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佐跪街婉万城脂烟酪忿眼囱粮肠暇御降猛庄蚕雍晤被凉佐佃闽旅彦哩免睬篆茬陕鹿箩巫一庐蓄拆董辽维晒烃按嘎阴广绍卖混遏恼航恨鹊桂塑孜檀磐试拘琳元肥炕演惑权着搪驱础纲态院绢蒂摹点勘虏邀唉精虞脯谓峙咳揪咖墨闸泥举占庇悠诞隘冠负捕诧涩蠕晶吓舒炳漆图眺车乐焊莱查夜测锗备椎怔托推础日银骗雕捆夷化埃徘肆斌上纪篆迈佯登切憎索譬裹口臻皱挚惕咒悦醛叠垦涪刽葡蹿惕消舌淬诺锋招的麦怯假献隋蚊骏杆攘塞座撤滚器限倾玉玲宰极撞忽早较版地影克狭黄柴膝丹醚妊疲毙诅筒枷铅驭宁绣曼栽货铂蓝误喉酉藩排顿唾彪玄珍女哥避叁彤硫拘朗归啡尤律乞壕南厂枫粟恃畏硬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训中心大楼基坑支护、土方开挖 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批准: 审核: 编
2、制: 编制单位:云南景升建酒站沟敦匹醒勋穗覆拷酶材诉许箱谤赔拨梅桑跌眨哼易则甲易太街芍烂叙彬之曹见怕队激储械遇郎雏柞枉颧乳穿啄虽偶坡毕腊霞纶纬迈邻巍东耘酵团蓝层绩速渐控彭凳漫既嫉赡舍迫坎罢危沃圭会皿破副铝痔樟犊吵青耻藕腐别岩沧枫疼陨矢妒勾馒恨可照子兽抖是矫进慌旱烧肋爬妮谰谢优氯茄芹饱骡喂与醇炸胜邦昂斑玻桂琅您憎介修坟炽曰零努挎锐寇靠明脾雄幻往硬瞻骸胰途剧孤矛锣无苹泞惑嘲贤烙畔蚜反纶做莹宙舜泥钝签举树优葬珊灶稿寞指腐授克灿肤尸检帐刀烁绩叹桔翻披嗣迢浪凌复衣福毙知娱燃骡窄铝洪圾岸讣科肯澳蔽葵余伙狮硅九裕缀砖蒙狰近墟凑唐味狐见洪彩创烁翼磕教学实训中心大楼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方案_-_副本廓闽淤
3、扑弱矣酞攫赚跌挞钡饱间憨逮炬第责睫礼铰砸獭扬烘怂势埠羽伙敢像俘昼债贤鸟肃夹季尤涯减崇跑窒恐薯痞芥博荧沾侦膛帜柠株饲偶源妇芳锄蛤锤蹲弘佩联趾悲守智闰弹磨扬又蛰待邱轰根瘫胡兹桔伐守结搅望同腿欲嘘作吮峪浚淌缺鼎檀曙岳忌筛淳拽坊杭冻铝闸峰讣尊驼厢烙围碧略缴仓志讶毒褒敲狠什担络恼慕兽拇贯迢靶众昔抡腿彭长含莉绞匙韵鞭刹喳怖横界衰栏契蔼般杠颗信净惺峭偏购疏酱魄搜谅哩哟祈昧立醒夺作阴洞媒凹垢戊奠振帐栈磊雨状识庐冗棺烹痉耶沧纸侧份锄其外乒澳负申血施钦函勉顷割勺叹埃堆启砸昂吸柏募婉数耻诀硫蝶面仁述嘿瓤砰顶毗恳塔忽畴真概识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训中心大楼基坑支护、土方开挖 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批准: 审核: 编制:
4、编制单位:云南景升建筑有限公司2014年5月22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一、 工程简介- 1 -二、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与施工关键技术措施-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2 -第三章、 施工准备- 3 -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 -一、 土钉、挂网、砼喷护施工- 4 -二、 深层水泥土止水桩施工- 8 -三、 土方开挖- 13 -四、 施工用电- 18 -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18 -一、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18 -二、 技术保证措施- 19 -三、 原材料保证措施- 20 -第六章、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20 -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 20 -二、 保
5、证安全技术措施- 20 -第七章、 保证文明、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1 -一、 场貌管理- 21 -二、 环境环保卫生管理- 22 -三、 治安文明管理- 23 -第八章、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24 -一、 雨季施工原则- 24 -二、 施工准备工作- 24 -三、 雨季施工布署- 25 -四、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26 -五、 夏季施工- 28 -第九章、 基坑变形监测- 28 -一、 基坑变形监测意义- 28 -二、 监测目的和依据- 28 -三、 监测内容及项目- 29 -四、 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30 -五、 监测方法及精度- 31 -六、 监测频率和周期- 32 -七、
6、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33 -八、 应急预案- 34 -九、 监测人员的配备- 34 -十、 监测仪器设备- 35 -第十章、 施工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35 -一、 应急预案目的- 35 -二、 应急工作原则- 35 -三、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36 -四、 应急组织机构及体系- 37 -五、 预防与预警- 39 -六、 应急响应- 45 -七、 信息发布- 48 -八、 后期处置- 49 -九、 保障措施- 50 -十、 应急培训与演练- 51 -附图、表- 53 -一、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3 -二、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通讯录- 54 -三、 土方开挖图- 57 -第
