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一节质量统计数据及其波动一、质量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进行质量定量分析。这就需要大量的质量统 计数据,因此质量统计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质量数据的收集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随机取样,即质量控制对象各个部分都有相同机会或可能性被抽取;另一种 是系统抽样,就是每间隔一定时间连续抽取若干件产品,以代表当时的生产或施工 状况。这些质量统计数据,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一般呈正态分布。质量控制工作中,常用的质量统计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 子样平均值X子样平均值又称为算术平均值,是用来反映质量数据集中的位置。其计算式为(6-1)式中 X 子样平均值; Xi 抽样数据
2、 (i n 样本容量。2 .中位数X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按大小次序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数据称为中位数(或 叫中值)。当样本容量n为奇数时,取中间一个数为中位数;当n为偶数时,则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3 极植与极差在一组质量数据中,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后,处于首位和末位的最大和最小值 叫极值,常用L表示。首位数和末位数之差叫极差,常用R表示。4.子样均方差S (或匚)和离差系数 Cv 子样均方差反映质量统计数据的分散程度,常用下:1,2,3,.n ;S (或)表示,其计算式如(6-2)SJ】1:*X(6-3)当子样数n较大时,上两式的计算结果相近; 进行计算。离差系数用来反映质量相对波动
3、的大小,常用当子样数较小时,则须采用式(6-3)Cv表示,其计算式为S Cv100%(6-4)X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二、质量波动如前所述工程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形成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两大类:随 机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随机性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不很大,但它却是引起工程产品质量波动的经 常性因素。如:材料性质的微小差别、工人操作水平的微小变化、机具设备的正常 磨损、温度、湿度的微小波动等等。在实际施工或生产中这类因素很难消除,有时 即便能够消除也很不经济。所以,对质量控制来说,随机因素并不是我们控制的主 要对象。系统性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但这类因素并不经常发生。如:材料的性质 变化较大或
4、品种规格有误,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工人违返操作规程,测试仪表失灵 等等。这类因素在生产、施工中少量存在,会导致质量特征值的显著变化。因此, 这类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容易发现和识别,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对象。若生产(或施工)过程仅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其大批量产品的质量数据一般 具有正态分布规律。此时的生产状态为稳定的生产状态,生产处于受控状态。若生 产或施工过程受到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则其质量数据就不再呈正态分布,此时的生 产或施工处于异常状态,需要立即查明原因,进行改进,使生产或施工从异常状态 转入正常状态一一即稳定状态。此即质量控制的目标所在。第二节质量控制的直方图法直方图又称频数分布直方图或质量分布
5、图。是用于整理质量数据,并对质量波 动分布状态及其特性值进行推断的图示方法。运用直方图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正 常,估计产品质量的优劣和推测工序的不合格情况,并根据质量特性的分布情况进 行适当调整,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一、直方图的绘制方法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使随机收集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一般数据收集不少于50组。【例】某工地在一段时间内生产的30Mpa混凝土,为检验其抗压强度共做试块100组,经过相同条件养护 28d,测得其抗压强度如表 6-1所列,试绘制其抗压强度 直方图。从表中最大值栏中选出全体数据中的最大值X max二35.5MPa,从最小值栏中选出最小值Xmin=27.8MPa ,最
6、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7.7MPa ,即极差 R =7.7MPa。2 确定直方图的组数和组距直方图的组数视数据多少而定,当数据为50200个时可分为812组;当数据为200个以上时可分为1020组;一般情况下常用10组。本例设组数 K=10组。组距用h表示,其近似计算公式为X max X minh( 6-5)K用上式计算出本例h= 0.8。3 计算并确定组界值确定组界值时,应注意各组界值相邻区间的数值应是连续的,即前一区间的上 界值应等于后一区间的下界值。另外,为避免数据落在区间分界上,一般把区间分 界值比数据值提高一级精度。本例第一区间下界值可取最小值减0.05,即为27.75,上界值则为其下界
