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西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1页
对江西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2页
对江西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3页
对江西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4页
对江西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江西城镇化建设的思考摘要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文明的 象征,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它具有将人口、信息、经济 活动高度集聚的特征。江西省城镇化进程与全国相比,特 别是和周边邻省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着诸多 的问题。积极探索符合本省实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 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 施。关键词城镇化;中心城市;地区布局城镇化是一种经济社会变动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 逐步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或城镇聚集,生产、交换乃 至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转换。 其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城镇数量日益

2、增多,城镇人口大量 增加,城市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 观要求,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一、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就,城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城镇753个,其中设市城市21个(地级市11 个,县级市1 0个),71个县城和648个县(市)属建制镇,此外,还有13个农垦城镇。城镇建城区面积1388. 8平方 公里,其中县城以上城市建城区面积100 4平方公里,初步 形成了以省会南昌市为核心,以九江、赣州、吉安、景德 镇、上饶、鹰潭、新余、宜春、萍乡、抚州等城市为支柱 其他设市城市和

3、县城为骨干,众多的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 体系总框架,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江 西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非 农产业转移,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逐步使城镇化水 平稳步提高。据统计,2000年以来,江西城镇化水平均以 近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xx年底,全省城镇人口己达 1599. 4 7万人,占总人口的3 7. 1%,比上一年增长了 1. 52%;与1 99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824. 01万人,比 重提高了 16. 88个百分点;与20 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 加了 450. 74万人,比重提高了 9. 3 3个百分

4、点;在中部 六省中属于增速最快的省份。工业园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至uxx年底,江西省 通过撤并清理建成98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入园企业9444 家,世界500强企业有20多家落户园区。园区完成工业增 加值453. 1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 1 %实现销售收入15 20. 4亿元、利税总额188亿元,分别相 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2. 7%和68. 2%;上缴税金95 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2. 3%;实际引进外 资16. 5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68. 3%;完 成出口交货值154. 8亿元,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 交货值的81. 5%;新增从业

5、人员23. 1万人,占全省城镇 净增就业人员的78. 7 %。工业园区已成为江西经济发展新 的增长极,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工业园区的支撑 下,江西的城市人气日益旺盛。、江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江西城镇化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必须清 醒地看到,江西省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xx年我国的城 镇化率为43%,而江西城镇化率仅为37. 1%,目前江西城镇 化率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西的城镇化进程一直比较 缓慢,城市规模明显偏小,京九线上,江西是唯一一个除 省会外没有10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省份。/pc(二)江西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于二、三产业的发 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xx年江西城镇化率

6、为37 . 1%,而 江西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47. 4%。城镇是二、三 产业的载体,如果城镇化的发展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将阻碍工业现代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城镇不发展,第三 产业也发展不起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将受限制,人口素质不可 能提高,从而会阻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江西各个设区市的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差异很大。 作为省会的南昌市相对其他城市而言,由于客观上既对流 动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又有更好的容纳城市人口的 能力,因此,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最高,为51 . 8%;而城镇 化水平最低的上饶市,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甚至不到2 0%,

7、仅为18. 97 %,这说明,镇人口比重最高与最低的城市之 间,水平竟相差了 30多个百分点。江西省2 1个设市城市 16个在北部,占76. 2%;南部只有设市城市5个,占江西 省城市总数的23. 8%。北部16城市平均非农人口为2 6万 人,南部5市平均非农人口为12万人,相差1倍多。北部 城镇工业产值占江西省的7 5. 52%,乡镇企业占江西省的 64. 37 %;南部城镇分别只占24. 48%和35. 63%。此外,通过对两地经济总量、市场发育程度、基础设施水平、投 资环境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也证明北部的城市化水平大 大高于南部,这也决定了江西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的复杂 性。(四)江西城市

