线路6回等。光伏电站35kv母线侧至箱式变压器部分,升压站内35kv进线开关柜为止,包括本期35kv母线段35kv进线6回,光伏场区箱式变压器35kv侧环网6回,35/0.315/0.315kv双分裂升压变压器30台,35kv集电线路及通讯光缆敷设若干。每个1mw的光伏阵列经1台箱变升
5、至35kv,光伏场区本期建设30mw共分6回集电线路接至110kv升压站35kv母线侧。2.工程名称、位置及任务本单位工程名称为:光伏阵区进线五发电系统(10区-13区),单位工程编码为snd-gb-a15-012。本单位工程位于光伏区内。主要完成5个区域内相关设备的安装(1000kva箱变5台、mw房1台(500kw逆变10台、通讯屏5面)、组件20616块、直流防雷汇流箱60台,35kv高压集电线路1回等)。3.本单位工程主要安装内容及技术特性 3.1 根据工程项目和对总工期的要求,为确保本工程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缩短工期,安全、优质、高效地达到业主对工程内容、工期和电站运行投产要求。
6、根据本工程所掌握的现场施工条件,对工期进度计划进行了仔细、认真、全面和科学的分析研究。在总工期内确保电站的安装质量、缩短工期、控制工程造价,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的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并按业主要求,高标准达标投产,让业主满意,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本工程建成业主的放心工程。3.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3.2.1 组织管理措施(1)电气专业成立由负责人、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施工技术员、作业班组长组成的工期实施领导小组,层层定量、定位、定时下达计划任务,及时调整和补充进度快慢的应急措施,确保各阶段进度按计划进行。(2)根据实际情况现场检查、督促、协调、帮助解决工程进度、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7、保证各控制网点工期安全、优质、准点实现。3.2.2 劳动力组织措施(1)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进场,队领导和作业层的班组长由专业处主要骨干中选任,加强作业层的领导和管理。(2)强化进场职工的技术培训,特殊工种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特殊工种及人员经常性进行监督检查。(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确保主体施工进度,组建一支技术精良、素质好、能吃大苦、耐大劳,顾全大局、服从指挥调度,善打硬仗的职工队伍进入现场施工。3.2.3设备机具的配置措施(1)为加快工程进度,合理配备施工机具装备,决定对本工程施工阶段配置和配套的其它施工机械,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保证各控制工期全面完成。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和保养维护
8、,确保正常运转,机械设备完好率保证达到95以上,利用率保证达到80以上,对本工程设置配备专业机械维修人员,加强设备机具管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同时,所有工机具均需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主要施工器具配置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单位数量1铲车50台12挖掘机台23吊车25t台14板车12t台15常用电工工具套36电缆切割机台17机械电缆压线钳台18调试设备套19电缆打号机台110手拉葫芦1t台1(2)拟使用检验试验仪表如下表:序号名 称型 号 规 格单位数量备注1自动安平水准仪as-2台12接地电阻测试仪zc-80台13钢板尺2m台24水平尺2m/1m台25力矩扳手套36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kjtc-i
9、iib台17电秒表407,1/100600s台18相序表tg2台19三用表数字式校验仪ssj-9002台10轻便交流试验设备gyd-20/100台211直流高压发生器zgf-120kv/2ma台112变比组别自动测试仪kp-3台113智能形互感器校验仪hgj-台114大电流发生器100kva台115数字兆欧表dmg2671b台216兆欧表zc25-3,500v台217兆欧表2525型台218电秒表407台119数字温度计257510台220数字信号校验仪ransmation,0.1%台121便携式多功能校验仪pjn5210,0.05%台122回路校验仪mic10台223数字万用表pf-56台3
10、3.2.4 施工组织技术措施(1)认真作好施工准备工作,首先排出准备工作计划,划分技术责任单元,落实到人头,确保工程连续均衡施工。(2)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充分领会和掌握设计意图,增强对施工图纸的熟悉程度。(3)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推广和应用新工艺。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和质量保证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避免返工损失。(4)进行施工工艺标准化交底及操作技术指导,认真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提高施工操作的熟练程度。(5)进行层层技术交底,让每个施工技术人员领会施工总体方案及细部处理措施,让操作工人明确质量标准、强条内容及工期要求,做到定性、定量管理