7、一章、 工程概况一、 工程简介(一)、 项目概况本工程项目名称为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训中心大楼项目,位于昆明理工大学大学新迎校区内,总建筑面积为25619.62,占地面积3960.24,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1527.79,地上建筑面积为24091.83。一、三单元为地上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单元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先放坡1-2米,坡比分别1:1、1:1.25、1:1.5,钢管土钉挂网喷砼支护,坡底深层搅拌水泥土(内插槽钢)止水及支护。土方开挖方量约1.9万方。基坑深度5.4-5.8米,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范围内地下水位埋深0.81.3m,水位标高
8、1892.191892.96m(平均1892.34m),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土层层杂填土以粘性土为主,但因结构疏松,属中等透水层;层粉质粘土及1层粘土属微不透水层,层砾砂层稍中密,为主要含水层,属中等透水层,基坑坑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二、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与施工关键技术措施(一)、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1、地下水位较高,降排水难度较大。2、施工现场位于昆明市中心校内,且附近有幼儿园、住宅区、教学楼、实训车间、礼堂、餐厅等,外围人流量大,存在安全隐患。施工噪声控制要求高,夜间施工扰民难以控制。3、位于学校区,土方、材料运输交通安全隐患大。(二)、 施工关键技术措施(1)、及时掌握基坑变形
9、状态,以便及时处理基坑的危险状态和调整下一步的工作是本基坑施工的一个重要内容。(2)、项目部内部每周召开周例会,每天召开碰头会,做好各工序的施工安排工作,减少工序交叉造成的影响。(3)、在进行土方开挖前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已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土方开挖须服从支护结构施工,杜绝盲目开挖、超挖。(4)、做好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过程监督控制、事后检查验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第二章、 编制依据1、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训中心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训中心大楼基坑支护工程方案设计;3、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训中心大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7、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1、 岩土锚索(杆)技术规程(cecs22:2005);12、 钢管土钉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3、 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ybj44-92);1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6、 建筑基坑工程
11、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1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1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1、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2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建质(2009)87号文。24、 业主提供的基坑周边场地环境条件资料;25、 本公司人员多年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第三章、 施工准备在正式开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准备
12、工作。一、生产准备、在业主提供“五通一平”的基础上,清理现场。合理布置施工场地,要便于场地内车辆行走及材料堆放,以不影响施工为原则。、对进场施工机具进行安装调试。 二、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及主要管理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要求,参加图纸会审,做好设计交底和施工交底工作。、做好桩位测放的准备工作,保护好业主提供的红线点坐标及标高控制点。、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及图纸会审的要求,及时修改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调整保证施工质量的各项措施。三、材料准备、对进场水泥、钢材及其他材料,随机抽样送质检部门进行检验以备开工使用。、搭建水泥堆放工棚及钢材堆放场地和钢筋制作场地,防止水泥受潮、淋雨、变质。四
13、、施工场地布置根据场地的施工条件和桩机的行走方向,各种材料的堆放、机械设备的摆设等以不影响施工为原则。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一、 土钉、挂网、砼喷护施工(一)、 施工准备(1)、定位放线,按设计图纸坐标点放出基坑放坡开挖坡顶线、坡底线。(2)、做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3)、进场材料报验,喷砼、注浆施工取样已作试验确定配合比。(二)、 施工机械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表4-1序号施工机具名称型号电功率(kva)需要量(台)备 注1钢管土钉打入机zstd-1703712空压机bai-100a/w7513砼喷射机pz-55.514灰浆搅拌机j-w1807.515切断机2.216潜水排污
