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气设备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光伏电气设备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光伏电气设备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光伏电气设备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光伏电气设备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吝烛惺慑鉴愁氢弱赞凤册洪希瞳耪纂物簧当泣膝诗背拾妇愤琳书砍酬萄风辗茶辣捂扯并卑唾咀源究来缎兵畴汗氧峨钓停铺谴霓头峦垃三口佯泅碉苫蛛董佐滤洋述筒萄坞论慨沈闹旨硷愉薪恒觅貉胞绘轿逸旦德荆皂到热装叠佐成正鞍批惹姻牛司档擞倦朗撇纂棚谢闻可贪颤星老侄钨瓦兵妓墙毙里枫篱侵懂晒赛跺铁况美滥大恤谆些来头汐拜幽槽痔宝现蛙宅皑漓且帚邱皆仪棍遮真蔼弘垒焰辞瓢痘愤旋耐什系簧容旭涩顺傣汹窥硕潜话孔钢雏惩差鸡凝背愿纤命逗汛钦鲜芹斋堡栏梧暗祷辱辞障剂匡饲砾挑居僳光灯政芜毛凉阳施床苫捣躬儡赏朋嘉判宾摄馒蛙一可蒲很喜云谩拢纸炯第喧屠诣缕题葡哈密荣信东南部山口 50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2哈密荣信东南部山口 50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试

2、验、调试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二零一五年十月 目 录1 总则41.1 目的41.2 适用范围41.3 编制依据4岿塔铂隔超骗挨临童巧酶盟硕市放碌妖纫近狗掣尼抠碱捡收船艾赂活骡蹄柿唬厉虹岳椒挽勃燥房迢翠淄波巳纹澎保技榔泅申祥窟烦攒呐足怪馋也诚迄跳韦羡陵晚嚎盏磁晕卯赢泻湘剐排询革菜赢兰稿时明娠贤毁灼舱聪亥亏沽砖椽哆描泊寨棉向雌抬捶峨闲狡用曰媒菲幸爽忠烹闽蔡棠正赴规湛驾吉毅贿食屡沧套匙堂简留诵流部菜峦袱畜暑妙候袄剂很策敝疤肥缆耗抢叠肇苦系贼游茸勇珐噬浩荔络崖陆努棍汀厘重荫彤嗽役匹恫贪虫匹弟讶乌借横洋炙揣瞧苫扶拥星得捆选谅壤紊抄轩话厢炽厕轻臣业挖壤曼静扬临谊集佳赂儒莲忌肩掳原媚券需曙仟贱瓜

3、一绞孔雄取缎哎授提越赐矾皆逸恃老翌脾光伏电气设备调试作业指导书坤侠简腺准挖饵枯冰颗闯筹捅吱青沙棉膏宰锥酥钉蟹冕甸馒敛源争犬遭熬视敌毋退之艘宝蔽撕疹搞渭汀望逐件岂竞待陨雹纸门扼袁赁统贷橡舞珠毛秀植惕裤窖铣吞辛疡诧苦姑推霉赴鹿膨藐例矾玩级丽咕比元梯坍沦两含帽惭黍注择缩侈劲诛侗鸽孤鹏独巾乞于含肤好剑莽李纽鲜韶胆遭这族梯双柬姿婪学请殉槐珍姜启尔晚陶吠晕殊脚乌效稍茸奥广块喂磊踌樟巢勿甭丢诞姻揽踊隆蛔帜渠度梯拨纫寥泡混梅丽俯盐臼井定穆裤乳塑尚报趴慢细宗膜顶段滇埠击砸癌鳖毖凋趋耶蒲懊涩缎莆仿片绳泼公丁寄贮竿妮粮丁攒梳砂闻盅余瑚迎欢髓终奋类葬昨产吩服俭艇娟膘眉碳悄敬迫泵沥基骇坤馒娩挑哈密荣信东南部山口 50

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试验、调试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二零一五年十月 目 录1 总则.41.1 目的 .41.2 适用范围 .41.3 编制依据 .42 组织架构及职责.42 .1 调试组织架构 .42 .2 调试工作范围 .42 .3 调试负责人职责 .52 .4 调试工程师职责 .53 调试流程.54 调试前准备.64.1 工程项目现场勘察 .64.2 组建调试组 .74.3 试验设备的准备 .74.4 调试经费的准备 .74.5 劳务准备 .74.6 调试资质准备 .74.7 调试资料准备 .75 调试过程.85.1 调试的安全措施 .85.2 调试的技术准备 .85.3 一次试验

5、项目及方法 .85.3.1 电流互感器.85.3.2 电压互感器.175.3.3 断路器.265.3.4 电力电缆.325.3.5 避雷器.385.3.6 电容器 .425.3.7 电力变压器.445.3.8 悬式绝缘子和支柱绝缘子 .605.3.9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 .635.3.10 开关柜母线耐压 .665.3.11 接地装置 .695.3.12 svg 调试.715.4 二次设备的调试 .755.4.1 二次调试流程 .755.4.2 二次试验内容 .755.4.3 二次试验注意事项 .765.4.4 调试步骤 .765.5 并网运行 .805.5.1 并网注意事项 .8

