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合汤_辨证录卷一_减法方剂树_第1页
破合汤_辨证录卷一_减法方剂树_第2页
破合汤_辨证录卷一_减法方剂树_第3页
破合汤_辨证录卷一_减法方剂树_第4页
破合汤_辨证录卷一_减法方剂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破合汤_辨证录卷一_减法方剂树破合汤_辨证录卷一_减法方剂树11.原方51.1.组成:石膏3钱,葛根3钱,茯苓3钱,柴胡1钱,白芍3钱,陈皮1钱,甘草1钱。51.2.功效:各月伤寒,6-7日后,太阳、阳明、少阳合病,头疼目痛,寒热不已。51.3.来源:辨证录卷一。52.家秘戊己汤52.1.减:石膏、葛根、茯苓、柴胡52.2.组成:白芍、甘草、陈皮。52.3.功效:血虚腹痛兼气滞者。52.4.来源:症因脉治卷四53.柴胡石膏汤53.1.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53.2.组成:柴胡4两,甘草2两,石膏8两。53.3.功效:妊妇伤暑,头痛恶寒,身热躁闷,四肢疼痛,项背拘急,口干燥。少阳阳明,外感挟

2、火,头痛口干,身热恶寒拘急。53.4.来源:袖珍卷四引圣惠54.双和散54.1.减:石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54.2.组成:柴胡4两,甘草1两。54.3.功效:邪入经络,体瘦肌热;伤寒,时疾,伏暑。64.4.来源:卫生宝鉴卷五65.石膏散65.1.减:葛根、茯苓、柴胡、白芍、陈皮65.2.组成:石膏1两,甘草半两(炙)。65.3.功效:热嗽喘甚。65.4.来源:宣明论卷九66.石膏散66.1.减:葛根、茯苓、柴胡、白芍、陈皮66.2.组成:石膏2两(研),甘草1两(炙)。66.3.功效:柔风体疼,自汗;若暴中风,自汗出如水者。66.4.来源:深师方引武家黄素方。(见外台卷十四)67.石膏散

3、67.1.减:葛根、茯苓、柴胡、白芍、陈皮67.2.组成:甘草2两,石膏2两。67.3.功效:大病愈后多虚汗;金疮烦闷;湿温多汗,妄言烦渴。67.4.来源:方出肘后卷二,名见医心方卷十二引录验方68.石膏柴胡汤68.1.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甘草78.2.组成:石膏、柴胡。78.3.功效:室女经闭成痨。78.4.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79.芍甘汤79.1.减:石膏、葛根、茯苓、柴胡、陈皮79.2.组成:白芍3钱,甘草1钱。79.3.功效:诸腹痛。79.4.来源:简明医彀卷五710.茅煎汤710.1.减:石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710.2.组成:柴胡(去苗,净洗,焙干)1两,甘草

4、1分。710.3.功效:小儿黄疸病。710.4.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五711.甲乙化土汤711.1.减:石膏、葛根、茯苓、柴胡、陈皮711.2.组成:白芍5钱,甘草3钱。711.3.功效:出血后,脾阴虚,脉数身热,咽痛声哑等。711.4.来源:血证论卷七812.陈甘饮812.1.减:石膏、葛根、茯苓、柴胡、白芍812.2.组成:陈皮(去白)5钱,甘草1钱。812.3.功效:乳痈初起。812.4.来源:仙拈集卷三引要览813.柴胡汤(圣济总录卷六十。)813.1.减:石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813.2.组成:柴胡(去苗)半两,甘草(炙)1分。813.3.功效:黄疸。热疸。813.4.来源:圣济

