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_第1页
【诗词鉴赏】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_第2页
【诗词鉴赏】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大师】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诗词背景宋仁宗康定元年,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在他镇守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西夏人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可见范仲淹在军营深得民心。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字词释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为符合格律而倒置。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千嶂,层峦叠嶂。羌管悠悠霜满地,人

2、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征夫,出征的士兵。句子翻译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和江南的风光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了南方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词上片写景,开头两句中“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季节。因为范仲淹是苏州人,所以他用“风景异”描写自己对南北秋景的不同而感到惊异。雁去“无留意”,是说秋至,大雁南飞,毫无留恋之意,表现了塞下一到秋天,那萧瑟荒凉的景象。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座城门紧闭。这一句中,“千嶂、孤城、长烟、落日”,是词人所见之景;“边声、号角声”,是词人所闻之声。所见所闻

3、相互联结,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宋朝自建立以来,就采取重内轻外的政策,在边疆守卫上长期放弃警戒,导致每战必败。词人出任延州后,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反击,就战争局势而言,延州仍然处于孤立的状态。所以“孤城闭”三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态势,说明宋朝的守军力量还是很薄弱。此情此景,勾起了词人的思乡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么能半途而废。下片抒情,这两句以“浊酒一杯”抒怀,词人在漫长的日子里守卫边塞,思乡之情难免凝重。可是战争无果,还乡便无从谈起,于是浓重的乡愁也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深夜了,将士们还不能入睡,无论将军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泪满衣襟。词人最后以“将军白发征夫泪”收束全词,道出了戍边人既希望战争取得胜利,又难免思乡怀亲的复杂情感!诗词赏析纵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上下片情景相生,浑然一体。词人通过描写边塞战地风光,向我们展现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同时表达了词人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