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 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1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1.3可研编制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2.1项目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2.2建设单位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市场预测与拟建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3.2项目定位与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项目选址错误!未定义书签。4.1厂址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4.2社会环境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4.3自然条件错

2、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5.1项目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5.2通信错误!未定义书签。5.3 总图运输错误!未定义书签。5.4原辅材料供应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工艺与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6.1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6.2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6.3设备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环保、消防与安全生产错误!未定义书签。7.1 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7.2消防错误!未定义书签。7.3节能错误!未定义书签。7.4安全生产错误!未定义书签。7.5劳动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错误!未定义书签。8.1企业组织错误!

3、未定义书签。8.2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错误!未定义书签。8.3 人员培训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 项目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10.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10.2编制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10.3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10.4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 效益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11.1生产纲领错误!未定义书签。11.2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11.3产品成本测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11.4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11.5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11.

4、6 清偿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11.7 盈亏平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11.8经济分析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12.1可研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2.2几点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9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二、申报单位及负责人*三、项目执行单位及法定代表人*四、项目承建单位及法定代表人*五、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六、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第二节承建单位概况*第三节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一、编制依据1、十六大会议精神,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2、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5、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4、*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5、* 省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 2010年)6、*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7、*市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市土地志;9、* 市* 区区志;10、*市*区土壤志;11、 *市*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12、*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3、农业气象资料;14、农业水利资料;二、研究范围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2、产品市场预测3、项目设计方案4、项目技术方案5、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6、项目实施进度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效益分析第四节研究的主要结论一、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6、*市*区境内。大豆原原种基地 确定在*区吉泰办事处新源村,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在 *区新华乡新华村;大豆原种扩繁基地确定在*区兴福乡,水稻原种扩繁基地选定在 *区太平川镇。二、建设规模建现代农业园区良种繁育基地 11435亩,其中:大豆原 原种繁育基地300亩,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 135亩;大豆原 种扩繁基地5000亩,水稻原种扩繁基地 6000亩。三、产品方案年可生产优质大豆、水稻种子 414.3万公斤,其中:年 产大豆原原种7.5万公斤;水稻原原种 6.8万公斤;大豆原 种100万公斤;水稻原种 300万公斤。四、项目建设内容1、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1)大豆原原种繁育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7、 300亩土地平整、培肥;打2眼配套 机电井;购臵喷灌设备 2套。(2)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35亩土地平整、培肥;135亩水稻 渠、埂、边建设;1000平方米种子仓库、打2眼配套机电井; 建井水增温池5000平方米;购臵大型农机具 5台/套;修田 间道路3000平方米。(3)原原种基地配套工程建设种子晒场3000平方米;种子检验室50平方米;购 臵种子干燥、清选、包装设备等23台/套。2、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1)大豆原种繁育基地主要购臵整地机、旋耕机、收割机等3台/套,同时进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2)水稻原种繁育基地主要建设育秧大棚8个,购臵整地机、旋耕机、收割机 等3台/

8、套,同时进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五、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六、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600万元,其中:原原种基地及原种扩繁基地工程投资568.3万元,其它费用14.2万兀,不可预见费用17.5万元。拟申请省预算内投资300万元,其余300万元由省农科院*农科所和乡(镇)自筹解决。七、主要经济指标1、年均销售收入:1774万元2、 年均总成本费用:1566万元3、 年均利润总额:20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40.6%5、财务净现值(Ic = 8%1340.2万元6、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3.4年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9、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是商品化、市场化的 农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强调 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 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 强农业基础地位”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央连续第 四年出台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将“大力发展现 代农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年农业和农村工 作的重点。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 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

10、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 力”。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和产业基础,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它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符合中央重视农业的政策取向,也符 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市地处*省腹部,位臵居中,土壤肥沃,气候 适宜,是国家大型商品粮、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和全国三个草*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食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 重。近年来,虽然全市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还突出存 在着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缓慢;农产品品质差,科 技含量低,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偏低;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整体滞

