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10年工程建设初步设计_第1页
05-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10年工程建设初步设计_第2页
05-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10年工程建设初步设计_第3页
05-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10年工程建设初步设计_第4页
05-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10年工程建设初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检索号:32-X0563C-A编号:X0563C-A-0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if江苏省建设方案(2010年度)初步设计总说明书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工程设计 甲级100001-sj工程勘察 甲级100001-kj二O O年三月16-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二二江苏省建设方案(2010年度)初步设计总说明书批 准:审 核:校 核:编 写:目 录1. 编制说明41. 1编制背景41.2编制依据42. 主要设讣原贝U53. 设计内容和范围54. 系统概况64. 1江苏电网概况64.2计量装置现状、采集现状74. 3存在主要问题75.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86. 系统建设目标及遵循的原则

2、96.建设目标96. 2系统建设原则97. 工程建设规模及方案107.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规模107. 2采集系统工程建设方案107. 2.1方案设汁107. 2. 2建设方案15-16-1 编制说明11编制背景根据国网公司的要求,利用5年时间(20102014),建设覆盖公司系统全部用户、实现用电信息实时釆集、全面支持预付费控制,即“全覆盖、全釆集、全费控”的釆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成果在电网规划、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工作中得到全面应用。釆集系统釆集的覆盖范围为本单位经营区域內全资公司直供直管的五类电力用户和公 用配变考核计量点,其中五类电力用户分别是大型专变用户、中小型专变用户

3、、三相一般 工商业用户、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12编制依据 DGJ32/J11-2005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供电营业规则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快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力营销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5号令)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安全防护总体方案(试行)(国家电网信 息(2008) 316 号)"SG186”工程营销业务应用

4、标准化设计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软件标准化设计国家电网营销(2010) 153号关于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意见国家电网营销(2010) 119号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编制工作要求国家电网公司2010. 02.20江苏电网智能化规划江苏省电力公司2009. 11 Q / GDW 37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Q / GDW 374 -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Q / GDW 375 -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Q / GDW 376 -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Q / GDW 377-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

5、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Q / GDW 378 -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 Q / GDW 379 -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 Q / GDW 380 -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 Q / 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 / GDW 365-2009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2 主要设计原则(1) 优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原则:建设一套完整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江苏省现有 的用电信息釆集主站基础上,按照国网公司“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要求,实现计量 装置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实现全省电力用户

6、的远程 费控和负荷管理等业务的应用。(2) 先进性原则:发挥智能电能表和采集终端的技术性能优势,利用数据网络通信资 源,实现用户电能表电量信息与主站电量采集系统的传输,符合电能量采集技术的发展方 向。(3) 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和设备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系统整体的性能价 格比。3.设计内容和范2010年按照国网公司的整体规划和江苏省公司的建设计划核准要求,建设用电信息采 集系统主站,实现用户用电阶梯电价和预付费控制管理;建设配电网光纤通信信道,覆盖 到配网线路下的专变和配变,2010年敷设200公里光缆。建设3万专变用户的用电信息采 集,完成全部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建设;建设475万

7、规模的城网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 集,使城网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达到50%o16-本报告设计內容为2010年江苏3万专变用户、475万城网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釆集 系统工程的实施方案,包括采集主站系统的改造、通信信道的建设、现场终端和计量装置 设备等安装及改造。4.系统概况4.1江苏电网概况江苏电网是华东电网重要组成部分,供电范围包括苏南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 苏州五市及苏北扬州、泰州、南通、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八市共13个省辖市。江苏电网东联上海、南邻浙江、西接安徽,现有8条500kV省际联络线分别与上海、 浙江、安徽相联,3条500kV线路与山西阳城电厂相联,1条

8、77;500kV直流线路与三峡电站 相联。2009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313. 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 27%。供电量2851亿千瓦时, 售电量2624.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8%。电网用电最大负荷为52297MW,同比增长 10. 64%o全省综合线损率累计7. 93%,其中国网属6.21%;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率累计7.89%, 有损线损率8. 13%,其中国网属7.38%,有损线损率7.58%。近年来,江苏加快了新农村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加大对重点城市及地、县级电网 建设的改造力度,加强和完善了地区配电网结构,不断提升配电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逐步消除供电“瓶颈”,为坚

9、强智能配电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目前全省10/20kV 配电网线路共计16868条,总长18.9万公里;绝缘化率26.96%,电缆化率14.92%,架空线 路占比86%;线路每条平均长度10.67km,线路每段平均长度4.01km。2009上半年,按国网SG186标准化设计开发的新版"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在江苏全省 及13个地市供电公司正式上线运行,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集成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 系统”作为营销业务应用的组成部分也同步正式上线运行。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模式,在13个地市供电公司分别部署采集 系统,各地市采集数据汇总至省公司应用平台完成数据汇总与省

