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经济学原理第四章生产者经济学原理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行为理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第一节 企业理论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效劳等经济活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经济组织。企业的一般特征是: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1、企业的职业特征 经济组织生产或经营 2、企业的行为特征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企业的目标特征 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企业的分类 一按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不同分 1、生产型企业。 2、流通
2、型企业。如,交通运输企业。 3、效劳型企业。如,金融、饮食等。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按生产要素的结构的不同分类 1、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以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因素的产业。 2、资本密集型企业。是指以资本为主要劳动因素的产业。 3、技术密集型企业。是指以技术为主要劳动因素的产业。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按企业财产构成的不同分类 按企业财产构成的不同,可以把企业分为业主制独资企业、业主制合伙企业和法人制公司企业。 法人制公司企业的主要形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1、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企业: 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有限责任: 公司
3、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股份 法人企业: 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有限责任: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四企业的其他分类 1、按所有制形式分类。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合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2、按规模分类。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等。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企业开展的历史归纳P106 企业开展的历史可以归纳为三个开展阶段: 一是,古代企业组织的萌芽阶段; 二是,近代
4、企业组织的产生与演化; 三是,现代企业组织的产生与开展。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第二节 生产理论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生产函数与生产时期 一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企业为生产所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生产三要素说:劳动、资本和土地。 “生产四要素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又增加了一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 1、劳动:劳动者脑力、体力的消耗。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土地: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地上、地下、太空、海洋等自然界一切可利用的物质资源。 3、资本:主要是人类创造的用于生产的劳开工具,它包括建筑物、机器装备、运输工具等。 4、企业家才能:企业
5、家才能指生产经营者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以及所能承担风险的能力。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生产函数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假设厂商的产出数量为Q,为了简便起见,对于投入只考虑劳动L和资本K两个要素。那么厂商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 (K,L)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生产时期 1、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 变动投入: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要素。 固定投入: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要素。 2、生产上的短期与长期 1生产上的短期 把握要点: 至少有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是固定投入;经济学原理
6、 主编:刘笑诵、丁勇 企业只能在既定生产规模内通过调整变动投入调整产量。 固定投入的数量不变,变动的只是使用强度。 2生产上的长期 是指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变动投入,生产规模在发生变化的生产状态。包括短期固定投入在内的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假定投入只考虑劳动L和资本K两个要素,而且K不变,变化的仅仅是L。生产函数表示为: 以两种以上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来论述长期生产状态L和K都在变。生产函数表示为:Q (L)Q (K,L)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短期生产理论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理论 根本假设: 投入只考虑L和K两个要素。 K不变,变化的仅仅是L。 研究:
7、产出变化与投入要素即劳动L变化之间的关系。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假设某种产品的生产情况如表41所示。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可变投入要素(L)劳动力(个)总产量(TP)百公斤平均产量(AP)百公斤/个劳力产量增加的幅度(MP)百公斤/个劳力00 110101022412143391315452131356112.296661157669.408648-2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1、总产量 总产量TP是指短期内在某特定生产规模下,利用一定数量的某种生产要素如劳动L所生产产品的全部数量。其表达式为: 总产量通常先随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到达最高点后即开始不断减少。如图41a
8、所示。LTP (L)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TPLAP/MPLABABCTPAPLMPLOOL1L2L3L1L3L2(a)(b)拐点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AP是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如劳动L的产量,即总产量与要素投入量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LTPAPL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平均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曲线。如表41或图41b所示。平均产量通常先也是先随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到达最高点B后即不断下降,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3、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如劳动L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表41中“产量增加
