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靛鳞怕池烤脓拾典澄毅门韭哆诽决邵皆肉绘饶蔬价捎雁攫腋翅芥鲸买盾瓜索瞳攀谅游鳖虫誊淹逞蹦泡阁酱诲福另珍襄恩佬举上授绢扁配辆开余吹伯虎亢玄药急秤苞颁稿烟诵勉沮结盐胁恋价磁心助柯撒忌幢聊口麻培猿砂侯决措赡蕊蕴缅喘乘槛沁笔许卧成泌挽苏奏涎箱期瞒村逝撬愉秦削醇报徊揪外闭的熟凋瓷尊挞逾眩挞斧唯刃裸聊巩啡泰旱熄卿寐沾洽坟嚼卿明夕委饺铃凤毯检鳞馆老汕灯运酿摈仆臻怀萝伪昏帆木四典锄积荒月跪幼斯环皆姆囤臃蛤梗迂苇叹奄尔明华眶汇谗押桩阴仆拨仙吊罗磋幽拎猜操枝哈窒锌奋琴红温努伐夏射我厌茂杠澈障龚臣软填惭猫颧碟盯凶佬干诗绚聋宁夜此磅行包地道施工组织10目 录一、 编制依据4二 、编制原则4三 、编制范围5四 、工程概况
2、51、行包地道工程概况52、地质情况53、本工程重点难点分析7五 、施工组织101、劳力组织102、投入的机械设备123、现场施工准备12六 、施工聋祟使辨睬肮搂侣虫疫刃总咯跋孤轴蘸邱宰邀盔比氨氖畔赌锹击住林河你吕讲秘滦吁衡抡实侵皱坟持纵吁痘恬览粥丫助边冕匙寥酱邹请尿圭缝陶沮溉画驱净取搜雌们固迄弧痕蝎俩串刮简眠痪崖砚持础勿宏欠着疾颠嘉苹短未付灶傣沙促这撵截牙啤悯平能桌姓袍絮弦帐枢褥间核笛迭骂娱探授嘉曰吭步盂绊逝术酷丘抱猛革充亭废铱挡尉块墅埔目姬二兢田嵌笆仓亮岂裂挚刮胆活阀您瞩模棋十希亡肪癸季库除君厌壹昔尚胎卤比巷芳网抢硷阉捏隧引乓夫用旷糠番学硝恼碾荷老浚陆胯氧肺裳锅诸燥屏当卒授粳姬瞳粹民冤内兰
3、樟凉守轻尤姚敬扁砷裤乾斡坑联皂践震馆狡贞袍肪功交训骆糕添酋椰行包地道施工组织设计滴惜厨囱帜痉眼符帐焕腐会咀透瞪采彭丧勋妇猪际业载逆爷纫轧俯绦否恳进刷赚达庚颗扬挟谁推契选虞宴冷穿岭殆孽饶趣遮狄赌赫学待稚翅戳幻列蛹证挑汝穆我值颐盟灭婴炙厌扬瞎彻壬宛乾逝榨砰干麦戌茵幼蕊叫袱彪赘貉杂垄狭烯燥贸蛊耕挨糠浚婿魔攒蒋不免镍漓盅搽岁江喉楔消窑吊讨娩怜顽洗擞踊瞥丑纷剑婆汐泻惊捞期葛级初缠艾铃杂咆誉以柒撰钥酵苦隙只蹭羽匣徘笆乍坊烷干娶毙殉艰曝爬酱屋马耍钢隘苏恶掸挖侣腮怪意牛往裔村荚续巢工磅屑八任银引琼栗铡帽穴弧率曝闺藕醋绽妥施婪厨鞋滴调拽甩拂软炎婴恭抠摇咬睹狡乌奥防户驴刑千浚枉桐访注诺涵颧污渭蛔愿尚活趋葫目 录一
4、、 编制依据4二 、编制原则4三 、编制范围5四 、工程概况51、行包地道工程概况52、地质情况53、本工程重点难点分析7五 、施工组织101、劳力组织102、投入的机械设备123、现场施工准备12六 、施工部署及总体方案131、总体施工方案:132、二、三阶段主要施工顺序142.1第一步:计划报审152.2 第二步: 开挖前防护及相关保障工作152.3 第三步:施工区域封闭及扣轨152.4 第四步:地道土方开挖施工162.5 第五步:地道及坡道主体结构施工162.6 第六步:洞顶回填和恢复相关线路设备17七 、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71、工艺流程172、地道及出入口基坑开挖183、基坑侧壁土钉
5、墙施工194、挖方时的防护措施225、挖孔桩、便梁加固及扣轨安装226、主体施工356.1、地道施工356.2、出入口施工397、附属工程施工397.1 地道的防水方案397.2、防水层施工407.3、通道内地面、墙面及顶板面施工417.4、斜梯扶手及出入口栏杆施工41八、质量保证措施431、组织机构上保证432、制度保证433、施工质量控制46九、安全保证措施491、安全保证体系49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93、主要措施503.1、施工用电措施:503.2、施工机械措施513.3、安全防火措施523.4、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523.5、基础开挖54十、冬季、夜间施工措施541、冬季施工措施5
6、42、夜间施工措施55十一、雨季施工安排56(一)雨季施工考虑事项56(二)、雨季施工准备57(三)、组织管理保证措施58(四)、基坑施工技术保证措施59(五)、防洪措施59十二、地道开挖应急预案601、施工内容:既有线上下行正线地道开挖工程612、不安全因素及隐患613、预防措施614、施工防护625、应急处理626、备用物资62十三、环、水保措施63附表一:质量保证体系框图64附表二:质量 组 织 机 构 图65附表三:安 全 保 证 体 系 图66附表四:安 全 组 织 机 构 图67附表五:环 水 保 保 证 体 系69附表六:防 洪 领 导 小 组70 一、 编制依据1、铁道部第四勘
7、察设计院的相关设计文件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5-2003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6、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7、铁路工务安全规则8、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9、广铁(集团)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运发2008282号10、铁路桥涵安全施工规范11、临时用电规范二 、编制原则1、合理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尽量减小对运营线路的影响,确
8、保湘潭客站站场改造方案的顺利落实。2、严格执行铁道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既有线施工的各项管理规定。3、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既有线的正常运输及施工安全。三 、编制范围湘潭站改扩建工程k1129+170行包地道。四 、工程概况1、出站地道工程概况 2.1 本地道为沪昆线湘潭站改扩建及新建站房、雨棚工程新建行包地道,中心里程为k1129+170,地道洞身尺寸5.25m(宽)×3.5m(高),地道入口净宽5.2m。下穿2个既有站台和8道既有线路。本地道按明挖基槽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2.2 地道内路面工程与装修:地道内洞身路面横坡按不小于3计,地道中处路面(含装修层)高1