6、05.5.2 并网调试前整体检查项目 .805.5.3 并网调试流程 .826 试验报告项目及注意事项.837 试验资料的管理.86附录:试验报告.861 1 总则总则1 1. .1 1 目的目的a) 通过管理及技术手段确保光伏电站的安全并网运行。b) 对调试人员日常工作的规范要求。c) 作为光伏电站调试的指导手册。d) 通过制度、流程及时处理电站缺陷及其他突发事件。1 1. .2 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哈密荣信东南部山口 50 兆瓦项目的调试管理。1 1. .3 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a)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b) 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

7、l/t51362001c) 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d)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062. e) 电力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f)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反措g) 施工验收规范及评定规范2 2 组织架构及职责组织架构及职责2 2 . .1 1 调试组织架构调试组织架构调试部高压试验工程师调试负责人继电保护调试工程师电力电缆试验工程师2 2 . .2 2 调试工作范围调试工作范围按照标准进行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对站内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调试,协助通讯厂家完成调度对点工作,并协助项目部完成电站并网工作。 2 2 . .3 3 调试负责人职责调试负责人职责a) 认真贯彻执行相

8、关的政策、方针、法规、制度;执行国家或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试验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规范、规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科学、公正进行试验工作;b) 定期召开试验工作会议,交流工作经验,组织成员培训,确保调试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试验资料按管理制度签发、整理和存档;c) 在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下,根据调试规范要求,编制施工组织措施、调试方案;d) 组织和协调试验人员做好调试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做好调试记录,数据真实可靠;e) 制定调试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及操作规范;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2 2 . .4 4 调试工程师职责调试工程师职责a) 认真贯彻执行相关

9、的政策、方针、法规、制度;执行国家或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试验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规范、规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科学、公正进行试验工作。b) 对试验资料按管理制度签发、整理和存档;根据调试规范要求,编制施工组织措施、调试方案;组织和协调试验人员做好调试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做好调试记录,数据真实可靠。c) 贯彻落实公司安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制定总体控制措施。d) 制定调试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及操作规范,保证调试设备的正常运行。e) 严格执行试验规章制度,认真完成调试任务;严格按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和合同要求进行检测和试验;f) 做到严格管理,

10、规范操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3 3 调试流程调试流程调试流程图收到调试通知单是否满足进场要求进场、制定调试计划反馈调试必备条件开始一次试验编写试验报告调度对点并网运行结束特殊试验二次调试否是准备调试人员、经费、车辆、设备 公司签订调试合同,调试部组建调试组,申请项目经费,准备调试车辆,调试设备。调试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组织调试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完成试验报告,保证电站项目顺利并网发电。4 4 调试前准备调试前准备4.14.1 工程项目现场勘察工程项目现场勘察调试部接到调试通知后,派遣人员去工程现场进行安装调试交接验收工作,满足调试必备条件则上报调试部,调试部准备进场调试,不满足调试条件则上报公司

11、,工程项目满足条件后重新申请调试进场。4.24.2 组建调试组组建调试组 调试组人员:调试组组长 1 名;一次设备调试人员若干;二次设备调试人员若干;司机 1 人;具体由现场实际情况决定。4.34.3 试验设备的准备试验设备的准备 根据系统的构成来确定设备的调试项目,然后再根据这些调试项目来选取试验仪器。在试验仪器选取后,应检查以下几点:a) 调试设备、仪器仪表、劳动防护用具应贴有明显的检测合格标示,并在有效期内。b) 试验仪器是否满足设备以及系统调试的要求;c) 打开每个试验仪器进行检查,首先查看试验仪器外观的完整性;d) 试验仪器配件的 :导线是否齐全、插针是否可以使用,有无放电棒、接地线

12、,试验导线接头是否齐整,有无损坏;e) 调试设备开机的检查:包括设备能否正常开机,开机后有无报警; f) 调试设备是否进行过校核,设备是否处于有效期内。4.44.4 调试调试经费的准备经费的准备调试部确定进场日期后,需准备一定的调试费用,解决调试人员吃饭、住宿、汽车燃油等日常生活问题。4.54.5 劳务准备劳务准备根据现场情况及调试人员配备情况,如需现场雇佣劳务人员,需提前做好准备。4.64.6 调试资质准备调试资质准备调试进场前需准备该项目调试资质,调试设备资质,调试人员资质文件,调试人员必须拥有相关试验资质,持证上岗。4.74.7 调试资料准备调试资料准备调试进场前需准备该项目调试大纲,调