11、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推 广、市场流通与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等问题。*市的农业发展现状要求*市必须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之 路。经过认真的调研和论证,2005年由*省农科院与*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并由*省农科院*农科所具体承建并负责运营。经过2年多时间的建设投资千余万元,该园区一期工程现已完工, 主要包括现代设施园艺生产展示区、主导主推农作物新品 种、新技术展示区、优质农作物科技创新区、绿色有机农作 物标准化生产展示区、食用菌生产展示区和现代农业技术培 训与信息交流中心。初步形成了集现代农业成果示范与展 示、技术培训与传播、技术信息集散、科研与创新、技术

12、孵 化与提升、生态旅游观光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现代化农业科技 园,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的窗口和现代农业科研 创新的基地,得到了农业部副部长*、省委书记*、省长*等领导同志及广大农技人员、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在*市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辐射功能,强化适宜当地农业生产的优良农作物品种的选育、繁育和推 广工作,提高农作物的良种化程度,促进当地农业向高产、 优质、高效转变及持续稳定发展,市政府决定以*市现代农业园区为基础,以省农科院为依托,提出*市现代农业园区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该项目的建设是提

13、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富强、民众福址和社会稳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20世纪90年代,我国粮食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粮食主产区发挥了重要作 用。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的加快,全国耕地数量减少的势头已不可逆转,而我国人口 到2030年预计达到16亿。初步测算,粮食总产量和耕地单 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年要以 0.7%的速度递增,方能满足16亿人口人均400公斤左右的粮食消费水平。可见,我国耕地将 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承载压力。因此,在地减人增的情况下, 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繁育和推广应用,提高优良品种对农 作物增产的科技贡献率,

14、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 量,是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选择。二、该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要素,是最直接的科技载体,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无论 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还是产量,良种的贡献率都远远高于其 他技术措施。目前在我国,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产的科技贡献率已达36%,优良品种已成为国际农业竞争的焦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和建立企业新品种研发体系,将是种 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良种的繁育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 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现 代农业园区良种繁育基地具备较强的

15、技术引进、研发、技术 组装和科技示范功能,可使广大农民更直观地看到新品种、 新技术、新成果的实际效果,跟有目标,学有样板,这为加 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加 速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有利于实现增强农 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三、该项目的建设是进一步完善当地良种繁育体系,实现种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速*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良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建立配套完善的农作物良 种繁育体系,培育、推广、利用农作物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及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市良种繁育体系的基础已初步建立,

16、育种、扩繁、推广、应用相配套的构架基本形 成,种子选育、生产和加工均已达到较高水平。本项目的建 设强化了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无疑将进一步完善当地“试 验站、良种场、繁殖区”三级良繁体系;将通过原种生产操 作技术规程、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等的严格执行,规范和 带动当地大豆、水稻等种子生产,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 性,为优化当地制种环境,进一步促进种子生产标准化,保 证*市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和用种安全;通过市场牵企业、 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子产业化经营方式,加速种子 产业化进程,为促进*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重要 贡献。1 15第三章产品市场预测现代农业示范区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项目的主要

17、产 品为大豆、水稻原原种及原种等,通过基地的培育向周边农 民提供大豆及水稻良种,达到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力、农 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通过对国内市场的 分析,项目区的产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一、大豆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大豆产品在国内和国 际市场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能力,其用途极为广泛,大豆 的蛋白质含量高达 40%以上,脂肪含量为 21%左右,碳水化 合物含量为 30%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被世界卫生 组织推荐为二十一世纪最佳保健食品。大豆又是食品、医药、轻化等工业的主要原料,目前以大豆为原料而生产的工业产 品已达400多种,通过大豆加工而生产的豆饼、豆粕等副产 品又