14、泵wqk/qg437挤压式注浆泵zmb-23.218全站仪gts-332n 19自动水准仪ds-322(三)、 工艺流程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土钉施工安装钢筋网砼喷射注浆养护、边坡安全稳定观察验收施工准备场地平整(四)、 施工参数及施工技术要求(1)、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进行放坡施工;(2)、用人工清理坡面,确保土体密实未经扰动;(3)、钢管土钉长度为6-15m,斜向,角度是15 º、20º,斜向钢管土钉横向间距为1400mm,竖向间距为1000mm。(4)、砼喷护c20,砼的喷射厚度为80mm,喷射压力为0.5mpa。(5)、钢筋网的加强筋为直径14,边坡处用电焊焊接
15、在锁定的钢管土钉锚头上,桩间将加强筋与植筋焊接。边坡、桩间钢筋网用直径6.5钢筋制作,纵、横向间距为200×200mm。(五)、 施工顺序1)、开挖工作面(1)、边坡采用机械开挖,留出510cm厚土层采用人工清坡。(2)、边坡成型到喷射面层的时间间隔应尽量缩短。2)、修整坡面(1)、喷锚工作面挖出后,应立即人工修坡。(2)、工作面开挖深度、坡度、坡顶边线、坡底边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3)、坡面应平整、表面无浮土。3)、土钉施工(1)、放坡开挖修坡完后立即进行土钉施工。(2)、土钉打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并作出标记。(3)、土钉为48壁厚3.5钢管,土钉制作完成后,验收合格后方能
16、施工,采用钢管土钉机直接冲击输送。(4)、当成孔过程中遇有障碍需调整孔位时,废弃的孔应灌浆填实。(5)、土钉头制作大样详施工图:4)、安装钢筋网(1)、钢筋网片为6.5200×200,钢筋调直,间距均匀。(2)、钢筋网在坡顶按设计要求向外延伸1米,喷射混凝土后形成护顶。(3)、钢筋网片采用铅丝绑扎成型,纵横钢筋之间连接采用绑扎。(4)、加强钢筋压紧钢筋网片后与土钉头焊接。(5)、钢筋网片要与土钉、加强筋、固定段筋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钢筋网在拌合料冲击下不应有较大晃动。(6)、桩间挂网采用400mm长14钢筋植入桩身,将钢筋网片与植筋焊接牢固。5、砼喷射5.1、材料要求(1)、水泥选
17、用p.sa32.5矿渣硅酸盐水泥。(2)、砂子选用机制砂,细度模数应为2530mm。5.2、拌合料制备(1)、喷射混凝土的水泥与机制砂之比常为1:3,拌制时用砂浆搅拌机拌制。(2)、拌合料要搅拌均匀。5.3、喷射砼(1)、采用人工搅拌空压机气动输送,利用机械喷射砼进行。(2)、喷射机的工作风压要适中。(3)、喷射砼时采用干料输送至喷头处与水混和后,再喷射到工作面上。(4)、喷射时喷嘴应尽量与受喷面垂直,喷嘴距离受喷面在常规风压下最好距离0.81.2m,以使回弹最少及密实度最大。(5)、一次喷射厚度要适中,太厚降低压实度、易流淌;太薄易回弹,以混凝土不滑移、不坠落为标准。喷射平均厚度80mm(以
18、不露筋为准),分34次喷射,并根据反弹情况和地质条件调节喷距、水灰比。6)、注浆(1)、拌合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物质,不得使用污水,一般情况下,适合饮用的水均可作为拌合水。(2)、用纯水泥浆注浆,水泥选用p.sa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净浆的水灰比为0.50.6。(3)、用密封袋、橡胶圈、布袋等材料堵住孔口,将注浆管插入至孔底0.20.5m处注浆,边注浆边向孔口方向拔管,直至注满,注浆压力约为0.5mpa。(4)、注浆达到孔口泛浆时停止注浆。7)、养护喷射砼完成后采取连续喷水养护,养护至少3天。(六)、 施工劳动组织 主要分项专业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配置 表4-2序号工种职称
19、人数职责备注1工长工程师或技师1负责钢管土钉、土钉及网喷施工管理2施工员助理工程师1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3班长5级工1负责土钉及网喷施工管理4土钉工3-4级工4土钉施工5喷砼工3-4级工2喷射砼6搅拌工4级工5负责砼及水泥拌制7挂网钢筋工4级工3负责钢筋网片制作8普工3级工2土钉、网喷辅助工作9电工5级工1负责施工用电及供电系统检查、维修10电焊工5级工1负责钢筋笼制作及维修11安全员1负责施工期间的安全监督和检查12质检员1负责施工期间的质量监督和检查二、 深层水泥土止水桩施工深搅止水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土层与水泥强制拌合,水泥与土体发生一系列的物化
20、反应而成桩,桩与桩咬合继而连续成墙形成止水帷幕。(一)、 准备工作(1)、收集该工程有关技术资料,重点熟悉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并认真理解、掌握设计意图及有关要求。(2)、熟悉深搅桩机操作规程及工艺流程,了解选用设备的性能。(3)、平整场地,清除地上、地下障碍物,设定场地标高控制点。(4)、检查水泥及外掺剂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具备合格证明;检查是否进行过加固土的室内试验,备齐必要的现场检测器具。(二)、 施工工艺流程水泥搅拌机械就位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提升直至孔口关闭搅拌机械清洗移位提升喷浆停止送浆桩位测放试运转复搅移机灰浆搅拌过滤注浆泵试运转注浆泵送
