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桥变形监测得方案书2.GPS技术方案_第1页
【精品】大桥变形监测得方案书2.GPS技术方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桥变形监测得方案 书2. GPS技术方案 、引言 大桥主梁、轴线的空间位置是衡量大桥是否处于正常营运状态的一个重要 标志。普遍大桥的结构设计是基于导量位移。任何索塔和主梁轴线偏高于设计 轴线,都直接影响大桥的承载能力和构件的内力分布。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负荷桥梁,均设有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简称“桥监系 统“。用以监测大桥在营运期间的结构健康变化,继而进行结构评估。虽然大桥 主梁及索塔轴线监测已包括在大桥每年一次的大地测量范围内,可是现存的“桥 监系统“还未能对大桥主梁和索塔轴线作实时的监测。 鉴于近年人造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or GPS)的实时

2、位 移测量精度有显著的提升(垂直面误差约 20mm,而水平面差 i吴约 10mm), 因此国内开始引进GPS 技术用作监测大桥主梁及索塔轴线,提供全桥整体的度 量位移。在桥梁结构健康检测和评估项目的过程中,也有其他测量技术方案, 如运用红外光线和激光科技,可是这些技术均需要一定视野清晰度,故在现阶 段仍未适合在恶劣天气下操作。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话联系改正或者删除2 二、GPS 监测范围和目的 传统的传感器来测量桥身的位移状况时,包括在桥身两端的位移仪用作量 度桥身的纵向位移,及高精度加速仪用作量度桥身的垂直和横向加速度

3、。高频 率的加速数据经过二次积分运算后只能提供局部振幅的导量,未能准确地运算 桥身整体的摆动幅度,这是因为桥身整体的惯性偏移速度较缓慢,加速仪不能 准确测量; 另一方面,在监测桥身固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相应位移时,虽然另设有一组 创新设计的水平仪系统来直接量度桥身的垂直位移,但由于这系统是利用液压 原理运作,鉴于液体的惯性限制,系统只能以每秒一数据的采样率来提供位移 信息,未能录取瞬间的振幅,错过了一些较大的瞬间振幅,因而数据难免有误 差。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话联系改正或者删除3 在“桥监系统”中增设备有 RTK实时动态测

4、量功能的 GPS 监测系统, 直接量 度桥梁的独立三维实时位移,増强对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可靠度。这 GPS 监测 系统主要用作度量三座悬吊体系桥梁的桥身和桥塔的瞬时位移, 以及推算其相 应的导量 (截面中线)位移及各相应主要构件的应力状态。 三、GPS 监测系统简介 1 - GPS 监测系统概要 GPS 监测系统是一套实时监测系统,主要由四组系统组成,通过固定光纤 纲络传输数据而进行运作。这四个系统分别是:GPS 测量系统;(2)信 息收集系统;(3)信息处理和分析系统;(4)系统运作和控制系统。其硬件 包括:GPS 测量仪(其中包括 GPS天线和 GPS 接收器),接驳站,信息收集总 控制站

5、,光纤网络,GPS电脑系统,显示屏幕等。 GPS 接收器备有 24个卫星跟踪通道, 以双频 (LI及 L2)同步跟踪测量 12 颗 GPS卫星的伪距与全波长的载波相位;GPS监测系统以划一的高速度采样 率,利用 27组的 GPS 测量仪同步进行定点位移测量.以每秒 10 次的点位更新 率提供独立三维 RTK实时的点位解算结果,高精度点位输出的时间延迟小于 0.05 秒,令到 GPS 信号的同步接收、RTK厘米级点位数据输出,光纤网络传 输、数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话联系改正或者删除4 据及图像处理及桥梁位移图像屏幕显示之过

6、程都在 2 秒内完成,提供实 时位移监测。 另方面,GPS 监测系统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 24小时作业,配合可 调校的数据备份系统,将贮存的 GPS 位移数据与其他现存的桥梁监测数据加以 整合,再作多样化的结构分析和评估;利用大桥主梁及索塔轴线的整体变化周 期和幅度资料,及选定时段的桥梁整体位移变化资料,来改进桥梁结构健康检 测和评估工作。 2 . GPS 定点测量(如: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订九大桥,为例) GPS 测量仪的定点测量位置主要安装在桥身的两旁和桥塔的顶端,在三座 桥上总共有 27个定点测量位置。GPS 测量仪的选位配合现存位于跨中的加速 仪。在青马大桥桥面上共装有四对 G

