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师版_第1页
《论语》教师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页(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道不行,乘椁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P57、58)24. (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1分)(2)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3分)参考答案:24.(1)升(登)堂入室(1分)(2) (3分)共同特点:毎则文字中孔子对子路的评价有抑有扬。2教育特色:针对性。(答“一分为二” “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亦 可)评析:略。每点一分。D . 2010年

2、浙江高考卷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 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 党论)参考答案:君子喻于艾,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狡,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 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E . 2011年样卷(三)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甲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 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 ”(

3、P3)23. (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乙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置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 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 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徳。24.上面这段文宇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23.(1)施行彻制,减轻賦稅。(2)年成不好吋应减轻赋稅,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 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24.不正

4、确。孔子认为,以徳报怨,則何以报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直 报怨,以徳报德,强调分清是非缘由,做到怨徳分明。(参见教材论语选读第39页)”三、浙江省新高考论语阅读题内容考点三、浙江省新高考论语阅读题内容考点09样卷: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你赞成谁的观点? 为什么? 考查:出世与入世的对立观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观(第四课:知其不 可而为之)09高考卷:不愤不启列成语,概括并简析教育特色。考查:教学原则孔子的教育教学观(第十一课:诲人不倦)10样卷:“由也升堂矣等,列成语,概括并简析教育特色。考查:教育特邑教育(第十二课:离山仰止。师生关系中也包含孔子的教育思想)10高

5、考卷:朋党论语句,列论语句,简析表达的思想。考查:以义交友修身(第六课:君子之风)11样卷:甲(1)实行减轻赋税政策(2)重视民生,体恤百性以巩固统治。考查:民本思想德政(第一课:为政以德)第3页乙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考查:爱憎分明一修身,交往观(第八课:周而不比)四、四、 浙江省新高考论语阅读題的取材。浙江省新高考论语阅读題的取材。09样卷:取之课内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09高考卷:取之课内 不愤不启列成语,概括并简析教育特色。10样卷:取之课内 “由也升堂矣”等,列成语,概括并简析教育特色。10高考卷:由课外而课内朋党论语句,列论语句,简析

6、表达的思想。11样卷:甲取之课内(1)实行减轻赋税政策(2)重视民生,体恤百性以巩固统治。乙由课外而课内打左脸送右脸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五、五、 浙江省新高考论语阅读题的题型。浙江省新高考论语阅读题的题型。09样卷:一小一大,简答题 探究题 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 成谁的观点?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09高考卷:一小一大,简答题评析题不愤不启列成语,概括并简析教育特色。10样卷:一小一大,简答题 评析题 .由也升堂矣”等,列成语,概括并简析教育特 色。10高考卷:一小一大,简答题 评析题 朋党论语句,列论语句,简析表达的思想。11样卷:甲一小一大,简答題 评析题(1)实行减轻赋税

7、政策(2)重视民生,体恤 百性以巩固统治。乙探究题打左脸送右脸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六、六、 论语阅读题特点小结论语阅读题特点小结1 -偏重人文性,不忘工具性。2课内,课外,均紧扣教材出题。3 .逐步増加内容、题量和分值。4.充分体现新课程注重探究的理念。5.高考原题与当年样卷所给的样题的考查形式有变化,不要迷信样卷试题。七、七、 论语阅读题论语阅读题2011高考的大致走向。高考的大致走向。1 -紧扣原著出题的基本命题策略不会改变,具体形式则可多样,既可直接从原著抽取 材料命题,也可从课外材料命题以课内内容作答。材料内部或多则材料间有共同性、对立性 或对立统一性2 .试题内容的重心会稳定在“论著内

