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瘢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_第1页
[精品]瘢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_第2页
[精品]瘢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_第3页
[精品]瘢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_第4页
[精品]瘢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瘢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瘢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摘耍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瘢痕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细胞 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差异,分析瘢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探讨瘢痕可能 的免疫学发生机制。方法:101例瘢痕患者分为三组:轻度瘢痕组、 中度瘢痕组和重度瘢痕组。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做为正常对照组。 测定t细胞亚群比例和cd8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检测cd8t 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b水平。分別采用生物学活性法和elisa 测定瘢痕患者和正常对照ifn-y和il-4分泌水平。结果:不同组别 cd8t细胞亚群比例比较结果和cd4t细胞相似,即在对照组和轻度瘢 痕组,中度瘢痕组和重度瘢痕组差异不具

2、有显著性,其余各组间差异 具有显著性。血清中ifn-y在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上述各组 血清中il-4表达水平除在轻度和中度瘢痕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外, 其它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d8t淋巴细胞杀伤效应在效靶 比为5:1时,除轻度瘢痕和中度瘢痕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外,其余 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d8t细胞培养上清中tnf-i3水平在 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同对照组比较,瘢痕患者适应性免 疫出现以细胞免疫功能升高,伴随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的趋势,并且随 着瘢痕程度的加重,这种变化渐趋明显。提示,瘢痕组织的形成可能 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升高和体液免疫功能水平降低有关。关键词

3、瘢痕;thl型细胞因子;th2型细胞因子;cd8t细胞 中图分类号r619+. 6r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 (2011) 02-0247-05study on the adoptive immunity of patients with scaryan gui-chun, an xin, zhang hai-yong, wang rui-hai, pei yin-hui, yu bo(department ofplastic surgery, kailuan hospital, tangshan063000, hebei, china)abstract:objec

4、tive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of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ity betweencaseandcontrol group,the immunity of patients with scar was assessed, so thepossible immunity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scar was presumedmethodslol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ar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mild, middle and heavy

5、group) , 50 ones who have physical examined were served ascontro1. t lymphocytesubtypes and cyotoxicity of cd8 t lymphocyte were detected,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nf-b secreted by cd8 tlymphocyte was determined too. serum was collected fo the detections of infr and il-4, bio-activity method and eli

6、sa were performed for that purposerespectively. resultsthe differences of the percentage of cd4 t subtype in mild, middle, heavy scar group and control were significant except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controland mild scar group, middle scar group and heavy scar group, so didthat in cd8 t subtype the

7、concentraion of inf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all the groups the expressions of il-4 were different except the comparion ofmild andmiddle scar group about the cytotoxicity of cd8 t lymphocyte, the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except the comparision of mildand middlescar group under the ratio

8、 of effect and target cell was 5:1. there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all the groups about the level of tnf- b . conclusion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adoptive immunit ofpatients with scar wasseen to be in an abnormal state, namely, the cellular immunity increased while the humoral immu

9、nity decreased, andthistrend becomes more obviously with the more serious of scar tissue thisindica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scar tissue might be related to theincreasment of cellular immunity and the decreasment of humoral immunitykey words: scar;th 1 cytokine ;th2 cytokime ;cd8 t lymphocyte瘢痕(scar

10、)是皮肤创伤修复和愈合过程的产物。目前有关瘢痕 组织的适应性免疫学发山机制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不能从整体水平阐 述瘢痕的免疫学发生机制1。本研究通过研究瘢痕患者适应性免疫 功能状态,探讨瘢痕的发山与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z间的关系, 从而为瘢痕的免疫学防治奠定理论依据。1临床资料自2008年2月2009年9月于我科就诊的瘢痕患者101例为病 例组,根据瘢痕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的积分标准进行分组:瘢痕颜色 深浅:赤红或鲜红伴毛细血管扩张者计3分;淡红,按压后可消失计 2分;不红,甚至有些灰暗计1分;显示为正常皮肤颜色计0分; 瘢痕高度:高度在8mm以上计3分;48mm计2分;l4mm计1分; 平坦或略