7、PS 测量仪,主悬索缆有一对。另外在汲水 门大桥桥面及订九大桥桥面上分别装有一对及两对 GPS 测量仪。 除了提供每秒 10 个的定点实时测量,GPS 监测系统更能运算桥身主轴线的三维瞬间位移,和 桥身扭转振动的时程数据。同样,从塔顶的点位解算结果,GPS 监测系统能运 算出汀九大桥单脚塔顶的位移,和另外两座桥之双脚塔顶的个别位移。经数据 及图像处理后,信息屏幕可显示全桥实时摆动的活动图像。现时路政署采用 GPS接收器的定位延迟误差为 0.03 秒,突破早期 GPS 定位数据与实际点位不能 完全一致的难题,这技术可应用于速度不均的运动状态,足够应付高速度实时 位移监测的基本要求。 资料内容仅供

8、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话联系改正或者删除5 GPS 接收器采用抗电磁干扰金属外壳密闭封装,并加上振动隔离装置,进 步减除振动操作环境对 GPS设备的影响,加强其抗震性能。在桥上的 GPS 定 点测量位置均采用精密微带天线,为减低对人造卫星信号接收的障碍,所有天 线的安装高度须维持水平 15度以上的无屏障朝天范围,及避免频繁的双层和高 身车辆在使用慢线行车道时形成的障碍。位于贮物大楼房顶的基准站则采用扼 流圈环状天线,进一步减少多路径效应对定位测量的影响,确保不断发送至定 点测量站的差分改正信息准确无误。基本上 GPS 测量仪在出厂后毋

9、须定期校 对,从而减省养护工作。 3 . GPS 信息传输系统 GPS 监测系统是一组不停运作的实时监测系统,当桥梁遇上恶劣天气和运 作环境时,GPS 监测系统所得的数据更为宝贵,故此对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都有较高要求。GPS 信息传输系统采用了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光纤网络。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话联系改正或者删除6 由于光纤不受电磁波干扰,在恶劣作业环境下,如雷暴、高压电流的电磁场影 响、强风等,光纤通讯网络仍能维持高水平的数据传输质素和速度,先进的光 纤收发仪器更能侦测光纤网络信息的中断并发出警号,让维修人员即时知

10、道通 讯网络出现问题的位置,确保系统工作效率。 信息收集总控制站,在每座桥上均设有一组网络接驳站,用以汇集各处 GPS 定位测量站的数据传输分支网络。联接总控制站与接驳站的光纤网络使用 单模光纤;而联接定位测量站与接驳站的分支光纤网络则使用多模光纤。每组 GPS测量仪需要三条非同步串列传输管道(Async Serial Channel)操作,这三 条管道分别用作资料收集、差分改正信息传送及遥距监控,而每条管道传输速 度达 19 200Baudo光纤传输速度能力高,一条多模光纤已能取代多条传统的铜 蕊资料传输电线。GPS 信号从多模光纤传送至网络接驳站后,即被汇集成更高 频信号,由更高质素的单模

11、光纤传输至信息收集总控制站,使原本需要百余条 钢资料传输电线的传统通讯网络简化为每座桥只需一条单模光纤的光纤通讯网 络,大大改进了网络的操作效率和养护维修工作。Cento* Station IM %ff1 BMC S/W) /MD 1 . TC-1OQ5 7/ TftiftK To Kap Shut fun 砂伽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话联系改正或者删除7 4 . GPS 信息处理的运作 从 27 个 GPS 定点测量仪输出的 GPS大地坐标经纬数据,分别以每秒 10 个 的采样率透过光纤网络信息收集系统同步传送至信息处理

12、和分析系统。信息处 理和分析系统安装于桥梁监察室内,由两台电脑工作站组成: (1) 第一台为运作工作站(GPS-OWS),用作信息和图像处理,以活动 图像实时显示初步的桥身和塔顶三轴向位移动态,及运算桥身扭转振动的幅 度,同时以时程数据形式显示各定点的度量位移, GPS - OWS 亦负责系统运 作和控制, 用作监察 GPS测量仪和光纤通讯网络的运作状况,当系统出现问题 或位移数超出预设极值时,这系统会发出警号和红色灯号,提醒系统管理员。 (2) 第二台为分析工作站(GPS-AWS),将经过初步处理和分析的信息 进行结构分析和评估,并用作进阶图像处理和执行图输入蹦出工作。这两组电 脑工作站均与

13、现存的“桥监系统,充脑系统联系在一起,供数据整台之用。表 1及 表 2 列出了这两台工作站的主要硬件和操作软件,在需要的情况下,GPS-AWS 操作系统作为后备工作站以维持正常运作。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话联系改正或者删除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 A w Ja32HS A if 四、桥架结构侵康检测和评估的应用 GPS 监测系统为”桥监系统”中的一个新増设施,其主要作用为直接测量桥 梁的桥身和桥塔的瞬间度量位移,并推算其截面中线相应的导量位移,继而再 配合其他结构分析软件来评估各相应