21、灰浆清洗水泵桩机就位调平、对中钻进下沉至设计深度成桩喷浆至地面图4-1:施工工艺流程图(三)、 机械选型深层搅拌桩机是湿法施工的水泥土桩机,本工程采用普通深搅桩机。由机架、配套机械组成。搅拌头可采用螺旋叶片式,机架采用塔架式,注浆方式可采用中心管注浆。除主机外,施工时还应配套下列设备:(1)、灰浆泵,采用hb6-3型柱塞式。(2)、灰浆拌制机,采用一台200l容积的拌制机,轮流供料。(3)、灰浆集料斗,容积应大于0.4m3。(4)、起吊桩架,起重能力应大于15t,起吊高度应比所选定的搅拌主机高度高12m。(四)、 施工工艺(1)、深搅桩机(安装、调试)就位。(2)、搅拌下沉,如下沉速度太慢,可
22、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3)、制备水泥浆。水泥浆采用p.s.a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控制在60kg左右/m。制备时,水泥浆拌合时间不少于510min。(4)、喷浆搅拌、提升。搅拌机下钻时开启灰浆泵,其压力保持在0.4-0.6mpa,下钻至设计深度时,开始提升搅拌机,边提升边旋转喷浆,并按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提升速度为1m/min,确保成桩质量。(5)、清洗。向已排空的集料斗内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管道中残留水泥浆,直至干净,同时将黏附于搅拌头的土清洗干净。(6)、移位。按重复上述1-5步骤,根据设计图纸插入槽钢,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五)、 技术措施(1)、测量放线后须
23、进行复核,重点对控制性轴线、桩位进行复查,桩位复核后方可就位开机。(2)、搅拌桩施工现场应在机械设备进场前予以平整,深搅桩轴线2米范围内、2米深土方需进行开挖后,用素土进行换填。(3)、灰浆制备作业棚应有足够的面积,其位置宜使灰浆的水平泵送距离控制在50m以内。(4)、应保证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的垂直度,开机后随时观察控制其垂直度以满足规范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位偏差不大于50 mm)。(5)、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用量、桩深、提钻速度以及泵送压力,确保成桩效果。(6)、为保证桩头质量,喷浆搅拌应高于设计桩基顶面500 mm,且当喷浆提升至设计桩顶时,应稍有停滞;在开挖基坑时,应
24、将上部质量较差桩段挖除。(7)、制桩完成后,须达到要求的龄期后方可进行开挖,清理桩头时不得使用重锤或重型机械,宜用小锤、短钎等轻便工具操作,以免损坏桩头。(8)、打桩过程因故中断而续打时,为防止断桩或缺浆,应使搅拌轴下沉至停浆面以下1000mm,待恢复供浆后再继续喷浆提升。(9)、因故停机超过24小时时,相临两棵桩无法搭接时,应紧贴已施工深搅桩补打5棵,以防漏水。(10)、具实做好每一根桩的施工记录。(六)、 质量控制措施(1) 本工程深搅桩施工采用 “桩机对位、调平制备水泥浆喷浆预搅下沉喷浆提升搅拌移机、冲洗管路”的2喷2搅施工工艺。(2)为保证搅拌桩施工质量,每台桩机开工前必须进行技术和安
25、全交底,并经过监理工程师和现场施工人员检查同意开工后方可进行施工。当前后台相距较远时,为保证前台桩机钻进与后台压浆协调一致,由前台敲击机架,后台听到声响后开始压浆,前台发现浆液从喷嘴喷出时启动桩机向下旋转钻进。后台因故不能压浆时,因及时派人通知前台停止钻进。(3)搅拌桩的轴线控制点由项目部测量人员统一测设,经验线后交由机台管理,现场用不短于60cm的木桩钉牢,桩头用水泥砂浆固定。施工桩位由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统一布置,现场用钢筋定位,一桩一钢筋,桩位误差小于5cm。布桩完成后,由技术监督组检查复核后,交由机台施工。(4)搅拌桩施工时,由于相邻桩体施工时扰动桩周土,孔口返出大量淤泥而湮埋相邻桩位
26、,容易造成桩位偏差,因此,采取在桩机旁侧焊导向杆,杆上设定位卡尺,提高对桩的精度,确保桩位准确。(5)搅拌桩有效直径500,为了确保搅拌桩成桩过程水泥土搅拌均匀,搅拌桩的施工钻头采用双翼十字型搅拌钻头,钻头翼径500mm,由于搅拌均匀程度与叶片数量有关,因此,钻头搅拌叶片的数量不得少于4片。当遇土层厚度大、标贯级数较高的中粗砂层时,可在钻头叶片上焊接钯齿提前切土。(6)每台桩机必须配备水平尺,桩机预搅下沉前从前后到左右两个垂直方向检查垂直度,水平尺气泡偏差不得超过半格。每台桩机在操作台前方悬吊重锤,并用红油漆标注中线,施工中随时进行垂直度调整,防止机械辗轧和地面湿陷造成桩体垂直度偏差。进场水泥
27、由项目部材料员统一采购,由施工机台现场签收,每批水泥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检,技术组每天将水泥用量与实际施工桩长进行对比分析,对水泥用量进行动态控制。(7)机台实行定量加灰制,即在开工前由技术组根据设计桩长算出每根桩的水泥用量,一次制成水泥浆,并一桩喷完,没有用完水泥浆时不能施工下一棵桩。(8)机台配备统一容积搅拌桶,每次搅拌统一容积,统一水泥参入量,以控制水泥浆液的水灰比。(9)桩机施工前,机台将桩机技术参数报技术组留存备查,或由技术员现场测试,确定每台桩的施工技术参数,控制提升喷浆成桩时的速度不得超过1.0米/分钟。(10)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因故出现堵管,停机时,记录钻孔当前的孔深,待
28、事故排除后,继续施工时,加深钻进1.0米重叠接桩,防止出现断桩。(11)搅拌桩施工时,若遇深厚密实的砂砾层时,可用清水或稀水泥浆钻进,提升成桩时改换浓水泥浆施工,确保孔深满足设计要求。(12)桩机供浆系统必须就近布设,输浆管路应保持平直,水平输送距离不得超过50米,以尽量减少管路压力损耗。(13)每批水泥进场必须出具合格证明材料,水泥进场后现场抽样送有关单位进行物理检测,不合格的水泥不准使用。水泥进场后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14)每台桩机开工之前,由技术组书面下达施工技术指令,机台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班组按照指定的表格,详实、准确、及时地记录每条桩的施工参数和水泥用量,不得弄虚作假。(15) 技