7、值加组距h即为28.55。为保持分组连续,第二区间下界值取为表6-1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表序 号质量数据(M4pa)最大值(Mpa)最小值(Mpa)132.231.531.930.232.531.232.731.829.832.432.729.8230.232.627.832.431.933.332.032.133.830.833.827.8331.030.732.631.832.530.031.531.934.130.634.130.0431.332.732.832.331.833.231.230.134.532.434.530.1531.632.933.229.132.431.432.131
8、.831.532.333.229.1631.831.732.932.431.931.632.532.435.531.235.531.2732.431.533.132.129.433.131.932.531.432.133.129.4832.533.231.231.934.231.529.631.531.731.934.229.6930.533.132.831.431.633.232.331.632.132.333.230.51030.932.833.231.732.433.531.633.431.931.533.530.9表6-2频数分布统计表序号分组区间(Mpa)频数频率(%)127.552
9、8.5511228.5529.3511329.3530.1555430.1530.9577530.9531.752424631.7532.553838732.5533.351717833.3534.1544934.1534.95221034.9535.7511累计100100I«鮎302£201510534.95 35.7527.75 28.55图6-1混凝土抗压强度频数分布直方图28.55,上界值取其下界值加组距,即29.35,其他区间上、下界值的确定以此类推。4 .编制频数分布统计表根据所确定的组界值进行频数统计,并计算频率,编制出频数分布统计表如表6-2。5.绘直方图
10、画直角坐标,横坐标表示质量统计数据分组区间,纵坐标代表各分组区间内质 量数据出现的频数。本例的混凝土强度直方图,如图6-1所示。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观察分析直方图是一种有效的现场分析工具,一般从两方面进行观察分析。1 .判断质量数据分布状态将直方图形状与各种典型直方图比较,大致看出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若发现 质量问题,就可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典型直方图有以下6种,如图6-2所示。在图6-2中,图(a)呈正常形,以中间为峰,大体上向左右两边对称分布,一 般正常状态下的质量特性呈此分布;图(b)呈锯齿形,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数据分组不当或测量方法、读数不准确所致;图(c)呈偏峰形(又称单侧缓
11、坡形),产生的原因是操作时对另一侧界限控制太严所致;图(d)呈孤岛形,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少数原材料不合格或短时间内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所致;图(e)呈双峰形,造成此形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收集数据时分类工作做得不够好,使两个不同的分布(如不同的操作者或不同的操作方法)混淆在一起所造成的;图(f)呈绝壁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如考虑到返修余地),也有可能是由于收集质量数据时有意不收集废品的质量数据所致。2判断质量保证能力将直方图的实际数据分布范围B与公差界限T (即质量标准要求的界限)比较,图6-2几种常见的典型直方图(a)对称形;(b)锯齿形;(c)偏峰形;(d)孤岛形;(e)双
12、峰形;(f)绝壁形(a)(b)(c)(d)图6-3直方图分布范围与标准比较可以看出数据分布是否都在公差范围内,进而判断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和掌握工序 质量情况。两者对比大致可分为如图6-3所示的6种情况。图6-3中表示实际分布的中心值,B和T比较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1)B包含在T内,实际中可碰到如下几种情况:1) B和T的分布中心重合,实际尺寸分布两边有一定余地,此为理想的质量保 证能力状态,如图 6-3( a)所示;2)中心稍有偏差,B和T一端界限重合,有超差的可能,必须采取措施纠正偏 差,如图6-3 (b)所示;3)B和T两端界重合,质量数据太分散没有任何余地,稍一不慎就会超差,此时应采取
13、对策提高加工或施工质量,减少数据分散,以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如图6-3(c)所示;4)T过分大于B,说明质量控制过于严格,质量虽好但却不够经济,此时应适当放松质量控制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如图6-3( d)所示。(2)B不包含在T内,有两种情况:1)B和T的界限交叉,中心过分偏移,产生单边超差出现不合格质量,此时应立即调整,使分布移至中心避免再出现废品,如图6-3( e)所示。2)B大于T,产生双边超差,必然出现废品,这说明质量保证能力不足,应立即采取措施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尽快消除系统性误差,不得已时也可放宽质量标准,如图6-3( f)所示。第三节质量控制的排列图法排列图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