18、是发展养殖业的主要精饲料,大豆还是我国传统出口创 汇的大宗农产品。当前世界大豆生产形势也比较严峻,按照世界各国和地 区的需要,大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极不平衡。全世界常年 大豆播种面积为 8.15亿亩左右,平均亩产 140公斤,总产 1140亿公斤左右,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大豆总产 量分别占世界大豆总占量的45% 17% 10%和9.1%。这四个大豆主产国的大豆总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81.1%,其他各国大豆产量之和只占18.9%,出现了严重的地域性短缺现象,尤其是那些轻工业较为发达、资源又较为贫乏的国家和 地区,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优质大豆,今后随着人口 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19、,世界大豆供应的紧缺状态将 长期持续下去,因此,优质大豆生产具有广泛国内外应用市 场。大豆是*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常年种植面积 为4500万亩左右,占黑龙江作物播种面积的 39.1%,为全国 大豆总面积的 30% 总产450 500万吨。* 省大豆的 商品率为70%除本省消费外主要供应全国各省,所以黑龙 江大豆的市场在全国。全国有23个省(区)商品大豆严重不足,只有黑龙江、内蒙可提供商品大豆,是全国大豆的供应 地。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大豆供应严重不足,2001年-2006年我国大豆产需量及进口、出口情况详见下表: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单位:千吨项目时间200120022003200420052

20、006期初库存2,6722,8411,4322,9791,6043,498产量15,41215,40616,50615,39317,40017,000国内总供给量18,08418,24717,93818,37219,00420,498进口量13,24510,38521,41616,93325,80026,500总供给量31,32928,63239,35435,30544,80446,998国内总需求量28,23826,98036,09733,38240,90643,414岀口量250220278319400450总需求量28,48827,20036,37533,70141,30643,864期

21、末库存2,8411,4322,9791,6043,4983,134*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虽然大豆供应严重不足,但由于国产大豆单产低、成本 高、含油量低、质量不佳,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特别是随着 大豆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和加工能力的迅速扩大,致使近年来 我国大豆的进口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建立现代农业园区良种 繁育基地,就是要选育、繁育、示范和推广优质、高产、高 效的大豆品种,特别是充分发挥*省大豆无转基因、无污染绿色食品和高蛋白等方面的优势,来提高我国大豆的 市场竞争能力,占领和扩大国产大豆市场份额,抵制进口大 豆的冲击。本项目年可生产大豆原原种7.5万公斤,生产大豆原种100万公

22、斤,可满足115万亩优质大豆生产,只占全 省种植面积的2.5%,只能一定程度地缓解优良大豆原原种及 原种市场的供需矛盾,市场销售绝对有保障。二、水稻水稻是*省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为2500万亩,居北方稻区之首,占*省作物播种面积的21.9%,占北 方稻区面积的46.9%;总产1100万吨,占北方稻区的37.3%, 商品率为66.2%。近年来,*省稻米市场行情非常看好, 预期需求呈逐年上升态势。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 析:第一,受南方市场需求拉动,北方稻米行情逐年上涨。 当前我国粳米的消费量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尤其 是南方地区居民的稻米消费出现由籼米向粳米转变的趋势。1 17*良种繁

23、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粳米消费区域由原来的东北、华北、京津沪、江浙一带迅速 扩大到中南、华南等地的大城市。北米南调的势头将越来越 强,南方市场强劲需求,对北方水稻价格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第二,国际市场需求加大。近年全球粮食库存逐年减少,产 消差距逐步扩大,差额主要靠往年库存弥补。据资料显示, 2006年度,全球粮食总产同比下降 2.7%,消耗同比增长3.3%。 另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2003年第4号),2007年粮食、棉花进 口关税配额数量、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公布如下“大米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 266万吨),国

24、营贸 易比例 50%” ;据韩国农渔部表示“2007年韩国将进口34,400吨大米,同比增长52.6%,计划从中国进口 21,500吨 大米”。以上资料及消息显示,未来几年全球粮食需求缺口 还将扩大,国际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将继续增加,预计我国水 稻出口额度将加大。*省所产稻米为粳稻类型,其米 质佳、口感好、营养全,加之* 省稻米以绿色生产驰名,所以在我国南方地区及日本、俄罗斯、南韩等国际稻米 市场很受欢迎,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项目 区年产优质水稻原原种 6.8万公斤,繁育水稻原种 300万公 斤,仅可满足195万亩优质水稻生产,从当前及未来发展趋 势看,其市场空间都是十分广阔的。第