14、主要构件的应力状况。目前“桥监系统“对 大桥结构的评估有三大方面,分别为承载能力、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承载能 力是有关大桥结构或构件的极限强度、稳定性能等,其评估目的是要找出大桥 结构的实际安全储备,以避免桥梁发生灾难性的损毁。营运状态则与大桥结构 或其构件在曰常荷载下的变形。裂缝、振动等有关,其评估结果有助于安排合 适的定期养护维修,而这类评估亦较为重要。耐久能力的评估则专注于大桥的 损伤及其成因以及其对材料物理特性的影响。 GPS 监测系统对大桥整体结构的位移监测,可更直接改进”桥监系统“的一 般检测和评估工作,例如:(1)报告大桥整体结构的位移从而反映其工作环境 和荷载的变化;(2)进一

15、步分析运算主要构件的实际内力分布,例如主悬索 缆、纵向主梁等;(3)验证不寻常荷载记录,例如台风、地震、超重交通荷载 或被车船撞击事故等;(4)从而推算大桥主要构件有否损坏或累积性的损坏; (5)推算大桥的承载能力及论证设计施工假设和参数的有效性;(6)为大桥 营运和维修决策者提供大桥超载的警告信息。 MDMS 1 1 1 MDMS TYMS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话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0 五、桥梁整体性营运状态监测 1. 风力效应监测 大桥设计中所进行的抗风能力分析和风洞测试,是基于一所离开大桥桥址 较远的气象站所收集到的

16、风结构资料。由于桥址和气象站所处的位置有高度上 的和地形上的差别,再加上悬吊体系桥梁对风振有较大的反应,因此测量大桥 桥址的风结构和论证大桥的抗风设计假设和参数的有效性,成为大桥抗风振监 测的主要部分。配合”桥监系统啲风速、风向监测,利用从 GPS 监测系统得出 的桥身、塔顶、主悬索缆的三轴向位移资料,可对大桥进行风力效应监测及结 构的抗风振验算复核;测量特定风速的持续周期,用以检测桥梁的涡激共振的 平均持续周期。另外,亦会与在桥身中同步测量的加速仪数据互相验证,确定 大桥结构的抗风振的效应。 2. 温度效应监测 由于温度变化是与太阳辐射强度、材料热能散发率、环境温度及风速风向 等因素有关,因

17、此大桥的温度参数的极值不能从个别因素去推论。监测大桥环 境温度和桥梁结构上温度的分布状况,可用作推算大桥的有效桥梁温度和差别 温度的极值,此为大桥温度荷载监测的主要部分。GPS 监测系统长时间监测大 桥整体结构的位移变化,可引证因环境温度而引发的曰夜和季节性的位移变化 周期,例如主悬索缆的垂直位移。桥身的纵向、横向及垂直位移,与相应的塔 顶的横向及垂直位移等,再与“桥监系统“的结构有效温度和差别温度的极值互 相验证,増强大桥整体温度荷载监测的可靠性。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诘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 -交通荷载效应监测 对一般大跨度桥梁而言,交通挤塞是交通(车辆)荷载的主要设计考虑因

18、素,而大桥的交通荷载长度(Loaded Lengths)设计是基于:(1)每天交通挤 塞形成的次数;(2)交通挤塞发生的位置,持续时间和车辆的分布模式; (3)交通挤塞时的交通流量等假设。测量和论证交通荷载设计假设和参数的有 效性,是大桥交通荷载监测的主要项目。从 GPS 监测系统得出的桥身、塔顶、 主悬索缆的三轴向位移资料,可与“桥监系统“的交通荷载及分布状况的监测资 料互相验证,协助进一步制定桥梁结构的各级应力阶段,并用作大桥主要构件 的疲劳估算。 4 -大桥主要构件应力监测 大桥的结构设计普遍上是基于导量位移,任何索塔和主梁轴线偏离于设计 轴线,都会影向大桥的承载能力和构件的内力分布,结构评估工作先从 GPS 监 测系统得出的桥身截面中线度量位移,将其输入其模拟桥身等效刚度的鱼骨结 构分析电脑模型,藉矩阵运算,得出全桥整体的内力分布;再利用局部的结构 分析模型来模拟桥身的主要构件,再推算出主要构件的个别应力状况。在恒载 和交通荷载作用下,大桥主梁与各构件有着不同的内力分布,通过”桥监系统” 对主要构件部位进行的应力监测,整台 GPS 位移数据对相应构件的应力推算. 不仅能多方面验证各构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