14、要的多数”的基本原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 素按影响程度大小主次排列,找出主要因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此法多用于废品 分析。排列图是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n个直方形和一条折线所组成。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至右排列;左边纵坐标表示影响因 素的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直方形高度表示因素影响的程度,由各影响因素累积百分数连成的折线称为排列图曲线或巴雷特曲线。下面举例分析说明。【例】某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柱施工中,经检验发现其超出允许偏差的点数(频数)如表6-3所列,试用排列图法分析其主要质量问题。表6-3现浇混凝土柱超差点数表序号项目点数(频数)频率(%)累计频
15、率(%)1轴线位移8053.353.32柱高302073.33截面尺寸2013.386.64垂直度106.793.35其它106.7100由表6-3可绘制排列图,如图 6-4所示。抽域检移桂序桂面尺寸畫直度葛它16014012010080604020计 ¥(%10080604020图6-4现浇混凝土柱质量问题排列图从图中可知,现浇混凝土柱的质量问题,主要存在于轴线位移及柱高两方面, 若能将这两方面的质量提高,就能解决73.3%的质量问题。在分析排列图时, 一般将其中的累积频率分为 3类:0 80%为A类,是主要影 响因素;80 90%为B类,是次要因素;90% 100%为C类,是一般
16、影响因素。作排列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主要因素不能太多,最好一或两个,否则将失去意义。(2)将不太重要的因素合并在“其它”项内,以免横坐标太长。(3)排列图可以连续使用,以求一步一步深入寻找原因。第四节质量控制的管理图法一、质量控制管理图的作用和一般形式质量控制管理图又叫控制图,是美国贝尔研究所哈特博士在 1924年发明的。所谓控制图就是以上、下控制界线为依据表示生产工序质量变化状态的图形。前述直方图法和排列图法都是反映产品质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静止状态,即静 态分析方法。但在实际生产中,工程产品的质量都是在动态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只用静态分析方法就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控制状态,
17、而质量控制管理 图则能够及时提供施工过程中质量状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此即质量的动态分析方法。利用 动态分析法,可使工序质量的控制由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预防,防患于未然。因此, 管理图作为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工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将会得到日益广 泛的应用。正如本章第一节中所述,质量具有波动性,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随机因素引起的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二是系统性因素引起的波动称之为异常波动。利用质 量控制管理图可以分析、判断并及时发现引起工程质量异常波动的系统性因素,以 便及时米取措施加以控制。管理图的一般形式如图6-5所示。它U
18、CLCL由一个直角坐标、三条直线和一条折线组 成。横坐标表示样本编号,纵坐标表示质 量特征值。三条直线中,下线叫控制下界LCL子禅号OMtff时闻)图6-5 管理图的一般形式限(LCL),中线叫中心线(CL),上线叫 控制上界线(UCL )。在生产、施工或质量 管理过程中,要定期抽样,将测得的各样 品的质量特性值(均值、极差或不合格品 数等)逐个描在图上,连接各点形成条折 线,此折线便非常直观地表示了质量的波 动情况。二、管理图分类管理图可分为计量值管理图和计数值管理图两大类。计量值管理图用于控制连 续型数据,如长度、强度、时间等;计数值管理图用于控制离散型数据,如不合格 品件数、不合格品率等
19、。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种。根据不同的控制对象应选用不同 的管理图。具体分类及用途见表 6-4。表6-4管理图的种类数据种类图号 Z称 名途 用计量值数据X匕匕 厶冃 才 间 时 长 要需W 高不 、汰样 或呱®, 时数 业个 作一 于出 用测R- -X哝图 奸制 够控力 压 强、寸 尺 如W,量 用等R- x哝图 位控量测合S-X啪图 奸制 够控产计数值数据nP数h图 口口 制 潴t控 不制 控 量 质 的 数 个 品P率品图 格制 合控 不率 品 废 如 亂 控 量 质 的 率 品 用等U图 缺制 位控C等 数 纹 裂管理图中的控制界限是根据数理统计学原理,采用“三倍标准偏差法”计算
20、确表6-5管理图界限计算公式数据特性值控制界限中心值备注计量值平均值X极差R 中位数X 单值XX±A2RD4R,D3RX ±m3A2RX 土E2RKX =E Xi/Ki -1kR =送 Ri/ Ki=1KX =无 Xi/Ki -1KX =£ Xi/Ki 二X -R图最常用,判断工序是 否异常的效率最 高;K为样本容 量计数值不合格品数Pn不合格品率P 缺陷数C单位缺陷数UU Id分1Id0 1ILW注io Ll=)ie旺冷kFCLlo_io bKPn =迟 Pini/KyKKP=E Pini/Z nii=1i=1KC =送 Ci/KKU =迟 Ui/Ki斗当各组数
21、据个数 ni相等时,使用 Pn;当各样本大 小山不等时,使 用P表6-6管理图用系数表样本容量nX控制图A2R控制图D4R控制图D3X控制图m3A2X控制图E221.883.271.882.6631.022.571.191.7740.732.280.801.4650.582.110.691.2960.482.000.551.1870.421.920.080.511.1180.371.860.140.431.0590.341.820.180.411.01100.311.780.220.360.98注 表中“一”表示不考虑下控制界限。定的,即将中心线定在被控制对象的平均值(包括单值、平均值、极差、