25、四章建设地点及项目区概况第一节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区境内,充分考虑当地自 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状况,将大豆 原原种基地确定在*区吉泰办事处新源村,水稻原原种基 地建设在*区新华乡新华村;大豆原种扩繁基地确定在 *区兴福乡,水稻原种扩繁基地选定在*区太平川镇。第二节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处松嫩平原均陷的东部隆起的次一级构造*凹陷的中心地带,从西南至东北长115km,自东南至西北宽40km。受东北部隆起的影响,地势东咼西低,北咼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海拔高程最高点为226m西南部海拔高程最高点在135 150m之间。境内河流发育,克音

26、河、 墨尔根河、泥河分别从其西、东、南边界流过,呼兰河自东 向西贯穿全区,诺敏河自东北流向西南,把*区境内土地天然的分成三大区,即北部丘陵高河漫滩区,包括四方台、 民吉、新生、联合、张维、三井6个乡镇,耕地坡度1.5。-50,坡长500 1000m;中部双河冲积平原区,包括秦家、 双河、五营、三河、兴和5个乡镇,该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南部川岗低河漫滩区,包括新华、永安、西长发、太平 川、连岗、红旗、宝山、绥胜、东富、兴福、津河、利民、 隆太、东津等14个乡镇,地势平坦,有川岗、低洼之分。(二)水文地质根据2002年*市*区水务局、*水文水资源勘 测局联合编制的*市*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

27、 告,本项目区位于“水文地质分区图”BI1分区,即平原台地砂砾石孔隙潜水承压水区。该区地质构造上部为第四系中 更新统上荒山组冲洪积黄土状粘土、亚粘土、细砂孔隙潜水,厚5 30m下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的细砂、中粗砂、 砂砾石,上覆亚粘土,下伏泥岩,构成隔水顶板和底板,顶 板埋深10 30m含水层厚度 5 35m局部达39m水位埋 深3.2847m,单井涌水量 1000 3000卅/d,属中等富水区, 地下水补给模数为 7.59x104m3/knf.a,可开采模数为 6.61 X 104卅/ km.a,规划开采系数 0.85 ,现状实际开采模数为 6.01 X 104 m/km.a,实际开采系

28、数为 0.91。地下水类型为 碳酸钙型、钙、钙筷型、纳钙型低矿化度淡水,酸碱度(PH值)呈中性,每升地下水钙含量低于65吨,属软水,矿化度为每升0.1 1.Og,水质较好,适用于农田灌溉和饮用。地 1 19*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水补给主要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还可以接受侧 向径流补给,水库、湖泊渗入补给,灌溉渠系渗入补给,灌 溉田间渗入补给及鱼塘渗入补给,补给条件很好。径流潜水 承压水埋深较大,水力坡度小,但含水岩层颗粒粗,地下水 径流条件也很好。排泄主要以侧向径流方式向其下游排泄地 下水,另外,人工开采也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之一。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

29、件,其动态类型为渗 入径流型。地下水以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为主,主要通过径流 排泄,辅以蒸发排泄,地下水丰水期多出现在7、& 9月,与降雨集中的7、& 9月相对应,枯水期多出现在4、5、6月,可见其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三)气候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秋季早霜,冬季寒冷。冬季在内蒙古高压气候控 制下,多为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 候控制下,多为东南风,高温多雨。按省气候区划为松嫩平 原温和半干旱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1 C,极端最高气温38.7 C,极端最低气温-41.8 C。气温的季节变化明显,冬 季12、1、2月是一年中最冷

