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工程实施规范(DOC)_第1页
光缆线路工程实施规范(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2621380.doc 1 光纤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施工规范和验收要求,是本公司光纤线路工程 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 XXXXXXXXXXXXXX 新建光纤项目线路工程的设计、施工 与验收。属于本公司自建的光纤工程项目,应严格按照本规范所 要求的内容执行;属于集约化建设、代建、合建等工程建设模式 的光纤工程项目,也可参照本规范执行,如客户方有相关规范要 求,则以客户方要求为准。 本规范未列入之内容按设计文件要求办理。 本规范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 XXXXXXXXXXXXXX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所引用的下列标准构成本规

2、范的内容,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 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YD/T 5138YD/T 5138- -20052005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 5137YD 5137- -20052005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5121YD 5121- -20052005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 5102YD 5102- -20052005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T 988YD/T 988- -20072007 通信光缆交接箱 第一章 光缆敷设要求 1.1.1 1.1.1 光缆敷设 1 1)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最大允许张力( 600N600N) 的

3、80%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最大允许张力, 且主要牵引 512621380.doc 2 力应作用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2 2)静止状态下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15 15 倍,施 工过程中应不小于光缆外径 20 20 倍; 3 3)光缆敷设过程中和静止状态下,应无扭转,严禁打背扣、 有浪涌等现象; 4 4)光缆敷设完成后,人(手)孔内新建光缆不得与既有光缆 发生对绞,原则上同一子管内不应并孔敷设,子管内光缆根数不 应超过 2 2 根及以上; 1.1.2 1.1.2 人(手)孔内光缆处理 1 1)管道光缆在人(手)孔内,应紧靠人(手)孔壁走线,采 用白色胶皮做外保护,用绿色的

4、 PVC PVC 自粘带缠绕作标识,并用扎 线绑扎在支架托板上; 2 2)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光缆预留,接头人井两侧光缆接续完成后 预留长度应各不少于 15 15 米; 3 3 )光缆盘留圈余线应用白色胶皮、绿色 PVCPVC 自粘带作缠绕保护 绑扎后再作盘留及固定; 4 4 )光缆余留圈必须靠墙固定在人井支架托板上,余留圈直径不 得小于 60cm60cm; 1.1.3 1.1.3 光缆标识牌格式和挂设 1 1)光缆挂牌采用统一的标识牌 , , 标识牌挂设位置和数量按照应 标注内容包括:光缆权属单位、光缆路由去向、光缆规格程式、 抢修报障 400 400 电话等要素, 字体应清晰可辨 ( 式样规格

5、详见附件 1) ; 2 2)标识牌挂设位置和数量:机房槽道内光缆的起点和终点各挂 512621380.doc 3 1 1 块,槽道较长的可在中间增挂几块;上线柜每层楼开启处挂 1 1 块,地下室应视情况挂设;每个人孔内的光缆在 A A、B B 方向各挂 1 1 块标识牌,同路由敷设的多条光缆除挂相应数量的标识牌外, 还应标明所在中继段名称,以示区别。 第二节 其它光缆敷设要求 1.2.1 1.2.1 进局敷设光缆 1 1)机房引入光缆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预留,余留位置应设置在 进机房前人孔内或终端杆上 , , 机房内也做相应的预留 25 25 米左右; 2 2)进局光缆经由走线架,拐弯点、上线柜、

6、每层楼开门处应 绑扎固定,光缆排列应整齐,不重叠,不交错,不上下穿越或蛇 形;引上转角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规定; 3 3)光缆进入机房后,在走线架布线,有强弱电双层走线架的, 应在弱电走线架敷设光缆;机房内只有一层走线架的,光缆敷设 位置应与电源线保持适当的间距,严禁和电源线绑扎一起; 4 4) 光缆在机房内必须吊挂标志牌,位置在光缆进入 ODFODF 架前 光缆根部;客户端进线室的光缆应按要求做好挂牌标示; 5 5) 进线室的管孔及局前人孔内通往进线室两侧的管孔, 内外 窗口必须做防水堵塞; 512621380.doc 4 6 6) 光缆进机房墙洞(进线孔)必须采用防火泥,并及时封堵。 1.2.