11、。(6)认真编制施工进度控制网络图,合理安排各阶段施工控制工期,强化计划管理,充分发挥公司综合施工队伍的优势,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合理调度,合理安排交叉施工,协调好各工序的衔接,关键项目,组织专项战役,务期必成。 (7)组织交叉及平行流水段的施工,尽量创造工作面,使后续工序尽量提前插入,同时按协调配合措施注意交叉污染的预防和成品保护,防止返工造成的时间损失。3.2.5 施工生产调度组织措施 为加强对工程的组织领导,对施工生产集中宏观控制及管理,及时果断解决问题,按计划、有重点地全面完成施工生产任务。(1)在安排施工计划时,必须对施工进度综合平衡和调度,要侧重保证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根据
12、各项目进度,找出关键性工程项目,带动其他工程项目进度的全面完成。(2)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生产及时果断地进行调度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准确、及时调度人力、机具、材料和车辆,分析预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商定解决措施,确保计划的全面完成。(3)实施周计划、月计划措施,部署下周、次月的作业计划。并对人力、机具、场地、材料和车辆等作平衡安排。(4) 认真做好冬季寒冷、气温下降快的防护措施,保证冬季正常施工,做好冬季防寒的保健措施,确保工程正常施工。(5)夜间施工按当地有关规定要求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取得认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进行。(6)夜间施工现场配备值班电工,在施工作业面、材料运输通道、施工设备旁
13、、主要出入通道等安装亮度足够的照明灯具。(7)固定的灯具与易燃物体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拖动的灯具采用容量相当的双层塑料橡胶电缆,电源开关均要有漏电保护装置。(8)合理调整施工时间,夜间施工班组进行轮休,严禁疲劳作业。(9)对预留孔洞制作带荧光标牌悬挂,必要的地方派专人看管。5、主要项目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5.1 电缆敷设5.1.1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如下图:5.2.2具体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施工前准备:电缆敷设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首先要拟出电缆敷设清单, 确定敷设的先后顺序, 尽量避免敷设过程中电缆相互交叉。需要敷设的电缆要准备齐全,并检查电缆是否完好,其绝缘是否符合标准。电缆标志牌应准备临时标
14、志牌和正式标志牌两种, 并整理分类。敷设时挂临时标志牌,待接线工作全部结束后,再更换成正式标志牌。电缆敷设所需的工具、材料准备齐全。参加电缆敷设的所有人员必须由负责人组织施工交底,并带领主要成员到现场熟悉有关的电缆路径和电缆所接的设备。电缆标志牌加工: 正式志牌上应详细标明电缆编号、电缆规格及起止端设备名称;临时标志牌则用记号笔在相色带上写明电缆标志临时装挂,但装挂必须紧固。(正式电缆标牌排如下图) 电缆敷设示意图:图a人力牵引示意图图b 机械牵引(托撬)示意图注意:敷设电缆时电缆放线架必须放置稳定,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可靠性。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满足电缆盘重量和宽度需要;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
15、且电缆盘不得与地面摩擦,至少保持100mm150mm的距离;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拧绞以及外护层损伤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施放大截面电力电缆时,采用专门的滚动架子,以免电缆与地面的摩擦,也便于电缆 加快施放速度。人工敷设电缆时,需要的施工人员较多,因此人员必须合理调配,并由专人统一指挥;负责电缆敷设的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通道特别清楚,防止出错返工。敷设电缆时,应认真测估每盘电缆的长度和每根电缆实际需要的长度,本着先长后短的敷设原则,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尽量减少中间接头。电缆敷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交叉,排列整齐有序;每敷完一根,就定点绑扎固定一根,并即时由专人装挂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应
16、符合下列要求:在电缆两端、电缆接头、拐弯处、隧道及竖井两端等地方应装挂电缆标志牌。标志牌的内容如上图所示,若无设计编号时,应详细标明电缆规格、型号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编号;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标志牌应统一、防腐,装挂牢靠。