11、有凹陷计0分;瘢痕硬度:坚硬如软骨计3分;硬度似橡 皮计2分;稍软计1分;柔软如正常皮肤计0分;瘙痒感:剧烈或 持续性瘙痒伴搔抓痕计3分;吋常有但不太剧烈,可以忍受计2分; 偶尔出现计1分;无瘙痒症状计0分;触疼觉:很强烈的痛觉过敏, 轻触时拒按计3分;中等强度的过敏性疼痛,按压吋有疼痛感但可以 忍受计2分;有时有疼痛感,按压吋疼痛不明显计1分;感觉如正常 皮肪没有异常疼痛感计0分。按此积分标准,积分为1511分为重 度,106分为中度,5-1分为轻度2。临床病例分为三组:轻度瘢 痕组38例(年龄37. 2±13.5岁),中度瘢痕组31例(年龄32. 5±16.8 岁)和重

12、度瘢痕组32例(年龄41.8±9.5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50例(年龄46.5±12. 7岁)做为正常对照组。2方法通过t细胞亚群检测,血清中thl型细胞因了(ifn-y )测定, 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il-4)检测,cd8型细胞因子(tnf-b ) 检测,cd8细胞杀伤活性测定,应用spss11.5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 学处理,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均数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取双侧a二0.05。3结果3. 1 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见表13。经统计学检验,cd4t淋巴细胞比率在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在总体趋势上,随着瘢痕严重程度加剧,cd4t淋巴细胞比

13、率逐渐降 低。进一步通过组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结果表明,除轻度瘢痕组与对 照组、中度瘢痕组与重度瘢痕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值分别 为0. 688>0. 322),其余两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 05), 说明中度瘢痕和重度瘢痕组cd4t淋巴细胞比率均低于轻度瘢痕组和 正常对照组,而中度瘢痕组和重度瘢痕组间、轻度瘢痕组和正常对照 组间cd4t淋巴细胞比率相同。而在对各组cd8t淋巴细胞的测定中, 表现为相反的情况,即在总体趋势上,随着瘢痕程度的加重,cd8t 淋巴细胞比率逐渐升高。经方差分析,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 cd8t淋巴细胞在不同组间存在差异;进一步通过q检验进

14、行两两组 间比较显示出同cd4t淋巴细胞同样的情况,即在轻度瘢痕组与对照 组、中度瘢痕组与重度瘢痕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值分别为 0.725、0.579),其余两两组间差杲具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 05), 说明中度瘢痕和重度瘢痕组cd8t淋巴细胞比率均高于轻度瘢痕组和 正常对照组,而中度瘢痕组和重度瘢痕组间、轻度瘢痕组间和正常对 照组间cd4t淋巴细胞比率相同。3.2血清中thl型细胞因子(ifn-y )测定:见图1、表4。通过对正常对照组和轻度、中度及重度瘢痕患者血清中ifn-y 进行检测,其表达水平分别为106.99±54. 12ug/mk 150. 26±6

15、5. 47ng/mk 199. 20±95. 67yg/mk 247. 42±35. 7 82 u g/mlo经统计学检验,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ifn-y在 正常人群和不同程度瘢痕患者屮表达量不同。进一步应用q检验对两 两组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各两两组间比较结果均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v0 05)o3.3血清中ii-4的测定结果:见图2、表5。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轻度、中度和重度瘢痕组血清中il-4 表达水平分别为 89. 19±1. 87pg/l, 75. 22±2. 15pg/l, 73.84±2.38pg/l, 40. 56

16、±2. 34pg/l,方差分析结果表明,il-4 在各 组间表达差弄具有显著性,进一步通过q检验结果显示,除轻度和屮 度瘢痕组间差杲不具有显著性外,其它各组间差杲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il-4表达水平降低与瘢痕组织的形成有关。3.4 cd8t淋巴细胞分泌tnf测定结果:见图3、表6。实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轻度、中度和重度组cd8t淋巴细 胞表达 tnf-b 水平分别为 54. 14±10. 07iu/ml,122. 59±11. 55iu/ml, 306. 95±12. 79iu/ml, 431. 32±12. 59iu/ml,经统计学

17、处理,各组间 差异具有显著性,cd8t细胞表达tnf-b在正常对照组,轻度,中度 和重度组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瘢痕组织的发&与cd8t淋巴细胞 分泌tnf水平升高有关。3.5 cd8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测定结果:见图4、表7。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效靶比为5:1时,除轻度瘢痕和中度瘢痕组 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外(p>0. 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其杀伤百分率在轻度,中度,重度瘢痕组和对照组中 分别为 7. 54%±0. 31%, 7. 84%±0. 35%,9. 16%±0. 34%,6. 54%±0. 2

