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r - 二r第十二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联、瑜、处、忌、妒、搬、肃、静、袭、逼、 辞、抵、耽、误、懊、悔、刮、疗、概、佗、嚓、捂、锋、率、敬、忍”等生字,会读 会写、理解意思,会组成词语。掌握“联合、处分、忌妒、为难、动静、军营、袭击、 逼、推辞、排、划、只管、暗暗、靠近、来不及、抵抗、耽误、负责、不如、气概、锋 利、不必、率领、敬重、忍耐、喜出望外”等常
2、用词语,了解其意义和使用特点,能够 模仿课文中句型造句、句式造句。2、 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列出的“只管”“千万”“,总想” “等句型句式,熟悉 其中关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模仿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 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过程与方法:4、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 1、课文 2 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 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 内容提出的问题。5指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示”中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 法,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6重视习作能力的训练和
3、培养,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 模仿课文文体范例进行不少于 200 字的习作。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本课阅读拓展材料美妙的对称 ,初步了解一些数学和物理 等理科学科学习中等常用的知识和术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8、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情感与价值观:9、扣住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 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2、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用自己的话叙述。3、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4、教学难点:1、扣住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 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学法引导教师教法: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教学用具:课文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教学课时: 5 课时课前准备(含预习布置) :1. 朗读课文。 2. 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 3. 质疑问难。2. 教学准备: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资料。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教学过程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第一课时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草船借箭的词语学习课时目标
5、: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 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2、通过边默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3、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4、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课文, 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情感与价值观:5、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 识、足智多谋。6、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时重点: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
6、词组词造句。课时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 识,足智多谋。学法引导:教师教法: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机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别成 功,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2揭题、读题。3审题。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4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二、按不同的学习方式,检查词语预习情况。1、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
7、生读词语。2 、(板 书 ) 词语。3、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4、讲解词语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5、疑难生字联、瑜、处、忌、妒、搬、肃、静、袭、逼、辞、抵、耽、误、懊、悔、6、疑难词语联合、处分、忌妒、为难、动静、军营、袭击、逼、推辞、排、划、只管、暗暗、靠近、来不及、抵抗、耽误、负责、不如、三、检查步骤1、听写词语或指定一两个学生朗读,其他人听写。2、造句练习:分小组用学习提示二三四中出现的词语造句。四、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回答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习题)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8、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T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 l 13 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 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二( 14 15 自然段):讲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 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三( 16 23自然段):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四( 24 自然段):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这是按事情发
9、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 ,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才干。通过 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基本把握了。请大家以“箭”来总结段意。第一部分,写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 起因)第二部分,写诸葛亮准备造箭; (准备)第三部分,写诸葛亮借箭; (经过)第四部分,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准备)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 结果”的顺序写的。五、小结本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进一步熟读所以的词语,要能流利地读、写、运用。2、生字词每个抄写三遍, 用学习提示三、四重点词语造句。课后反思: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知识与能
10、力: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 内容。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 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过程与方法: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情感与价值观:4、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 心。课时重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课时难点: 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 懂地利、 识人心。学法引导:教师教法: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
