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吊装操作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_第1页
大件吊装操作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_第2页
大件吊装操作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_第3页
大件吊装操作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_第4页
大件吊装操作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件吊装操作安全技术措施一、 通用技术要求1、 吊装前对吊装重量予以确认,确认不清联系相关技术部门。2、 选择适宜的吊装方法、吊装设备和吊装机具。3、 吊装前设置吊装负责人,指挥统一,并对吊装可靠性进行确认。4、 对垫架承载的可靠性进行有效确认,对地面地质情况进行有效确认。5、 采用千斤顶调整时必须进行过程防护。二、 安装施工技术要求1、 在起重施工方案正式下达到施工单位且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及安全措施交底后,方能进行施工,特殊项目由工艺科负责组织交底。2、 施工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 设备基础已按设计施工完毕,轨道安装完毕,并经有关单位验收证明合格。2) 基础周围的土方,已按要求回填并

2、夯实平整。3) 设备到现场经检查符合设备图纸要求,并具备起吊条件。4) 施工场地已经平整,通道已经修好。5) 施工电源已经具备,并能保证供应。6) 起吊机索已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备好,并有合格证明。3、 吊装施工时使用的钢丝绳、滑车组、卷扬机等机索具必须按方案要求配置,并符合其各自的要求,各机索具的连接固定,必须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并做出自检记录和专人检查验收。4、 地锚的埋设,应按照平面布置图和地锚施工图进行施工,并做出隐蔽工程记录。5、 设备吊装一般采用吊耳且必须采用卡环,钢丝绳夹角不能小于60度,如采用捆绑时,应垫以厚木以增大受力面积和增加摩擦力。6、 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安装设备同时吊装时,

3、应严格验算起重机的稳定性、重力的分配及同步问题,并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起吊重量不得大于起重机允许总起重量的75%,重量的分布不得超过起重机的额定负荷,要保证每两台起重机之间有一定的相隔距离,以免碰撞。操作时要统一,动作要协调。7、 在施工中由于机具常缺少,需要代用者,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和方案制定者的同意方可代用,并且做好记录。8、 安装过程不得有产生结构塑性变形现象,不得有损伤产成品表面质量现象。9、 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场地,做好起重机及各起重机索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并注意保管。整体运到现场的桥式起重机,施工现场条件、安装设备都符合要求,如果吊车出厂时间不长,保存比较好,只需检查桥

4、架变形、外观质量和机构的灵活性,便可以直接安装。在联接前铺设临时垫架,放置水平。三、 安装起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 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起吊方法和工程内容,按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执行规程规范。2、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在整个吊装过程中,要切实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3、 在吊装过程中,应使用由国家统一规定信号,执行GB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各项规定指挥吊运工作,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熟悉此信号,以便各操作岗位协调动作。4、 吊装时整体现场由总指挥调配,各岗位分指挥应正确执行总指挥的命令,做到传递信号迅速、准确,并对自己

5、负责的工作负有责任。5、 指挥者的站位要选择汽车吊车司机和施工者视线之内的显著位置。6、 施工应划分施工警戒区域,施工现场要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杜绝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7、 在整体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现场清理,清除障碍物,以利操作。8、 施工中凡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并合格,操作时要配戴安全带,并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工具应有保险绳,不准随意往下扔物件和工具。9、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如冬季施工不应将护耳放下,以使听觉不受阻碍。10、 带电的电焊把线和电线要远离钢丝绳,应保持2m以上的距离,或设有保护架,电焊线与钢丝绳交叉时应隔开,严禁接触。11、 在设备吊装过程中,提升或下降要平

6、稳,不准有冲击、振动等现象的发生,在吊装过程中,如因故中断,则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不得使设备悬空过夜。12、 雪后在吊车梁及其它建筑架上施工,必须将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过道平台,如有异常必须马上处理。13、 在吊装施工前,应与当地气象站联系了解天气情况。一般不得在雨雪天、雾天和夜间工作,如工作必须进行时,必须有防滑、充分照明等措施,同时需经领导批准,严禁在风力大于六级时吊装,大型设备吊装不得在风力大于五级时进行。14、 在有毒有害厂房区域施工时,首先必须经过检验确认对人体无伤害情况下方可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设专人看管、监护。四、 结构制作、运输、移位吊装作业技术要求1、 制作吊索时,