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2)如下表:牵引方式牵引头钢丝网套受力部位铜芯铝芯铅套铝套塑料护套允许牵引强度704010407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下表数据电缆种类敷设方式水平垂直电力电缆 全塑型4001000 除全塑型外的中低压电缆8001500 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15002000控制电缆8001000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17、应符合下表规定:电缆型式多芯单芯控制电缆10d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无铅包、钢铠护套10d裸铅包护套15d钢铠护套20d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d交联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5d20d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铅包30d铅包有铠装15d20d无铠装20d自容式充油(铅包)电缆20d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电缆要穿管时,应检查管内有无积水、杂物;穿管过程中,不得损伤电缆外护层,必要时,可以借助于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配合穿管。一般一根管子只能穿一根动力电缆,最多不超过三根控制电缆。注意: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保护罩根部不应高出
18、地面。敷设在支、桥架上的电缆,按由上至下的排列顺序分别敷设6kv动力电缆、380v动力电缆、直流电缆和控制电缆。每根电缆须单独绑扎,每敷设一根电缆,须在绑扎固定之后,并且在电缆始末两端与电缆接头附近都留有适当的备用长度才能剪断。在整个电缆敷设过程中,要有强烈的成品保护意识,以免损坏电缆沟道防水层及已敷设好的电缆等。并做好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包括:电缆敷设原始清单、敷设路径及敷设时间、中间接头、电缆代用等)。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2)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但在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引入盘柜
19、时,为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可由下而上配置。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在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2)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3)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扎带绑牢。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电缆通道应避开锅炉的看火孔和制粉系统的防爆门;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穿管或封闭槽盒等隔热防火措施。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上部。明敷在室内及电缆沟
20、、隧道、竖井内带有麻护层的电缆,应剥除麻护层,并对其铠装加以防腐。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楚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应将盖板缝隙密封。电缆与铁路、公路、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m;伸出排水沟0.5m。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软土和沙子中不应有石块和其他硬质杂物)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
21、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要求。特殊情况下应按下列规定执行:(1)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或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当电缆穿管或用隔板隔开时,平行间距可降低为0.1m。(2)电力电缆间、控制电缆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当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时,其交叉净距可降为0.25m。 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m)项 目最小净距平行交叉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10kv及以下0.100.5010kv以上0.250.50控制电缆间0.50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0.500.50热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2.000.50油管道(管沟
22、)1.000.50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管沟)1.000.50其他管道(管沟)0.500.50铁路路轨3.001.00电气化铁路路轨交流3.001.00直流10.01.00公路1.501.00城市街道路面1.000.70杆基础(边线)1.00建筑物基础(边线)0.60排水沟1.000.50电缆与热管道(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10。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垂直敷设或超过45º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要加以固定,桥架上每隔2m处要加以固定。水平敷设的电