30、的季节,也是温差最大的季节, 其中1月最冷。项目区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均较大,等于 或大于10 C的积温2580.7 C。本区无霜期128d,干旱指数1.65,冻土深度一般在 2.0m左右,年平均风速 4.1m/s,历 年最大风速达29m/ s,相当于11级风力,发生在早春,此 时冷暖变化大,风力大,大风次数多,平均每年出现30天,春季占63%,风向多西北风和西南风频率最多。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543. 8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表现出明显的季 风性特征。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68月降水量为369.8mm,占全年降水量的 68%,冬季在干冷西北风控制 下,干燥少雨,12月一2月降水量为1

31、2.0 m秋季降水量为 93.5mm占全年降水量的17.2 %。选择秦家站为代表站,通 过分析,丰水年(p=2 0 %)1965年降水量为 647.0mm平水 年(P=50 % )1961年降水量为 532mm枯水年(p=75 % )1959年 降水量为 455.6mm,干旱年(p=95 % )1975 年降水量为 356.8mm。项目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877. 5mm多年陆地蒸发量为475mm蒸发量年内分配不均,冬季最小,夏季 最大,春季较大,秋季较小。即主要集中在忖月,其中川月 份蒸发量为3536mm占全年蒸发量的40% 12月一2月蒸发 量最小,为 20.2m,占年蒸发量的2.3 %

32、,春季蒸发量为336.1mm,占年蒸发量的 38.3 %;秋季蒸发量为167.6mm,占年蒸发量的19.1 %。(四)土壤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是黑钙土,其次是黑土。黑钙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80%左右,黑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左右。黑钙土中可溶性盐类(碳酸钠、碳酸钙)随土壤水分的蒸 发而上升于地表,部分低洼地段地类返盐霜,有碱斑,土壤 肥力较差,有机质含量1.8 2.1 %,全氮含量0.17 0.18 %, 速效磷含量 56ppm,速效钾含量 100 110ppm, PH值7.5 8.3为盐碱地,应进行改良。其余地段土壤潜在肥力很高, 黑土层厚,一般在 5060cm左右,有机质含量 4 6%,全

33、 氮含量0.1 5 O.20 %,速效磷含量 1040ppm 速效钾含量 150 200ppm PH值在6 8.5之间,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是仅次于黑土类的一种良好土壤。黑土层一般较厚50 100cm,有机质含量高,结构好,营养元素贮量丰富,通透 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4 9%,全氮含量0.12% 0.41 %,速效磷含量 1540ppm 速效钾含量 150200ppm PH值6 6.5 ,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五)自然灾害项目区内以春旱、夏秋涝自然灾害为主。 春季(3 5月) 天气变化明显,气温升暖较快,大风日数多,季降水量为 68.5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2.6 %,所以常有春

34、旱发生。夏 秋季降水量463.3mm占全年降水量的 85.2 %,因项目区水 利设施不配套,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此外,因生态环境 恶化,有的年份还发生风灾和雹灾,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 -23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响较大,直接影响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应加大投资力度,增 加抗拒自然灾害能力,把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二、自然资源(一)光热资源项目区年平均日照时数 2805h,日照百分率在6070%, 全区太阳年辐射总量116126千卡/ ent与长江中下游相似,日照、光辐射和热量资源在省内占有优势。(二)水资源项目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 C,多年平均降水量

35、为 43.8mm,年蒸发量为1352.5mm集水面积为2874knf(包含邻县可产生径流面积)。年均降水量相当于15.63 x 108m,年降水量为 12.28 X 10需,若径流深按 50mm 计算,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44 X 108m,保证率p=80%,径流总量为1.15 x 108m。三、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位于新华乡、太平川、兴福、吉泰办事处等4个乡镇,总人口 12.8万人,人均耕地面积 4.6亩,有中型农 机具及配套机具790台套。太平川及兴福乡1.1万亩原种繁育基地区有农户 700余户,总人口约 2800人。项目区农民 主要以种地为主,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大豆、水稻、瓜菜 等为主

