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史—汉代部分_第1页
中国法史—汉代部分_第2页
中国法史—汉代部分_第3页
中国法史—汉代部分_第4页
中国法史—汉代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自刘邦起,直至文帝、景帝,一直奉行“清静无为”的道家黄老思想,确立“与民休息”、“宽省刑罚”的指导思想。汉初经过连续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稳定了汉王朝的统治地位。 西汉武帝时期,国家已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儒学大师董仲舒适应统治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系统阐述“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得到统治者肯定,遂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承袭了孟子、荀子思想,吸收了法家与阴阳等家学说,丰富了儒家思想体系,对两汉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与与 早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为争取民心,入咸阳后,宣布废秦早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为争取民心,入咸阳后,

2、宣布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约法三章”,即,即。但建立汉代后深感三章之法不足以惩办犯罪。于是,刘邦。但建立汉代后深感三章之法不足以惩办犯罪。于是,刘邦命令丞相萧何参照秦法,命令丞相萧何参照秦法,。九章九章律律在原秦律六篇基础上,增加在原秦律六篇基础上,增加户律户律、兴律兴律、厩律厩律三篇,形成九篇体例。汉三篇,形成九篇体例。汉九章律九章律成为两汉基本法律。成为两汉基本法律。 2、与与 西汉立法活动频繁,除西汉立法活动频繁,除九章律九章律外,还有外,还有傍章律傍章律、越宫律越宫律、朝律朝律等,等,构成汉律主体部分。,构成汉律主体部分。 傍章律傍章律是叔孙通参照古代礼仪而制定

3、,主要是礼仪制度是叔孙通参照古代礼仪而制定,主要是礼仪制度方面的内容,共计方面的内容,共计18篇。篇。越宫律越宫律是汉武帝时廷尉张汤制定的是汉武帝时廷尉张汤制定的有关宫廷警卫方面的法律,共计有关宫廷警卫方面的法律,共计27篇。篇。朝律朝律又称又称朝贺律朝贺律,是武帝时御史赵禹制定的有关朝见皇帝的制度礼法。是武帝时御史赵禹制定的有关朝见皇帝的制度礼法。 1 1 自商鞅改法为律以来,自商鞅改法为律以来,因因为刑律是刑事性的普遍性的经常性的成文法典,故起到了国家大法的作用。为刑律是刑事性的普遍性的经常性的成文法典,故起到了国家大法的作用。汉代在正律之外,还制定了一些单行律文,如汉代在正律之外,还制定

4、了一些单行律文,如酎金律酎金律、上计律上计律、左官律左官律等,以适应当时统治需要。等,以适应当时统治需要。 2 2 汉代诏令多且涉及面宽,官府将皇帝诏令相继汇编为令甲、令乙、令丙汉代诏令多且涉及面宽,官府将皇帝诏令相继汇编为令甲、令乙、令丙等。同时还有些单行的诏令颁行,如征税方面的等。同时还有些单行的诏令颁行,如征税方面的田令田令、财产登记方面的、财产登记方面的缗钱令缗钱令。 3 3 根据根据释名释名解释:解释:“科,课也,课其不如法者罪责之也。科,课也,课其不如法者罪责之也。”可见,可见,科与刑律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单行的刑事条例。如科与刑律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单行的刑事条例。如后汉书后汉书桓谭

5、传桓谭传注说:注说:,如汉代曾针对劫持人质勒索财物而,如汉代曾针对劫持人质勒索财物而规定规定持质科持质科,专事惩办这类犯罪,专事惩办这类犯罪。 4 4 如汉高祖七年诏曰:如汉高祖七年诏曰:“廷尉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廷尉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 。由于这种法律形式具有灵。由于这种法律形式具有灵活性与针对性,所以,被广泛应用。西汉武帝时仅死罪决事比就有活性与针对性,所以,被广泛应用。西汉武帝时仅死罪决事比就有13472事。事。 西汉建立后,非常重视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文帝鉴于当时继续沿用秦西汉建立后,非常重视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文帝鉴于当时继续沿用秦代黥、劓、斩左右趾等肉

6、刑,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开始考虑改革肉刑问题。代黥、劓、斩左右趾等肉刑,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开始考虑改革肉刑问题。当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也为改革刑制提供了良当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也为改革刑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好的社会条件。 文帝开始刑罚改革的直接起因是文帝十三年,齐太仓令淳于公获罪当施黥刑,其小女缇萦上书文帝,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并指出肉刑制度断绝犯人自新之路的严重问题。文帝为之所动,下令把 文帝的改革,从法律上宣布废除传统残人肢体的肉刑。但其中也有由轻改重的现象,如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虽然劓刑、斩左趾改为笞刑处罚。但因笞刑数太多,使受

7、刑之人难保活命,因而班固称其为“外有轻刑之名,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内实杀人”。 汉景帝继位后,在文帝基础上对刑罚制汉景帝继位后,在文帝基础上对刑罚制度作了进一步改革。景帝元年下诏说:度作了进一步改革。景帝元年下诏说:。为。为此,他主持重定律令,将文帝时此,他主持重定律令,将文帝时。 景帝中元六年,又降诏:景帝中元六年,又降诏:。 同年,景帝又颁布同年,景帝又颁布,规定笞杖,规定笞杖长五尺,面宽一寸,末端厚半寸,以竹板制长五尺,面宽一寸,末端厚半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这使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这使得刑制改革前进了一大步。得刑制改革前进了一大步。 。汉武帝时规