8、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方面,但试题样式会灵活 多样。原材料当切合学生的生活,不会有太大阅读困难。在课文原著中当有比较明确的答案,可能产生的答案相对比较简洁。3试题会关注考生的“文化视野:不断探索考查从“文化视野”角度研读论著的能力。考 生在复习中应该思考这样的三个问题。(1)辨析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思想和后世加工过的孔子思想。(2)辨析孔子思想的精华和糟粕及对后世积极和消极的影响。(3)思考如何批判和继承孔子思想为现实生活服务。4.考查的能力坚持定位在“探究这一层级上。考查貌似多元开放,答案其实简单而确第4页定。八、论语阅读题解题及复习的策略。八、论语阅读题解题及复习的策略。1.基于理解词句含义探究

9、文化内涵,过好文字关。示例: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 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 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4子贡曰:坟口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宁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w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6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廈哉?人焉庾哉厂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w2 .梳理孔子思頰,评析和传承孔子(儒

10、家)文化传统,过好文化关。A.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无序的时代,是一个百姓承受苦难的 时代,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2)孔子是阶级社会的一员,他的政治理想包含了对于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他 的“爱”是一种有着等级差别的爱。B .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橡内容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

11、意义。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师生关系;社会理想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课文的思考练习题设计了不少探究题,涉及孔子各方面的思想观点,每课后面的“相关 链接”部分的知识短文,对我们整理孔子的思想体系大有帮助。C.整理示例:孔子的教育教学观第5页3.积累论语中的成语及引申的成语和熟语。(1)关于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2)关于教师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3)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因材施教学思并重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4循循善诱:启发诱导:教学相长第6页略,参见各课学案4.应试技能方面重点掌握解题技巧。解题时重点过好两个关:A.审题准确2

12、009年浙江高考卷(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不愤不启,不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P53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P54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怖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 段的成语。(1分)部分考生由于审题不仔细而出差错,误答题情况大体有如下几种:a不愤不启,不烘不发b举一隅不以三隅反c“过犹不及”、“祸起萧墙”述而不作-d隅以三反e举一返三(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误答:a启发式教学原则b“教学时不一定要

13、用语言来教”、“教导学生自主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等c有评无析、有析无评B.表达规范例:阅读下面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 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14.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5.21)孔子和宁武子的做法体现了不同的观点态度。你比较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3分)说说以下答案的不足之处考场答案1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宁武子面对无道的社会,善 于变通。

14、考场答案2:我赞同孔子的做法。因为孔子沐浴而朝,足见他对上级的尊重,更好地体 现了他的“仁”。考场答案3:我赞同宁武子的做法。因为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考场答案4:我赞同孔子的做法。因为孔子的言行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是对 社会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力求规范答题观点一:赞同孔子的做法。理由:孔子的做法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2陈成子弑简公,违背了君臣之道,造成天下的“无道”,孔子虽告老还乡,仍以大夫职 责报告哀公,这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情怀和维护道义的坚定信念。3假如在无道的社会中,人人像宁武子一样明哲保身,那又有谁会出来维护正义?改变 社会的混乱局面?观点二:赞同宁武子的

15、做法。第7页理由:宁武子的做法体现了道家“无道则隐”的处世精神。2宁武子懂得为官处世之道,能够在两朝更替下安然无恙,大智若愚,这在乱世中不失 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3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2009年考试说明例卷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 之士哉?-夫子忧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4.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2)你赞

16、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2)赞成孔子的观点。|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 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 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 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匚 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 之才有希望。赞成桀溺的观点。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 点上不能自欺欺人。洁身自好

17、、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 以退为进的方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附:评析题或探究题规范答题指要:1评:观点明确2析:理由充分A概括性话语揭示其本质或含义。B结合材料(有时要结合现实)分析其作用、影响。C如有对立面,结合对立面的观点予以反驳,增强说服力。答题时注意:1个性化的观点应该是健康而理性的。2答题应该基于文本(题目)且有充足理由3先亮观点后作分析让人一目了然,争取做到厚积薄发。4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能理出采分点。5文句通顺,书写整洁,表现良好素养。九、训练题例选。九、训练题例选。1 :台州市2011年第一次调考试题阅读甲