8、城区面积小。除南昌和九江城区面积分 别为85平方公里和4 8平方公里外,赣州、景德镇、宜春、新余、萍乡等城市城区面积普遍在30平方公里左右,而鹰 潭、吉安、上饶三城市城区面积还不及20平方公里,甚至 出现了江西地级市的规模还不及广东、浙江县城规模的现 象。(五)江西大中城市数量少,发展水平低,影响了城市 聚集和辐射功能。省会南昌是唯一的特大城市,占城镇总 数的0. 14%;大城市一个九江市,也占0. 14%;中等 城市8个,占1. 06%;小城市(地县级市)19个,占2. 52% 其余724个都是小城镇,占96. 14%。大中城市特别是大城 市居于区域的中心地位,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因

9、此,江西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建设相当数量的高效 益高质量的大中城市,只有这样,才能辐射带动一批小城 市、小城镇,加速城镇化进程。三、江西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一)积极发展工业,通过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加快实 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是江西省面对新机 遇和新挑战的正确决策,是牢固树立快速发展、协调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江西工业崛起,要以 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工业发展思路,决策发展战略。一是 要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通过资产重组,加强管理, 加大政策扶持,逐步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 强企业,由此带动全省工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树立新理念 把工业园区建成新型工业化

10、的载体。三是走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的道路。利用南昌等城市 的科技基础,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积极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如电子信息及应用软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 化、新材料产业等。四是以比较优势,对接长珠闽,推进 大开放。进一步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对接,进一步完善市 场体系,实现市场对接。市场对接是我省融入三个三角洲( 区)的主要形式与通道,其对接的关键是生产要素跨区域双 向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经济格局。通过工 业化的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二)大力发展县域及中心镇建设,提高一般建制镇水 平。在江西省要结合实际,重点扶

11、持县域及中心镇建设, 提高一般建制镇水平。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也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省现有县城及县市属建制镇占城镇总数96 . 8%, 数量多,分布最广,但普遍规模偏小,因此,今后要把小 城镇发展的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 的中心镇上,严格控制一般小城镇的数量增长。(三)以现有中小城市扩张为主,以建设新城市为辅。 小城镇成长为小城市,小城市成长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 成长为大城市的梯度成长是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江西现 有21个建制市、7 1个县城和200多个条件较好的重点小 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基础。以现有城市扩张吸纳农村人 口,

12、既可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又可以增强现有城 市的功能。如果主要依靠建设新城实现城市化,建设资金 将难以承受,就业问题也不易解决。相对于建设新城市, 依托现有城市扩张推进城市化更加经济,也更加符合城市 成长的规律。(四)精心打造大城市圈,积极促使大城市规模不断扩 张。大城市对吸纳人口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对于提高资 源配置效率,增强江西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长远的战 略意义。统计资料表明,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第 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都随城市规模的扩大明显上升。 当城市扩张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时,城市人口扩张 具有必然性。江西“十一五”城市化主要任务是精心打造城市群着力调整城市行政区

13、划,而促使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是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选择(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城镇供、排水和防 洪的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水利建设资金, 有效地解决城镇供水问题;各级城镇要建设相应的污水处 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对城镇防洪设施建设,一般城镇 防洪标准要达到50年一遇以上,重要城市和地段要达到 100年一遇以上。抓好城镇、区域交通道路的规划、设计、 建设和管理。大中城市要考虑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论 证和系统优化,努力形成畅通便捷的多层次现代化综合道 路交通网络。区域交通重点抓好交通干线与全省城镇体系 的配套建设。(六)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走“向 社会、向市场、向民间、向明天”要资金的路子,在发挥 好财政资金“裂变效应”的同时,加大开放建城、开放兴 城的力度,放开领域,放宽政策,放低门槛,在开放市政 公用市场、引导非国有投资、利用资金市场、实行产权多 元化、项目融资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化。通过“两权”分离, 把可以投入市场营运的基础设施、市政设施项目推向市场; 盘活城市资产,能卖则卖,能租则租,能抵押则抵押;改 革城市公用事业营运机制,把城市保洁、道路养护推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