11、入1听写生字新词。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 13 段)、第二部分( 14 、15 段)1 齐读第 l 段。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从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下面我们就来 读一读两人的对话。指名 2 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 2 15 段,师读旁白。3、思考:赤壁之战时, 周瑜的 3 万军士战胜了曹操的 80 万大军,周瑜用的那么多箭是 从哪儿来的 ?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 ?4、出示思考题预习。(1)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立下军令状,保证 3 天之后交 10 万枝箭 ?(2)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请他
12、帮忙 ?5、讨论交流。6、再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思考: (1) 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课文中哪里看出周瑜要害诸葛亮 ?(2) 哪些词句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 状,保证 3 天后交 10 万枝箭 ?(3)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7分小组交流,讨论。8、反馈交流。 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 ? 齐读“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 理解“妒忌”。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 课文哪些地方证明周瑜要陷害他 ?( 读书上有关句子,并讲出理由 )(周瑜要诸葛亮 3 天造 10 万枝箭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是周瑜假公济私,图谋置诸葛
13、亮于死地。)“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当周瑜听说诸葛亮 3 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 在当时, 3 天肯定造不出 10 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 )找出书中明确说明周瑜要陷害诸葛亮的话。(周瑜对鲁肃说的:“这是他自己说的回来报告我。”) 书上哪些地方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时说的几句话 ( “不过就完了” )朗读练习。 (齐读 )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3 天造好 10 万枝箭呢 ?( 诸葛亮胸有成竹 ) ( 顾全大局 )理解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鲁肃是周瑜的部下,
14、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 ) 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把书上有关句子读出来。(“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7朗读练习。小结: 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挺有才干,顾全大局;鲁肃真诚厚道,言而有信; 而周瑜却挺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8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段中的对话部分。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3天前,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心里很高兴。 3天后,周瑜带了 500 名将士来到江边 干什么 ? (是抓诸葛亮的 )结果周瑜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齐读第四段。最后周瑜怎样 ?(钦佩诸葛亮 ) 书上从哪儿看出 ? (长叹不如 ) 长叹什么 ? (叹诸葛亮
15、神机妙算 ) 教师范读周瑜长叹说的话,学生自由学读,齐读。 五、小结。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 、课文小结,梳理前两段内容。2、作业: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概内容。做练习二、三题。板书 第十二课草船借箭三天:胸有成竹摸透人心:准备:计划周全找鲁肃帮忙课后反思: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 内容。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 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过程与方法: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情感与价值观:4、
16、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 心。课时重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课时难点: 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 懂地利、 识人心。学法引导:教师教法: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第三部分学习。1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 ,结果是 (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不如他 !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构机妙算使周瑜改变的。什么叫“神机妙算” ?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 ?学了课文的第三部分,我们就会知道
17、。二、学习第三部分1一生读第三部分。 其它同学一边听,边找:哪些事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找出来划好后,分小小组讨论,3哪里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 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天时 ? (第三天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齐读。)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地利 ? (顺风顺水撤得快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人心 ? (知道曹操的脾气,多疑多虑 )读有关句子从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道曹操不会出兵? (读有关句子 ) 齐读曹操下令说的一段话。进一步理解诸葛亮知道曹操多疑多虑,不敢出兵。小结:由于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所以向曹操借到了1 0 万枝箭;4诸葛亮是怎样向曹操借箭的 ?
18、(1) 生自由读课文,划出写诸葛亮指挥船上军士的词语。( “吩咐”“下令”“又叫”“又下令”“吩咐” )(2)分五步说说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经过。(向北靠近曹军T船头朝西船尾东-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 朝西,继续受箭-顺风顺水驶回。)先讨论交流,再请学生讲,让全体学生更深一层地理解课文内容,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 算。(3) 江上雾很大,为什么曹操的军士能那么准地射中诸葛亮的草把子呢 ?(因为诸葛亮的 30 个军士在四更时分擂鼓呐喊,曹军不习水战,不敢出来。于是多疑的 曹操在大雾之中只好下令朝擂鼓呐喊声处放箭,这时箭像雨点一样射过去,草把子上很快就插满了箭。 )从这里,说
19、明了什么 ? (诸葛亮安排得很巧妙 )(4)船头第一次朝西,第二次朝东。不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 学生用手操作讨论,后交流 )(5)完成作业 本上的第 4 题,(6J 大雾还没散完,诸葛亮就带船队走了,临走之前还怎么说?,(“谢谢曹丞相的箭” )指导读这一句。是真谢吗 ?(7)曹操听后,会怎么样 ?为什么不追 ? (因为诸葛亮的船队顺风顺水走远了。 )三、练习作业 。1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他神吗 ? (神 )诸葛亮是神吗 ? ( 不是神,是人 )他的神机妙算是从哪儿来的 ? (从书中学来的 ) ( 平时多观察,多思考 )2 诸葛亮不是 ( ) 是 ( ) 。他的神机妙算并不是 ( ) 而是
20、( ) 。四、再次理解课题,总结谈话,1体会神机妙算,能用“神机妙算”说一句话,然后朗读全文。课题为什么叫“草船借箭” ?( “借”字概括了事情的经过,又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课文从周瑜妒忌诸葛亮的起因,到周瑜自叹不如的结果这一强烈的对比中,衬托了 诸葛亮惊人的胆量,闻人的智慧。本文写了一场智斗,全文按故事发展的顺序,紧紧围 绕“神机妙算” 来写的。 在事件层层发展, 人物性格对比中, 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四朗读全文,思考问题。1、全文用什么形式来到划人物的性格?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而 诸葛亮呢?课文中血肉丰满的人物性格是通过精炼传神的对话描写反映出来的。周瑜:心胸