9、的幅度其实就是这里所说的边际产量。边际产量的计算公式如下:LTPMPL或LdTPMPdL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根据定义,边际产量应为总产量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与总产量相对应的边际产量通常起先可能有短暂的上升,其后即不断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负数,见表41中的第四栏及上图41b。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因此,APL与MPL的关系可综合如下:当MPLAPL时,APL呈递增;当MPLAPL时,APL呈递减;当APL到达最高点时,APLMPL。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种商品生产过程中,连续地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一
10、开始边际产量也许是递增的,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将会出现递减的现象。 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或“边际报酬递减法那么。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生产的三个阶段及生产的合理区域 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在生产中应该如何安排要素投入才算经济合理呢?对此,我们可以借助对生产的三个阶段的划分来进行分析。 如图42所示。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TPLAP/MPLBBCTPAPLMPLOOL2L3L3L2(a)(b)I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长期生产理论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理论 从长期来看,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本段讨论的是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理论长期生产理论。经济学
11、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等产量曲线的含义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能给生产者带来相同产量水平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根本假设: 只有两种生产要素L和K在变化; 总产量Q保持不变; L和K具有一定程度的互相替代关系。 即增加L的使用量,减少K的使用量,可以使总产量不变。如图43所示。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图43 等产量曲线KLOBEAFCDQ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把握要点: 在斜率为负时; 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为了维持相同的产量; 每增加一个单位一种要素L的投入而需要相应减少的另一种要素
12、K的投入数量,称为要素L对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2121LKKKKMRTSLLL LKdKMRTSdL LLKKMPKMRTSLMP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图45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KLOQAL1L2L3K2K3K1BCD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1、凸向原点 MRTSLK为负数; 2、任意两条不可能相交; 3、过某一点只能有一条通过; 4、愈往右上方的,其产量愈大; 5、等产量曲线切线的斜率并不总是为负。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可以为负,也可以为正,还可以为零或无穷大。 当斜率为负时,
13、说明两种生产要素可以互相替代,一种要素增加,另一种要素就减少。 当斜率为正时,说明两种要素必须同时增加才能维持总产量不变。 当斜率为零如图43中的E点或无穷大如图43中的B点,说明两种要素之间已完全不能替代。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图46 脊线与生产经济区Q5LKK5K4K3K2K1L5L4L3L2L1A5B5B4B3B2B1A4A3A2A1OQ4Q3Q2Q1AB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脊线0A与0B之间的区域即称为“生产经济区 。 脊线是生产经济区与非经济区的分界线。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五等本钱线生产预算线 等本钱线是指在特定时期,在现行市场价格下,厂商花费同样的总
14、本钱所能够购置的两种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对应的点的轨迹。LK等本钱线O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在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本钱线的方程可表示为: 或 从上式看,等本钱线与消费者的预算线非常类似,其斜率等于要素的相对价格之比PL/PK。LKPLPKCKLKPCKLPP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六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生产者均衡,是指以最小的本钱生产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状态。 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要么在本钱既定时使产量最大; 要么在产量既定时使本钱最小。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1、既定总本钱下的最大产量 如图410所示,最优要素组合点只能是等本钱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的
15、那一点,即图410中的E点。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图410 既定总本钱下的最大产量LKOQ3Q2Q1ABCDEFGLKPMRTSPLKPMRTSPLKPMRTSP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本钱 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商的产量既定,并生产要素的价格,那么厂商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情况可以利用图411来说明。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图411 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本钱LKQEDABCOG1G2G3F3F2F1LKPMRTSPLKPMRTSPLKPMRTSP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定产量下最小本钱的要素组合条件,与一定本钱下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条件是一样
16、的。即:LKLKMPMPPP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七生产扩展线 生产扩展线: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条件下,与不同的总本钱支出相对应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点的轨迹。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图412 生产扩展线LKQ1E2EPOL1L2L3K3K2K1Q2Q3E3E1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八规模收益 1、规模收益变化的三个阶段 规模收益规模报酬 和一定生产规模相对应的收益。 规模收益变化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要素投入增加所引起的收益变动的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1规模收益递增规模经济 是