23、缆,在电缆首末两端、拐弯处及电缆接头两端都要加以固定;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m10m(8个13个支架的距离)处要加以固定。为了保证电缆的敷设工艺与质量,最好每隔5m加以绑扎固定。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分相铅包电缆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裸铅(铅)套电缆的固定处,应加软衬垫保护。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采用的附加绝缘材料除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外,尚应与电缆本体绝缘具有相容性。两种材料的硬度、膨胀系数、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指标应接近。橡塑绝缘电缆应采用弹性大、粘接性能好的材料作为附加绝缘。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内径应与电缆
24、线芯匹配,间隙不应过大;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 1.21.5倍。采用压接时,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格要求。控制电缆在下列情况下可有接头,但必须连接牢固,并不应受到机械拉力。1当设计敷设的长度超过其制造长度时;2必须延长已敷设竣工的控制电缆时;3当消除使用中的电缆故障时。电力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与电缆屏蔽层的连接,其截面面积满足规定要求。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的有关规定。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收缩等应
25、清洁。充油电缆线路有接头时,应先制作接头;两端有位差时,应先制作低位终端头。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6kv 及以上电力电缆的终端和接头,尚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并应确 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缆线芯连接时,应除去线芯和连接管内壁油污及氧化层。压接模具与金具应配合恰当。压缩比应符合要求。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三芯电力电缆接头两侧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或金属套)、铠装层应分别连接良好,不得中断,跨接线的截面不应小于本规范表6.1.9 接地线截面的规定。直埋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应做防腐处理。三芯电力电缆终端
26、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塑料电缆每相铜屏蔽和钢铠应锡焊接地线。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装配、组合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各部件间的配合或搭接处必须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铅包电缆铅封时应擦去表面氧化物;搪铅时间不宜过长,铅封必须密实无气孔。充油电缆的铅封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封堵油,第二次成形和加强,高位差铅封应用环氧树脂加固。塑料电缆宜采用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热熔胶)等方式密封;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良好。电缆终端、接头及充油电缆供油管路均
27、不应有渗漏。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控制电缆终端头可采用热缩型,也可以采用塑料带、自粘带包扎。接头应有防潮措施。35kv及以下电缆在剥切线芯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时,线芯沿绝缘表面至最近接地点(屏蔽或金属护套端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电缆终端和接头中最小距离额定电压(kv)最小距离()额定电压(kv)最小距离()150101256100352505.2.3控制电缆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工具材料准备。如:个人工具一套、200mm及以下的塑料扎带、印制好的线头标号套管等等(后面将详细介绍)。(2)人员安排。控制电缆接线施工,必须严
28、格遵守其施工工艺标准;应由经过培训的有熟练工艺的人员进行。(3)技术准备。整理出准确、完整的施工接线图。(4)安全及施工技术措施交底。线头标号套管的印制:线头标号套管上应将电缆编号、回路编号印制齐全,若套管长度允许,最好将端子号和电缆芯号也印制上去;印制时用电脑线号印字打印,然后分类保存,以备接线时用。对任何一面盘(箱、柜)的接线施工,首先应考虑电缆线束在盘(箱、柜)内如何走向,才能使线束简捷、合理、美观。理直电缆芯线、对线并套线头标号套管:要保证接线的正确,对线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对线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用对讲机和对线灯分别在电缆两端对电缆和电缆芯线进行核对,核对一芯,两人同时套上该芯的线