18、7%。 效靶比为10:1时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4讨论瘢痕是人体皮肤组织受到外界各种创伤之后,伤口愈合之处的皮 肤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牛,最终形成的坚硬而不规则状肿块,并常伴 有瘙痒、疼痛等临床症状3。近二十年來,随着对伤口愈合机制的 不断认识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瘢痕组织的发生机制也进行 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将为最终揭示瘢痕发生的奥秘、寻求瘢痕有效 的治疗手段奠定基础。在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 降解代谢之间维持着平衡状态。一日这种止常的平衡被破坏,胶原的 合成明显超过降解,最终导致胶原的大量堆积,瘢痕组织开始形成 4-6o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参与了瘢痕组织的

19、形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遗传、感染和免疫等7。瘢痕组织的免疫学发牛机制目前尚缺乏系 统的基础研究,本研究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探讨。t淋巴细胞按照其细胞表面cd分子不同分为两个亚群,即cd4t 细胞亚群和cd8t细胞亚群。前者接受抗原提成细胞呈递的抗原肽后 被活化,然后再向不同方向分化,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 应答。后者是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通过分泌致死性细 胞因子发挥特异杀伤活性8 o正常情况下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比 例维持在动态平衡中,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出 现异常,继而引发机体出现免疫无能或免疫亢奋状态,出现与免疫相 关的临

20、床病理性表现。通过对正常对照组和轻度、中度及重度瘢痕患 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检测,在总体趋势上,随着瘢痕严重程度加剧, cd4t淋巴细胞比率逐渐降低。而cd8t淋巴细胞在总体趋势上,随着 瘢痕程度的加重,cd8t淋巴细胞比率逐渐升高。cd4t淋巴细胞活化 后向th2方向分化,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了作用于b淋巴细胞,b淋 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参 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而cd8t淋巴细胞被活化后,通过分泌 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其杀伤靶细胞效应,即通过这种细胞免疫清除异物。 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在免疫细胞活化,甚至是在免疫介质 发挥效应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

21、行使清除抗原性杲物的免疫防御功能, 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自身组织的免疫损伤。因此,细胞免疫 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应该维持在适当的水平9 o研究结果提示, cd8t淋巴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界常增高以及由于cd4t淋巴细胞比例 降低所造成的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在瘢痕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 作用:由于具有杀伤活性的cd8t淋巴细胞比率升高,可能导致其在 炎症局部大量聚集,通过其合成和分泌的大量炎性介质,引起正常组 织的严重损伤,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出现胶原纤维的过度沉积,从 而促使瘢痕组织形成。cd4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信息后,分别向两个 方向活化,thl和th2o前者通过分泌ifn-y和il-2 (

22、thl型细胞因 了)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后者则通过分泌il-4、6、10 (th2型细胞 因了)等参与b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的过程。thl型细胞因了对体液 免疫应答过程发挥负调节作用;同样,th2型细胞因子抑制细胞免疫 应答过程10-12 o il-4表达水平降低与瘢痕组织的形成有关。瘢痕 组织的发生与cd8t淋巴细胞分泌tnf水平升高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在低效靶比时,随着瘢痕程度的加重,cd8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有逐 渐升高的趋势,说明瘢痕组织的形成与ctl杀伤活性增强有关。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瘢痕患者适应性免疫出现以细胞免疫功能升高, 伴随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的趋势,并且随着瘢痕程度的加重,这种变

23、化 渐趋明显。因此,瘢痕组织的形成可能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杲常升高 和体液免疫功能水平降低有关。参考文献1 闫贵春,裴银辉瘢痕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医 学,2010, 19(8) : 1251-1253.2 郭建辉,曹毅瘢痕治疗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 报,2007,31 (3):402-404.3 borondof, wisniackida, verginieg, et al. the scar mechanism revisitedj. europ physi j,2008,65(12):93-101.4 jaquet k, krause kt,denschel jr,et al

24、. eduction of myocardial scar size after implant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rats: what is the mechanism? 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 2005, 14(3) :299-309.5 drobnik j, karbownik-lewinska m, szczepanowska a, et al. regulatory influenee of melatonin on collagen accumulation in the infarcted heart scarj. j pineres, 2008, 45(3):285-2906 tabel gm, whittaker p, vlachonassios k, et al. collagen fiber morphology determines echogenicity of myocardial scar: implications for i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