36、,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6.3%。人均 产值2337元/左右,项目区所属村民生活水平在 *市居中 等水平。四、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一)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项目区排灌系统骨干工程主要为永安灌区的团结排干及其所属支渠,也是本项目区田间排水的承泄区。团结排干 始建于1958年,总长度5.6km。东部从陈老铺,向西穿过项 目区外,最后排入太平干渠流入呼兰河。团结排干设计排水 标准为五年一遇,流经项目区长度为6.3km,设计流量为8.6m3/s,沟底宽 4.0m,沟深2.0m,上口宽12m 边坡比为 1:2,沟道比降为1/3000。2001年完成土方 9.72 X 104m,达 到了设计

37、排水标准。(二)交通状况项目区内部与外部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为 *路、*路、*路、*路、*路。白色水泥路面,路面宽 10m路况好, 能够满足区内交通运输要求。(三)电力设施状况项目区内有10kv高压线路穿过,村屯之间均使用国网电,电力设施齐备,为以后的整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 障,但是项目实施后,随着灌排设施的增加,电机井的增加 等,电力设施还需延伸、拓展。(四)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示范区内无其他工矿企业,无污染源。(五)其他设施状况近年来,项目区范围的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不断 完善,电话普及率在50%左右,有线电视普及率在90%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教育、医疗卫生也有较 大发

38、展,农民可以就近就医,孩子可以就近上学,解除了农 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生产和劳动中去。五、农田配套设施状况项目区内田间排水系统及灌溉系统没有形成规模。基本成形的排水沟仅有 3条,总长11.2km,灌溉机井50眼。但 排水工程因缺乏相应配套建筑物,造成淤积、时断、时续现 象发生,加之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导致排水不畅,渍 涝成灾。现有灌溉机井均为农民自发投资兴建利用柴油机发 电抽水的浅水塑料管井,这些井的特点一是管径较小,出水 量少;二是与统一规划布局要求不符;三是使用年限较长, 均已达到报废状态。因此这些井不能重新利用。项目区的农 田配套设施极不完善。第五章项目方案设计第一节项目

39、建设原则及目标一、建设原则1、坚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则。 鉴于粮食主产区在我 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中要把提高良种普及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 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2、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原则。 要应用现代生物工程 等高新技术,提高优良农作物品种的选育、繁育水平,加速当地优良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实 现农业经济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要面向全 省全国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基地主导作物品种,提高示 范项目农产品优良品种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使示范 项目建设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40、。4、坚持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和区位 优势,依托优势条件,发展特色种子产业,生产特色种子产 品。努力把自然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 和经济优势。5、坚持以带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原则。项目的建设要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通 过发挥项目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市场 潜力大、地方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的优良种子产品生产, 从而优化当地种子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二、建设目标1、提高*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将优良品种对当地农作物增产的科技贡献率提高到40%2、 实现良种繁

41、育基地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3、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推进全市农产品 优质化进程。4、 使*大豆、水稻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增 产5亿斤。5、加速项目区及周边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区农户年均 增收900余万元,人均收入提高到6000元以上。6、以基地项目带动周边村屯、道路等配套设施全面建 设,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第二节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一、建设规模建现代农业园区良种繁育基地11435亩,其中:大豆原原种繁育基地300亩,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135亩;大豆原种扩繁基地5000亩,水稻原种扩繁基地 6000亩。二、产品方案年可生产优质大豆、水稻种子 414

42、.3万公斤,其中:年 产大豆原原种7.5万公斤;水稻原原种 6.8万公斤;大豆原 种100万公斤;水稻原种 300万公斤。三、主要建设内容1、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1)大豆原原种繁育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300亩土地平整、培肥;打2眼配套 机电井;购臵喷灌设备 2套。(2)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35亩土地平整、培肥;135亩水稻 渠、埂、边建设;1000平方米种子仓库、打2眼配套机电井; 建井水增温池5000平方米;购臵大型农机具 5台/套;修田 间道路3000平方米。(3)原原种基地配套工程建设种子晒场3000平方米;种子检验室50平方米;购 臵种子干燥、清选、包装设备等2