29、头标号套管;每核对完一根电缆,要妥善把已套线头标号套管的电缆芯线和标号套管保护起来,以免被污损。对线完毕,将芯线理直,然后进行排线。排线按热工接法,要本着整齐有序、横平竖直、合理走线的原则进行;线束绑扎时塑料扎带的间距应尽量统一、保持一致,一直绑扎到芯线接线位置。接线:芯线绑扎到接线位置后,弯曲留出适量余度,套上线头标号套管,然后剥出铜芯,接入端子。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1) 要按图施工,保证接线正确。(2) 每个端子板每侧接线一般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3) 接线长度要求留有适当余
30、量,且弯曲型式一致、尺寸统一(至少在同一盘、柜内要能做到);备用芯线应高出(或长出)最远端子约100mm。(4)与电气元件无论采用哪种接线方式(螺接、插接、焊接或压接),均应牢固可靠。(5) 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芯线应无损伤;线头标号要正确,且字迹清晰、不易脱色。(6) 剥线时应使用与导线规格相对应的剥线钳或电工刀剥线,剥出的铜芯长短要合适,螺接时,弯线的方向应与螺丝前进的方向一致。(7) 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时导线截面不得小于2.5mm2,电压回路时导线截面不得小于1.5mm2;且电压等级不低于500v。(8) 用于连接可动部位的导线应采用铜芯软线,其长度应有适当余量,线束应有外套
31、塑料管等加强绝缘的措施;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搪锡,不得松散断股,并且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自检:每接完一面盘(柜)的电缆,施工人员均应对照施工接线图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总体接线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漏接、误接等情况,若有则马上更正;之后,主管技术人员还要彻底检查一遍。5.2.4电缆防火施工电缆沟分支及建筑物出口处设防火墙,防火墙两侧刷防火涂料;架空电缆通道和夹层按照图纸在相应部分设阻火段,阻火段采用电缆阻火包,在电缆夹层和一些电缆通道中采用阻火隔板,在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之间加以分隔。电缆构筑物中的电缆引至盘、柜、屏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墙、楼板的孔洞处,待电缆敷设完毕后均应用防火堵料封堵
32、。主厂房内易受外部着火影响的汽轮机头部、锅炉防爆门、排渣孔朝向的邻近部位,应采取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加以阻隔。垂直电缆通道或竖井应每隔7m做阻火段。同一通道中,不宜把非难燃电缆与难燃电缆并列敷设。5.2.5质量保证措施、创优措施及强制性条文电缆敷设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工序检验指标性质单位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器具敷设前检查电缆型号电压及规格符合设计对照图纸检查长度符合设计对照原始记录外观无损伤观察检查绝缘电阻主要m1.5mm2 以下40m/km2.5mm2以上10m/km用1000v兆欧表电缆支架、桥架及其它齐全、完好,油漆完整对照图纸电缆敷设敷设路径符合设计对照图纸检查敷设温度不低于 10用温度计
33、检查电缆弯曲半径主要大于10倍电缆外径用样板检查穿管用润滑剂检查无腐蚀性检查合格证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间的净距平行敷设主要米1,且不宜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用尺检查交叉敷设米0.5电缆与保温层间的净距平行敷设主要米0.5交叉敷设米0.2电缆排列外观排列整齐、弯度一致、少交叉观察检查电缆备用长度预留位置电缆头及电缆接头附近观察检查长度可做12个电缆头的长度用尺检查电缆标志牌装设位置电缆头、接头处;隧道及竖井两端;观察检查标志主要要标明电缆设计编号、规格、型号及起迄地点;字迹清晰、不易脱落。对照电缆设计清册检查固定挂装牢靠用手扳动检查规格防腐、力求统一观察检查抗干扰措施主要符合设计对照图纸检查电缆
34、穿管电缆管畅通检查无积水、杂物用铁丝缠布通入检查电缆管内径符合设计,且1.5d(d电缆外径)用尺检查电缆固定电缆管两端固定牢靠用手扳动检查电缆固定固定点位置水平敷设主要电缆首尾两端及转弯接头两端观察检查垂直敷设主要电缆每个支持点超过45°倾斜敷设主要电缆每个支持点夹具型示符合设计或力求统一对照图纸检查电缆固定强度牢靠用手扳动检查敷设后检查电缆外观检查主要无机械损伤观察检查电缆沟及电缆隧道检查防水层无损坏盖板齐全、完好5.3 电缆头制作利用冷缩管的收缩性,使冷缩管与电缆完全紧贴,同时用半导体自粘带密封端口,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水防潮效果。5.3.1冷缩电缆头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1)剥
35、外护套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的外护套(可将恒力弹簧暂时绕在外护套切断处,以方便剥去外护套)。(2)锯钢铠暂用恒力弹簧顺钢铠将钢铠扎住,然后顺钢铠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要锯断第二层钢铠,防止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铠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铠,脱出钢铠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铠包紧方向,不能让电缆上的钢铠松脱。(3)剥内护套:关键点:防止划伤铜屏蔽留钢铠30mm、内护套10mm,并用扎丝或pvc带缠绕钢铠以防松散。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以防松散和划伤冷缩管。(4)安装钢铠接地线将三角垫锥用力塞入电缆分岔处,除去钢铠上的油漆、铁锈,用大恒力