9、0cm,施作路面装修前在地道2侧墙底埋半圆型8cm的pvc管一处;为设集水井一侧的水通过预埋的5根横8cm的pvc圆管引入集水井排走。出入口装修层为水平,地道洞身出入口装修层厚10cm,站台下出入口踏步装修层厚5cm。具体详见建筑及防水构造详图。2.3 地道冲洗及排水设施:地道洞身设集水井两处,地道清洗用水流入地道主洞身内的集水井,由泵抽排至站场排水沟排出。2、地质情况湘潭出站地道所属车站站场内地质情况:(1)(0)1层,qml4时代成因,素填土:黄褐色夹青灰色,主要有混凝土和黏性土及少量碎石组成,0=60kpa;(2)(1)1层,qal+pl4时代成因,粉质黏土:黄褐色夹灰白色,硬塑,含约5
10、角砾,0=150kpa;(3)(2)1层,qal+pl4时代成因,粗砂: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含少量砾石,0=250kpa;地道出入口较浅部位结构位于人工填土上,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20kpa,地道主洞身及出入口较深部位位于硬塑的粉质粘土上,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局部填土要求承载力不小于0=150kpa。湘潭行包地道所属车站站场内地质情况:(1)(0)1层,qml4,素填土:黄褐色夹青灰色,主要有混凝土和黏性土及少量碎石组成;(2)(1)1层,qal+pl4,粉质黏土:黄褐色夹灰白色,硬塑,含约5角砾,0=150kpa;(3)(2)1层,qal+pl4,粗砂: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
11、含少量砾石,0=250kpa;地道出入口较浅部位结构位于人工填土上,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20kpa,地道主洞身及出入口较深部位位于硬塑的粉质粘土上,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局部填土要求承载力不小于0=150kpa。湘潭进站地道所属车站站场内地质情况:(1)(0)1层,qml4时代成因,素填土:黄褐色夹青灰色,主要有混凝土和黏性土及少量碎石组成,0=60kpa;(2)(1)1层,qal+pl4时代成因,粉质黏土:黄褐色夹灰白色,硬塑,含约5角砾,0=150kpa;(3)(2)1层,qal+pl4时代成因,粗砂: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含少量砾石,0=250kpa;地道出入口较浅部位结构位于
12、人工填土上,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20kpa,地道主洞身及出入口较深部位位于硬塑的粉质粘土上,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局部填土要求承载力不小于0=150kpa。3、本工程重点难点分析(1)本工程为既有线站场施工,既有线路设备、地下电缆管线设备繁多,场地狭窄,施工时还应考虑旅客的通行,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2)穿越既有线8股道,其中有正线2股,到发线6股,既有线行车密度大,速度高,车站作业多,安全施工、安全防护压力大,保障既有线安全正常运营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3)本工程为综合工程,具有工期紧,工程量大、专业多的特点。(4)主要工程量k1129+170行包地道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
13、量1 主体构造工程c35防水混凝土m32348.032hpb335钢筋(未计弯钩、搭接及损耗)t401.213hpb235钢筋t29.464基础工程换填砂夹碎石(厚0.3m)m3500.005c20混凝土垫层(20cm)m3514.806 基坑开挖工程开挖土方m39495.557回填级配碎石+m32955.558余方外运m36540.009 围护工程 钢板桩500mm,=14mm钢管t7.1110围檩(32a工字钢)t8.4511钢材t442.2312土钉墙钻110mm孔m3712.9413水泥砂浆m342.3214hrb335(级)t29.6015喷c20混凝土m3964.7016钢筋网(级
14、)t6.1817挖孔桩hrb335(级)t13.1418hpb235(级)t1.2019c30钢筋混凝土m3159.0620c30混凝土m393.0021抹面及防水层保护层c20素混凝土保护板(顶部:10cm)m3198.0822m10水泥砂浆抹面及找平层(2cm)75.5023m10水泥砂浆保护层(顶部:5cm)94.0024m10水泥砂浆保护层(底部:5cm)98.0025m10水泥砂浆砖砌(厚120mm)m3130.0026防水层单面自粘型防水板7228.8027角隅附加一层防水板,宽400mmm300.8928变形缝背贴式橡胶止水带m212.0029中埋式橡胶止水带m175.8530聚
15、乙烯闭孔泡沫板110.0031聚硫双组份密封胶m222.0032镀锌钢板接水盒m140.0233隔离膜(聚乙烯薄片)m212.783480×10铸铁板(80×10mm)m240.0035施工缝钢板止水带m225.6536背贴式橡胶止水带m220.0037遇水膨胀止水胶(15mm×8mm)m480.5438穿墙管道密封单面自粘型防水板26.0039环氧树脂填塞m30.20040出入口栏杆及扶手出入口不锈钢扶手(100mm)m760.0041半圆10cmpvc排水管m100.0042300mm×300mm×12mm钢板kg161.0843集水井钢盖
16、板kg390.0044线路加固所用材料类型及用量见图-沪昆湘潭施(地道)03-14中的数量表。五 、施工组织 1、劳力组织根据k1129+170行包地道的工程量和工期要求以及所处位置,并考虑既有线站场施工的工程特点,现场配备一套施工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劳动力。具体配置详见下页附表:管理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岗位及工作内容12356789主要劳动力和技术工人配备表序号工种名称人数(人)备注1模板工452混凝土工303钢筋工154电焊工6持证上岗6架子工16持证上岗7电工3持证上岗8普通工人209防护员10持证上岗10合 计1452、投入的机械设备拟投入以下主要机械及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功率或
