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信息共享文献综述_第1页
供应链信息共享文献综述_第2页
供应链信息共享文献综述_第3页
供应链信息共享文献综述_第4页
供应链信息共享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供应链信息共享文献综述供应链信息共享文献综述6 62目录目录信息共享的利益分配与激励4背景介绍1与谁共享信息2信息共享的内容与价值3总结以及研究展望531.背景介绍41.背景介绍51.背景介绍 窦宁(2009)1指出企业的合作对于提升供应链绩效日益重要,而影响合作协调的主要因素包括:1. 不确定性。货物的延迟到达、客户订单的取消、机器故障造成的缺货损失、市场需求的突然变化等。2.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供应链上的成员自身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不充分;供应链成员间对信息的分散式持有方式。3. 分散决策。节点多,主观性能动性,个人理性等,使得强制性的协调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都变得不可使用。61.背景介绍

2、为了克服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和分散决策等因素所造成的供应链反应迟钝、牛鞭效应、库存费用高等问题,信息共享是一项重要的解决机制,因此研究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72.与谁共享信息 amours等(1999) 2认为供应链的结构是指为形成供应链,多个公司怎样被安排以及所有的活动如何连接在一起,一个独立的公司可以参与到数个供应链当中。 cooper等(1997)3提出公司应该仔细决定与供应链中的哪些伙伴紧密集成,并指出集成的水平依赖于包含公司能力、产品复杂性以及公司文化在内的各种不同的因素。 石培哲,张明玉(2010)4在对集群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价值及阻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采取激励策略促使

3、产业集群供应链各企业信息共享,达到共赢的目的。 truman等(2005) 5指出适合的业务过程是实现信息的战略性利用的先决条件,一个供应链的业务过程应该以充分利用信息的方式建立或进行革新。82.与谁共享信息 对一个公司在其供应链中应该与哪些合作伙伴共享信息的研究十分有限。 raghunatan(2003) 6调查了由一个生产商和多个经销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共享需求信息的情况,并且分析了在信息共享中应该包含的优化的经销商数目。他发现,当经销商们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时候,制造商倾向于包含更多的信息共享伙伴,因为随着信息共享伙伴数目的增加,信息共享的价值将显著增加。92.与谁共享信息 truman等(2

4、005) 5认为经销商之间的需求相关性依赖于产品的特点、消费者群体以及合作伙伴的地理位置。 lee等(2000) 7发现当需求过程变化随时间变化而相关时,增加参与信息共享的经销商的数目将增加信息共享的利益。102.与谁共享信息 gavirneni(2002) 8考虑供应链上、下游应有多少层信息共享的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因为这可能要求公司业务的运作有显著的改变。 lau等(2002) 9调查了一个由1个生产商、2个分销商和2个经销商组成的供应链中不同层之间信息共享的不同组合情况。调查中研究了需求和库存级别的4种共享组合:无信息共享、仅在经销商和分销商之间共享需求和库存信息、在分销商和生产商之间共享

5、信息、全面的信息共享。与直觉相反的是,第二种共享模式造成的供应链总费用比其它几种模式都要高,全面共享所带来的费用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从信息共享中获益。112.与谁共享信息 另一个问题是每一层的信息共享应该包含哪些合作伙伴以及什么因素影响这个决策。 huang和gangopadhyay(2004)10研究了在一个由客户、经销商、分销商、批发商和生产商组成的4层供应链中不同的信息共享程度,每一层由几个不同的伙伴组成。该研究采用了3个场景:无信息共享、部分信息共享(每个渠道里面只包含50%的贸易伙伴)、全面信息共享。模拟研究发现,增加信息共享的程度会使批发商库存水平下降。当需求高度

6、不稳定时,这种获益会更高。该研究认为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从信息共享中不同程度地获益。122.与谁共享信息 walter等(2003) 11研究了一个由单个生产商、多个分销中心和多个经销商并使用vmi规划的供应链,制造商负责补充经销商的库存。该研究发现即使在vmi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商的库存也减少了,而且非vmi成员也获得了利益。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反,需求变化并没有显著影响到这些利益。 smaros等(2003) 12研究了一个3级供应链的情况,其中生产商在它的生产规划里使用了来自非vmi客户的订单数据和vmi客户的销售数据。这项研究显示即使部分增加参与伙伴的数量,生产商也能从中受益。这项研究仅

7、考虑了有着稳定需求但包含了21种不同补货频率的产品。随着信息共享的加强,低补货频率的产品获益更多。132.与谁共享信息 mentzer(2003) 6进一步指出,把所有供应链成员都包含在信息共享的范围内是不可能的。必须基于对公司竞争战略的重要性来识别潜在的合作伙伴。 shore和venkatachalan(2003) 13提出了一个评价合作伙伴信息共享能力的方法,但该方法仅考虑了合作伙伴选择的一个方面。143.信息共享的内容与价值 万莉等(2008)14 通过量化研究得出,在供应链中实现信息共享是控制“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罗英(2008)15 分析了供应链信息共享主体、

8、内容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共享模式。 mentzer(2004) 16供应链中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分类。例如战略或战术信息、物流信息或者与客户有关的信息。 lee和whang(2000)17讨论了被共享信息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的潜在利益。 huang等(2003)18把信息分成了与产品、过程、库存、资源、订单和规划相关的六个大类。153.信息共享的内容与价值 信息共享的价值依赖于几个条件。 simchi-levi和zhao(2003)19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共享需求信息对一个生产能力有限的制造商并没有明显的好处。 lee,so和tang(2000)20发现如果需求与时间高度相关,需求