36、弹簧将钢铠地线固定在钢铠上。为固定牢固,地线应预留1020mm,恒力弹簧缠绕一圈后,把预留部分反折,再用恒力弹簧缠绕。(5)缠填充胶自断口以下50mm至整个恒力弹簧、钢铠及内护层,用填充胶缠绕两层,三岔口处多缠一层,这样做出的冷缩指套饱满充实。(6)固定铜屏蔽接地线将一端分成三股的地线分别用三个小恒力弹簧固定在三相铜屏蔽上,缠好后尽量把弹簧往里推。将钢铠地线与铜屏蔽地线分开,不要短接。(7)安装冷缩3芯分支:(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8)套装冷缩护套管: (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可在填充胶及小恒力弹簧外缠一层黑色自粘带,使冷缩指套内的塑料条易于抽出。将指端的三个小支撑管略微拽出一点
37、(从里看和指根对齐),再将指套套入尽量下压,逆时针将端塑料条抽出。清洁屏蔽层后,在指套端头往上100mm之内缠绕pvc带,将冷缩管套至指套根部,逆时针抽出塑料条,抽时用手扶着冷缩管末端,定位后松开,不要一直攥着未收缩的冷缩管,根据冷缩管端头到接线端子的距离切除或加长冷缩管或切除多余的线芯。(9)剥铜屏蔽层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用pvc带包一下,防止铜屏蔽层松开),或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10)剥外半导电层在离铜带断口10-20
38、mm处(以说明书规定尺寸为准)为外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 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不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 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具),在断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采用砂带打磨光滑。(35kv电缆的外屏蔽多为不可剥离型)(11)安装接
39、线端子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压接线端子。锉除接线端子压接毛刺、棱角,并清洗干净。(12)清洁主绝缘层表面用专用清洁剂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注意应从绝缘端擦向外半导层端,一般不要反向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13)安装冷缩电缆终端管用填充胶将端子压接部位的间隙和压痕缠平。将冷缩管终端套入电缆线芯并和限位线对齐,轻轻拉动支撑条,使冷缩管收缩。 (14)密封端口分别在收缩后各相冷缩管和冷缩指套的端口处包绕半导体自粘带。这样,既能使冷缩管外半导体层与电缆外半导体屏蔽层良好接触,又能起到轴向防水防潮的作用
40、。5.3.2制作冷缩电缆头注意事项(1)冷缩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必须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场地应清洁,无飞扬的灰尘或纸屑。国家标准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1.3条规定:“制做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如果在制作中不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就会电缆头绝缘中由于进入尘埃、杂质等形成气隙,并在强电场下发生局部放电,继而发展为绝缘击穿,造成电缆头击穿的故障。如果在潮湿的环境中制作,则电缆容易受潮而使得整体绝缘水平下降,另外也容易进入潮气形成气隙而出现局部放电。(2)剥除半导电屏蔽层并清除干净半导电屏蔽层是电缆的一个非
41、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电缆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内屏蔽层;同样在绝缘表面和护套接触处也可能存在间隙,是引起局部放电的因素,故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套等电位,从而避免在绝缘层与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外屏蔽层。半导电屏蔽层在电缆中主要起均匀电场和消除气隙,降低或消除局部放电电量的作用。但在制作电缆头时必须要剥除并清除干净,其主要目的是用来保证高压对地
42、的爬电距离的。国家标准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2.5条规定: “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如果不剥除半导电屏蔽层或清除不干净,一方面由于爬电距离不够容易在接线端子处发生沿面闪络,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气隙而引发局部放电。(3)应采取绕半导电带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措施国家标准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2.3条规定: “6kv及以上电力电缆的终端和接头,尚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并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电缆终端头的铜屏蔽断口处和接线端子端部,由于电场集中,需要采取绕半导电带等改善电场集中的