21、狭窄,阴险毒辣。“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活脱脱一个小肚鸡肠的人, “让军匠们故意 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更昭示了他的心胸狭窄。一心想陷害诸葛亮, 却给自己不仁不义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 器最好?”明里共商军事,暗里下套害人,明知故问。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 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学生不要推却。 ”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还以“军情紧急”逼迫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阴险毒辣之心昭然若揭。诸葛亮: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己知彼,周密谋划。他 足智多谋,具有非凡的才干。 )当周瑜
22、询问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回答说“只要三天”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 好,甘受惩罚。 ”表明诸葛亮早已识破周瑜的伎俩,胸有成竹,将计就计。诸葛亮的胆 识更表现在他的神机妙算,而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知人” ,他深知周瑜的气量狭 窄,阴险狡诈,所以借箭的计划对周瑜是守口如瓶;他深知鲁肃的忠厚诚实,大胆请鲁 肃帮忙准备“借箭”用的船只和物品,并请鲁肃随行“借箭” ,好回来后如实向周瑜汇 报借箭经过;他深知曹操生性多疑,谨小慎微,借箭时才故意虚张声势,引曹军放箭, 自己放心笑饮美酒。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表现在“通晓天文地理” ,“第一天,不见 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
23、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 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表明诸葛亮早料到此时会“大雾漫天” ,适合借箭。借箭成 功后敢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是因为他深知“这边的船顺风顺水” ,曹军“要追也来 不及了”。2、引导归纳中心,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利用曹操谨 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满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考虑 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3、总结课文内容、课文主题。课文草船借箭以“借箭”为明线,以“斗智”为暗线,课文讲述了周瑜由于妒忌诸 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
24、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 计向曹操“借箭” ,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五、拓展阅读。通过学习, 我们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那么诸葛亮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足智多谋, 他的本事从何而来,想知道吗?请大家阅读诸葛亮全转 、三国演义的 46 等相关 章节。六、完成作业1 、熟读课文,背会生字词语。2、做课后练习三、四、五。3、预习课文板书设计草船借箭鲁肃正直老实、顾全大局)请他帮忙周瑜 派其探听(气量小、忌妒)妒忌 造箭 借船和军士诸葛亮 “借”箭 曹操 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神机妙算)知人、识天多疑、用兵谨慎)课后反思:课文二 关羽
25、刮骨疗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过程与方法: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复述课文。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情感与价值观:5、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关羽的硬汉形象和英雄气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难点:1、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时准备:两课时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过程与方法: 2、
26、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与价值观: 3、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难点:1、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法:自主学习交流法、激励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从题目了解人物和事件。2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关羽是蜀国的名将,他驰骋战场,英勇杀敌,他桃园结 义,与刘备生死相随,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在人们的心目中 是忠、义的代名词,是中国的“武圣” 。谁了解关羽,你是通过什么了解的?介绍关羽:关羽的生辰正史不见记载。关羽的
27、出生地河东郡解县常平里,即今山西省运 城市常平乡常平村。羽生自有封建文化教养的农家,初名长生,后改为羽,取字云长, 青少年时期在家习文练武兼作农事, “稍长娶妻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 (178) 五月十三日 生子关平”。 大约在关羽 23 岁的时候,因斩杀恶豪吕熊而逃离家乡。 5 年后至涿 (今河 北省涿州市 ) 结识刘备、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 物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 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在像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千百年来,关羽被 传唱为武艺超群、与
28、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忠义耿直、不近女色的一个真英 雄、真豪杰。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刮骨疗毒等英雄事迹 在民间广为传颂。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遍。关羽刮骨疗毒(板书)齐读课题。二、正课学习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把你认为能体现文中作者观点的句子划下 来。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用生字词造句。四人一组初步解决。解决不掉的,举手, 让全班同学帮忙或老师点拨。需要注意的词语:气概、锋利、不必、率领、敬重、忍耐、喜出望外3、疑难解析。(1)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刮、疗、概、佗、嚓、捂、锋、率、敬、忍(2)指
29、出哪些生字的字形要注意。小结:一个字,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了。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1、再读课文,读通课文。2、开火车读。师边听边从旁点评。3、交流读书心得。从文中划出最能表现关羽英雄气概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有感情 朗读相关部分4、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并读好这些句子。5、再读课文。提问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关羽的什么故事?四、小结。同学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下去好好读课文,了解课文信息和观点。五、作业。1、熟读课文, 2、熟记课文生字词,并用课文生字词造句。板书:关羽刮骨疗毒课后反思:总计课时:授课时间:第五课时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过程与方法: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情感与价值观: 4、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难点:1、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课文主要下了三国时期的关羽左手臂被毒箭所伤, 请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南及练习题
- 开放大学广告调查课程考核试题库
- 高校心理咨询与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案
- 有线电视网络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三级英语语法重点难点总结
- 语文教师教学研修总结与反思模板
- 电子商务法务风险防控策略
- 七年级数学复习资料与模拟试卷
- 公司注册流程全套材料及表格模板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范本
-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财务内账表格大全-出纳实 用模板
- 糖尿病护理操作规范手册(2023修订)
- 中小学古诗词竞赛题库合集
- 《犟龟》课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5年陕西音乐联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招:招商银行笔试真题及答案
- 吞咽功能障碍健康指导
- 2025至2030拖拉机市场前景分析及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中外运社招在线测评题
- 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