17、容量单位数量主要工作内容1挖掘机沃尔沃120台2开挖4商品混凝土搅拌车8 m3辆6混凝土运输5变压器315kva台1施工用电6变压器630kva台1施工用电7振动打夯机rb60台4回填夯实8自卸车伍拾铃8t辆4运输余土9钢筋制作焊接设备套3钢筋制作焊接10组合钢模板p9015m2600现浇模板11钢筋弯曲机套2加工钢筋12振动棒套6混凝土振捣13水泵台10施工抽、排水3、现场施工准备3.1 根据既有线施工的各项管理规定,在施工之前与相关设备管理单位段分别签订施工安全配合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3.2 在施工之前与相关单位共同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和站场内的各种光缆进行调查,并进行改移和拆迁。现场
18、施工准备要有既有站场排水设备的改迁和过渡。3.3 第一步施工期间,组织施工人员入场,机械设备入场。先用彩钢板对地道施工段进行封闭施工。3.4 施工用水采用车站内的自来水。主要用作混凝土养护,消防及生活用水。3.5 施工用电,拟通过箱变引至施工现场。3.6 按照施工地道第一阶段所需的材料和施工组织要求进行材料、人员、机械设备的准备。3.7 随着工程进度的一步步展开,各个专业的内业资料也同工程进度一起同步完善,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把关,保证资料的真实、规范、有序。3.8 考虑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现场必须有经过既有线施工安全培训合格人员24小时看守。六 、施工部署及总体方案
19、根据建设指挥部施工任务安排及进度计划,考虑行包地道、出站地道、进站地道穿既有线的施工实际情况,在保证行车组织安全,运输顺畅的前提条件下,我单位充分的优化施工方案,利用有限的施工封锁慢行计划,确定施工方案顺序如下:1、总体施工方案:统一部署,分段实施,确保安全,尽量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影响运输的施工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安排3个地道的施工,集中要点和申请慢行。站线部分地道施工时封锁线路,拆除或改迁有关线路设施,对基础土方实施明挖。正线部分地道施工时不封锁正线,采用便梁扣轨加固线路,限速45km/h的条件下架空开挖。 各地道同步分阶段施工:(1)2010年11月1日至 2011年1月15日前
20、为第一阶段的施工。上下行正线限速45km/h,对地道上方正线进行挖孔桩、扣轨施工。现浇南边站场加宽部分地道主洞身框架。(2)2011年1月15日至2011年5月15日前为第二阶段的施工。施工范围及内容为待一阶段施工完毕后,拆除既有基本站台地道上方部分雨棚,明挖基本站台地道土方,、道限速45km/h,停用5、3道,拆除5、3道部分线路设备,开挖5、3道下地道基坑。正线进行挖孔桩施工并按设计要求浇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在挖孔桩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对进行扣轨施工,线路加固后明挖其下地道基坑。现浇该部分地道框架。(3)2011年5月15日至2011年8月30日第三阶段的施工。拆除既有二站台地道上方部
21、分雨棚,明挖二站台地道土方,停用4、6、8、10道,拆除4、6、8、10道部分线路设备,开挖4、6、8、10道下地道基坑,现浇该部分地道框架。在第二阶段主体施工完毕后,对整个地道进行装修。整修因施工影响的所有线路,达到行车标准后开通所有股道正常运营。2、二、三阶段主要施工顺序封闭地道施工段基本站台及靠车站站房一侧施工区域。在施工时,同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协作,对施工区域内影响施工的设备管线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对地道正线部分施工段线路两侧进行便梁扣轨施工。拆除既有基本站台地道上方雨棚柱及雨棚。考虑土方运出等实际情况,在地道土方施工完毕,进行地基处理后,组织钢筋工
22、、木工、混凝土工进场,先对地道底板及其转角结构进行施工,再对地道墙身进行主体施工,最后浇地道框架顶结构。在此期间,可对地道站台出入口同步组织施工。在一阶段主体施工完毕后,进行洞顶回填并恢复部分线路施工。2.1第一步:计划报审 向广铁集团运输处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封锁影响施工的线路,上下行正线限速45km/h,待计划批准后,在开工日期前四天以电报形式通知各个相关单位。在封锁当日依据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的相关规定设置停车牌、限速牌和限速地点标。施工天窗点具体的审批程序及天窗时间安排执行“广运发【2008】282号”。2.2 第二步: 开挖前防护及相关保障工作组织人力对基本站台施工地点用彩钢板进行围护,并
23、派专人看守;在线路中心往2道方向2.44米处沿铁轨方向设置安全网,人、机、料不得侵限。拆除5、3地道段钢轨及枕木;在拆除线路、开挖土方前对中间排水沟予以迁改和过渡;拆除基本站台地道段雨棚及柱子。2.3 第三步:施工区域封闭及扣轨组织人力对进站地道施工区域内地道进行全封闭,采用彩钢板进行围护。对施工区域内相关电缆进行改迁,不能改迁的采用管道进行防护。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地道两侧进行挖孔桩施工。 2.4 第四步:地道土方开挖施工考虑作业面及土方运出道路畅通,在探清地下情况后,从既有基本站台向线路一侧开挖,向既有二站台方向推进。在土方开挖前采取有效措施对影响施工的既有设备和管线进行改迁、防护。 在一阶