43、3台/套。2、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1)大豆原种繁育基地2 29*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购臵整地机、旋耕机、收割机等3台/套,同时进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2)水稻原种繁育基地主要建设育秧大棚 8个,购臵整地机、旋耕机、收割机 等3台/套,同时进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详细建设内容见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工程量1原原种基地1.1大豆原原种基地基础设施土地平整、培肥300亩打配套机电井2眼喷灌设备2套1.2水稻原原种基地基础设施土地平整、培肥135亩渠埂边建设135亩种子贮藏仓库1000平方米打配套机电井2眼井水增温池5000平方米大型农机具5台田间

44、道路3000平方米1.3原原种基地配套工程种子晒场3000平方米10T/H种子干燥机:1台斗式提升机(干燥机上料)1台燃油热风炉1台风筛式清选机:2台风筛选除尘系统2套重力选清选机2台种子包衣机2台:种子自动包装称5台种子检验室改造50平方米种子检验设备购臵7台套:2原种繁育基地2.1大豆原种繁育基地2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豆收割机3095型1台综合整地机1套综合整地旋耕机1204型1台田间配套工程22水稻原种繁育基地育秧大棚及辅助设备8个收割机3095型1台综合整地机1套综合整地旋耕机1004型1台田间配套工程第三节项目技术方案一、原原种生产技术将经育种专家多年调

45、查和品质分析选择出的优良株系种 入育种田,在株系中再选择出整齐稳定的优良株行,筛选后 的各株行种子经收获、混合脱粒后即为原原种,也是所说的 育种家种子。其工艺流程图如下:优良株系I 优良株行I T混合收获| I原原种二、原种生产技术(一)大豆原种生产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1、品种选择在咼产栽培中良种的贡献率一般占 30%而在优质、咼 产、高效栽培中,其良种的贡献率达 5070%因而品种的 选择至关重要,应遵循以下原则:A 成熟期适宜,保证霜前成熟。B 品种平均含油量在20%以上。C 生态类型适宜,经专家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品种。D 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目前适于我区种植的优质品种有绥农22、绥农

46、23、合丰50、合丰51、黑农48等。2 、种子处理A 种子精选。种子播前应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 工选粒,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及杂质。种子纯度不 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成苗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 于13%B种子包衣。播种前用已登记的高效、低毒大豆种衣剂 包衣,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和根腐病等病虫害。推荐选 用35%多克福种衣剂,用量为 35%种衣剂1200ml加益微 100-150ml包100公斤大豆种,或用 2.5%适乐时150ml加益 微100-150ml拌100公斤大豆种,或用2%菌克毒克 1000-1500ml加益微100-150ml拌100kg大豆种子,防治地 下害

47、虫、苗期害虫及根部病害,有效期可达60天。3 、轮作与整地A 合理轮作。实行三年以上(含三年)轮作,不重茬, 不迎茬。B 精细整地。在土壤耕作上,实行以深松为主的松、翻、-#-*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耙、压、起垄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深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 为宜。在三年轮作制基础上,推广伏、秋深翻,翻深不小于 25厘米。伏、秋深翻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垄向要直,50米垄长直线误差在 5厘米以内,垄距误差 2厘米以内,垄幅 误差3厘米以内。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垄台的高度18厘米,垄高误差2厘米。有深松基础的玉米茬采取秋季灭茬、起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灭茬深度1015厘米,粉碎根茬长度5

48、 6厘米。整地达播种状态。4 、施肥A 增施有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上)15吨以上,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B合理施用化肥。推广应用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氮、磷、 钾肥搭配。一般每公顷施尿素 5060千克、磷酸二铵150 190千克、硫酸钾 6575千克。C施肥方法。1、种肥。化肥作种肥,侧深施于种下57厘米,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2、叶面肥。大豆前期若长势较弱,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千克加磷酸二氢钾1.5千克溶于500千克水中进行叶面喷施。5、播种A种植方式。采用清种或大比例间种。B 播期。在地温稳定通过 78度时开始播种,我区一般3 33*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