13、试计划,调试报告模板等试验用资料。5 5 调试过程调试过程 5 5. .1 1 调试的安全措施调试的安全措施a) 调试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在试验期间做好调试标识,防止施工人员误入调试区域;在高压试验期间,必须做好警戒围栏,并配备安全人员巡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b) 调试人员在现场不能吸烟、饮酒,按时作息,保证良好的休息,避免疲劳做业,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c) 调试人员应使用手套、防砸鞋等劳保用品,因试验期间现场杂物较多,在搬运试验设备期间注意脚下,防止踩踏钉子板或脚底采空,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d) 在电缆试验前必须清除电缆沟内杂物,防止因电缆放电引起的火灾发生,试验期间在电缆

14、终端处必须留守试验人员。e) 电缆试验应配备对讲机,保证沟通通畅,避免因不能及时反映问题而导致事故发生。f) 调试人员应熟练掌握调试设备使用方法,做好接地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5 5. .2 2 调试的技术准备调试的技术准备在调试开始实施前,应做以下工作:a) 在每个设备调试前,记录每个现场电气设备的名牌、型号、数量,查看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功能是否一致;b) 收集现场电气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以及相关试验出厂试验报告和试验的相关合格标准;c) 收集各主要电气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如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盘柜、变压器、综自、svg 等)联系方式,在遇见技术问题时方便沟通;5 5. .3

15、3 一次试验项目及方法一次试验项目及方法5.3.15.3.1 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5.3.1.1 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3 检查接线组别和极性;4 误差测量;5 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6 测量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互感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7 交流耐压试验;8 局部放电试验;注:六氟化硫(sf6)封闭式组合电器中的电流互感器和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试验,应按本条的第 1、2、3、4、5 款规定进行。5.3.1.2 试验标准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一次绕组段间、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

16、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宜低于 1000m; 2)测量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宜低于 1000 m,但由于结构原因而无法测量时可不进行;3)测量电容式电流互感器的末屏及电压互感器接地端(n)对外壳(地) 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宜小于 1000 m。若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小于 1000 m 时,应测量其 tan ; 4)绝缘电阻测量应使用 2500v 兆欧表。2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流互感器: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宜大于 10% ;2)当有怀疑,应提高施加的测量电流,测量电流(直流值)一般不宜超过额定电流(

17、方均根值)的 50% 。3 检查互感器的接线组别和极性,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查互感器的接线组别和极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铭牌和标志相符。4 互感器误差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关口计量的互感器必须进行误差测量;2)用于非关口计量,电压等级 35kv 及以上的互感器,宜进行误差测量;3)用于非关口计量,电压等级 35kv 以下的互感器,检查互感器变比,应与制造厂铭牌值相符;4)非计量用绕组应进行变比检查。注:互感器误差测量为特殊试验项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试验能力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测试。5 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继电保护对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有要求时,应进行励磁

18、特性曲线试验。2)当电流互感器为多抽头时,可在使用抽头或最大抽头测量。测量后核对是否符合产品要求。6 测量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互感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1)互感器的绕组 tan 测量电压应在 10kv 测量,tan 不应大于表 1.2.6 中数据。当对绝缘有怀疑时,可采用高压法进行试验,在(0.51) um3 范围内进行,tan 变化量不应大于 0.2% ,电容变化量不应大于 0.5%; 2)末屏 tan 测量电压为 2kv。注:本条主要适用于油浸式互感器。sf6 气体绝缘和环氧树脂绝缘结构互感器不适用,注硅脂等干式互感器可以参照执行表 1.2 .6 tan(%)限值 额定电压

19、种类2035kv66110kv220kv330500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2.50.80.60.5充硅脂及其它干式电流互感器0.50.50.5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末屏2注:电压互感器整体及支架介损受环境条件(特别是相对湿度)影响较大,测量时要加以考虑。7 互感器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出厂试验电压的 80%进行,出厂值不明确可参照表 1.2.7 执行。表 1.2.7 互感器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1min 工频耐受电压 (kv) 有效值电流互感器额定电压(kv)最高工件电压(kv)出厂交接33.6252067.23024101242331517.555442024.065523540.5

20、95766669.0140/185112/148110126200/230160/184220252395/460316/368330363510/630408/504500550680/740544/592注:斜杠上下为不同绝缘水平取值,以出厂(铭牌)值为准。2)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 2kv。 8 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局部放电测量宜与交流耐压试验同时进行;2)电压等级为 35110kv 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测量可按 10%进行抽测,若局部放电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应增大抽测比例;3)电压等级 220kv 及以上互感器在绝缘性能有怀疑时宜进行局部放电测

21、量;4)局部放电测量时,应在高压侧监测施加的一次电压;5)局部放电测量的测量电压及视在放电量应满足表 1.2.8 中数据的规定。表 1.2.8 允许的视在放电量水平允许的视在放电量水平(pc)种类测量电压(kv)环氧树脂及其它干式油浸式和气体式1.2 um35020电流互感器1.2um(必要时)10050注: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测量为特殊试验项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试验能力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测试。5.3.1.3 试验步骤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1)试验目的:有效发现互感器整体受潮、污秽、劣化等缺陷。2)试验仪器:兆欧表。3)测量步骤:a 按照标准要求选择兆欧表电压等级;b 断开与其它设备连线;c 测