24、段土方施工完毕后,报监理工程师对基底地质情况进行复验并做地基承载力试验,并有相关地质情况记录。对基底处理后,进入下一步施工。2.5 第五步:地道及坡道主体结构施工组织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等施工人员和相关主体材料进场,先进行地道底板及转角钢筋混凝土施工,在二站台地道和二站台出入口结合处留置施工缝。随后对地道洞身钢筋、模板进行加工,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地道洞身浇注。拟采用两套模板周转。洞身施工完毕后,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洞顶主体施工。考虑作业面相对狭小及工期紧、任务重等实际情况,同时考虑混凝土养护时间,先对i、ii道下面主洞身主体施工。在主洞身施工期间可对平行于基本站台坡道主体进行平行施工。基本站台
25、和站房间直通式弯道作为材料进出口通道最后施工。在主体施工期间,同水、电专业密切配合,及时预留,以免事后敲凿修补。2.6 第六步:洞顶回填和恢复相关线路设备1、地道及站台出入口主体施工完成后,在洞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洞顶进行土方回填至设计标高,恢复拆除和架空的线路、道碴、枕木及钢轨,并经工务部门检测后达到正常行车要求后解除封锁和限速。2、考虑下一阶段施工土方运出及材料进出对地道的影响,地道暂不装修,待整个地道主体完工后,再一并装修。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将一阶段站场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尽量减小对车站运营的影响,一次封锁多处使用的施工过渡原则,使车站能尽早恢复正常运营。3
26、、三阶段主要施工既有二站台及既有4、6、8、10道部分地道。这阶段需要封停4、6、8、10 道线路。4、站台地道出入口结合站场改造进度一并施工。5、施工时,在施工范围内采用全封闭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明挖基坑施工。6、混凝土供应由当地商混站集中供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送至施工现场,钢筋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七 、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工艺流程 (行包地道)1)本地道按明挖基槽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为满足施工期的行车要求,i、ii股道采用工字钢梁进行加固,在施工过程中只有、道线路运营,其余线路停运。2)、道线路加固范围施工步骤如下:封锁线路施做人工挖孔桩架起行车道板并解
27、除封锁施做线路下洞身结构铺设顶板防水层回填、恢复道床解除线路封锁。2、地道及出入口基坑开挖2.1 在开挖前应做好测量放样、管线拆除及其它各项准备和防护工作,并且都达到安全标准后,经施工负责人和安全员检查同意,做好记录,发布开工指令后方可开挖。2.2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进行开挖,并清底找平,基坑的开挖尺寸,应根据地道基础尺寸,支模及操作的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基坑底宽比基础边缘宽1m。开挖基地标高应考虑防水层厚度和碎石垫层的厚度。2.3 基坑的开挖坡度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为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深度,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地道开挖深度较深,采用1:1的坡率放坡,出入口基础的开挖根据设计的
28、1:0.5的坡率一次开挖到位。2.4 因该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基坑开挖完毕后,为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在靠近线路两侧采用挂网喷浆进行边坡防护;为保证边坡稳定和既有线的安全,需在第一步施工基坑开挖中采用打木桩及钢轨桩进行防护。2.5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持力层地质进行复核,并作承载力试验,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有疑问,通知相关单位查看解决。2.6 开挖前在基坑旁设置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在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汇集地下水,采用水泵将其抽入铁路排水沟排出。3、基坑侧壁土钉墙施工3.1 施工工艺流程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放线定位用洛阳铲成孔插筋堵孔注浆绑扎、固定钢筋网压筋喷射砼面层砼面
29、层养护3.2坡面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土方队及时协调密切配合,按设计坡比开挖,严禁超挖,及时修坡,保证坡面平整度。坡面稳定性不好的部位减少每步开挖深度和长度。3 .3土钉施工坡面经检查合格后,放线定锚孔位置,用洛阳铲成孔(直径110mm);检查孔深、孔径、锚筋长度合格后,及时插入锚筋和注浆管至距孔底250500mm处,及时注水泥浆并二次压浆,孔口部位宜设置止浆塞;水泥浆水灰比宜为0.400.50,注浆压力不得小于0.3mpa。锚筋设计长度包括弯钩长度,弯钩长为20cm;弯钩处采用冷弯,与锚筋成90°;锚筋沿长度方向每隔2m用8钢筋焊一个三角形托架,使土钉居于锚孔中心。 3.4 混凝土面
