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已编)习作教学须加强作前指导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是学 生认识水平、生活储备、阅读积累、书而表达技能等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关乎 到他们日后的发展和提高。耍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只有加强指导和练习,并 做到持之以恒,别无其他捷径。单就“指导”方面而言,不但要重视作中、作后 指导,而且述要加强作前的指导。作前指导意义极其重大,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易于动笔、是否乐于表达。而 在实际的教学屮,教师或对作前指导重视得不够,或指导不得法其至出现偏差。 学生习作前,教师须加强哪些方面的指导呢?一、指导学生把习作引向其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感到习作难,主要述是难于“无米下锅
2、”。要让学生有的写,就必须把 学生习作引向其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同样也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对此,叶老讲:“无论外界 事物或是内心的变化,都应照当时所感到的写下來。”因为,“写文章不是生活上 的一种点缀,i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而且,“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 会做成什么文字。”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 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z前述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 多功夫都是在平常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可一到写的时候就成了极其 重要的东西一旦真的指导学牛把习作引向其丰富多彩的牛活,他们就会不断生发自我表 达的灵感,与人交
3、流的欲望,就会有写不完的新奇有趣的内容,表达不尽的深受 感动的情意。二、指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生习作,一定离不开他们自己的生活。并且,“生活充实到某程度,自然 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然而,生活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 习作的材料。要使生活转化为学生的习作材料,必须借助于他们对周围事物认真 细致的观察。换言z,只冇通过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会成为 他们习作的材料。学生观察的过程,就是他们体验真实生活、认识周围事物、感受身边人物 的过程,就是加深体验、丰富认识、产生独特感受的过程。学生对周围事物或 身边人物感受得越深,习作情意才会越真挚,表达欲望才会越强烈
4、。正因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才特别强调: 耍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能因为要写作文 了,才去观察。怎样指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呢?这 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具体地说,教师要指导学生迈好如下三步:1. 学会跟踪观察就是对周围的某个事物或身边的某个人物,进行连续的、多次的、反复的观 察(这种观察,一般不是一次两次能够完成的),从而获取真切、详实的习作材 料。这是学会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起步阶段。如,学生经常见到某种植物,但不一定就能清楚、具体地把它写下来。其屮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这种植物不是真正了解
5、、熟悉。这就需要学生对这种植 物的生长过程、特点进行跟踪观察,同时注意及时、如实地记录。冇时,还要制 订出计划,定期观察,并一一记卜这种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和特点。这样就 为记述或说明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特点,做了充分的认识准备。又如,学生每日生活在妈妈身旁,终日享受着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不见 得就能出色完成妈妈的一天妈妈的星期天这些习作。其中根本的原因还 是他对自己的妈妈所付出的一切,不十分地了解、清楚。这就需耍他对妈妈进行 跟踪观察,捕捉更加细微、感动口己的习作素材。2. 学会定向观察就是对周围诸多事物或人物,进行有选择、有方向、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 得真实、具休的习作素材。这是继“跟
6、踪观察”之后,学会观察,养成留心观察 周围事物习惯的捉高阶段。如,耍描写某一处的景色,就需要学生置身其间,面对眼而种类繁多、色彩 缤纷景物,进行冇选择、冇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了解此地最具冇特色的事物, 以及这种事物的主要特点。乂如,要完成我的小伙伴或他,真值得我学习这些习作,就需要学 生在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同学伙伴等众多人物屮,进行冇方向、冇重点地观察, 进而选择和确定表现这个人物品格的习作材料。当然,为发现和积累表现写作对象更具体、感人的素材,在定向观察过程屮, 还可以做一些跟踪观察。3 学会随机观察就是在口己广阔的生活空间,时时处处留心观察,随时随地发现、捕捉生活 中自己觉得新奇冇趣的