10、级应用。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应用紧密集成,共用同一套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与营销业务应 用系统间不需要接口。采集系统主站符合国网SG186标准化设计,完全符合Q / GDW378. 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主站软件设计导则的要求,基本符 合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软件标准化设计的要求。4. 2计量装置现状、采集现状1)315kVA及以上专变用户:目前江苏省315kVA及以上专变计费用户已全部安装了 5.7 万台I型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覆盖率为100%,主要采用230MHz无线专网信道通讯,现役 负荷管理终端满足终端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2)100kVA-315kVA专变用户:

11、目前江苏省100kVA-315kVA专变计费用户已全部安装了 4. 1万台I型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覆盖率为100%,主要采用230MHz无线专网信道通讯,现 役负荷管理终端满足终端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3)lOOkVA以下专变用户:目前江苏省lOOkVA以下专变计费用户已安装了 1.3万台II 型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覆盖率为31%,主要采用GPRS无线公网信道通讯,现役负荷管理终 端满足终端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4)台区现状:目前江苏省各地零散的装有一些集抄终端,已接入80万低压用户,但 台区尚未安装公变采集终端。5)用户电能表情况:目前在运行单相电能表2670万,三相电能表278万。其中950万 城

12、网用户安装复费率电表和单费率电表,具备RS485接口,基本满足用电信息采集和阶梯电 价的要求(复费率用户的阶梯电价通过日抄表的功能辅助实现)。4. 3存在主要问题1)现役低压用户采集终端(集中器、采集器)不满足终端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需要 按照建设规划全部更换。2)现役所有电表均不具备跳闸功能,需根据电表轮换周期逐步安排轮换成复费率远程 费控智能电能表。其中2000万农网用户目前安装的单费率电表不具备通信接口,在建设用 电信息采集系统时需全部更换。3)低压居民用户和小于60A的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的欠费跳闸控制功能采用电表內部 跳闸开关实现,不需更换计量箱内开关;大于60A的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采

13、用外置开关实 现跳闸,5年需更换60万计量箱内开关。-16-4)目前釆集终端的检测以抽检为主,釆集终端的检测并未大规模开展。釆集系统建设 中将会大量新增采集终端设备,需要增配采集设备检测装置,并加强专业培训。5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经过江苏省负荷管理系统和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多年的建设,在运行管理上积累了一定 经验,显现了一定效果。虽然目前电力行业已经制定颁布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低压用户 (含居民)集抄系统等管理规范。但是,对于整个用电信息采集领域,还缺乏一套全面、 统一、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运行管理规范。由于缺乏统一、完善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用电信 息采集领域存在设备制造厂家各自为阵,产品

14、功能重复、各类通讯规约五花八门等现象。 一方面增加了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投入,另一方面阻碍了用电信息采集统一平台的 建设,影响了用电信息采集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同时,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 能的拓展和各项应用的深入,现有的运行管理规范已难以适应当前的需要,需要继续进行 补充、完善。同时,随着电力企业提高自身经营效益要求的不断深化,以及电力客户对电力企业服 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用电信息的采集与应用,搭建电网企业与电力客户之问快速 有效沟通的桥梁日益成为公司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由于目前釆集系 统总体覆盖用户分散、覆盖率低,技术标准差异大,功能相对简单,满足不了 “

15、三集五大” 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特征要求,满足不了 “SG186”系统深化应用的需求,难以支撑新能 源使用、阶梯电价执行及互动式服务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公司上下强化集约化经菅、精 细化管理的工作力度,迫切需要建设一套高效、集约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规范的运行管 理体系。因此,加快采集系统建设已成为建设“大营销”体系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公司 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网公司已正式发布了釆集系统和智能 电能表系列技术标准,营销信息系统已全面推广应用,为系统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釆 集系统的建设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实现电力客户用电信息 采集的“全覆盖、

16、全采集、全费控”。6 系统建设目标及遵循的原则6.1建设目标根据国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要求,利用5年时间(20102014), 建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全省经营区域内直供直管的五类电力用户和公用配 变考核计量点、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实时采集、全面支持预付费控制,实现“全覆盖、 全采集、全费控”的建设目标。满足“三集五大”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特征要求,满足 “SG186”信息化深化应用的需求,支撑新能源使用、阶梯电价执行及互动式服务的开展, 使得用电信息采集成果在电网规划、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工作中得到全面应用。用户信息采集系统规模,以目前全省2977万用户为基础

17、,按照年6%的增长率进行设 计与建设,2010年建成系统接入的5类用户的总覆盖率不低于15%; 2011年建成系统接入 的5类用户的总覆盖率不低于40%;2012年建成系统接入的5类用户的总覆盖率不低于65%; 2013年建成系统接入的5类型用户的总覆盖率不低于90%; 2014年完成全部5类用户的系 统接入,总覆盖率达到100%。6. 2系统建设原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项目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 的原则开展,具体建设原则如下:1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规划江苏省上网关口及变电站侧关口电能信息采集和用 户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整体建设计划。整体规划主站、远程