7、21.2.2 大楼内敷设光缆 1 1) 进大楼光缆引入窗口的封堵处理,同 1.2.1 1.2.1 第五条、第六 条; 2 2) 光缆进入大楼水平布线应走相应的线槽,垂直走线应走弱 电间梯形桥架; 3 3) 光缆布放应整齐、平直,固定牢固,无明显扭绞和交叉, 不得溢出线槽和桥架; 4 4) 线槽内光缆引出,必须从线槽侧面开孔,并套接金属软管或 塑料线管沿墙固定。 1.2.31.2.3 沿墙敷设光缆 1 1) 光缆沿墙壁敷设方式包括自承式、吊线式和钉固式三种方 式; 2 2) 若使用吊线式架空方式,拉攀固定位置不得在非承重的装 饰类墙面,吊线钢铰线不得小于 7/2.2 7/2.2 ; 3 3)沿墙

8、壁敷设光缆,严禁绑扎固定在建筑物防雷带上; 4 4)墙壁光缆路由一般按水平和垂直方向敷设,以便后期运维 管理; 5 5)墙壁光缆的位置,标高应尽量一致,跨楼光缆高度应高于 货车行车高度; 6 6) 墙壁光缆采用“ U”U”卡钉钉固,钉固间距为 4040- -50cm50cm; 7 7) 墙壁光缆离地面高度应 3 3 m m 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应采 用钢绞线吊挂, 其缆线最低点距地面应符合架空敷设方式的要求。 512621380.doc 5 第三节 光交箱进缆及跳纤要求 1 1) 光交箱内光缆固定应按照安装技术要求,光缆在上层箱体 内作固定,光缆标志牌必须吊挂在箱体下层引入区; 2 2) 光缆

9、引入光交箱引上安装的顺序, 从右到左依次使用光缆 引入管孔及箱内固定端子; 3 3) 光交箱内光纤束管必须套装塑料管作保护, 并在光纤束管 上作数字号码标识; 4 4) 光交箱内跳纤长度应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容量 288 288 芯箱应 采用不大于 2 2 米跳纤,容量 576 576 芯箱使用跳纤长度不大于 3 3 米; 跳纤盘留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不可交叉,多余部分盘放在盘纤 区内; 5 5)光交箱内跳纤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纤序跳接,跳纤两头 应做好标签,必须使用我司提供的统一标签,标签上应标明线路 名称及使用的端口号等信息( 式样格式详见附件 2); 第二章 光缆接续和成端、测试要求 2.

10、1.1 2.1.1 光缆接续 1 1) 光缆接头盒应按照光缆接续操作工艺及接头盒安装说明书 准确安装,不能出现进水,安装不牢固等情况,并做好防潮处理; 2 2)光缆加强芯在接头盒内必须固定牢固,金属构件在接头处 应呈电气断开状态; 3 3)光缆束管在接头盒内开剥、盘留长度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及 接头盒操作说明512621380.doc 6 书; 4 4)光缆接续前应核对光缆端别、光纤纤序; 5 5) 所有新建光缆在第一次施工,光交箱、接头盒、 ODFODF 等应在 光缆束管根部用束管号码套标识束管顺序编号; 6 6) 一般无特殊要求按照光缆出厂色谱顺序,我司一般采用国 际全色谱光缆;非全色谱光缆以

11、束管颜色红绿白白白,先内 圈后外圈的顺序标准; 7 7) 光纤接续按接头盒安装要求,应采用热熔套管保护,且热 熔套管必须固定到光纤卡槽内,无松动现象,严禁将光纤收容盘 内光纤卡槽拆除; 8 8) 余纤在光纤盘片内的曲率半径应 40mm40mm 盘绕方向应一致, 无扭绞,无挤压情况; 9 9) 光缆接头盒内,必须准确填写接头卡片。 2.2.12.2.1 光缆成端接续 1 1) 成端光缆:根据终端设备的配置,合理固定光缆和光缆余 留,光缆余长部分应在进线室或机房中适宜位置盘放,其余缆长 度及光缆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成端光缆必须有挂牌标识; 2 2) 光缆在 ODFODF 或单设的光缆终端盒做终

12、端,光缆内的金属构 件在箱内作电气隔断; 3 3) 光缆进入 ODF/ODBODF/ODB 应按安装要求固定,并使用专用金属抱 箍固定光缆,不得使用扎带固定; 512621380.doc 7 4 4) 光纤成端应按纤序规定和尾纤熔接; 5 5) 光缆成端后在显要位置设置光纤链路去向、纤芯应用等标 识。 2.3.12.3.1 光缆验收测试 1 1 、验收测试类别:中继段光缆测试、用户光缆测试。 2 2、验收测试内容: 1 1)中继段光缆测试:核对中继段光缆长度(包括新建段光缆 长度)、有无断纤错纤、中继段全程衰减、光纤熔接、跳接点损 耗数据,是否符合指标要求; 2 2)用户光缆测试;核对用户光缆