49、性研究报告在4月25日5月5日。C 播法。垄上双行精量点播,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D 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我区常规垄作每公顷保苗 25万株左右。E 播量。大豆播种量与密度、百粒重、种子净度、发芽 率及田间损失率有关。在我区一般公顷播量为5560千克。F 播种质量。播种均匀无断条,非穴播的20厘米无籽为 断条,每5米断条不超过1处,机械垄上播种时应对准垄顶 中心,偏差不超过 3厘米。播量误差在 3%以内。播深46 厘米,行距误差在1厘米以内,覆土均匀,及时镇压。6 、田间管理A 深松。当大豆苗出齐后,进行铲前深松。B 铲趟。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

50、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拔净大草。C 喷灌。有条件的示范区根据旱情状况和生育需水规律 进行喷灌。喷水量为分枝至开花期30毫米,开花至结荚期3040毫米,鼓粒期3035毫米。喷灌强度应小于土壤入 渗速度,以地表不产生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地表不板结 为原则。D化学除草。a、选用除草剂的原则。选择安全、经济、高效除草剂,3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禁用长残效除草剂。b、播后苗前施药。土壤墒情好时可以在大豆播后出苗前进行封闭处理。每公顷用 90%禾耐斯1500毫升加48旷灭 灵乳油750毫升再加阔草清 60克,或用50%草胺3000毫 升加12.5%农思它1000毫升,对水300千

51、克进行土壤喷雾。c、茎叶处理。大豆出苗后,在杂草24叶期进行防除。 防除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毫升, 或用15%精稳杀得乳油 7501000毫升,或用10.8%高效盖 草能乳油450毫升对水300千克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每公 顷用25%氟磺胺草醚10001500毫升,或用24%杂草焚水剂 10001500毫升,对水300千克喷雾。当田间杂草种类较多, 可同时采用15%精稳杀得乳油 7501000毫升加48%灭草松 乳油1500毫升再加25%氟磺胺草醚500700毫升,对水300 千克喷雾。E病虫防治。a、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加强农业防治、生

52、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 套,严格控制化学农药使用量。b、防治对象与方法。病虫害防治对象及方法防治对象防治指标药剂剂型公顷用量方法蚜虫大豆每株有蚜虫10头 以上70%艾美乐(吡虫啉)15 20g对水300400千克喷雾红蜘蛛当田间发现有点片发生 时48%乐斯本 750 1500毫升/公顷常规喷雾大豆食心虫成虫发生盛期80%敌敌畏乳油2250ml制成毒棍,每隔 5垄一行,每5 米一根熏烝草地螟在草地螟发生达每株 1 头时,旬平均气温20 C 左右,成虫咼峰期后10 天,即大部分幼虫 3齿 期2.5%功夫、2.5%敌杀死225 300ml常规喷雾灰斑病大豆花荚期40%多菌灵胶悬剂1.5

53、kg对水450600千克喷雾地下害虫和根 腐病等包衣35%多克福种衣剂加益微900ml种衣剂 加90ml益微种子包衣大豆菌核病大豆2 3片复叶期,旬 降雨量超过50mm25%施保克(使百克)1500毫升/公顷+0.13%康凯 3045 克/公顷或益微300 450毫升/公顷+酿造醋1.5升/公顷常规喷雾7、收获A 实行分品种单独收获,单储单运。B 人工收获,落叶达 90%寸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 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C收割时要求割茬低,不留底荚。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 2%破碎率小于 5%泥花脸率小于 5%清洁率大于95%(二)水稻原种生产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1、3月30日水稻晒种选无风晴天,把种子在太阳下晒 2天,每天翻动两遍。晒 种可以增强种子的生理活性, 促进发芽整齐。阳光中的紫外线 还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稻瘟病、恶苗病等病菌。2、4月3日建立高台大中棚高台大中棚能够育出根系发达、抗青立枯病的壮苗。是 因为:高台苗床能使地温升高,通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的生 长发育;在春季低温多雨时,有效防止苗床积水。所以寒地 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