18、信道的建设;首先完成高压 用户的信息采集;重点开展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低压用户优先从用电量大的城网用户 开始实施;继续用好已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 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意识,处理好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制定并落实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规定, 做到安全质量可控、在控、能控。3. 标准统一、技术先进 严格执行国网公司已经发布的用电信息采集和智能电能表技 术标准,主站应用公司最新统一推广部署的营销业务应用电能信息釆集系统,并开发全省 业务应用监控平台。努力探索农网用电信息采集的技术方案,保持江苏省的采集系统技术 领先态势。4加

19、强协调、经济合理统筹考虑与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协调,实现远程通信网络与配 电网光纤网络共享。出台新建居住区设计导则,新建小区和新报装专变用户同步建设采集 (负荷管理)系统,光纤到表箱。7 工程建设规模及方案7.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规模2010年按照国网公司的整体规划和江苏省电力公司的建设计划核准要求,建设用电信 息采集系统主站,实现用户用电阶梯电价和预付费控制管理;建设配电网光纤通信信道, 覆盖到配网线路下的专变和配变,2010年敷设200公里光缆。建设3万专变用户的用电信 息采集,完成全部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建设;建设475万规模的城网低压用户用电信 息采集,使城网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

20、集覆盖率达到50%。7. 2采集系统工程建设方案7. 2.1方案设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针对江苏省营销业务管理模式,在省公司部署“省公司电能信息应 用平台”,实现全省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整体汇总管理分析,在地(市)公司部署'营销电能 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力用户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运行,构成“以省公司为核心,以地市为 实体”分布式的全省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各地(市)公司部署的“营销电能信息釆集系统”是“SG186”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以业务应用模块的形式,集成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统 一部署,并与业扩、预付费、自动化抄表等业务高度集成。7.2. 1. 1主站系

21、统主站系统按照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要求,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实现数据采集 管理、有序用电、预付费管理、电量统讣、决策分析、增值服务等各种功能。主站软件集 成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数据交互山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统一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如生 产管理系统等)进行交互,充分满足各业务应用的需求,并为其他专业信息系统提供数据 支持。主站软件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6- :用电信息采集主站I;其他佶息糸统电链电能信息采集业务2:MMIz无线£网光纤5网GPR5无线公两:电第务八、1鑒中搭1/采第卅荣第料 不不1 1 t 1 , 1 IP -Hc 1衣汁z终杂设备图1主站系统结构

22、图主站软件从物理上可根据部署位置分为主站、通信信道、釆集设备三部分,其中系统主站部分单独组网,与其它应用系统以及公网信道釆用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7. 2.1.2远程信道远程通信信道建设以光纤信道为主,在光纤信道暂未到达的地区利用GPRS无线公网 信道辅助通信,现有230MHz无线专网信道、GPRS无线公网信道继续保持,在光纤信道 建成后转换成光纤通信。(1)配电网光纤通信信道,光纤网络主要用于低压居民用户。在系统建设的进程中 逐步以光纤通信网络替换现有230MHz和GPRS通信信道,最终实现全部电力 用户在光纤通信网络上的用电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应用。(2)230MHz无线专网

23、信道已经作为江苏省100RVA及以上用户的数据远程传输信道 使用多年,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仍作为远程通信信道使用。(3)GPRS无线公网信道在江苏省已经建设了分别以地市公司为接入点的GPRS专网 通信信道,作为50100RVA用户采集的主要信道。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也可 作为远程通信信道使用。7.2. 1.3专变用户采集方案根据江苏省管理要求,对大型专变用户继续应用安装I型负荷管理终端,对中小型专 变用户继续应用II型负荷管理终端终端,oI型/II型负荷管理终端国网的最新规范和江苏省现在运行的04版I型负荷管理终端基 本一致。协议与现有江苏省执行的标准Q/GDW130略有差异,采集系统主站将同

24、时支持这 两种协议。7.2. 1.4低压用户采集方案低压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方案原则上以配变台区为单元建设采集系统,用一台集中器 实现台区下所有低压用户的信息采集,同时采集配变考核关口电能表,实现配变关口采集。根据国网公司的总体设汁方案,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的总体架构是小范围内先行集 中采集,然后统一上传到主站。系统建设最主要的难点是需要选择可幕性满足要求的低成 本本地信道解决方案。国网公司将LI前所能采用的本地信道归纳为窄带低压电力线载波、宽带低压电力线载 波、微功率无线、RS485总线共4个种类。(1)窄带低压电力线载波利用电力线来抄表是最便捷的解决方案,应用于抄表中已有30多年。窄带载波芯

