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镇海中学动物神经调节(题目)_第1页
2016届镇海中学动物神经调节(题目)_第2页
2016届镇海中学动物神经调节(题目)_第3页
2016届镇海中学动物神经调节(题目)_第4页
2016届镇海中学动物神经调节(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 .研究发现“渐冻症”的病因之一是由于运动神经元中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发生变异,导 致d-丝氨酸分解酶功能降低,进而使激活神经的d-丝氨酸增加并蓄积,破坏了运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引起肌肉萎缩。以下设想不能起到治疗作用的是a.植入正常的神经干细胞b.将变异的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替换c.注射能够提高d-丝氨酸分解酶活性的药物d.注射药物提高肌肉细胞上神经递质受体的灵敏性2 .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才制na+通道打开。下图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1a .轴突膜状

2、态是由 na卡内流造成,且不需要消耗 atpb.处于与之间的轴突膜,na卡通道大量开放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在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能引起b处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3 .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ca b ca h c图中黑色区域为兴奋部位.阴影展跛为被损伤部位a .兴奋的产生与膜对 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4 .有关神经递质的

3、叙述正确的是a.是高尔基体合成的蛋白质分子b.通过胞吐的方式到达突触后膜c.其受体是位于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d.分解它的酶是位于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5 .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 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 化,产生神经冲动。下图显示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 趋势(曲线1)和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曲线2),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a-c所需的时间和c点膜电位数值的大小均由膜内 na+浓度决定b. b、d两点膜电位的数值均代表静息电位6.c.曲线e-f段钠离子含量增多需要消耗能量d. g点前后神经细胞膜内外始终存在离子的交换右图表示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的强度随时

4、间逐渐增强(sis8)及相应刺激强度下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7.a .刺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 s5s8期间,随刺激强度增加,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c.在si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 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下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时间(s)8.9.10.电 _电位3wmg)i)abc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其中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

5、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 的精细和协调。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 b兴奋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 a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d.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 一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 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的内容物释放到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兴奋从d到e发生了 “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

6、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b.神经系统中有支持(胶质)细胞c.突触后膜受前一个神经元树突末梢的支配d.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11.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乙第服硬(兴奋性递质)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 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12 .从植物中提取的苦

7、皮藤素w和苦皮藤素v具有很好的灭虫作用。它们均对昆虫的突触有影响,能抑制并阻断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1)正常情况下,兴奋沿着昆虫体内的 神经传导到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 前膜,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以 方式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肌肉细 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肌肉细胞的兴奋。苦皮藤素iv增大了细胞膜的膜电位, 使细胞更不易兴奋,导致肌肉 ,进而起到杀灭昆虫的作用。(2)研究人员将果蝇幼虫神经 -肌肉标本分别置于图中所示af组不同溶液中,电刺激神经并在肌肉细胞处测定电位变化。记录数据并整理如下图。ejp*幅值变化率% )|耳。时ejp号幅值的百分比)c组:皆皮藤索iv :

8、v r 1 : 1d如 若皮静素ihlqnwmj眼i:苦皮嘛拼m:力.理溶液m is 16 171819 m 21时间(min )上述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为保证神经细胞能维持正常电位变化,实验所用的生理溶液中至少应加入 、k+、ca2+、c等无机盐离子。从图中总体趋势看, 不同条件处理下各组的 ejps幅值变化率均比对照组 。图 中结果显示,单用苦皮藤素iv时在 分钟阻断ejps,而在苦皮藤素iv: v=时与单用苦皮藤素iv阻断作用相似,但当苦皮藤素v比例 (填“高”或“低”)时,ejps阻断时间明显延长,说明此时苦皮藤素v使苦皮藤素iv的作用效果。13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为验证反

9、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取牛蛙1只,去除该牛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进行“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如图 1。图2是同学绘制的反射弧图,图 3是图2的部分 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右后肢的趾端(如图 1),观察发现能完成屈腿反射, 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右后肢的趾端,测量发现该刺激与屈腿不同 时发生,原因是。(2)当破坏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左右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见下表。据表 分析,反射弧中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剌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a.