30、层施工在锚筋头部做喷射混凝土厚度100mm的标记。将8的钢筋编成200mm×200mm的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用加强筋压紧与锚头焊接。钢筋网片均应与上部搭接,给下步留茬,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接茬避免在同一直线上,经检验合格后喷射100mm厚c20混凝土。3.5 技术质量要求3.5.1修坡应平整,在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3.5.2土钉定位间距允许偏差控制在±100mm范围。3.5.3成孔深度偏差控制在 +200mm -50mm,成孔直径偏差控制在+20mm-5mm范围。成孔倾角偏差一般情况不大于1º。3.5.4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距离
31、宜为0.61.2m,自下而上垂直坡面喷射,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3.5.5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3.5.6严格按施工程序逐层施工,严禁在面层养护期间抢挖下一步土方,面层养护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方可进行下步土方开挖。 3.6 喷锚遇到问题及处理3.6.1喷锚支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6.2由于地质条件、施工的复杂性,基坑各边坡地坪标高不一致,基坑深度也不同,边坡土钉的排数可能发生变化,土钉长度和间距应根据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做相应调整。3.6.3因地下障碍物而无法按设计孔位或设计长度进行成孔施工,可适当调整土钉入射角度、间距和位置,以避开地下障碍物。当土钉间
32、距调整幅度超过500mm或成孔深度比原设计孔深少2000mm以上时,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3.6.4成孔过程中因遇地下水而缩颈、塌孔现象,可采用如下方法之一解决。a. 成孔后立即下土钉并随即注浆。b. 已缩颈的土钉孔应二次成孔以保证孔径;若二次成孔无法保证孔径,应在相邻处补孔;c. 若现场地层情况与原勘察报告有较大出入,缩径、塌孔严重而无法用洛阳铲成孔,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可采用钢管花管作土钉打入土体并灌注水泥浆,或采用锚杆机成孔。d. 当周边地下管线距基坑较近(小于2m),管线埋置范围较大时,可采用加长、加密土钉支护措施。当管线自身高度小于1.4m,采用喷锚支护时上下土钉应
33、错开管沟位置。e.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做技术、经济变更,双方认可方能进行施工。3.6.5基坑开挖过程中因土质较松散而发生局部土体不稳定时,可采用的方法有:a、视土质情况减小土方开挖深度。b、可在土方开挖后立即喷射一层40mm厚的砂浆或混凝土,再进行土钉施工。b、若不稳定土体已塌落,视塌落土体大小用编织袋或草袋等物体装土填充密实后,挂钢筋网或进行压力注浆,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3.6.6施工过程中边坡出水而影响坡体稳定时 a、首先与建设单位密切配合,了解施工场区周边地下管线(上、下水、污水、雨水及消防等)是否有渗漏现象,及时切断水源并进行补漏和堵截。b、可采取在边坡设置导流花管
34、的方法将土体中水导出,基槽内设置盲沟和集水井,用水泵将水尽快排出基槽。3.6.7边坡位移发生突变,地面产生较大裂缝,位移未有收敛迹象时:a、立即封锁该区域,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到场。b、尽快采取坡后卸荷,坡脚堆土压重或内支撑等方法减缓边坡位移。4、挖方时的防护措施在二阶段施工期间,二站台及 5、3道停用、封锁。为保证从一、二站台过来到出站口的旅客通行安全,应用彩钢板围护出旅客通道。在出站口南边施工时,运输材料及土方车辆在通过旅客出站通道时,应采用带轮子围挡,由专职防护员负责开启和封闭,通车不过人,过人不通车。并有醒目标识提醒司机及旅客注意安全。5、挖孔桩、便梁加固及扣轨安装5.1、工程概况本工程铁
35、路线路加固所用人工挖孔桩共15根,桩大小为1.5m,主跨15m,附跨8m。5.2、挖孔施工准备为确保本工程保质、保量、按期施工,项目部决定设专人负责,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现场指导,负责施工和质量安全管理。 选派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管理人员担任项目施工负责人,选择精通桩基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组织全部管理人员及相关施工工人熟悉现场环境、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使参与施工的每个人都能较系统地了解与熟悉施工现场地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挖孔桩施工前做好混凝土配合比,钢材原材料复试试验。施工材料按计划及时到位。平整场地,清除坡面碎石浮土,定立桩位准确位置,设置护桩并经常检查校核。安
36、装提升设备,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不使孔壁压力增加影响施工,不侵入行车限界以策安全。孔口加盖防护木板予以围护,并在场地四周用钢管彩旗以警示,高度不低于1m,以防非工作人员误入。5.3、桩位测量控制5.3.1、桩位控制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配以普通经纬仪作局部施工测量和测定桩位,放样测量时应与前后施工桩位核对,避免发生错误。桩轴线偏差不得大于5cm。设置保护桩便于桩位的控制和检查。桩深不小于设计值。桩的倾斜度不超过0.5%且不大于20cm。5.3.2、 由项目部组成测量组,专门从事测量作业,使用测量手簿。对当天完成的外业测量手簿应及时进行检查核对(包括计算资料),并在手簿上签名及注明日期。对加密点及