43、措施。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则会使得运行电缆在屏蔽层断口处电场集中,成为薄弱环节,容易引发电缆绝缘击穿故障。(4)制作完成后,应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国家标准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2.11条规定:“装配、组合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各部件间的配合或搭接处必须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塑料电缆宜采用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热熔胶)等方式密封;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良好”。冷缩电缆头制作完成后,应分别在收缩后各相冷缩管和冷缩指套的端口处包绕半导体自粘带。这样,既能使冷缩管外半导体层与电缆外半导体屏蔽层良好接触,又能起到轴向防水防潮的作用。包绕自粘
44、带,是冷缩接头防潮密封的关键环节,要以半重叠法从接头一端起向另一端包绕,然后再反向包绕至起始端。每层包绕后,应用双手依次紧握,使之更好地粘合。包绕时应拉力适当,做到包绕紧密无缝隙。如果不采取这些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则电缆头在运行过程中,容易逐步渗入进潮气、杂质等,引发电缆头绝缘击穿故障。综上所述,冷缩电缆头制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具备资格能力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在制作电缆终端头之前应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清洁,尽量缩短制作时间,降低侵入杂质、水分、气体、灰尘等的可能性。按照工艺流程,遵守工艺标准,认真完成冷缩电缆头的制作,从而杜绝或降低电缆头因制作质量
45、而引发的各类故障。5.4 箱式升压变压器安装、调试 5.4.1箱式变压器安装施工准备: 1)设备及材料要求: a 变压器应装有铭牌。铭牌上应注明制造厂名、额定容量,一二次额定电压,电流,阻抗电压及接线组别等技术数据。 b 变压器的容量,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文件。 c 型钢:各种规格型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无明显锈蚀。 d 螺栓:除地脚螺栓及防震装置螺栓外,均应采用镀锌螺栓,并配相应的平垫圈和弹簧垫。 e 其它材料:蛇皮管,耐油塑料管,电焊条,防锈漆,调和漆及变压器油,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主要机具: a 搬运吊装机具:汽车吊,汽车,卷
46、扬机,吊镇,三步搭,道木,钢丝绳,带子绳,滚杠。 b 安装机具:台钻,砂轮,电焊机,气焊工具,电锤,台虎钳,活扳子、榔头,套丝板。 c 测试器具:钢卷尺,钢板尺,水平,线坠,摇表,万用表,电桥及试验仪器。 3) 作业条件: a 施工图及技术资料齐全无误。 b 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毕,标高、尺寸、结构及预埋件焊件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 1)工艺流程: 设备点件检查变压器二次搬运变压器稳装附件安装变压器吊芯检查及交接试验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运行验收 2)设备点件检查: a 设备点件检查应由安装单位、供货单位、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并作好记录。 b 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文件核对变压器
47、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是否齐全,有无丢失及损坏。 c 变压器本体外观检查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好无损伤。 3)变压器二次搬运: a 变压器二次搬运应由起重工作业,电工配合。最好采用汽车吊吊装,也可采用吊链吊装,距离较长最好用汽车运输,运输时必须用钢丝绳固定牢固,并应行车平稳,尽量减少震动;距离较短且道路良好时,可用卷扬机、滚杠运输。 b 变压器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钢丝绳必须挂在吊钩上,上盘的吊环仅作吊芯用,不得用此吊环吊装整台变压器。 c 变压器搬运过程中;不应有冲击或严重震动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牵引的着力点应在变压器重心以下,以防倾斜,运输倾斜角不得超过 15,
48、防止内部结构变形。 d 大型变压器在搬运或装卸前,应核对高低压侧方向,以免安装时调换方向发生困难。 4)变压器稳装: a 变压器就位可用汽车吊至变压器基础。 b 变压器就位时,应注意其方位和距建筑尺寸应与图纸相符。 c 变压器基础的基础型钢应水平。 d 变压器的安装应采取抗地震措施。5.4.2变压器试验: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²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连接组别; ²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²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²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² 检查相位;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