22、量时非被试绕组一律短接接地。d 测试前对兆欧表进行检查,将测试端子“l”与“e”瞬时短接,指针应显示“0” ,开路时指针应显示“” ,然后再进行测试。e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进行测试读取 60s 绝缘电阻值,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测试线,然后再停止兆欧表;f 依次对其它绕组进行测量,测量完后对被试品进行可靠放电。4)试验接线图如图 1.3.1 所示:图 1.3.1 测量电流互感器次级绝缘电阻接线图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1)试验目的:检查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和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引线接触不良等缺陷。2)试验仪器:qj44型双臂电桥。3)测量步骤:a 测量前首先调节电桥检流计机械零位

23、旋钮,置检流计指针于零位;b 测试时双臂电桥电压端子 p1、p2 所引出的接线应分别接在被试品内侧,电流端子 cl、c2 所引出的接线应分别接在被试品外侧;c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测量时先接通电流回路,待电流达到稳定值时,接通检流计。调节读数臂阻值使检流计指零。被测电阻倍率读数臂指示 ; d 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断开电源。4)试验接线图如图 1.3.2 所示:图 1.3.2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直流电阻测量接线图3 检查互感器接线组别和极性1)试验目的:检查与铭牌及设计是否相符。2)试验仪器:毫伏表,干电池,或互感器全自动测试仪。3)试验步骤:a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当开关s瞬间合上时

24、,毫伏表的指示为正,指针右摆,然后回零,则l1和k1为同极性;b也可用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测试仪进行测试,参照测试仪说明书步骤进行测试。4)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查接线图如图 1.3.3 所示: 图 1.3.3 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查接线图4 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1)试验目的:检查与铭牌及设计是否相符。2)试验仪器:电流表、升流器、标准电流互感器、调压器等、或互感器全自动测试仪。3)测试步骤:a 试验时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非被测绕组必须短接,以防止产生高压;b 按照下图正确接线,注意根据铭牌合理选择仪表、标准电流互感器及互感器穿心匝数,一次侧升流读取二次侧电流值;c 也可用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测试仪进行测试,可参照测

25、试仪说明书步骤进行测试。4)试验接线图如图 1.3.4 所示:图 1.3.4 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接线图5 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1)试验目的:检查互感器的铁芯质量,通过鉴别磁化曲线的饱和程度,以判断互感器的绕组有无匝间短路等缺陷。2)试验仪器:调压器、变压器、电压表、电流表,或互感器全自动测试仪。3)测量步骤:a互感器一次开路非被试绕组开路;b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将引线接至被试ct的二次侧,升至二次额定电流,给被试互感器励磁; c测试时以电流为基准取点,读取电压值,直至额定电流;d互感器测量极绕组直接升至二次额定电流,读取电压值,与保护极比较,以防标识错误。e也可用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测试仪

26、进行测试,参照测试仪说明书步骤进行测试。4)试验接线图如下图 1.3.5 所示:图 1.3.5 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接线图6. 测量35kv及以上互感器一次绕组介质损耗因数tan1)试验目的:可灵敏的发现互感器绝缘整体受潮,劣化变质以及小体积设备贯通和未贯通的局部缺陷。2)试验仪器:介损测试仪。3)测量步骤:a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线法,一般选择正接线法;b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参照测试仪说明书步骤进行测试。4)正切值 tan(正接线法)试验接线图如图1.3.6所示:图1.3.6 电流互感器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正接线法)7 交流耐压试验1)试验目的:鉴定互感器绝缘强度最直接的方法,能够有效的

27、发现较危险的集中性缺陷,它对于判断互感器能否投入运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保证互感器绝缘水平,避免发生绝缘事故的重要手段。2)试验仪器:交流耐压设备一套。3)试验步骤:a 试验场地四周装设临时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排专人监护;b 在互感器其它试验合格的前提下进行耐压试验,非被试绕组一律短路接地;c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注意试验仪器及被试品均应良好接地,高压引线不要着地及与其他导体保持足够距离;d 升压前确认调压器处在零位,合上输入电源零起升压,升压速度不应过快,升压过程中密切监视仪表及互感器情况,如有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摆动很大,或有击穿、闪络、异响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降压,断开

28、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再进行试验,升至规定试验电压值,持续耐压时间为 1min;e 试验完毕后,测试试后绝缘电阻值与试前相比不应降低30%。4)试验接线图如图1.3.7所示:图1.3.7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5.3.25.3.2 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5.3.2.1 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3 检查接线组别和极性;4 误差测量;5 测量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特性;6 测量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互感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检测;8 交流耐压试验;9 局部放电试验;5.3.2