13、长度、有无断纤错纤、用户 光缆段衰减、光纤熔接、跳接点损耗数据,是否符合指标要求; 3)接头包、光交箱等 GPSGPS 地理定位数据核对。 3 3、验收测试范围: 1 1) 中继段光缆测试范围, 应是机房与机房的 ODFODF 架、ODBODB 之间 成端外线端口与端口的之间; 2 2) 用户光缆测试范围: 室外光交箱成端耦合器与客户机房 ODBODB 外线端口之间; 4 4 、验收仪表标准 1 1 )以电信常规光特性测试仪表,须通过行业有资质检测机构 年检的; 2 2)验收仪表选用:根据验收项目工程内容对应国家 75 75 定额标 准要求,选用相应仪表,组织验收测试。 5 5 、验收参数标准

14、 1 1) 测试数据包括:光纤线路传输距离( kmkm)、光纤线路衰减 512621380.doc 8 (dBdB)、衰减系数(dB /km dB /km )、接头损耗和耦合连接损耗( dBdB) 等; 2 2) 光纤工程项目的光缆验收测试仪表参数设定应符合设计文 件、工程现场情况的范围要求; 3 3) 中继段全程衰减、光纤熔接、跳接点损耗一般采用单向测 试法,如有疑议应采取双方向测量取其平均值的方式; 4 4) OTDROTDR 光时域反射仪核对全程衰减、中继段衰耗等光特性指 标有疑议的,以光源、光功率计测试数据为准; 5 5)光纤工程项目的光纤接续测试指标要求如表 光纤接续测试指标要求 测

15、试项目 测试条件 指标要求 平均接头损 耗 双方向 三 0.08 dB0.08 dB 光交箱跳纤 衰耗 单方向 三 1dB1dB 光分路器衰 耗 两个方向 按出厂技术标准 光纤全程衰 减 1310nm1310nm 波长 三 0.36 dB /km0.36 dB /km 1550nm1550nm 波长 三 0.22 dB /km0.22 dB /km 6 6) 光纤连接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a) 插入损耗应w 0.5dB 0.5dB (重复性和互换性); b b) 回波损耗:PCPC 型40dB40dB、APCAPC 型6060dBdB。 512621380.doc 9 7 7) 光中继段衰减

16、= =线路长度X每公里衰减 + +接头数量X接头损耗 + +光交箱数量X跳接损耗 + +光分器数量X固有损耗。 6 6、测试验收标准 1 1)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曲线(即光纤轴向衰减系数均匀性) 检查,应在光纤成端、项目全部完成后进行; 2 2)光纤后向散射曲线应有良好线形且无明显台阶,接头部位 应无异常; 3 3)光纤后向散射曲线检查可与光纤线路衰减测试同时进行; 4 4) OTDROTDR 打印光纤后向散射曲线应清晰无误,并附有光纤散射 曲线的损耗点事件表; 5 5) 光纤长度测试波长为 1550nm,1550nm,大芯数光缆(9696 芯以上)应 测试光缆内层光纤长度; 6 6) 光纤线路

17、损耗的质量检测,应按项目需要选择测试波长为 1310nm 1310nm 或 1550nm1550nm; 7 7) 中继段光纤通道总衰减,包括光纤线路损耗和两端连接器 的插入损耗;应采用稳定的光源和光功率计经过连接器测量;一 般可测量光纤通道任一方向( A A- -B B或 B B- -A A)的总衰减(dBdB); 8 8) 光纤熔接损耗单方向三 0.20dB0.20dB,双方向平均值三 0.08 dB0.08 dB;512621380.doc 10 附件 1:光缆号牌 翰威通信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编号) 光缆走向: 规格程式: 保障电话: 施工时间: 长度:80mm 宽度:45mm5126

18、21380.doc 11 附件 2:光交箱内跳纤标签 工程名称: 关联端口: X盘X端口 折叠后标签尺寸:50mm*13mm512621380.doc 12 _ 至 _ 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测试记录 损耗 光纟 损耗 损耗 光纤丿予号 T予号 光纤丿予号 dB dB/Km dB dB/Km dB dB/Km 1 AT B 13 AT B 25 AT B B A BT A BT A 2 AT B 14 AT B 26 AT B BT A BT A BT A 3 AT B 15 AT B 27 AT B BT A BT A BT A 4 AT B 16 AT B 28 AT B BT A BT A BT A 5 AT B 17 AT B 29 AT B BT A BT A BT A 6 AT B 18 AT B 30 AT B BT A BT A BT A 7 AT B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