18、、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7分)甲子曰:“笃信好学,守死毎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 道,贫且贱焉,第8页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P15,第三课待贾而沽选文超纲, 考查內容没有超纲)23. (1)文中哪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富贵观?(1分)(2)请简要分析孔子的富贵观。(3分)乙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P38)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应该争强好胜,应该与世无争,只有这样,才能与别 人和谐相处。孔子的观点不符合现代社会崇尚竟争的潮流。24.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23. (1)邦有道,贫且贱

19、焉,趾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2)应该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超;不符合道义的當贵荣华坚 决不予接受。(写对1点得2分,写对2点得3分,仅对句子作翻译,得1分)24.不正确。(1分)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并不是不要竞爭,而是认为君子要有仁 徳”之心,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味追 名逐利。(1分)这个观点与现代社会的竞争要求不仅不矛盾,反而能促进社会的良性竞争。(1分)2:黄岩中学返校测试卷2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你说什么话,他都会说“太精彩了”;你做的 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他从来都不会对你说个“不”字,反而会

20、顺着你的思路、 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你认为这样的人值得交往吗?请用孔子的交往观说说你的理由。(3分)参考答案:不值得。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上面材料中的人即是“便辟”之人,与“友直”则好相 反。这种人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則。他们的原则就是让你离兴,以便从中牟利。 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正直真诚、坦荡磊落的人交朋友。3、杭州高中20H届高三第六次月考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后面问题。(6分)甲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1、(P9)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 孝乎? ”(P9)(1)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1分)(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简要分析。(2分)参考答案(1)犯上作乱(2)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 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表现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 悅的容邑。乙清代周希陶增广贤文:“咬得菜垦香,寻出孔颜乐。富贵如很兵戈矛,稍放纵便销靡 骨而不知:贫贱如针眨药石,一忧勤即砥节砺行而不觉。”(3)上文中孔颜乐”的颜是谁?孔子是如何评价他安贫乐道的?我们现在该如何评 价孔子円安贫乐道的观点?(3分)参考答案

22、:颜回(或颜子渊、颜渊)/吃粗食,住陋卷,别人忍不了这忧愁,而颜回不 改变他自有的快乐,是有道徳的人 (用课丈原话更好,意思对即可)/在扬质条件日益丰富 的今天,安于贫困坚守道艾,终身养第9页性的精神,仍然是必不可少的。4、2011年浙江省六校联考阅读甲、乙两则文宇,完成后面问题(7分)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 6)(P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 15)(P39)(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韩倉原毁中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 也轻以约 F思想相通的一句。(1分)(2)请用一成语概括上述材料,并谈谈你的理解。(3分)乙中席思想是

23、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孔子说“过犹不 及,他不赞成偏激行为.就是让我们不讲原则,四面讨好。(3)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中庸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1分)(2)以身作则。(1分)示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E天下之乐而乐”凡事 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做到不令而行。使自己成为老百姓的表率。(分析言之成理即可。2分)(3)不正确。“不讲原則,四面讨好”是不讲原则的折中主艾。中痛不是无原則地调 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則下寻求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5、 浙江省嘉兴市2011届高三教学测试阅

24、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后面问题。(7分)甲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P67)(1)孔子认为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为什么?(2分)(2)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 体现的儒家思想。(2分)参考答案:(1) (2分)参考答案:孔子认为应该与中道之士结交,(1分)至少也该和 狂狷的人结交,因为他们做事积极向上,不做坏事,能对交往的人有一种正面的引导作 用。(1分)(2) (2分)参考答案:儒家认为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1分)但是在实际 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求和,我们应该把握好做事的尺厦,求和谐而 不能无原则的混同。(1分)乙有些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坚持立场,在重大问题上不敢坚持原则,在真理面祈不敢求 真务实,说话做爭似乎总是不僞不倚,永远正确,表面上力求促进同事、同学间的团结,实 质上会使团结缺乏理性,削弱因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然而,这种人符合孔子的中席之道, 在现实当中往往还是很受欢迎的。(3)上面这段文宇对孔子的中庸之道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3公)参考答案:理解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