7、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随机观察,事先不可能冇 什么准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口的、方向。故而,这种观察形式是比较难做 到的,当然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做到的。因为,学生学会随机观察,也就养成 t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生一旦养成随机观察的习惯,时时、处处留心周围事物,使随机观察成为 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增强,头脑里的材料就 会越来越丰富,习作吋就会“文思泉涌”。正像叶老所讲:“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 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 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三、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木的观察方法与要领在通过跟踪观察、定向
8、观察、随机观察,最终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习惯的过程屮,教师需指导他们了解和掌握最基木的观察方法与要领。具体地说:1. 确定两“点”,学会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就是选择一个同定的观察点进行观察。这是一种常用的观察方式。 因为要进行定点观察,所以选定好观察点(立足点),准确把握观察的着眼点(侧 重点),就显得格外重要。怎样选定观察点呢?(1 )观察较大范围的景物,像观察江河原野、公园景区、城镇景观、家 乡而貌等,如果冇制高点,就应将观察点选在高处,站到制高点上去观察。这样 从上向卜俯视全景,视野开阔,下面的景物就可以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如观 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随着观潮的人流,登上了海塘
9、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平静的 江面,越往东越宽,在南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白蒙蒙的薄雾。远处,儿座小 山在云雾屮若隐若现;近处,镇海古塔、屮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作者登上海塘大堤眺望,观察视线由近到远,再由远到近。这样,就使江面 的景象、远处的小山、近处的建筑,以及大潮来吋的奇异景观,尽收眼屮。(2 )观察比较高大、壮观的景物,像观察桥梁、塔楼、高山、大树等, 就可以选择低处或远一点的地方作为观察点。这样从下向上仰视或展目远望,景 物的全貌和高大、壮观的姿态就可以全部进入眼帘。如南京长江大桥一文在 介绍大桥的整体结构和雄伟壮丽的外观时写道: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涛滚滚的
10、江水屮,九个巨大的桥墩 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而一层是公路,公路两边是人行 道。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來來往往。作者将观察点选在离大桥较远一点的地方,站在远处观察:由全貌到局部, 再由下至上(桥墩一桥身一铁路桥一公路桥)。这样就获得了最佳的观察效果。(3 )观察远近不等的景物,像观察街道、超市、社区、交易市场等,就 可以站在景物对而的开阔处来观察。这样,可平视也可仰视,可远看也可近观。 因为视野范围较大,所以远近景物的布局,近处景物的细节,都能观察清楚。如 南京长江大桥一文在讲述正桥上面的景象时
11、写道:我沿着人行道,走近正桥。两座高大的工农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后面,耸 立着两个巍峨的桥头堡,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鲜艳夺目。正桥笔直的 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仪仗队,站得整整齐齐。作者将观察点选在靠近止桥,站在景物对面的开阔处,因此才得以由近到远(塑 像一桥头堡-玉兰花灯柱)、细致观察正桥上一个个美丽的景物。怎样把握着眼点呢?着眼点就是在观察具体事物时,眼睛所要着力观察的方面,是事物的全貌还 是某一点,是事物的形状述是颜色,是事物的静态述是动态。把握住了观察的着 眼点,也就容易抓住眼而具体事物的特点了。把握观察着眼点的方法,就是抓住 事物留给自己第一印象的方面进行观察,
12、抓住眼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之处进 行观察,抓住令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进行观察。如松坊溪的冬天一文屮有这 样两段话:溪屮冇好多大溪右。那溪石多么好看,冇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冇的像两只 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止准备走上岸來。底有好多鹅卵石。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 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鹅卵石。这两段话分别讲大溪右、鹅卵石非常好看,但前者作家把观察的着眼点落在 大溪石各异的形态上,后者作家把观察的着眼点落在缤纷的色彩上。这是眼而事 物留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大溪石与鹅卵石的明显区别之处,是令作者感受最深 的方面。这样,便突出了眼前不同景物的特点,给人留下赏心
