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参麦门冬汤_杏苑卷五_减法方剂树人参麦门冬汤_杏苑卷五_减法方剂树11.原方61.1.组成:人参1钱,麦门冬1钱,小麦1钱,白茯苓1钱,淡竹茹栗大1团,半夏8分,甘草(炙)5分。61.2.功效:心虚烦闷,内热不解。61.3.来源:杏苑卷五。62.淡竹茹汤(三因卷九。)62.1.减:淡竹茹62.2.组成:麦门冬2两半(去心),小麦2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1两半,半夏(汤洗7次)2两。62.3.功效: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妊妇心虚惊悸,脏躁,悲伤不止。62.4.来源:三因卷九63.麦门冬汤63.1.减:小麦、淡竹茹、半夏63.2.组成
2、:麦门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63.3.功效:产后烦闷,或血气不快。63.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三64.人参饮64.1.减:小麦、淡竹茹、半夏64.2.组成: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1分。74.3.功效:消渴,胸膈烦闷,燥渴,饮水无度。74.4.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75.半夏汤75.1.减:麦门冬、小麦、淡竹茹、甘草75.2.组成:半夏(汤洗7遍,焙,切)3两3分,人参1两3分,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75.3.功效:霍乱,心下坚满,妨闷。75.4.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八76.茯苓汤76.1.减:小麦、淡
3、竹茹、半夏、甘草76.2.组成: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1分。76.3.功效:停饮心痛。76.4.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六77.麦门冬汤77.1.减:人参、小麦、白茯苓、淡竹茹77.2.组成:麦门冬(去心,焙)3两,甘草(炙,锉)2两,半夏(汤洗去滑,炒干)3两。77.3.功效:骨蒸,唇干口燥。87.4.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三88.人参化痰丸88.1.减: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甘草88.2.组成:半夏(大者,切作4破,以汤浸7遍,却用萝卜切作大片,拌匀,用水慢火煮,直候尝其味不袭人方止,焙干,去萝卜不用)、人参各等分。88.3.功效:痰嗽。88.4.来源:传
4、信适用方卷一引朱季益方89.人参茯苓粥89.1.减:麦门冬、小麦、淡竹茹、半夏、甘草89.2.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6钱。89.3.功效:走马牙疳,脾胃虚弱。89.4.来源:金鉴卷六十五810.人参汤810.1.减: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半夏810.2.组成:人参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810.3.功效:消渴,初因酒得。810.4.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811.竹茹麦门冬汤811.1.减:人参、小麦、白茯苓、半夏、甘草911.2.组成:淡竹茹、麦门冬各等分。911.3.功效: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及诸虚烦热,不恶寒,身不痛。911.4.来源:医统卷四十七912.神仙
5、服茯苓面方912.1.减:人参、麦门冬、小麦、淡竹茹、半夏912.2.组成:白茯苓5斤(去黑皮,细锉),甘草5两(细锉)。912.3.来源:圣惠卷九十四913.半夏拨刀913.1.减: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甘草913.2.组成:半夏(以汤洗7遍后以生姜汁半盏煮半夏,令汁尽再炒干)1两,人参半两。913.3.功效:初妊娠恶阻,择食痰逆,服诸汤药并皆无效。913.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九914.茯苓面914.1.减:人参、麦门冬、小麦、淡竹茹、半夏914.2.组成:白茯苓5斤(去黑皮,细锉),甘草5两(细锉)。914.3.来源:圣惠卷九十四915.殊胜汤1015.1.减:人参、麦门冬、小麦
6、、白茯苓、淡竹茹1015.2.组成:半夏7枚(汤泡7次),甘草1寸(锉)。1015.3.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二引夏三议方1016.参冬饮(症因脉治卷二。)1016.1.减:小麦、白茯苓、淡竹茹、半夏、甘草1016.2.组成:人参、麦门冬各等分。1016.3.功效:气虚喘逆,虚热,脉浮大,按之则空,或见濡软,散大无神。1016.4.来源:症因脉治卷二1017.半夏丸1017.1.减:人参、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1017.2.组成:半夏4两(以醋1升煮,候醋干为度),甘草1两。1017.3.功效:头风吐痰。1017.4.来源: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十便良方1018.半夏汤1018.1.减:麦门冬、小
7、麦、白茯苓、淡竹茹、甘草1018.2.组成: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焙)3两,人参3两。1018.3.功效:霍乱,心下痞逆。1018.4.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1119.小抱龙丸1119.1.减:人参、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1119.2.组成:半夏(醋浸1宿、银石器中煮醋尽,焙)、甘草(炙,锉)各等分。1119.3.功效:伏暑头痛,心胸烦闷,眩晕恶心,不思饮食。1119.4.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四1120.半夏人参汤1120.1.减: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甘草1120.2.组成:半夏(为末,姜汁搜作饼,焙干)3两,人参3两。1120.3.功效:霍乱逆满,心下痞塞。1120.4.来源
8、:圣济总录卷三十九1121.黄龙丸1121.1.减:人参、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1121.2.组成:半夏半斤(酽醋1斗浸3日,入银器中慢火熬醋尽,取出,新汲水洗,晒干),甘草1两。1121.3.功效:中暑。1121.4.来源:百一卷七11111. 原方1.1. 组成:人参1钱,麦门冬1钱,小麦1钱,白茯苓1钱,淡竹茹栗大1团,半夏8分,甘草(炙)5分。1.2. 功效:心虚烦闷,内热不解。1.3. 来源:杏苑卷五。2. 淡竹茹汤(三因卷九。)2.1. 减:淡竹茹2.2. 组成:麦门冬2两半(去心),小麦2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1两半,半夏(汤洗7次)2两。2.3. 功效:
9、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妊妇心虚惊悸,脏躁,悲伤不止。2.4. 来源:三因卷九3. 麦门冬汤3.1. 减:小麦、淡竹茹、半夏3.2. 组成:麦门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3.3. 功效:产后烦闷,或血气不快。3.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三4. 人参饮4.1. 减:小麦、淡竹茹、半夏4.2. 组成: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1分。4.3. 功效:消渴,胸膈烦闷,燥渴,饮水无度。4.4.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5. 半夏汤5.1. 减:麦门冬、小麦、淡竹茹、甘草5.2. 组
10、成:半夏(汤洗7遍,焙,切)3两3分,人参1两3分,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5.3. 功效:霍乱,心下坚满,妨闷。5.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八6. 茯苓汤6.1. 减:小麦、淡竹茹、半夏、甘草6.2. 组成: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1分。6.3. 功效:停饮心痛。6.4.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六7. 麦门冬汤7.1. 减:人参、小麦、白茯苓、淡竹茹7.2. 组成:麦门冬(去心,焙)3两,甘草(炙,锉)2两,半夏(汤洗去滑,炒干)3两。7.3. 功效:骨蒸,唇干口燥。7.4.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三8. 人参化痰丸8.1. 减: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甘草
11、8.2. 组成:半夏(大者,切作4破,以汤浸7遍,却用萝卜切作大片,拌匀,用水慢火煮,直候尝其味不袭人方止,焙干,去萝卜不用)、人参各等分。8.3. 功效:痰嗽。8.4. 来源:传信适用方卷一引朱季益方9. 人参茯苓粥9.1. 减:麦门冬、小麦、淡竹茹、半夏、甘草9.2. 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6钱。9.3. 功效:走马牙疳,脾胃虚弱。9.4. 来源:金鉴卷六十五10. 人参汤10.1. 减: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半夏10.2. 组成:人参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10.3. 功效:消渴,初因酒得。10.4.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11. 竹茹麦门冬汤11.1. 减:人参、小麦、白茯
12、苓、半夏、甘草11.2. 组成:淡竹茹、麦门冬各等分。11.3. 功效: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及诸虚烦热,不恶寒,身不痛。11.4. 来源:医统卷四十七12. 神仙服茯苓面方12.1. 减:人参、麦门冬、小麦、淡竹茹、半夏12.2. 组成:白茯苓5斤(去黑皮,细锉),甘草5两(细锉)。12.3. 来源:圣惠卷九十四13. 半夏拨刀13.1. 减: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甘草13.2. 组成:半夏(以汤洗7遍后以生姜汁半盏煮半夏,令汁尽再炒干)1两,人参半两。13.3. 功效:初妊娠恶阻,择食痰逆,服诸汤药并皆无效。13.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九14. 茯苓面14.1.
13、减:人参、麦门冬、小麦、淡竹茹、半夏14.2. 组成:白茯苓5斤(去黑皮,细锉),甘草5两(细锉)。14.3. 来源:圣惠卷九十四15. 殊胜汤15.1. 减:人参、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15.2. 组成:半夏7枚(汤泡7次),甘草1寸(锉)。15.3.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二引夏三议方16. 参冬饮(症因脉治卷二。)16.1. 减:小麦、白茯苓、淡竹茹、半夏、甘草16.2. 组成:人参、麦门冬各等分。16.3. 功效:气虚喘逆,虚热,脉浮大,按之则空,或见濡软,散大无神。16.4.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17. 半夏丸17.1. 减:人参、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17.2. 组成:半夏4两(以醋1升煮,候醋干为度),甘草1两。17.3. 功效:头风吐痰。17.4. 来源: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十便良方18. 半夏汤18.1. 减: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甘草18.2. 组成: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焙)3两,人参3两。18.3. 功效:霍乱,心下痞逆。18.4.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19. 小抱龙丸19.1. 减:人参、麦门冬、小麦、白茯苓、淡竹茹19.2. 组成:半夏(醋浸1宿、银石器中煮醋尽,焙)、甘草(炙,锉)各等分。19.3. 功效:伏暑头痛,心胸烦闷,眩晕恶心,不思饮食。19.4. 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层作业施工方案
- 曲艺培训活动策划方案
- 整形充值活动方案策划
- 代购采购活动策划方案
- 市区读书活动方案策划
- 书签阅读活动策划方案
- 口才配音活动策划方案
- 轻质板施工方案
- 小学科学探究课题设计指导
- 色彩手绘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度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与服务赛项-中职组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光传输原理与技术》课件
- 广西田林八渡金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 水溶性肥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教育戏剧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 四川省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 【MOOC】市场调查与研究-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公交消防安全培训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考试真题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