7、每绳扣的编插次数不得少于21锥子,编插时要把每一绳股拉紧,确保吊装时每一绳股都受力。2、 吊装重物前先要确认所吊重物的重量,选择适宜绳扣。3、 吊装重物时钢丝绳捆绑重物的棱角处要护板垫好,避免钢丝绳被割断。4、 装卸六米以上板材时要用铁扁担并选择适宜的绳扣,钢丝绳接触钢板的棱角处垫好护板。5、 用双绳兜吊重物时,吊索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大于60度。6、 吊装较长构件时应用双绳锁紧构件吊装。7、 吊装吊车大梁时钢丝绳必须挂在大梁隔板位置,在挂绳的位置垫上保护垫。8、 使用翻转架翻吊车大梁时,吊车大梁边缘至翻转横梁绞接点不超过20mm。9、 两吊车抬吊吊车大梁时要按吊车起重量分配载荷。10、 摆放吊车

8、大梁时,支承点要支承在大梁隔板处。11、 所有板材在平移搬运过程中必须采用工装吊具,不得使用夹具,如果接板后长度较长需吊梁配合吊具。12、 运输前运输单元重量进行有效确认,运输车辆按要求进行选取。13、 运输车辆支承点及载重的分配进行有效确认。14、 支承点联接的可靠性及封车的可靠性有效确认。15、 对运输路线的有效性确认。16、 运输过程联络、指挥及大件过铁路道口设置安全指挥负责人。17、 钢丝绳选用钢丝绳的受力计算:T=(N)P产品规格所保证或试验所得的钢丝绳破断拉力(N),(如P采用钢丝破断拉力总和,则须乘“换算系数”)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可按下表1采用表1钢丝绳的安全系数K使用情况K值

9、使用情况K值用于缆风绳3.5用作千斤绳,无弯曲时67用于手动起重设备4.5用作绑扎的千斤绳810用于机动起重设备56用于载人的提升机14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是按钢丝破断拉力总和乘上一个“换算系数”求得,即:钢丝绳破断拉力=换算系数×钢丝破断拉力总和换算系数c按钢丝绳规格而定:钢丝绳规格6×19+16×37+16×61+1换算系数0.850.820.80钢丝绳的钢丝强度,按国家标准规定分为五级,即1400、1550、1700、1850和2000(MPa)。在计算钢丝绳的容许拉力时,必须掌握所用钢丝绳的直径、结构(几股几丝)及其钢丝强度极限(即钢丝绳规格表内钢丝

10、绳公称强度MPa分级)。以上算式按新绳为准,如所用为旧钢丝绳,则求得的容许拉力应根据绳的新旧程度,乘以0.40.75的安全系数。6×19+1钢绳容许拉力(KN)直径K=5K=8K=106.23.42.11.77.75.33.32.79.37.74.83.81110.46.55.212.513.68.56.815.521.813.310.718.530.619.115.321.541.726.120.92661.538.530.82868.943.134.53185.253.242.63410364.451.56×37+1钢绳容许拉力(KN)直径K=5K=8K=108.76.

11、443.211106.251314.497.21519.612.39.817.525.61612.819.532.420.216.221.539.928202448.430.224.22867.642.233.832.589.956.24536.5115.672.357.839129.68164.8五、 结构制作主梁翻转胎具使用安全技术要求1. 主梁翻转胎具FZ2500(2500指上支承臂长度)适用于单根主梁重量60t,腹板高度为2500mm的情况下,改制加长主梁翻转胎具FZ2800适用于单根主梁重量60t,腹板高度为2800mm的情况下,超过技术参数要求禁止吊装。2. 施工应划分施工警戒区域

12、,施工现场要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杜绝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3. 吊装现场设总指挥,现场全部由总指挥调配,各岗位分指挥应正确执行总指挥的命令,做到传递信号迅速、准确,并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负有责任。4. 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起吊方法和工作内容,按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5. 在吊装过程中,应使用由国家统一规定信号,执行GB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各项规定指挥吊运工作,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熟悉此信号,以便各操作岗位协调动作。6. 指挥者的站位要选择吊车司机和施工者视线之内的显著位置。7.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如冬季施工不应将护耳放下,以使听觉不受阻碍。8. 使用两台安装设备同时吊装时,应严格验算起重机的稳定性、重力的分配及同步问题,并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重量的分布不得超过起重机的额定负荷,要保证每两台起重机之间有一定的相隔距离,以免碰撞。操作时要统一,动作要协调。9. 主梁翻转前先要确认所吊主梁的重量,满足技术参数要求后方可吊装。10. 主梁翻转前先对翻转胎具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