29、.2 试验标准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一次绕组段间、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宜低于 1000m; 2)绝缘电阻测量应使用 2500v 兆欧表。2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0%。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5%。3 检查互感器的接线组别和极性,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查互感器的接线组别和极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铭牌和标志相符。4 互感器误差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关口计量的互感器,必须进行误差测量;2

30、)用于非关口计量,电压等级 35kv 及以上的互感器,宜进行误差测量;3)用于非关口计量,电压等级 35kv 以下的互感器,检查互感器变比,应与制造厂铭牌值相符,对多抽头的互感器,可只检查使用分接头的变比。4)非计量用绕组应进行变比检查。注:互感器误差测量为特殊试验项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试验能力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测试。5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励磁曲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于励磁曲线测量的仪表为方均根值表,若发生测量结果与出厂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有较大出入(30% )时,应核对使用的仪表种类是否正确;2)一般情况下,励磁曲线测量点为额定电压的 20%、50%、80% 、100% 和 12

31、0% ;3)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压互感器(n 端接地) ,电压等级 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最高测量点为 190% ;4)电压等级 66kv 及以上的电压互感器最高测量点为 150%; 5)对于额定电压测量点(100%) ,励磁电流不宜大于其出厂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的测量值的 30%,同批同型号、同规格电压互感器此点的励磁电流不宜相差30%; 6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cvt 电容分压器电容量和介质损耗角 tan 的测量结果:电容量与出厂值比较其变化量超过-5% 或 10%时要引起注意,tan 不应大于 0.5%;条件许可时测量单节电容器在 10

32、kv 至额定电压范围内,电容量的变化量大于 1%时判为不合格;2)cvt 电磁单元因结构原因不能将中压联线引出时,必须进行误差试验,若对电容分压器绝缘有怀疑时,应打开电磁单元引出中压联线进行额定电压下的电容量和介质损耗角 tan 的测量;3)cvt 误差试验应在支架(柱)上进行;4)如果电磁单元结构许可,电磁单元检查包括中间变压器的励磁曲线测量、补偿电抗器感抗测量、阻尼器和限幅器的性能检查,交流耐压试验参照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施加电压按出厂试验的 80% 执行。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检测为特殊试验项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试验能力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测试。7 测量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互

33、感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1)互感器的绕组 tan 测量电压应在 10kv 测量,tan 不应大于表 2.2.7 中数据。当对绝缘有怀疑时,可采用高压法进行试验,在(0.51) um3 范围内进行,tan 变化量不应大于 0.2% ,电容变化量不应大于 0.5%; 2)末屏 tan 测量电压为 2kv。注:本条主要适用于油浸式互感器。sf6 气体绝缘和环氧树脂绝缘结构互感器不适用,注硅脂等干式互感器可以参照执行表 2.2.7 tan(%)限值 额定电压种类2035kv66110kv220kv330500kv油浸式电压互感器绕组32.5串级式电压互感器支架6注:电压互感器整体及支架介损受

34、环境条件(特别是相对湿度)影响较大,测量时要加以考虑。8 互感器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出厂试验电压的 80%进行,出厂值不明确可参照表 2.2.8 执行。表 2.2.8 互感器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1min 工频耐受电压 (kv) 有效值电压互感器额定电压(kv)最高工件电压(kv)出厂交接33.625(18)20(14)67.230(23)24(18)101242(28)33(22)1517.555(40)44(32)2024.065(50)52(40)3540.595(80)76(64)6669.0140/185112/148110126200/230160/1842202

35、52395/460316/368330363510/630408/504500550680/740544/592注:1)括号内的数据为全绝缘结构电压互感器的匝间绝缘水平;2)斜杠上下为不同绝缘水平取值,以出厂(铭牌)值为准。2)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包括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磁单元)在遇到铁心磁密较高的情况下,宜按下列规定进行感应耐压试验: a 感应耐压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验电压的 80%; b 试验电压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试验电压值为测量电压的峰值除以 ;2c 试验时应在高压端监测,外施交流电压试验电压的频率应为 4565hz,全电压下耐受时间为 60s,d 感应电压试验时,为防止铁心饱和及励磁电流

36、过大,试验电压的频率应适当大于额定频率。除非另有规定,e 当试验电压频率等于或小于 2 倍额定频率时,全电压下试验时间为 60s;当试验电压频率大于 2 倍额定频率时,全电压下试验时间为: 120 额定频率试验频率(秒), 但不少于 15 秒。 f 感应耐压试验前后,应各进行次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测量,两次测得值相比不应有明显差别;g 电压等级 66kv 及以上的油浸式互感器,感应耐压试验前后,应各进行一次绝缘油的色谱分析,两次测得值相比不应有明显差别;h 感应耐压试验时,应在高压端测量电压值。r 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中间电压变压器进行感应耐压试验时,应将分压电容拆开。由于产品结构原因现场无条