13、悦口、至静至美的 感受。2. 牵住“线点而”,学会移动观察观察较大范围或领域的景物,单凭定点观察往往是不行的,是难以观察全面、 细致的,常常要在移动中观察。为获取最佳的观察效果,使观察既全面又细致入 微,就需指导学生学会牵住“线点面”。(1 )确定好观察路线,以“线”穿“点”。移动观察时所走的路线,即 游览的踪迹,就是习作时的记叙顺序。因此,移动观察时确定行走的路线是非常 重要的。有些名胜、景观,移动观察时的路线是唯一的,无需游人选择和确定。 而更多的景区、处所、宏伟建筑等,如观察校园环境、公园景致、社区景象、城 市面貌、家乡景色、革命圣地等,移动观察时往往要经过许多景点或地点,游览 或参观的
14、路线也有多种选择。这就需要事先制订观察计划,包括确定观察路线, 拟订观察内容、观察重点、观察方法,要取得的观察效果。这样,确保以“线” 穿“点”,连“点”成“线”,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走尽可能近的路程,观察到尽 可能多的景和物。如颐和园一文,由文屮记叙的内容可知,作者游览观察的路线是:(进 东宫门、过仁寿门)来到仁寿殿一(登上力寿山)来到佛香阁一(走下万寿山) 来到大戏楼一(离开大戏楼)来到湖畔的长丿恥一(沿湖畔而行)来到后湖两岸的 “买卖街”、谐趣园一(沿湖东岸両行)來到十七孔桥一(离开十七孔桥)來到 廓如亭、知春亭一(离开知春亭)回到东宫门。北京的颐和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又是一座宏伟的
15、博物馆,园屮景点 众多,景物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一天也赏不完,看不厌。而作者确定 的这条观赏路线,既比较捷近,又把园屮的大部分景点穿连起来。(2 )选择好观察景点,以“点”带“面”。在移动观察过程中,把定点观 察与连续观察结合起来,即把“点”与“面”结合起来,这样才会获得全面而细 致的观察效果。怎样把“点”与“而”结合起来进行观察呢?在移动观察过程屮,每当来到 特色突出、具有标志性的地点或景点时,就耍停卜脚步,选择最佳的位置和角度, 进行仔细的定点观察:抓住这个地点或景点最突出、耀眼的事物,通过眼观、耳 听、鼻闻、舌尝、身触、脑思(联想与想象)、手记(简要记录),准确了解此吋 此刻眼前
16、事物的特点,进而掌握此处景点的主要特色。而对眼前事物与前一处大 同小异的景点,就可以大略观察,一走而过。走走停停、冇主冇次、冇详有略, 这样就把“点”与“血”结合起來了。再如颐和园一文,作者一路上经过了那么多的景点,但只在仁寿殿、佛 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这几处,进行了仔仔细细的定点观察。如仁寿殿, 这是颐和园中重要的建筑,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皐消在园中处理国事的地方。 作者来到仁寿殿,先是进入殿内观察,而后走出殿外,绕过殿后土山,观察眼前 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远眺建有宝塔的玉泉山,遥望重峦叠翠的西山群峰。而对“买 卖街”、谐趣园、廓如亭、知春亭等景点,作者便一走而过。这样,作者就把“点”
17、与“面”结合起来了,就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全面 地了解了北京颐和园建筑恢宏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风格 特点。此外,教师还需指导学生掌握有顺序观察、分类观察、多视角观察、边观 察边思考、边观察边想象、边观察边体验等 观察方法与要领。学生一旦能够曲 眼前事物想到相关的其他事物、想到人的品格,由眼前的现象想到击现此现象的 原因、发展下去的结果习作的立意口然也就深刻了。四、指导学生学会并尽早养成勤积累的习惯积累与观察同等重要。如果说观察是认识、感受,那么积累便是提炼、升华。 要想提高学生习作质量,继观察之后,还必须指导学生在积累上多下功夫。要学 生积累什么,怎样积累?1. 指导学写观
18、察日记,积累观察得来的见闻感受跟踪观察某个人物或事物时,可以边观察边记录,也可以定期写观察h记。 这种记录,要有一定的连贯性才好。定向观察某个重点人物或事物时,为方便观 察,最好是在观察之后及时进行追记。随机观察,最好作捕捉性随记及吋把 自己偶然发现的新事物、好素材,连同内心感受、突发奇想一起记录下来。因为 这些内容具冇偶发性和瞬间即逝的特点,所以“随记”要及时。这种捕捉性的“随 记”最有价值,对拓宽选材范围,写出有新意、有认识深度的文章,帮助最大。2. 指导学写心得f1记,积累个人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凡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验,不管是愉快的、悲伤的、懊恼的,还是难忘的、 难言的、深藏心底的,一定是真实的、具体的、充满真挚情意的,也一定是新颖 的、独冇的、具冇特殊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团建合唱活动执行计划
- 智能建筑施工机械配置及优化措施
- 光伏电站安全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小学语文教师家长沟通计划
- 房租租金补充协议
- 职场减压运动课程计划
- 2025年高线密度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项目发展计划
- 职业培训机构信息技术提升计划:提升学员能力
- 2025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有答案解析
- 建筑材料试验室2025年技术创新计划
- 自身免疫性脑炎
- 医院质控科工作质量考核指标
- CRPS电源设计向导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GB/T 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 GB/T 4937.22-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2部分:键合强度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第十章-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政治学概论》课件)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合集
- 滤毒罐使用说明书
- 如何上好一节思政课综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