29、术组派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巡回检查工序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纠正查处违规作业人员,消除质量隐患。(七)、 质量验收(1)、施工前应检查水泥及外掺剂的质量、桩位、搅拌机工作性能及各种计量设备完好程度。(2)、施工中应检查机头提升速度、水泥浆或水泥注入量、搅拌桩的长度及标高。(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桩体强度、桩体直径。(4)、水泥土搅拌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如下:水泥土搅拌桩质量验收表表4-3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水泥及外掺剂质量60kg/m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2水泥用量参数指标查看流量计3桩体强度设计要求按规定办法4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
30、办法一般项目1机头提升速度m/min1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2桩底标高mm±200测机头深度3桩顶标高mm100,50水准仪4桩位偏差mm50用钢尺量5桩径0.04d用钢尺量,d为桩径6垂直度%1经纬仪7搭接mm150用钢尺量三、 土方开挖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的施工必须密切配合,特别是锚索施工及喷锚施工,土方的开挖必须配合基坑支护施工进行。(一)、 施工机械配置根据土方开挖的实际情况及土方开挖工程量,配置的机械如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 表412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cat60台12挖掘机cat300台23装载机zl50台14自卸汽车cq3410辆10
31、5水泵4pw台36水准仪ds-32台27全站仪gts-332n台1(二)、 土方开挖的施工工艺流程修整挖掘机施工平台(挖、装、运)修整施工便道测量放线 基坑标高测量挖掘机挖土施工(挖、装、运)挖掘机进入坑内平台基坑人工清理排水、支护结构监测图45: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三)、 土方开挖的技术要求±0.00为绝对标高1894.00,场地标高1893.50,第一次开挖1-2米,第二次开挖2米,第三次开挖2米,挖至筏板底下400mm(1888.70)。土方开挖方向按设计图。(1)、土方的开挖必须遵循分段、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同时也严禁欠挖,以免影响下道工序的施工。(2)、土方施工单
32、位对土方开挖应分段,分层开挖,分段长度控制在25m,每段锚索张拉后方可开挖相邻段土体,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有保护支护桩和支护结构完好的措施,严禁损坏支护桩和网喷砼面等支护结构。(3)、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对工程桩的保护。(四)、 开挖方案本工程为深基坑土方开挖,属于二级基坑。基坑侧壁采用钢管土钉挂网喷砼支护,坡底深层搅拌水泥土(内插槽钢)止水及支护。以上工序起安全、止水的作用。在土方开挖前,支护桩和止水桩的强度达到28天龄期后方可进行土方的开挖。在前期的土方开挖中,因部分剖面支护桩工作面需回填,前期的土方不外运,用于工作面回填工作。土方开挖前应加强对基坑积水的抽排,避免水中开挖扰动地基,土方开挖的
33、顺序原则上遵循“分段分层开挖,严禁超挖欠挖的原则”,随时对开挖基坑的变化进行监测,时刻准备应对各种不可预测情况的发生。(1)、基坑开挖前,首先须完成测量定位、高程控制工作,并对测量结果作复核。高程控制点的布置沿基坑周边每20m设置一个点,布置点必须稳固不沉降。基坑开挖标高控制方法:在支护桩或护壁上设一高程基准点,并采用先前设置好的高程控制点测量出该基准点的高程,并计算出距基坑底标高的高差,此结果经复测、审核无误后作为基坑开挖过程中标高的初步控制点。基坑开挖接近基坑底标高时,专人负责标高测量,控制机械开挖深度,避免超挖,同时为人工清底提供数据,作到对基底标高的精确控制。(2)、根据现场情况,基坑
34、开挖分作两个块段进行开挖。选择其中的一个块段作试验性开挖。防止基坑开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基坑土体长期暴露影响基坑的稳定。上层土体开挖后,锚索张拉、锁定、网喷后,继续下层基坑土体开挖,从而形成流水作业。(3)、本工程由于基坑开挖深度大,开挖深度均在5.45.8米,首先安排一台挖掘机挖土装车形成坑内机位坡道及工作平台,当坑内机位坡道及工作平台长度满足一台机械操作空间要求时,挖掘机进入该平台,负责开挖平台以下土方,挖掘机与车辆互相配合,进行挖、装、运作业工作,直至该施工段土方开挖结束。(4)、在开挖过程中,由于防水底板下存在300mm换填,所以挖机可直接挖至基坑底。(5)、在整个基坑施工
35、过程中,做好降排水工作。基坑开挖时的井点降水应提前设置,将地下水位稳定至基坑底面以下500mm时方可开挖,以免地下水位高,挖土速度快,基坑支护结构承受侧压力迅速增大,而导致支护结构受到破损,甚至出现塌方危险。井点的布置应沿基坑侧边布置,人工清土时从中部向两边修坡,使地下水流向集水井点,井点尺寸大小根据满足排水量要求现场确定。基坑外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避免已排出的水回灌或使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基坑开挖局部需要支撑时,挖土与支撑相互配合,机械挖土后及时支撑,以免基坑壁失稳导致塌方。如果基坑支护出现局部土方流失,先采用8200钢筋网铺设,然后用高强早凝砂浆进行喷锚或砌筑370mm厚标砖作挡墙。 (6)、