10、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3)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用电刺激坐骨神经,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 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在a点左侧刺激,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d b a b12,b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是否属于反射?(4)图2中效应器是(5)图3中的形成与细胞器 有关,中的内含物释放至中主要是与 膜的 有关。14 .如图为膝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 一条传入神经元可与不同的神经元相连c. b处注入麻醉剂后,在 a处施加刺激则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d.在c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称为屈反射15 .下图

11、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 bdnf )关系的部分 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运动应激调节因子与ona结合bdni'段电位££电导(ps)(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该物质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 隙。(2)运动应激能促进 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3)请画出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 d处时,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4)据图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 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 / “不变” / “减少”)。(5)图中c是

12、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16 .人体许多生理活动原理的探究都是首先通过动物实验来进行的。狗是科学家们常常选用的实验 动物。请对下面生理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狗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 性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如上图所示。细胞膜对离 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gna+、gk +分别表示na+、k+的电导)。神经细胞接受刺激 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脑膜对na+和k+的

13、通透性变化分别是na+,k+。细胞bc段na+进细胞 (需要、不需要)能量,cd出细胞 (需要、不需要)能 量。(2)通常情况下狗吃肉后会大量分泌胃液。经过实验发现:先将狗饲喂橄榄油50ml,90分钟后再饲喂肉150g,狗胃液分泌抑制达 2小时。将狗支配胃的神经切除,重复上 述实验,结果相同。据此有人作出假设: 脂肪可以刺激小肠前段黏膜产生一种物质经血 液循环至胃黏膜细胞抑制胃液分泌。为验证这一假设,实验设计如下:将狗甲的小肠前段结扎为a、b两段,并在b段注人橄榄油50ml, a段不处理。90分钟后,将分别与稀盐酸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并编号a、bo将狗乙、丙的支配胃的神经切除,并饲喂狗乙、

14、丙肉各150go将等量a、b提取液分别注射入狗乙、丙的静脉中。预期实验结果:乙狗 ;丙狗:17 .已知ca2+可以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下图为神经 一肌肉接点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ca2+浓度下降将引起乙酰胆碱合成量减少b.瞬间增大ca2+通透性可使肌细胞持续兴奋c.乙酰胆碱经通道蛋白进入肌细胞形成一个小电位d.肌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一电信号18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

15、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19 .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t#处膜电位变化电位变化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1和突触2兴奋传导时的电 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1中的神经递质是血浆和淋巴b. afb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na+内流c. b处膜电位无变化,不能确定gly属于抑制性递质d. gly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阳离子内流20 .如图表示用微电表测定神经纤维ab及对其上的某处刺激后记录的某一时刻膜电位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神经冲动正从 b端向a端传导b.处均没有发生 na+的跨膜转运c,处均有k+

16、外流,且速度相同d.处电表指针即将右偏,处电表相反21.下图是常见的两种神经中枢抑制的方式:( i) 一个感觉神经元在将兴奋传给中枢神经元的同时,又引起一个抑制性中枢神经元兴奋,从而使其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ii)中枢神经元兴奋时,沿轴突传至运动神经元,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引起闰绍细胞兴奋,闰绍细胞兴奋后,又经其轴突反过来作用于同一中枢的神经元,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根据你对神经中枢抑制方式的理解,回答问题:感觉神经元闰绍细胞传出至右感觉神经元 抑制性中枢、 神磐兀(1)根据突触中神经递质的类型,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突触(兴奋/不兴奋),c处2 (虚线所

17、示)中属于兴奋性突触的是 一 (2)用电极刺激a处,抑制性中枢性神经元 (有/无)膜电位变化。(3)用电极刺激 c处,a处 (有/无)膜电位变化,原因是(4)闰绍细胞能使中枢神经元的活动 ,这是一种 反馈调节机制,若使用破伤风毒素来破坏闰绍细胞的功能,将会导致骨骼肌 。22.下图为蟾蛛神经细胞结构模式,请据图回答问题。(括号中填数字编号,横线填文字)(1)主要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结构是 ;体现细胞具有选 择透过性的结构编号有 。(2)该细胞能分泌神经肽,若向细胞基质中注入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则之后放射性同位素集中出现的结构顺序是(以相关编号依次表示) (3)此时钠离子、钾离子、葡萄糖都从

18、胞外进入胞内,肯定属于主动转运方式的是 o(4)严重缺氧,图 1细胞会出现水肿,这是因为 (5)该神经细胞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细胞,主要通过 结构。(6)将微电极分别置于神经细胞轴突膜的内外两侧(见上图 1),电刺激后,记录膜电位变化如右图2。若将参照电极也置于轴突膜内,施以电刺激后,下列能正确反映电 位图变化的是。(7)为揭示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科学工作者经历了多种实验探究。实验一:将蟾蛛的神经细胞浸浴在由低至高的三种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然后给予相同的刺激,记录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4。实验一的现象可以说明 (多选)a.膜电位上升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b.钠离子的浓度显著影响静息电位变化c.膜电位下降一定是钠离子外流造成的d.膜电位上升幅度与膜外钠离子量有关实验二:河豚毒素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结合。实验前先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细胞,一段时间后再将神经细胞移至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给予足够刺激,结果膜电位不出现波动。实验二的结论是23.现代微电极技术可以拉制出尖端直径在0.5 以内的玻璃微电极,插入人类单根神经纤维内部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损伤(不影响电位变化),可直接测量单根神经纤维的跨膜电位变化。现将 a、b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