25、片价 格低廉,可直接内置于电表内,成为载波电能表。(2)宽带低压电力线载波是基于家庭内电力线通信的技术发展而来,口前最高速率能达到200兆,曾用于宽带 入户的业务推广。该技术有效通信距离短,在抄表业务中的应用还不成熟,不宜大规模应用。(3)微功率无线H前能符合抄表要求的微功率无线技术有很多种,统称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Wireless Sense Network ),其采用了微型蜂窝组网技术通过多点接力来解决微功率和距 离的矛盾,物联网是国内对这一技术的最新称呼。无线电通信需要有频段许可,忖前使用的是业余无线电频段,易受外界干扰。无线通 信不能穿透墙壁,受到城市高楼的阻挡及各种外来干扰,

26、抄表成功率偏低。(4)RS485 总线RS485是一种传统的点对多点总线型通信网络,通过两芯双绞线连接各个节点实现中 等速率的通信,简单、可靠、实用,U前电能表均提供此接口。应用RS485总线网络作台 区下的电表集中抄表连接时一个可靠的通信方案,但在已建成小区内施工放线较为困难。RS485总线通信抄表,相比于前三种方案,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成熟、可幕。最大的 缺点是需要布线施工,在已建成小区重新施放电缆工程量巨大,管理困难。本地信道选择1)江苏省总体方案中对新安装的智能电能表采用远程费控方式,要求有可靠的通信 信道。宽带载波和小无线还不成熟,窄带载波信道的现状不能满足远程费控要求。2)江苏省城网

27、用户电表均具备RS485接口,大部分是分时电表,在用电信息采集系 统工程中电表不更换,基本采用集中表箱安装,具备采用RS485方案的条件。基于上述条件,建议今年城网的建设以RS485总线方案为主。-16-本地集中方式1)在集中表箱安装的低压用户区域,在不具备将全部表箱施放电缆到配变时,采用“楼栋局部集中方案”。配变总表光纤或GPRS上代集中器本地通信信道集中器栋电能表单个电能衣RS485电能表RS485电能老(無中茨箱)集中表箱)楼 栋四四四即四四|问四即郴iRS485电能农 RS佃5电能处(集中衣箱 集中衣箱)oc516-图3楼栋局部集中方式示意图根据现场的情况,连接尽可能多的表箱,一个台区

28、分多个集中器上传,对零散的工商业户以RS485线缆连接,配变安装带GPRS模块的智能(无线)电能表。此类用户约占全省城网用户的70%。2)对具备电缆井、沟道等施工敷设电缆容易的区域,如高层楼宇等,采用“全RS485电缆台区集中方案电能表RS486电能安ES电能衣RSC85电能黑(矣中*«)集中农範)(集中农箱)图4全RS485台区集中方式7F意图从各个表箱敷设RS485电缆到配变,在配变侧安装集中器和配变总表。如果配变在地下室等无GPRS信号的地区,可将集中器安装在某一表箱旁。此类用户约占全省城网用户的 15%o7. 2.2建设方案一、方案说明首先完成专变用户全覆盖,根据江苏省专变用

29、户建设的管理要求,安装II型负荷管理 终端;完成全省城网配变和农网综合变的关口计量点采集,实现供电量的全面实时监控, 为低压分台区线损考核打好基础;针对低压商业户的用电管理问题,重点实施低压工商业 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今年完成全部城网低压工商业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实现费控功能。2010年共计完成3万专变用户、9.5万农网综合变关口计量、5.2万城网配变关口计 量和475万户城网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专变:共计新增II型负荷管理终端3万台。城网配变:通过加装CT、新增配变总表,通过无线公网直接或经RS485线接入集中器与主站通信。 农网综合变:将农网综合变关口表全部更换为带GPRS模块的多功能电

30、能表,通过无线公网直接与主 站通信。共计新增综合变总表(带GPRS模块)9.5万只。低压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低压用户包括居民用户385.9万户,工商业用户89.1万户(其中,电流大于60A的三 相工商业用户2.5万户)。具备全部施放电缆到配变条件的用户,采用“全RS485电缆台区集中方式”采集;其余用户采用“局部集中方式”采集,具体实施如下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方案1lOOkVA以下专 变用户采集补装II型终端3万台,改造50%用户供电回路安装II型负荷管理终端2完整台区采集 (85万户,台区 集中方式)0.57万台配变关口采集安装集中器(光纤或GPRS上行通信), RS485总线方式连接到各个表箱 安装配变总表(0.5级智能电能表)85万居民用户部分轮换为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内跳闸3完整台区采集(332.2万户,局 部集中方式)163万台配变关口采集安装05级智能电能表(无线)0.8万三相工商业用户 (280A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