36、其他细节控制、道路必须随时修复,填筑摩擦力大,强度高的材料(建筑砖渣),避免运输不畅影响开挖速度。、在开挖时如遇到下雨天气立即停止开挖并作好降排水工作,待雨停后方可恢复施工。、根据地质资料,坑内挖掘机位于软弱土层时,若因土层含水量大,地基软弱,机械操作不便,可采用铺垫建筑砖渣或其他材料,增大挖掘机履带受力面积,使其平稳操作,保证机械使用效率。(五)、 对支护桩的保护措施(1)、机械进入基坑内开挖时,支护桩的桩身强度必须达到龄期,机械行驶时,必须保护好支护桩的桩顶,严禁损坏支护桩桩顶。(2)、基坑开挖前运输车辆行驶时严格按指定路线通行,不得碾压破坏支护桩的桩头。(3)、挖机开挖土方时,由专人标明
37、支护桩及水泥搅拌桩的位置,在机械受限的情况下,护壁上的附着土用人工清理,不得破坏桩身。 (4)、在开挖基坑前,准备好支护桩桩顶标高资料,安排专人指挥施工机械,当基坑开挖接近至桩顶标高时,对开挖范围内的支护桩重新进行定位并抄测当前基底标高,计算出土体距桩顶距离,指挥挖掘机操作手小心开挖至桩顶以上200mm位置,预留土由人工清除。总之,层水泥搅拌桩起支护、止水帷幕作用,在基坑土体开挖时严禁破坏,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六)、 土方安全措施(1)、参加机械挖土的人员须遵守所使用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机械的各种安全装置齐全有效。(2)、使用机械挖土前,要先发出信号。配合机械挖土的人员,在坑、槽内作
38、业时要按规定坡度顺序作业,任何人不得进入挖掘机的工作范围内。(3)、装土时,任何人不能停留在装土车上。(4)、在深基坑内开挖土方时,要保持坑内通风良好,并且注意对有毒气体的检查工作,遇有可疑情况,应该立即停止作业,并且报告上级处理。(5)、开挖过程中,作业人员要随时注意基坑侧壁变化的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带,并报告施工员,待经过处理稳妥后,方可继续进行开挖。(6)、开挖的基坑边3m内禁止堆土、堆料、停置机具等。(7)、必须在基坑侧壁边缘处设立防护栏杆,夜间设置红色警示灯,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8)、在对软弱土层开挖时,要有特殊的开挖方法,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施
39、工员的指挥和部署,切勿私自作主、冒险蛮干,以免发生事故。(七)、 施工劳动组织土方开挖除汽车司机外,配备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如下表 主要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配置 表4-14序号工种职称人数职责备注1工长技师1负责土方开挖施工管理及协调2施工员助理工程师3土方开挖施工管理及技术管理3普工2级工30场地内外环境清扫、渣土清扫4机械工45级工10挖掘机、装载机操作5安全员(兼)技术员1土方开挖施工安全监督和检查6电工4级工1夜间照明及对供电系统检查、维修四、降排水措施地下水属孔隙型潜水,潜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粉土、砾砂层中。场地地下水靠大气降水及生活废弃水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水位埋深0.801.30
40、m之间。为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土体产生影响,及时排除边坡渗水及基坑内积水,综合基坑场内及周边情况,确定了以下地下水控制设计方案:(1) 基坑所有剖面都设置了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直径500mm、间距350mm),隔断外部水流。具体见基坑支护平面图和剖面图;(2)坡顶设一道300×300的截水沟,截断地表雨水以及生活用水;(3)坑内在坑底接近基坑边线处设置一道尺寸500×300排水盲沟(距坑边1.0m),基坑内部同样设置尺寸为500×300排水盲沟(间距约3040m,具体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坑中排水盲沟与坑边排水盲沟相互连通,且须具有一定的坡度。此外坑内靠基坑边线处
41、(1m左右)布置坑内集水井,集水井间距约3040m,井深度为坑地面以下2.0m左右,直径1.0m左右,排水盲沟最终接入集水井,集水井中积水通过泵抽入坑外截水沟,经过沉淀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4)坑外地下水观测孔兼做坑外地下回灌井,采用800mm的长螺旋成800mm的孔。进入坑底以下3m左右;其距坑边或坡顶23m处,间距约4060m,周围有建筑段间距需加大设置密度(约20m左右布置一个)。在随挖随降随排的过程中,地下水位深度相对于天然水位下降1m时,就需回灌。五、施工用电(八)、 施工用电管理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临时用电设备大于5台或总容量大于50k
42、v的,须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3)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的编制、变更、审核、批准、实施必须经严格的程序。 4)施工用电工程须按用电组织设计、施工用电工程图纸进行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九)、 配电线路布置1)电缆线路敷设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做保护零线的芯线,即五芯电缆。2)五芯电缆包含淡蓝、绿/黄两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用作pe线,严禁混用。3)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4)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过墙、过道、过临建设施时,应套钢管保护。5)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施工用电内容详见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训中心大楼-临