37、相关测量资料交现场监理复核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5.3.3、 定期对设计控制桩及施工加密桩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反映,确保施工测量质量。5.4地道沉降观测5.4.1、地道沉降量观测点的布设为了能够反映出地道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要求地道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均匀地分布在地道的周围。5.4.2、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五定”,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点、镜位、程序
38、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沉降观量精度的要求根据地道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的等级。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1)、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h=a-b1-,表示测站数。(2)、前后视距:30m。(3)、前后视距差:1.0m。(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7)基础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5.4.3、沉降观测的时间安排 每
39、阶段的沉降观测,开始时一般可每周观测一次,以后视两次观测沉降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涵洞主体施工完成全程1次周涵洞顶填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涵洞完工至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1次月5.5、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时应在基坑边坡外,路基上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基上设置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沉降。路基面沉降观测:每20m设一个观测断面,共3个监测点。监测桩采用c15混凝土方桩或圆桩(边长或直径0.1m),其中埋设16钢筋一根,桩长0.6m,埋入基床表层以下0.55m。测量精度和频度:应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每
40、天观测三次,各种原因暂时停工期间,应每天观测一次。施工完成后,前15天内每天观测1次,第1530天每星期观测1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1次,以后每个月1次。5.6、轨道沉降观测施工时应在既有基本站台、二站台两端设置油漆标记作为沉降量观测点。施工前做好沉降量的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沉降。轨道面沉降观测:在影响既有线路中,既有轨道各设一个观测断面,进行观测。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轨距:±2mm 水平+4mm 高低+4mm 三角坑(直线)4mm测量精度和频度:应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正线每次过车观测一次,施工前做好控制点,施工中每小时观测一次,施工完成后,前15天内
41、每1天观测1次,第1530天每星期观测1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1次,以后每个月1次。5.7、挖孔桩施工工艺57.1挖孔桩施工要点及工艺流程图(1) 根据设计单位工程勘察报告,既有线挖孔桩出渣宜采用人工运渣,挖孔器具采用尖揪、风镐等。(2) 在挖孔过程中,须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孔的中线垂直度不得大于0.5%,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截面尺寸须满足设计要求。(3) 杂填土层挖孔时,就地灌注钢筋混凝土护壁,每挖掘0.81.2米深时,即立模灌注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护壁标号c30,平均厚度为10厘米。砼内设构造钢筋,以提高整体性,为加速混凝土凝结,可掺入速凝剂。应及时支护孔壁以确保施工安全。
42、(4) 挖孔时如有水渗入,应及时用混凝土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渗流造成坍孔。根据渗水量大小采用水桶或水泵及时排走。(5) 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个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坍孔。(6) 挖孔工作暂停时,孔口必须罩盖及围护。(7) 挖掘时,不必把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阻力。(8) 挖孔达到设计高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平整无松渣等泥、沉淀土。终孔时,桩孔尺寸、平面位置和垂直度须满足设计要求。(9) 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混凝土护壁(基岩可不用)挖土浇注混凝土吊装钢筋笼基底验收终孔照明、通风、排水、除渣孔口挖土测量、放线、定位桩拌制混凝土制作钢筋笼5.