17、指企业收益增长的幅度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 2规模收益不变 是指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收益增长的幅度和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相同。 3规模收益递减规模不经济 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收益的增长幅度低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当规模扩大的边际收益为负时,企业的收益还会绝对下降。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分析 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可以从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 1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从企业内部引起的收益增加。 内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企业内部引起的收益相对或绝对下降。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
18、丁勇 2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是指由于企业所在的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企业获得了好处,增加了收益。 外在不经济:是指由于整个行业的规模的扩大,使得行业内企业的本钱增加,收益减少。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3、适度规模 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得收益递增到达最大。当收益递增到达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第三节 本钱理论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本钱种类与本钱函数 一本钱种类 1、会计本钱与时机本钱 会计本钱:生产中直接支付的费用。 时机本钱:是指把某种资源投入某一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
19、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固定本钱和变动本钱 固定本钱: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受业务量如产量的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本钱如大型生产设备。 变动本钱: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随业务量如产量的变动发生正比例变动的本钱如包装材料。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3、显本钱与隐本钱 显本钱:财务上的会计本钱,是厂商的实际支出。包括工薪、原材料、资产的租金、运输、广告和保险等方面的费用。 隐本钱:是指应当支付而并未支付的“企业自有生产要素的时机本钱。比方,厂商在生产过程中,自有房屋、土地和资金的使用的“报酬 。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4、会计
20、利润、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 经济学家如何看企业 会计师如何看企业 总收益 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 总收益 经济成本 隐性成本(正常利润) 显性成本(会计成本)显性成本(会计成本)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5、增量本钱与沉淀本钱 增量本钱:是由于某项生产决策而新增加的相关本钱,即总本钱的增量。 沉淀本钱:是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费用。 二本钱函数 1、本钱函数的定义 本钱函数: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本钱与其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短期本钱函数与长期本钱函数 短期本钱有不变本钱和可变本钱之分。 假设企业的生产要素只有两种:K和L,那么,在短期内资本
21、就是不变本钱用 表示,劳动就是可变本钱用L表示。如果用Q表示产量,那么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K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如果用C表示总本钱,那么本钱函数可以表示为:Q (L, K)C (Q)=(L, K)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从长期来看,长期本钱没有不变本钱和可变本钱之分。此时的生产函数和本钱函数可以分别表示为:Q (L,K)C (Q)=(L,K)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短期本钱分析 一短期本钱的种类 假定某产品短期的生产本钱如下表所示: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表45 某产品的短期生产本钱产量(Q)固定成本(TFC)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固定成本(
22、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TC)边际成本(MC)01200120112060180120601806021208020060401002031209021040307010412010522530265615512014026024285235612021033020355570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短期本钱可以分为两大类: 1、汇总本钱 1总本钱TC。 2总固定本钱TFC。 3总变动本钱TVC。 TCTFCTVC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单位本钱 1平均总本钱ATC/AC。 通常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 2平均固定本钱AFC。TFCTVCATCQTFCA
23、FCQ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平均固定本钱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3平均变动本钱AVC。 通常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 TVCAVCQATCAFCAVC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4边际本钱MC。 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时,总本钱所增加的数量。 边际本钱仅与总变动本钱有关,而与总固定本钱无关。 边际本钱开始可能有短暂的下降,其后即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短期本钱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1、总本钱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图413各种总本钱曲线QTFCTVCTCC拐点拐点OA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单位本钱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间关系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图414 各单位本钱曲线VC1QCAFCOFCAVCATCMC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意向协议书是合同么
- 田亩租赁转让合同协议书
- 单价变动补充合同协议书
- 会议预算方案(3篇)
- 1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参考)
- 租房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农村房产转让合同协议书
- 简单房屋转租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共13条
- 艺术培训合同协议书模板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 水利工程基础知识优质课件
- 清华斯维尔清单计价用户手册
-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小练笔”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
-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通知单
- 课件:第四章 社会工作项目的执行(《社会工作项目策划与评估》课程)
- 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 咯血诊断与治疗课件
- 医学影像专业个人简历
- 检验科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督查评分表
- 独立性检验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完整版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