49、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 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不应小于平均值的2%;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小于 2%;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变压比的规律;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结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 70%。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施加直流试验电压 20kv 达 1
50、min 时,在高压端读取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不宜超过相关规定。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72kv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符合下列规定: 进行器身检查的变压器,应测量可接触到的穿芯螺栓、轭铁夹件及绑扎钢带对铁轭、铁芯及绕组压环的绝缘电阻。 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为 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当轭铁梁及穿芯螺栓一端与铁芯连接时,应将连接片断开后进行试验。 铁芯必须为一点接地;对变压器上有专用的铁芯接地引出套管时,应在注油前测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5.4.3变压器调试: 1)变压器由
51、供电侧接入电源。 2)变压器接入电源时应先进行空载合闸试验,空载冲击合闸电压为系统额定电压,合闸次数最多为5次,每次合闸间隔时间不少于15分钟。在冲击时,如果电压值一次达到最高工作电压时,可不再进行冲击合闸试验,视为合格。 3)试验结束后,应将气体继电器的信号接点接至报警回路,跳闸接点接至与跳闸回路,调整好过流保护限值。此时过流保护时限整定为瞬时动作,如变压器接入电源的试验结果良好,重新调整过流保护的整定值后进行后续工作。 4)变压器空载运行24小时无异常后,可转入带负载运行,并应逐步分级增加负载,负载运行24小时后,变压器主体及附件均运行正常,则试运行结束,变压器可投入正常运行。 六、质量管
52、理6.1 质量目标严格以公司质量方针“质量为本、技术创新、诚信服务、追求更好”为宗旨,使本工程达到标准达标投产。1、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大于98%;2、 保护及自动装置投入率100%,设备一次投入成功率98%;3、 基本消除质量通病;6.2 质量管理措施6.2.1建立和完善专业质量保证体系设质检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监管力度,保证策划的各项管理制度、典型工艺、工艺样板得以贯彻实施,纠正质量违规行为,通过抓典型事例、质量教育等手段,消除工程质量通病,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用管理控制过程,用过程控制雕刻出一流的精品工程。6.2.2组织措施(1) 推行典型工艺、样板化
53、工艺规范并制定专项、典型施工工艺,确保相同工序质量的规范统一,如电缆封堵、照明管安装等;规划设计工艺样板,在每项工艺开始前制作出样板实物,经评审验收后,按此进行样板化施工,如电缆接线等。加强典型工艺、样板化施工的管理力度,确保规划设计按要求实施,使之成为本工程管理的特点、工艺的亮点,突出一流工程的特色。(2) 抓典型案例,提高质量意识为了更深刻地强化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抓住典型质量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在职工头脑中形成强烈的震慑作用。如不按工作程序施工、严重违反工艺纪律、不执行规定措施等应严厉惩处。对好的做法、严于工艺要求的施工、可以为现场树立典范的事例加大奖励标准,进行广泛宣传,树样板标兵。(3)进行质量宣传教育制定质量宣教制度。对新进人员的入场教育,使他们一进入现场便感受到现场强烈的质量氛围。重点工程项目、重点措施开工前对施工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再次学习教育,学习工艺标准、典型工艺、工艺样板和现场的质量闪光项目,全面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6.3 工程质量创优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蛋白A免疫吸附的护理
- 2025唐山市滦州市杨柳庄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三明市尤溪县新阳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幼儿教师仪容仪表规范
-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
- 急性左心衰竭个案护理
- 胃溃疡的护理与日常调理
- 集团招聘管理
- 室内设计调研报告
-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课件
- 员工惩罚通知单
- 2022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专题 烃 卤代烃
- GB/T 25742.4-2022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第4部分:表示
- 特殊感染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处理
- 萧红《呼兰河传》课件
- 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及其设施设置规范
- 大学生三生教育主题班会
- 2023年宜昌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内部控制建设课件
- 水塘排水、清淤质量检验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