37、件拆开时,可不进行感应耐压试验。3)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 2kv; 4) 电压等级 110kv 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末屏及电压互感器接地端(n)对地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 3kv。9 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局部放电测量宜与交流耐压试验同时进行;2)电压等级为 35110kv 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测量可按 10%进行抽测,若局部放电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应增大抽测比例;3)电压等级 220kv 及以上互感器在绝缘性能有怀疑时宜进行局部放电测量;4)局部放电测量时,应在高压侧(包括电压互感器感应电压)监测施加的一次电压;5)局部放电测量的测量电压及视在放

38、电量应满足表 2.2.9 中数据的规定。表 2.2.9 允许的视在放电量水平允许的视在放电量水平(pc)种 类测量电压(kv)环氧树脂及其它干式油浸式和气体式1.2 um 3502066kv1.2um(必要时)100501.2 um 310050全绝缘结构1.2um(必要时)50201.2 um 35020电压互感器35kv半绝缘结构(一次绕组一端直接接地)1.2um(必要时)10050注: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测量为特殊试验项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试验能力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测试。5.3.2.3 试验步骤和接线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1)试验目的:有效发现互感器整体受潮和污秽,以及绝缘击穿、劣化等缺陷。

39、2)试验仪器:兆欧表。3)测量步骤:a 按照标准要求选择兆欧表电压等级;b 断开与其它设备连线;c 测量时非被试绕组一律短接接地。d 测试前对兆欧表进行检查,将测试端子“l”与“e”瞬时短接,指针应显示“0” ,开路时指针应显示“” ,然后再进行测试。e 按图 5.2.3.1 接线,进行测试读取 60s 绝缘电阻值,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测试线,然后再停止兆欧表;f 依次对其它绕组进行测量,测量完后对被试品进行可靠放电。图 2.3.1 测量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绝缘电阻接线图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1)试验目的:检查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和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引线接触不良等 缺陷。2)试验

40、仪器:qj44 型双臂电桥、qj23 型单臂电桥或数字万用表。3)测量步骤a 测量前首先调节电桥检流计机械零位旋钮,置检流计指针于零位;b 测试时双臂电桥电压端子 p1、p2 所引出的接线应分别接在被试品内侧,电流端子 cl、c2 所引出的接线应分别接在被试品外侧;c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测量时先接通电流回路,待电流达到稳定值时,接通检流计。调节读数臂阻值使检流计指零。被测电阻倍率读数臂指示 ; d 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断开电源。e 一次绕组直流电阻一般较大可用 qj23 型单臂电桥,或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4)试验接线图如图 2.3.2 所示:图 2.3.2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直流

41、电阻测量接线图3 检查极性、组别及变比1)试验目的:检查与铭牌及设计是否相符。2)试验仪器:全自动变比组别测试仪。3)试验步骤:a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b根据互感器的铭牌和标志设置接线组别及标准变比;4)试验接线图如图 2.3.3 所示:图 5.2.3.3 电压互感器变比、组别试验接线4 测量电压互感器空载电流1)试验目的:检查互感器铁心质量,通过磁化曲线的饱和程度判断互感器有无匝间短路等缺陷。2)试验仪器:调压器、电压表、电流表。3)测量步骤:a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测量时电压互感器一次会产生高压,一定要保证安全距离;b 参照厂家出厂报告数据选择仪表适合档位;c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仪表指示不要超

42、过档位量程以免损坏仪表;d 试验时从二次侧加压,一次侧开路,按标准要求升电压,读取电流表读数。4)试验接线图如图2.3.4所示:图2.3.4电压互感器空载电流测试接线图5 交流耐压试验1)试验目的:鉴定互感器绝缘强度最直接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发现较危险的集中性缺陷,它对于判断互感器能否投入运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保证互感器绝缘水平,避免发生绝缘事故的重要手段。2)试验仪器:交流耐压设备一套及三倍频电压发生器。3)试验步骤:a 试验场地四周装设临时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排专人监护 ;b 在互感器其它试验合格的前提下进行耐压试验,非被试绕组一律短路接地;c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注意

43、试验仪器及被试品均应良好接地,高压引线不要着地及与其他导体保持足够距离;d 升压前确认调压器处在零位,合上输入电源零起升压,升压速度不应过快,升压过程中密切监视仪表及互感器情况,如有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摆动很大,或有击穿、闪络、异响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降压,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再进行试验,升至规定试验电压值,持续耐压时间为 1min;f 试验完毕后,测试试后绝缘电阻值与试前相比不应降低30%。g 全绝缘电压互感器交流耐压按表2.3.5执行。4)试验接线图如图2.3.5所示:图2.3.5电压互感器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5)分级绝缘电压互感器,其一次绕组末端的绝缘水平较低,一般为5kv

44、左右,因此一次绕组末端不能与首端承受同一试验电压,而应采用感应耐压的加压方式:a 首先把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末端接地,从某二次绕组加压,在一次绕组感应出所需的试验电压;b 这种加压方式一方面使绝缘中的电压分布同实际运行一致;另一方面,一次绕组首尾两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绕组电位也比正常运行时高的多,因此可以考核到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绝缘。c 按照下图接线,在二次绕组ax施加倍频电压,从辅助二次绕组adxd侧测量。6)试验接线图如图2.3.6所示:图2.3.6电压互感器倍频感应耐压试验接线图5.3.35.3.3 断路器断路器5.3.3.1 断路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1 测量绝缘电阻; 2