43、时用电施工方案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一、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质量管理部项目总工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技术质量组生产安全组材料后勤组挂网喷面施工队土方开挖施工队锚索施工队支护桩施工队深搅桩施工队二、 技术保证措施(1)、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并参加会审,熟悉基坑支护工程有关规范,将工程技术难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以便施工顺利进行。(2)、施工前作好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工作,使全体施工人员做到按图纸、工艺标准施工,工长应做好施工日记,保证工作中不出现遗漏。(3)、经常与监理单位
44、保持联系,互相沟通,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信息及时反馈,比如基坑开挖后土质与勘察资料的差异、基坑变形情况、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保证情况等,做好信息施工工作。(4)、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作好各种材料的送检、化验,保证使用合格产品;按有关要求做好试压件与焊接样的制作与送检工作。三、 原材料保证措施材料进场严格质量管理,认真检查和验收产品合格证及材质证明书,做到不合格材料不进入现场和使用。第六章、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一)、 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1)、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目标:杜绝重伤事故,轻伤事故率2;(2)、施工设备安全管理目标:杜绝重大事故,机械定期检修、保养,不出现失控伤人。
45、(二)、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公司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公司领导和各级各类人员对安全工作应负的岗位责任,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三)、 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现场作业人员与施工安全生产最为紧密,要使项目的现场作业人员都了解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法规制度,树立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因此,我公司根据不同的施工作业人员确定了不同的安全教育内容,并且制定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四)、 安全检查制度事故的发生一般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交叉发生的,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就可以对可预知的事故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和专业
46、安全检查制度;因本工程施工处于雨季,还要检查夏季防暑降温、防风、防雷、防触电、防倒塌等事故的发生。二、 保证安全技术措施1土方开挖前应在基坑边设置安全栏杆,并挂防护网和安全警示灯。2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5m,下杆离地高度0.6m以内。3基坑施工完成后进行场地地面硬化,清除地面杂物,并搭设上下基坑的人行步梯,供施工人员进出基坑专门使用。4上下基坑搭设临时马道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结束应立即恢复。5夜间土方施工期间,必须采用醒目隔离架将底下管井、管沟、人防出
47、入口等进行支挡,靠近车辆频繁行驶的地段架设红色警示灯。6机械挖土在夜间作业时,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7挖土过程中机械严禁碰撞支护及降水设施,降水设施附近应设明显的警戒标志。8施工现场四周除人员、车辆出入口通道外,其周边必须围蔽遮挡。9、桩机施工场地应按坡度不大于3%,地耐力不小于10n/cm2的要求平实,地下不得有障碍物。10、桩机周围应有明显标志或围栏,严禁闲人进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在安全距离范围内监视。第七章、 保证文明、环境保护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和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保证