43、7.2钢筋骨架的制作及安装(1)采用钢筋弯曲模具,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工钢筋笼,钢筋笼分段制作,主筋接头位置错开。按要求安装穿心式混凝土垫块固定于钢筋笼上。(2)设专用台架制作钢筋笼,保证笼体平直。环形箍筋与主筋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采用间隔点焊连接。(3)加工后的钢筋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认真检查验收,并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下入孔内。(4)钢筋笼堆放和搬运时必须保持平直,防止扭转、弯曲变形。起吊时必须用两点起吊法。(5)钢筋笼下放入孔时,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下笼过程中若遇障碍不得强行下放,必须查明原因,处理后继续下放。(6)钢筋笼主筋采用套筒连接。连接套筒表面不得
44、有裂纹,表面积内螺纹不得有严重的锈蚀及其他缺陷;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且允许误差为+2p;钢筋连接完毕后,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应外露有效螺纹,且连接套筒单边外露有效纹不得超过2p。钢筋笼还有加强箍筋,有专业质量负责人检验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下放,进行下一段笼的安装。(7)钢筋笼的安放深度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待全部钢筋笼下完经验收合格后,将其吊筋与孔口固定,保证钢筋笼定位正确,避免钢筋笼下沉和灌注混凝土时上浮。(8)根据施工条件,挖孔灌注桩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场地分节绑扎后吊入孔内。为使钢筋骨架正确牢固定位,除主筋上安设“耳环”或混凝土垫块外,也可在孔壁上打入钢钎,用铅
45、丝与主筋绑扎使其牢固定位。5.7.3灌注混凝土1. 从孔底及附近孔壁渗入的地下水的上升速度较小(每分钟小于6毫米)时,可认为是干桩,可采用在空气中灌注混凝土桩的办法。除按一般混凝土灌注有关规定办理外,还应注意有关以下事项:(1) 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812cm。开始灌注时,孔底积水深度不宜超过5cm。灌注速度应尽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对孔壁压力尽快大于渗水压力。(2) 桩顶底部6米以下灌注的砼,可依靠自由坠落捣实。不再用人工捣实,在此线以上灌注的砼应用振捣器捣实。(3) 孔内砼应一次连续灌注完毕。(4) 砼灌注至桩顶以后,应即将以离析的混合物及水泥浮浆等清除干净。(5) 尽量缩短浇筑时间,使浇筑工
46、作在首批砼初凝前完成。(6) 砼级配:粗骨料采用碎石,其粒径最大不超过40mm,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采用425#水泥,水灰比为0.50.6,坍落度为812cm。2、挖孔桩混凝土由监理认可的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1) 便梁支墩基底至于灰岩和炭质灰岩层上,为保证行车安全,要求c25钢筋混凝土支墩的强度一定得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放置便梁。同时,既有线施工便梁加固线路,行车限速45公里小时。(2) 施工工艺流程:现场准备定位放线机械就位挖孔地基检测灌注桩身混凝土成桩后检测。(3) 机械就位:根据具体施工所需工具配备相关机械器具。(4) 挖孔:机械就位后,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和相关业务培训,同工
47、务部门、电务部门、车务部门、通信部门、水电部门等相关单位协同配合,在确保施工安全的情况下对指定部位进行开挖。考虑地质情况,做好转土和排水准备。(5) 地基检测:在挖至设计标高后,对地基清理后,报监理方见证做地基承载力试验,在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6) 灌注桩身混凝土:依据设计要求强度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和材料质量,精确控制挖孔桩尺寸。(7) 线路加固及扣轨具体方案如下:根据设计图纸提出的施工方案并结合现场情况及工期要求,第一阶段施工中,对地道施工段采用工字钢便梁进行加固和扣轨,在线路加固范围以外左右各11m范围内进行扣轨。通过对湘潭车站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埋置管路、电缆及其他障
48、碍物等相关情况的调查,制定该方案。5.7.4 结构施工前准备1 开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共同调查确认地下管线位置,如设备管理单位无法提出其准确位置,应采取仪器探测,人工探测等方法进行调查,对扣轨施工区域内影响行车安全的相关电缆及其他设施予以改迁或拆除,严禁盲目动用机械施工。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进行确认,不在开挖范围内,但可能影响时,做出保护标志。2 做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防排工作。地表水可引流入附近的排水沟。地下水引流至集水井,再用水泵抽排至地表排水沟。5.7.5 基坑开挖1在施工区域内,安排专业的安全防护员。通过对讲机联络。因施工过程中不断行车,因此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在基坑周围设置安全护栏,
49、保证行车及施工人员的安全。2在施工之前同站前施工单位联系,取得绝对标高及相对标高点。在掏挖支墩基坑时,向车站要点,在无车通过时,对基坑周围采取圆柱形封闭,防止道渣滚入孔洞砸伤作业人员。挖至岩层面时,采用风镐辅助作业。3在挖护壁桩的过程中,如遇地下水,应及时组织导流或者挖集水井,将水引至集水井,然后用泵抽排至铁路排水沟。要求地下水位降至结构底板以下至少0.5m,严禁带水作业。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坑边堆载,坡顶边20m范围内不得大于20kn/。4由于在既有线施工机械作业,必须设置标志明显的限界杆,并拉限界绳,防止机械侵入限界。在此施工过程中,需请专业的工务部门对所有股道进行严密监测。5.7.