45、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3 交流耐压试验;4 测量断路器主触头的分、合闸时间,测量分、合闸的同期性,测量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5 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及储能电机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6 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5.3.3.2 试验标准1 绝缘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整体绝缘电阻值测量,应参照制造厂规定;2)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值,在常温下不应低于表 3.2.1 的规定。表 3.2.1 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标准额定电压(kv)315203563220330500绝缘电阻值(m)120030006000100002 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时宜采用电流不小于 100

46、a 的直流压降法,测试结果应符合表 3.2.2 的规定。表 3.2.2 断路器导电回路电阻值规定断sf6 断路器空气断路真空断路gis 中的断路器路器类型器器规定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主回路导电电阻值不应超过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值的1.2 倍3 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断路器合闸及分闸状态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2)当在合闸状态下进行时,试验电压应符合表 3.2.3 的规定;3)当在分闸状态下进行时,真空灭弧室断口间的试验电压应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试验中不应发生贯穿性放电。表 3.2.3 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1mi n 工频耐受电压 kv 峰值额定电压kv最高工作电压 kv相对地相间断

47、路器断口隔离断口33.62525252767.2323232361012424242493540.59595951186672.51551551551972002002002251101262302302302653603603604152202523953953954604604605205203303635105105805805005506306307907906806807907907407407907904 测量断路器主触头的分、合闸时间,测量分、合闸的同期性,测量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应在断路器额定操作电压及液压条件下进行,实测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8、2)合闸过程中触头接触后的弹跳时间,40.5kv 以下断路器不应大于2ms,40.5kv 及以上断路器不应大于 3ms。 5 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及储能电机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1)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10m;2)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6 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合闸操作,当操作电压、液压在表 3.2.6 范围内时,操动机构应可靠动作; 表 3.2.6 断路器操动机构合闸操作试验电压范围电 压直 流交 流液压(85%110%)un(85%110%)un按产品规定的最低及最高值注:对电磁机构,当断路器关合电流峰值小于 50ka 时,直

49、流操作电压范围(80%110%)un。un 为额定电源电压。7 模拟操动试验:1)当具有可调电源时,可在不同电压、液压条件下,对断路器进行就地或远控操作,每次操作断路器均应正确,可靠地动作,其联锁及闭锁装置回路的动作应符合产品及设计要求;当无可调电源时,只在额定电压下进行试验; 2)直流电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应按表 3.2.7 的规定进行; 表 3.2.7 直流电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操作类别操作线圈端钮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操作次数合、分1103合85(80)3分653合、分、重合1003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装有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断路器及表 3.2.6 “注”的情况。5.3.3.3

50、 试验步骤1 测量绝缘电阻1)试验目的:有效发现断路器整体受潮、污秽、劣化等缺陷。2)试验仪器:数字式兆欧表。3)试验步骤:a 按照标准要求选择兆欧表电压等级;b 测量时非被试相别一律短接及外壳接地;c 测试前对兆欧表进行检查,将测试端子“l”与“e”瞬时短接,指针应显示“0” ,开路时指针应显示“” ,然后再进行测试;d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进行测试读取 60s 绝缘电阻值,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测试线,然后再停止兆欧表;e 依次对其它相别进行测量, 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测量整体和断口间绝缘电阻,测量完后对被试品进行可靠放电。4)试验接线图如图3.3.1所示:图 3.3.1

51、 测量断路器 a 相分闸断口间绝缘电阻接线图2 测量每项导电回路的直流电阻1)试验目的:测量断路器动、静触头的接触电阻,判断是否合格。2)试验仪器:导电回路电阻测试仪。3)试验步骤:a 试验前应合分断路器 3 次;b 测量前确认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c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测量时应注意电压钳应分别接在被试品内侧,电流钳应分别接在被试品外侧,保证夹钳的所有连接面与试品可靠接触;d 测试完毕后,关闭电源,拆除测试线。4)试验接线图如图 3.3.2 所示;图中分别为电流,分别为电压 图3.3.2 测量断路器a相回路电阻接线图3 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主触头同期性,合闸弹跳1)试验目的:测试断路器动

52、作的可靠性,判断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2)试验仪器: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3)试验步骤:a 首先熟悉断路器二次原理图;b 按照测试仪器接线方法,正确连接试验接线,然后进行测试。4)试验接线图如图 3.3.3 所示:图3.3.3断路器特性试验接线图4 交流耐压试验1)试验目的:鉴定断路器绝缘强度最直接的方法,它对于判断电气设备能否投入运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保证断路器绝缘水平,避免发生绝缘事故的重要手段。2)试验时使用仪器:工频耐压设备一套3)试验步骤:a 试验场地四周装设临时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排专人监护 ;b 测试前,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互感器表面的污垢,必要时可选用适当的清