22、中位数等 的平均值)上,以中心线为基准向上、向下各量3倍标准偏差,即为控制上限和控制下限。因为控制图是以正态分布为理论依据的,采用三倍标准偏差法,可以在最 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工序控制,达到质量控制目标。管理图的界限计算公式和公式 中的有关系数分别列入表 6-5和表6-6中。三、管理图的绘制下面举例说明管理图的应用:【例】为控制某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产品质量,每天测5个混凝土强度数据,连测10天,所测数据列入表 6-7。试绘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均值和极差管理图。(1)收集数据。为使所收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一般要求收集的数据要具有足够的数量(一般应在 50100个以上)。表6-7混凝土构件强度数据表组
23、号测定日期X1 (Mpa)X2 (Mpa)X3 (Mpa)X4 (Mpa)X5 (Mpa)X (Mpa)R(Mpa)16月6日32.431.531.132.129.431.33.026月7日30.829.230.429.829.930.021.636月8日28.429.530.730.828.129.52.746月9日29.631.932.531.432.131.52.956月10日32.530.231.231.932.231.62.366月11日31.530.631.331.829.530.942.376月12日29.229.829.630.928.229.542.786月13日29.829
24、.128.429.529.629.281.496月14日28.830.229.830.530.629.981.8106月15日31.631.830.829.231.831.042.6合计304.723.3(2)计算每一组的平均值 X和极差R (见表6-7后两列)(3) 计算各组平均值的平均值X和极差平均值R 10 _X 八 乂/10 =30.47i m_ 10R =為 Ri/10 =2.33i =1(4)十算控制界限。1)X管理图上限:UCL 二 X A2R 二 30.470.58 2.33 二 31.822) X管理图下限:LCL =XA2瓦=30.47 -0.58 2.33 =29.123
25、) R管理图上限:UCL =D4R =2.11 2.33 =4.92(5)绘制管理图。据 X和R的上、下界限和表中的特征值点即可绘制(X - R)管理图6-6。四、管理图的观察分析绘制质量控制管理图主要是为了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如果发现生产处于非控制状态,就要及时研究解决处理,以保证生产的工程产品及 一般产品的质量。1 .生产处于控制状态通过对已绘制的管理图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判断其(生产或施工)作业是处于 控制状态,还是处于异常状态。通常管理图满足下列两个条件则可说明生产处于控 制状态。(1) 点子随机排列的,而且排列无缺陷 产状态)。(2) 连续25个点以上处于控制 界
26、限内,或连续35个点中只有一个 点超出控制界限,或连续 只有两个点超出控制界限。2 生产处于异常状态 如果点子排列不满足前述两个条件,则认为作业过程发生了异常变化 ,即处于异常状态。此时必须查找原 因,及时排除。所谓点子排列有缺陷 ,主要包括以下5种:(1)点子连续在中心线一侧出 现7个以上,如图6-7所示。7个以上的点子连续上升或如图 6-8所示。点子出现周期性波动,如图(有缺陷的排列情况可参考后面异常生100个点中图6-6 平均值、极差(2) 连续下降,(3)6-9所示。(4) 中至少有 示。X - R )管理图(5)如果连续5个点子中至少有点子的排列接近控制界限:4个点在土 1.96 c
27、界线和控制界线之间时,则可判定为异常,如图2个或连续7个点6-10 所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如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同侧;连续14点中有12点在同侧;连续 17点中有14点在同侧;连续 20点中有16点在同侧。ffi6-7点子在一債|出現图4咅点子连壤上升就下降图6T点子周期性浪动图6-1Q点子接近控制界限图6-11因果分析图的一般形式第五节质量控制的因果分析图法因果分析图又称鱼刺图或树枝图。是一种用于寻找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图。因果分析图是由原因和结果两部分组成,结果是具体的质量问题,原因即影响质量的因素,一般有人、机器设备、工艺方法、原材料和环境等5大原因
28、,每一大原因又可分为中原因、小原因等,如图6-11所示。通过原因的依:出川 次展开分析,就可找到产生质量 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果分析图的绘制一般分 4 步进行:(1)根据质量特性结果,画 出质量问题主干线。(2)确定影响质量特性的大 原因(大枝),一般有如上所述的 人、机、料、法、环等 5个方面。(3)进一步确定影响质量的中、小原因以至更小原因,画出各中、小细枝。(4)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重要的原因进行附注说明,并在图上用“#”标出,以引起重视。6-12所示。例如按以上步骤绘制的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因果分析图,如图环境材料气温太低场地太窄过期水泥 标号不够责任心差未进行技术交底风化石过多砂子含量大#