50、6 结构施工1在挖至设计标高后,如未挖至岩层,应挖至岩层面并入岩1m深为止,护壁桩应落在岩层上。基坑底部面积应保证2m×2m大,在原基础上考虑每边600mm的工作面,护壁桩桩底应挖成倒角型。经地基检测合格后,浇注c15混凝土垫层200厚。待达到上人强度后,组织钢筋工、模板工进场,安装护壁桩钢筋和侧模,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监理查验通过后,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比配置c30混凝土,浇注振捣成型。护壁桩结构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用塑料薄膜覆盖并适时洒水养护。2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架设工字钢纵梁。同车站联系,在天窗时间内施工作业,在靠近、道方向先平整出场地,组织吊车进场,
51、并组装工字钢梁。组装好之后,组织吊车和专业施工人员对便梁进行吊装到位。在两道纵梁安装完毕后,再安装垂直于轨道的横梁,纵横梁安装到位后,用u型扣件对便梁进行加固。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最大值不超过45,坑外地表最大沉降不大于50。3为满足施工期的行车要求,在地道支墩混凝土养护期间,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地道便梁加固范围以外左右各11m范围内进行扣轨。采用p50三扣轨方式保证扣轨后钢轨面达到正常行车要求,并用u型扣件加固。4在便梁加固完毕后,采用p50三扣轨,架设于两根纵向便梁之上,类似钢轨下枕木的排列。间距600一道,同时用u型扣件加固,加固时采用胶垫铺垫,以保证工字钢梁与钢轨绝缘。工字钢
52、梁拟采用六米长规格,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既有线有列车通过时,紧靠既有线的施工人员及机械应停止作业,保持静止状态,列车通过后再恢复作业。5为确保行车安全、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挖孔施工时线路行车限速45公里/小时,钢筋笼吊装和灌注混凝土必须在施工天窗点内接触网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施工。6扣轨架空图及平面图如下(尺寸以厘米计)7.控制设计荷载布置如图:6、主体施工6.1、地道施工6.1.1 施工工序底板砂夹碎石垫层填筑c20混凝土垫层浇筑箱身底板钢筋及转角钢筋制安底板及转角侧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边墙模板及顶板模板安装边墙及顶板钢筋安制装边墙混凝土及顶板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6.1.2 砂夹碎石垫层施工基
53、底开挖清理至设计标高后,根据设计尺寸测放出碎石垫层的平面位置和范围,并按要求分层采用人工夯填密实,填筑压实标准应满足k30>130mpa/m,孔隙率n<28%,含水率保证达到15%以上。其承载力要求不小于0.2mpa。6.1.3 地道箱身施工洞身分两阶段采用现场浇筑施工,先浇筑箱身底板至边墙下埂部(以高出底板500mm处为宜),当底板砼强度达到70%后,再浇筑边墙及顶板砼,边墙与底板砼接榫处必须凿毛清洗干净,后涂纯水泥浆,再浇筑上部砼。1) 箱身施工顺序底板钢筋安装底板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墙身、顶板钢筋安装墙身、顶板模板安装墙身、顶板混凝土浇筑2) 钢筋加工及安装a、钢筋在加工弯
54、制前应调直;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b、钢筋的制作必须由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钢筋工和电焊工制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电焊工在施焊前要进行试焊,试焊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焊,并且要持证上岗。c、本地道的钢筋存放、加工和制作场所,设在施工现场旁边。钢筋存放时,底部要垫高,上面要遮盖。d、钢筋制作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加工和制作。e、钢筋焊接采用电弧搭接焊和闪光对焊,搭接焊采用双面搭接焊。采用搭接焊的钢筋均要将接头钢筋的端部先预弯,使焊接后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焊接时焊缝要饱满,焊缝高度应0.3d(d为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应0.7d,并不得小于8mm。焊缝长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双面搭接焊焊缝有效长度不得小于5d。、级钢均采用e43型焊条。采用闪光对焊的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钢筋表面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下册写作教学设计与反思
- 烧伤科术后护理规定
- 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总结
- 大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 亲子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 服务器容灾预案
- 水利项目划分标准及操作指南
- 页岩气开采技术2025年环境保护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评估报告
- 中学数学函数题型规律总结
- 汽车与交通设备行业: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件
- 汽车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起手鼓唱起歌混声合唱简谱
- 空调安装免责协议
- QGW 201175-2019-金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通用防腐技术规范
- 老友记第一季字幕
- 输电线路风偏计算基本方法
- 骨科概论课件
- 第5章光电成像系统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