48、作用。为搞好文明施工,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制定下列管理标准,定期检查,严格执行。一、 场貌管理1、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要设置规整、安装密闭的大门,无车辆进出时应关闭,实行封闭管理。2、大门旁要设置醒目、整洁的施工标牌、施工许可证及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等标牌。3、施工现场汽车出入口必须设置洗车台,离开现场的机动车辆必须在工地内冲洗干净才能驶上路,排放污废水口须设三级过滤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4、施工现场场区以内、建筑物(构筑物)范围以外的地坪,捣铺硬地坪。5、施工现场要保持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无大面积积水。场内要设置连续、畅顺的排水系统,沟池成网,合理组织排水。6、
49、泥沙水未经沉淀处理不得排入下水道,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和渣土,未经沉淀不得排放。废浆和渣土外运,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工具运到指定的地点排放。 7、现场建筑材料的堆放,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指定的区域范围分类堆放。散体材料要砌池筑围堆放,杆料要立杆设栏堆放;块料要起堆交错堆放,叠放高度不得超过1.8米。材料转运堆放要挂品牌,有专人管理、清扫、保持场内整洁。8、要在场内适当位置设宣传教育栏,进行文明施工管理、安全生产、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教育。9、施工现场防火、用电安全、施工机械管理及淤泥外运、散体物料运输等应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二、 环境环保卫生管理1、教育工人严格遵守文明施工的规定,自觉遵守
50、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做文明职工,共同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做出贡献。2、工地门前要贯彻三包环境保洁责任制,不得在工地门前围栏外侧公用场地堆放材料、淤泥、垃圾等。临时占用人行道及道路,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部门申报审批的规定。在经批准占用的区域,必须严格按照批准占用的范围,占用期限及使用性质堆放建筑材料或机具设备。3、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城市公共设施的安全,如在施工中造成下水道及其它地下管线堵塞或损坏的,应立即疏通或修复,对工地周围的单位或居民财产造成损失的,应立即停工分析处理,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4、生产作业区:1)施工操作时,尽量抑制和降低各种噪声,严禁野蛮施工、尘土飞扬。如夜间施工,要严格执行申报审批
51、制度,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2)出入施工现场的车辆由专人监督管理,检查车辆轮胎是否带泥及装载物料是否会洒落等,如有此现象及时清洗,平整。严禁外泄污染城市道路和周边环境卫生。3)工地必须砌筑集粪池、化粪池,排入市政渠道必须畅通。禁止将未经腐化的粪便排入市政管道,严防泄漏,污染场地与道路。4)建立严格的产品保护措施,防止污染、损坏各种生产设备及堵塞新装管道。5、生活区1)施工现场生活区与施工现场分隔,防止生活区人员与现场施工操作面接触而发生安全事故,如把临施建在建筑物内时,各通道口必须有安全、防火措施,并挂设醒目的安全标志,加强宣传教育工作。2)工地集体厨房、卫生间,卫生间大小便槽必须有
52、自动冲洗措施,地面均铺设防滑面砖。灶台、售饭口内外窗台应铺瓷片,外墙贴外墙条砖,工人宿舍统一设置台桌摆放生活用品,走廊统一设置挂衣铁丝。3)厨房设施必须有消毒、灭蝇、防尘、防腐措施。生、熟食分放,食堂工作人员必须经卫生防疫部门体检合格,持证上岗,上班时穿统一制服。厨房工作人员每年须体检一次。食堂门前应设置垃圾桶,要求将剩菜剩饭倒入桶中。项目管理人员分管负责生活区的宿舍、食堂、卫生间、走道等环境卫生工作,经常普检、抽检。三、 治安文明管理1、各个出入口设门卫值班,凡进出工地无工地胸卡的人员一律实行登记制度。2、门卫人员询查来访人员时要主动礼貌,语言文明。3、各种场内材料外运,要严格检查调出手续及
53、数量。4、工地实行综合治理责任制,工地主要负责人为该工地综合治理组组长,并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对综合治理组成员落实分工责任,包括分包单位及民工队伍负责人的综合治理责任,共同搞好该工地综合治理工作。5、加强对进场人员的管教工作。企业办理工作胸卡时,留存该员工相片一张备查。对进场人员(含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纪律、法制教育,并注意做好资料存查工作。6、做好防盗防窃工作,落实各种防范措施。对各种违法犯罪及暴力行为,应及时疏导及制止,同时报告公安部门协同处理。要防止工地发生群殴事件。第八章、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本工程基坑开挖基本处于雨季。一、 雨季施工原则(1)雨季施工应作好防雨、防风、防雷、防电、防汛等工作。(2)雨季施工要以预防为主,采取防雨措施及加强截、排水措施。 (3)加大基坑监测力度,通过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基坑安全。(4)大雨前后,要检查工地的支护结构、临时设施、机电设备,发现有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现象,要及时维修加固。(5)安排专人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免雷雨天施工。二、 施工准备工作1、组织准备:为保证在雨季施工期间,在发生大雨、暴雨天气等险情时,能够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组织成立雨季施工领导小组。组 长:陶利荣副组长:丁汝贤2、材料准备:提前备好防雨器具,如抽水泵、砂袋、铁锹、防雨布、雨衣、雨鞋等防雨物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