29、人老工人少青工水平低#未分层振捣不当覆盖不及时搅拌机失修养护不好振捣器电机常坏方法局部漏振机械配比不当混»土强度不足图6-12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因果分析图通过对因果分析图分析的结果为:影响混凝土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砂子含泥 量大、青工水平低、搅拌机失修和配比不当。针对这4种影响因素应采取相应对策并责任到人,以便尽快解决问题,保证混凝土强度这一质量目标的实现。第六节 质量控制的相关图法相关图又称散布图,是观察和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图。相关关系表明 两个变量之间既有相应的从属关系,但又不能用一个函数关系精确地表达出来。在 质量监督管理中,可以运用相关图来判断各种因素对产品质量特性有
30、无影响及影响 程度的大小。当影响因素和产品质量特性之间相关程度很大时,则应找出它们之间 的关系式,以便更好地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影响因素和工程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 性相关两类。若相关图中点的分布近似地表现为直线形式,则称此相关系为线性相 关;若点的分布近似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曲线形式,如抛物线、指数曲线等,此相 关关系为非线性相关。此外,相关关系按原因与结果的变化方向不同,可分为正相 关和负相关;按相关程度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强相关、弱相关和不相关。不相关的现 象表明了两种可能;一是原来判断失误,二是由于检测数据的方法、手段、工具不 完善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应
31、及时改进相应的检测方法、手段和工具,再进行检测。相关图由一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散布的点子组成。在直角坐标系中,一般以横轴x代表相关的原因,在质量监督和管理中则表示为影响因素,以纵轴y代表相关结果,在质量监督和管理中则表示为被分析的质量特性。若影响质量特性 的因素不止一个,而是若干个,可分别绘制各因素的相关图,并找出影响质量特性 的主要因素。作相关图的数据要取 30组左右,太少往往不能反映出相关关系,太多工作量又过大。相关图法也是一种动态分析方法。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相关关系一 般有3种类型:(1)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混凝土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2) 质量特性与质量
32、特性之间的关系,例如混凝土强度与水泥标号之间的关系; 钢筋强度与钢筋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3) 影响因素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混凝土容重与抗渗能力之间的关系; 沥青的粘结力与沥青的延伸率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对相关关系的分析、判断,可以给人们提供对工程质量目标进行控制的信 息。相关图的判断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1 对照典型图法图6-13 (a) (f)是6种典型的相关图。将画出的实际相关图与典型相关图比较 就可判断两个变量(影响质量的因素或质量特性)之间是否相关、相关的程度和相 关类型等。若是线性相关,还可用相关系数r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其计算式如下:S XYSXX SYY式中 r相
33、关系数。ns xx 八 X -Xi=1 nSYY 八 Y -Yi=1n八Xi2i吐f nZ Xi2(6-7)Yi(6-8)n_ nsxy 八 Xi -X ¥ -Y ii XiY(6-6)(6-9)i=ii =iyyyy* B图6-13相关图的基本类型(c)非线性相关;(d)强负相关;(a)强正相关;(b)弱正相关;(e)弱负相关;(f )不相关;相关系数r在+1 1之间,“ + ”表示正相关,"一”表示负相关,r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好。计算出两变量的实际相关系数r后,可与相关系数审定表 6-8中所列数据r(n)比较。一般认为r> r(n)时,两变量之间有关;rv r(n)
34、时则认为两变量之间 不相关。用审定表作出的结论可靠性可达95%。表6-8相关系数审定表n -2r(n )n -2r(n )100.5760200.4227110.5529250.3809120.5324300.3494130.5139350.3264140.4973400.3044150.4821500.2732160.4683600.2500170.4555700.2319180.4438800.2172190.4329900.2050200.42271000.19462 符号检定法将相关图分成4个象限如图6-14所示。其X 线与Y 线分别与x轴与y轴平行,X 线与丫 线将点子分成上与下、左
35、与右点数相等的两部分,将I与川象限的点数 相加,n与”象限的点子相加,分别得到山,3 = +n3,“2,4=门2 +门4 (注意落在线上的点数一律 不计,重复的点数按重复次数计)。再计算未 落在线上的总点数 n = 口,3 +n2,4。最后便可 和符号检定表6-9中的数据来判断两个变量 之间的相关关系了。检定方法如下:将n1,3和n2,4中的较小者与表中给出的判定值na比较,若min ni,3, n2,J- na,则认为两个变量 在相应的显著水平a下相关。若n 1,3 > n2,4则说明两个变量正相关,反之n 1,3 v n2,4则为负相关。n3(山)n <1=13(i )xn 4