5、总录卷六十814.柴胡散814.1.减:石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814.2.组成:柴胡4两(洗,去苗),甘草1两(炙)。814.3.功效:伤寒时疾,中暍伏暑,邪入经络,体瘦肌热,发热不解,有类伤寒,欲作劳瘵。814.4.来源:本事卷四815.白芍甘草汤815.1.减:石膏、葛根、茯苓、柴胡、陈皮815.2.组成:白芍1两(醋炒),甘草3钱。915.3.功效:胃气痛,证属阴虚血燥,肝气妄动,木克土者。其痛在脐腹以上,胸膈之间,时作时愈,愈则安然无恙,偶有拂逆,则复作。915.4.来源:医门八法卷三991. 原方1.1. 组成:石膏3钱,葛根3钱,茯苓3钱,柴胡1钱,白芍3钱,陈皮1钱,甘草1

6、钱。1.2. 功效:各月伤寒,6-7日后,太阳、阳明、少阳合病,头疼目痛,寒热不已。1.3. 来源:辨证录卷一。2. 家秘戊己汤2.1. 减:石膏、葛根、茯苓、柴胡2.2. 组成:白芍、甘草、陈皮。2.3. 功效:血虚腹痛兼气滞者。2.4.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3. 柴胡石膏汤3.1. 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3.2. 组成:柴胡4两,甘草2两,石膏8两。3.3. 功效:妊妇伤暑,头痛恶寒,身热躁闷,四肢疼痛,项背拘急,口干燥。少阳阳明,外感挟火,头痛口干,身热恶寒拘急。3.4. 来源:袖珍卷四引圣惠4. 双和散4.1. 减:石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4.2. 组成:柴胡4两,甘草1两。4.

7、3. 功效:邪入经络,体瘦肌热;伤寒,时疾,伏暑。4.4. 来源:卫生宝鉴卷五5. 石膏散5.1. 减:葛根、茯苓、柴胡、白芍、陈皮5.2. 组成:石膏1两,甘草半两(炙)。5.3. 功效:热嗽喘甚。5.4. 来源:宣明论卷九6. 石膏散6.1. 减:葛根、茯苓、柴胡、白芍、陈皮6.2. 组成:石膏2两(研),甘草1两(炙)。6.3. 功效:柔风体疼,自汗;若暴中风,自汗出如水者。6.4. 来源:深师方引武家黄素方。(见外台卷十四)7. 石膏散7.1. 减:葛根、茯苓、柴胡、白芍、陈皮7.2. 组成:甘草2两,石膏2两。7.3. 功效:大病愈后多虚汗;金疮烦闷;湿温多汗,妄言烦渴。7.4. 来

8、源:方出肘后卷二,名见医心方卷十二引录验方8. 石膏柴胡汤8.1. 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甘草8.2. 组成:石膏、柴胡。8.3. 功效:室女经闭成痨。8.4. 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9. 芍甘汤9.1. 减:石膏、葛根、茯苓、柴胡、陈皮9.2. 组成:白芍3钱,甘草1钱。9.3. 功效:诸腹痛。9.4. 来源:简明医彀卷五10. 茅煎汤10.1. 减:石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10.2. 组成:柴胡(去苗,净洗,焙干)1两,甘草1分。10.3. 功效:小儿黄疸病。10.4.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五11. 甲乙化土汤11.1. 减:石膏、葛根、茯苓、柴胡、陈皮11.2. 组成:白芍

9、5钱,甘草3钱。11.3. 功效:出血后,脾阴虚,脉数身热,咽痛声哑等。11.4. 来源:血证论卷七12. 陈甘饮12.1. 减:石膏、葛根、茯苓、柴胡、白芍12.2. 组成:陈皮(去白)5钱,甘草1钱。12.3. 功效:乳痈初起。12.4. 来源:仙拈集卷三引要览13. 柴胡汤(圣济总录卷六十。)13.1. 减:石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13.2. 组成:柴胡(去苗)半两,甘草(炙)1分。13.3. 功效:黄疸。热疸。13.4.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14. 柴胡散14.1. 减:石膏、葛根、茯苓、白芍、陈皮14.2. 组成:柴胡4两(洗,去苗),甘草1两(炙)。14.3. 功效:伤寒时疾,中暍伏暑,邪入经络,体瘦肌热,发热不解,有类伤寒,欲作劳瘵。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