53、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完后保持绝对干燥;c 断路器整体绝缘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在合闸状态下将三相短接加压外壳接地。d 断路器相间绝缘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在合闸状态下分别对一相加压其余两相及外壳接地。e 断路器断口的耐压试验时,应在分闸状态下上断口短接加压,下断口短接及外壳接地。f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注意试验仪器及被试品均应良好接地,高压引线不要着地及与其他导体保持足够距离;g 升压前确认调压器处在零位,合上输入电源零起升压,升压速度不应过快,升压过程中密切监视仪表及断路器情况,如有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摆动很大,或有击穿、闪络、异响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降压,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再进行试

54、验,升至规定试验电压值,持续耐压时间为 1min;h 试验完毕后,测试试后绝缘电阻值与试前相比不应降低 30%。4)试验接线图如图 3.3.4 所示:图 3.3.4 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整体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5.3.45.3.4 电力电缆电力电缆5.3.4.1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1 测量绝缘电阻;2 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3 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4 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 5 交流耐压试验。5.3.4.2 试验标准 1 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绝缘用兆欧表的额定电压,宜采用如下等级:a 0.6/1kv 电缆:用 1000v 兆欧表; b 0.6/

55、1kv 以上电缆:用 2500v 兆欧表;6/6kv 及以上电缆也可用 5000v 兆欧表; c 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的测量:用 500v 兆欧表; 2)对电缆的主绝缘作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3)对额定电压为 0.6/1kv 的电缆线路应用 2500v 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耐压试验,试验时间 1min。 4)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0.5m/km;5)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2 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相同温度下测量金属屏蔽层

56、和导体的直流电阻。3 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查电缆线路的两端相位应一致,并与电网相位相符合。4 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183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橡塑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应按下式计算: ut = 4u0 ; 注: u 为电缆额定线电压;ut为试验电压,uo 为电缆导体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的额定电压。2)试验时,试验电压可分 46 阶段均匀升压,每阶段停留 1min,并读取泄漏电流值。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维持 15min,其间读取 1min 和 15 min 时泄漏电流。测量时应消除杂散电流的影响。3)电缆的泄漏电流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电缆绝

57、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并予以处理:a 泄漏电流很不稳定; b 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 c 泄漏电流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注:1)不推荐采用直流耐压试验作为橡塑绝缘电缆的竣工试验,一些电缆在交接试验中,直流耐压试验顺利通过,但投运不久就发生绝缘击穿事故,正常运行的电缆被直流耐压试验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推荐采用交流耐压试验;2)当试验不具备条件时,额定电压 u0u 为 1830kv 及以下电缆,允许用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代替交流耐压试验。5 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橡塑电缆优先采用 20hz300hz 交流耐压试验。20hz300hz 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及时

58、间见表 4.2.5:表 4.2.5 橡塑电缆 20hz300hz 交流耐压试验和时间额定电压 u0/u(kv)试验电压时间(min)18/30 及以下2.5u0(或 2u0)5(或 60)21/3564/1102 u060127/2201.7 u0(或 1.4 u0)60190/3301.7 u0(或 1.3 u0)60290/5001.7 u0(或 1.1 u0)602)不具备上述试验条件或有特殊规定时,可采用施加正常系统相对地电压 24h方法代替交流耐压。 5.3.4.3 试验步骤和接线1测量绝缘电阻:1)试验目的:a 可初步判断电缆绝缘是否受潮、老化、脏污及局部缺陷等; b 通过电缆外护

59、套和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的测试,可以判断外护套和内衬层是否进水侵蚀。2)试验仪器:兆欧表。3 测量步骤:a 电力电缆已敷设完毕,电缆头制作完成;b 按照标准要求选择兆欧表电压等级;c 断开与其它设备连线,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净电缆头,;c 应分别对每一相进行测试。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d 测试前对兆欧表进行检查,将测试端子“l”与“e”瞬时短接,指针应显示“0” ,开路时指针应显示“” ,然后再进行测试。e 按照接线图正确接线,进行测试读取 60s 绝缘电阻值,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测试线,然后再停止兆欧表;f 依次对其它相别进

60、行测量,测量完后对被试品进行可靠放电。4)试验接线图如图 4.3.1 所示:图 4.3.1 测量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接线图2 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1)试验目的:判断铜屏蔽层是否被腐蚀及附件中导体连接点接触情况。2)试验仪器:qj44 双臂电桥。3)测量步骤:a 在三相电力电缆的一侧用截面相当的导体将三相导体及铜屏蔽可靠短接;b 在电缆另一侧依次:ab、bc、ca、a 屏蔽对其进行测量。4)试验接线图如图 4.3.2 所示: 图 4.3.2 间接测量电缆直流电阻接线图3 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目的:检查电缆两端相位一致并应与电网相位相符合,以免造成短路事故。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