36、=1(iv)图6-14相关分析图表6-9相关图符号检定表0.010.050.100.250.010.050.100.250.010.050.100.25丁3179101161202223252328910126220222425303381011126320232426403491011136421232426500359111213652124252760013691112146622242527700137101213146722252628800113810121314682225262890112391112131569232527291001124011131415702326272
37、911014341111314167124262830121233421214151672242728301312334312141517732527283114123444131516177425282931152334451315161875252829321623454613151618762628303317244547141617187726293032183456481416171878272931331934564915171819792730313320355650151718208028303234214567511518192081283132342245775216181
38、9218229313335234678531618202183293233352456785417192022842932323625577955171920228530323436266789561720212386303334372767810571820212387313235372868910581821222488313435382978910591921222489313436383079101160192123259032353639图6-14所示为某工程抗渗混凝土的容重和抗渗能力之间的相关图,图中共有30个点,压线点一个,则 n = 30 1 = 29个。m 3 = 26, n
39、24 = 3。min3,n24=3。 查表6-9, n=29时,相应显著水平 a = 0.01时,na = 7。因n2,4 < 7,由此可判定 抗渗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与容重有关。因n> n2,4,所以二者为正相关,此判断的错判率只有1%,即可靠性为99%。第七节质量控制的分层法和统计分析表法一、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分层法是把搜集的质量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按一定的标志把性质相同的数据 各自归类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既是加工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又是分析问题的 一种基本方法。层次分得越细,所搜集的数据分散性越小,从而使数据反映的事实、 原因、责任等暴露得越明显,越便于找出问题、采取措施。还
40、可与其它方法连用, 作出分层排列图、分层直方图、分层控制图等,以解决质量问题。这种方法没有规定的格式,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类:(1) 按施工单位或施工班数或操作者进行分类。(2) 按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类。(3) 按质量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4) 按材料进行分类(不同产地、规格、成份等)。(5) 按操作方法分类(如不同的操作条件、环境、工艺等)。(6) 按操作手段分类(如不同的仪器、仪表等)。(7) 按数据发生的时间分类(如不同班次、不同作业时间等)。(8) 按设备分类(如不同型号、不同新旧程度的施工设备、工具等)(9) 按其他方法进行分类。二、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表法统计分析表又称统计调查表,是用于数据整理、现场核实和粗略分析影响工程 或产品质量原因的各种现行统计表。它同分层法一样,也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情 况下可根据统计项目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表格,质量监督和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 析表有如下几类:(1) 产品质量缺陷部位统计分析表。(2) 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的统计分析表。(3) 质量检查评定的统计分析表。(4)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特征统计分析表。前面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我国现阶段质量控制中最常用的“7种工具”。当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企业2025年供应链管理创新与变革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合同条款标准版与风险防范
- 大型机械设备采购合同管理规范
- 电信暑假活动方案
- 线下服饰活动方案
- 美术活动抢课活动方案
- 电商公司庆功宴活动方案
- 禁烟禁毒禁酒活动方案
- 硅藻泥营销活动方案
- 线上盈利活动方案
- 室内墙体拆除合同全文
- 2025年中国移动初级解决方案经理学习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13篇(截至2024年)
-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课件
- 体育行业反兴奋剂管理制度
- 护理管理的发展史
- 《以产地命名中药》课件
- 广西恒镒矿业贸易有限公司广西苍梧县古木口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有限元模拟与磨损寿命预测结合-洞察分析
- 配音课件资源教学课件
- 191118-锂离子电池专业术语英语对照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