9、高度变化或者提前期很长的话,需求信息的共享具有更高的价值。163.信息共享的内容与价值 angulo(2004)21产品的特征也影响到不同类别信息的价值。对于需求高度变化的产品而言,共享需求预测信息能带来明显的利益。 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影响到被共享的信息类型的选择。例如,与部分制造商共享生产安排信息能够在不发生脱销的情况下降低部分库存;与物流代理商共享运输信息能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另外,贸易伙伴之间的竞争关系(比如为同一个生产商供应零部件的多个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有可能影响到信息共享的价值和方式,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还有待后续研究。173.信息共享的内容与价值 信息共享的安排是由环境确定的,

10、现在大多数的研究只分析了产品信息的共享,但其它一些信息共享,如市场和客户信息也可能是重要的22。 lee和whang(2001)23的研究表明共享市场知识能改进促销规划。在经销商和生产商之间共享市场信息并密切协调有助于开发出新产品。当客户的需求模式或者可定制产品的混合需求变化时,在供应链的不同层之间适时调整信息共享策略(或策略组合)能使供应链的性能得到很大提高。183.信息共享的内容与价值 tsung(2000)24研究了信息共享对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影响,他在一个两级供应链中实行不同的信息共享策略对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数量化了,指出基于实时信息共享的过程控制能够使一个装配过程的质量得到极大的

11、改进。19 窦宁(2009)1认为理想状况下,一个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应该平等享用信息共享所带来的利益,但实际上不同的合作伙伴从信息共享中获得的回报是不同的,有垄断能力的成员有可能获得其中大部分的利益。另外,在激烈的竞争情况下,信息共享可能更多地使客户受益。4.信息共享的利益分配与激励204.信息共享的利益分配与激励 信息共享中不平衡的利益分配会阻碍信息共享,最终损害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大多数关于信息共享价值的研究提出:获得多数利益的公司应以不同的形式给予它们的贸易伙伴以激励,比如降低批发价格、灵活的支付期限、数量折扣、缩短提前期等25。 有少数的研究调查了在合作伙伴中如何分配利益。raghunat

12、ahan(2003)26提出生产商给经销商提供补贴并把补贴的数目合并到经销商数目优化计算当中去的观点。214.信息共享的利益分配与激励 王静(2010)27 对农业综合供应链的信息共享进行博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激励可以调动信息共享的积极性,企业通过信息共享能够提高农业综合供应链管理的绩效。 林医华(2009)28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两阶段最优激励机制问题。 王惠娟(2007)29分别研究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共享需求信息、制造商的生产能力信息两种情况下信息共享的价值。并且以一个两阶段的委托-代理模型来研究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制造商)和其成员企业(零售商)协同努力进行信息共享活动

13、的最优协调激励问题。225.总结及研究展望 本文献综述归纳了: 供应链信息共享伙伴 供应链信息共享内容与价值 供应链信息共享利益分配与激励 从理论上看,供应链信息共享有其价值所在。然而,如何切实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包括其实现机制和实现手段,都有待进一步研究。235.总结及研究展望自然界蜘蛛丝积水现象24252627285.总结及研究展望29参考文献1窦宁. 三级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与利益协调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 d amours,s,b montreuil,et al.networked manufacturing: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h

14、a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58(2): 63-793 cooper,m c,d m lambert,et a1.supply chain management:more than a new name for logistic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7,8(1): 1-11 4石培哲,张明玉.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0,4.5 truman,et a1.information transf

15、er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ttp/2005/146f91trkm.pdf,2005 6 raghunatahan,simpact of demand correlation on the value of and incentives for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3,146(4):634-649 30参考文献7 lee,so,and tang,the value of informat

16、ion sharing in a two-leve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ience,2000,46(5):626-643 8 gavirneni sinformation flows in capacitated supply chain with fixed ordering costsmanagement science,2002,48(5):644-651 9 lau,chan,zhang j,et al.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for cims.proceedings of the 2000ieee inte

17、rnational.a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framework for e-commerce. intelligent systems,2002,17(1):18-25. 10 huang z,gangopadhyay a.a simulation stud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haring.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2004,17(3):20-31. 11 walter,michael f s c

18、han.a framework to develop a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 for contract manufacturing.production economics,2003,62(2):61-73.12 smaros,j.collaborative forecasting:a selection of practical approaches.int.j. logistics.,2003,6(4),245258. 31参考文献13shore,venkatachalan.evaluating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ca

19、pacities of supply chain. partners.journal of retailing,2003,3(4):23-2514万莉,陈长彬,吴隽.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的量化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5罗英. 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模式研究j. 合作经济与技术,2008,4.16 mentzer,j tfundamental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welve driver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inc,2004,11(5):

20、42-4617 lee h l,s whang.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0,20(4):373-387 18 huang.et al.universal data warehousing based on a meta-data modeling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systems,2003,12(3):325-363. 19 david simch

21、i-levi,yao zhao.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two-stage supply chain with production capacity constraints.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3(50):888-91620 lee,so,and tang,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two-leve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ience,2000,46(5):626-643. 21 angulo,a,h nachtmann,

22、et a1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partnership.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4,25(1):101-120 32参考文献22 mentzer,j tfundamental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welve driver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inc,2004,11(5):42-4623 xu k,y dong,et a1towards better coordin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1, 37(1):35-5424 tsung.impact of inform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