8、定不准诸侯私自选任官。汉武帝时规定不准诸侯私自选任官吏,凡官吏违犯法令私自到诸侯国任官的,就构成吏,凡官吏违犯法令私自到诸侯国任官的,就构成“左左官官”罪,并依罪,并依左官律左官律给予刑事处罚。给予刑事处罚。 。汉律规定诸侯官吏与诸侯王结。汉律规定诸侯官吏与诸侯王结成一党,知罪不向中央举告,就构成成一党,知罪不向中央举告,就构成“阿党阿党”罪。官吏罪。官吏与诸侯王交好,图谋不轨的,则构成与诸侯王交好,图谋不轨的,则构成“附益附益”罪。凡有罪。凡有阿党附益行为者,都要根据阿党附益行为者,都要根据阿党附益法阿党附益法,给予严厉,给予严厉惩罚。惩罚。 。汉律规定诸侯王擅自越出封国疆。汉律规定诸侯王擅

9、自越出封国疆界的,构成界的,构成“出界出界”罪,按照罪,按照出界律出界律,轻者耐为司,轻者耐为司寇,重者诛杀。寇,重者诛杀。 。诸侯王在参与祭祠宗庙时,必须。诸侯王在参与祭祠宗庙时,必须贡献上等醇酒与成色上乘的黄金,若以次充好,就构成贡献上等醇酒与成色上乘的黄金,若以次充好,就构成“酎金酎金”罪,要按罪,要按酎金律酎金律给以削地免除封国的处罚。给以削地免除封国的处罚。 其一,其一,。治安官吏凡。治安官吏凡“群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即构即构成成“沈命沈命”罪,要依罪,要依沈命法沈命法:“二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处)死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处)死”。其二,其

10、二,。治安官吏凡。治安官吏凡得知得知“贼盗贼盗”犯罪实情,而不及时举告犯罪实情,而不及时举告者,要与罪犯判处同样刑罚。如抓住者,要与罪犯判处同样刑罚。如抓住“贼盗贼盗”重犯而不及时严办,就要按照重犯而不及时严办,就要按照见知故纵法见知故纵法判处弃市死刑。判处弃市死刑。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它主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它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它来源于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它来源于儒家儒家的理论。的理论。 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诏令说:年)诏令说:即是说,对即是说,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再追究

11、刑事责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如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者,也可以任。如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者,也可以通过上请皇帝求得宽贷。自此,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确通过上请皇帝求得宽贷。自此,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确立下来。它反映汉代法律的开始儒家化,并且一直影立下来。它反映汉代法律的开始儒家化,并且一直影响着后世封建立法。响着后世封建立法。 汉承秦制,汉承秦制,皇帝掌握最高司法权皇帝掌握最高司法权。凡重大疑难案件须奏请皇帝作出最终裁决。凡重大疑难案件须奏请皇帝作出最终裁决。汉代皇帝常直接审理案件。汉代皇帝常直接审理案件。 1 1廷尉廷尉 为中央司法长官,审理皇帝交办的刑事

12、案件,另方面审判各地上报的重大疑难案件。廷尉属下有左右正、左右监、左右平等官佐,负责案件的具体审理工作。另外,发生重大案件时,实行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等高级官吏共同审理制度,时称。此外,汉成帝年间首开先例,在尚书台中又置,主断狱”,始掌握部分司法权。东汉时期提高尚书台地位,使“事归台阁”。尚书台正副长官以下分设六曹,其“主辞讼事”,为隋唐创建刑部打下基础。 2 2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中央负责法律监督的长官,西汉为御史大夫,东汉为御史中丞。下设属官有治书侍御史,执掌律文解释;侍御史,负责察举不法官吏,弹劾公卿违法等项工作。到东汉以后御史中丞权力进一步加强,负责察举不法官吏、举劾公卿违失外,还参与法律

13、修订与重大疑难案件审理,成为皇帝的“耳目之司”,发挥司法审判与法律监督的双重职能。 3 3司隶校尉司隶校尉西汉武帝以后,具有监督中央百官与京师地方司法官吏的双重职责。凡京师与中央机关有滞狱、冤狱,以及司法官执法违法等事,他都有权加以监督。轻者具有处罚权,重大案件直报皇帝裁决,而不经过丞相。西汉武帝时又设刺史之职,使其位次九卿,高于郡县,专司各地行政与法律监督之职。后逐渐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春秋春秋是孔子所著的一部鲁国编年史。它集中反是孔子所著的一部鲁国编年史。它集中反映了儒家思想观念与是非标准。自西汉武帝确立映了儒家思想观念与是非标准。自西汉武帝确立“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黜百家,独尊儒术”方针后,传统法律开始儒家化,方针后,传统法律开始儒家化,反映到司法领域,便出现了反映到司法领域,便出现了 ,如犯罪人,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忠”、“孝孝”精神的,即使其行精神的,即使其行为构成社会危害,也可以减免刑事处罚;相反,犯罪为构成社会危害,也可以减免刑事处罚;相反,犯罪人主观动机严重违背儒家倡导的精神,即使没有造成人主观动机严重违背儒家倡导的精神,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要给予严惩。严重危害后果的,也要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