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论文】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_第1页
【基础医学论文】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_第2页
【基础医学论文】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_第3页
【基础医学论文】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血压中更辨证治疗效果观察摘 要:目的观察与研究高血压中医辨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07年7月 至2011年7刀来我院就诊的12()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为41-79岁。 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纽与对照组,侮组各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西医常 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除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外,按照4种类型进行屮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 者降压及症状改善悄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显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 患者降压显效率为70.0%,总冇效率为95.0%,两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为88.3%,

2、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纽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为 63.3%,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5)o结论屮医辨证结合 西更常规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保常规治疗,该疗法女全、可靠, 不良反应小,并有助于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作文/zuowen/关键词:中医辨证;高血压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与饮食结构也在不断改变,使得高 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住,多会并发急性心力衰竭、脑 出血、高血压性心脏病、脑血栓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所以,对早期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冇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血压在中

3、医学中称为头痛、眩晕,属于肝阳肝风等的疾病范畴。为 观察高血压中医辨证的治疗效果,本文对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治疗分析,现将结果呈现 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本文选择了自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來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 67例,女性53例,年龄为4179岁。所选病例均符合以下几点全部患者为原发性 高血压,且临床症状明显;患者均符合神疲乏力、自汗、口干咽燥、少气懒言、舌胖且质 红少苔、五心烦热等中医证型。本文小所选样的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 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纽,观察纽与对照纽,每

4、组各60例。对照纽患者接受单纯的 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除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外,按照4种类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具体 分为:肝火亢盛行症;阴虚阳亢症;痰湿壅盛症;阴阳两虚症。肝火上炎可以平肝 泻火为主,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症候,则以滋阴潜阳为主,临床治疗可应用 潜阳平肝汤加减治疗。痰湿中肌症候患者,多中气不足,久则牛痰,以化痰燥湿为主,可应 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阴阳两虚患者则多舌淡苔白,可采取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并观 察两组患者降压情况。毕业1.3疗效标准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來评定疗效标准,主要症狀有:頭痛,腦量, 心悸,失眠,耳嗚,煩躁,腰酸腿軟。症状消失为显效,减轻

5、为有效,症状术见改变为无效。1.4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所得数据釆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所有组间数据应用x ? 检验与秩和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纟fl患者降压显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纟r患者降压显效率为70.0%, 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 为88.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0.0%, 两组比较结果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o论文代写总结大全 /html/zongjic/3.

6、讨论医学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是现代牛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发病率较高,有较多 的并发症。高血压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不是单一因素,而是由于患者自身的一系列因素, 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性格特点、身体素质、饮食结构、有无家族病史、职业类别、 心理状态等均会对本病的形成造成影响o ifij.rl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都有所不同,不同个体有着 不同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不同发病阶段参与的机制都冇所不同。所以,同一川药方法无法使 所有患者获得较好的降压效果,有时还会产牛很多不良反应。且患者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 后西药治疗需终身服药,若长吋间用药不当,严重吋会造成心、脑、肾等身体重要器官组织 的缺

7、血,使得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以及肾功能衰退等病症。心、脑、肾器官的血 流供求情况对血压升高具有十分重耍的影响。治疗高血压吋不仅要控制高血压,还要注意防 治高血压靶器官的损伤,这对减少发牛心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及病死率很有帮助。肝火亢盛型: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处方由龙胆草15g、车前子30g、泽泻30g、 生地15g>当归10g、山梔子、生甘草、黄苓10g、夏枯草30g、海藻15g组成。龙胆草大 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黄苓、山梔了具冇苦寒泻火z功,泽泻、车前子 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海藻以清热化痰,夏枯草以加强清泄肝经之热的力量,生 地、当归滋阴养血,以使标本

8、兼顾。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总结大全/html/zongjie/阴虚阳亢型:可用潜阳平肝汤加减治疗,处方由生地黄、玄参各25g 口芍12g主 龙牡各30g牛代赭石20g牛决明子30g 口痰黎10g、钩藤、怀牛膝、天麻各15g组成。便 秘加大黄12g热盛加生石膏30g痰多加胆南星、天竺黄各15go生地黄、玄参、白芍能滋 养肝肾之阴,生龙牡、代赭石、决明子能潜阳熄风,天麻、钩藤、白疾黎能平肝熄风,怀 牛膝引气血下行,牛石膏清泄胃火,大黄通便泄热,胆南星、天竺黄能清热化痰。痰湿壅盛型:采川半夏白术麻汤加减疗法,选取口术、天麻、枳实、半夏、每种10g, 9g陈皮,决明子、泽泻、茯苓、每种15g, 6g远

9、志。出现明显恶心、纳减的患者加用15g 莆香,10g砂仁。阴阳两虚型:釆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可达到温肾育阴的效果,釆用石斛、桑寄生、 熟地每种15g, 5g肉桂,杜仲、麦冬每种10go有严重偏血虚患者加用鸡血藤、熟地黄每种 20g,有心悸怔仲者加用龙眼肉、酸枣仁每种15g。高血压在中医典籍屮常以“眩晕”、“头痛”、“屮风”等病论述,其屮以“眩晕”论述最多。 而人部分医学者认为,引起川阳亢盛的主要原因是索体阳盛、气郁化火、怒动肝火等。阴虚 阳亢的本质是因为阴不制阳、肝肾阴亏4。历代医家对此类病证早有认识,并有诸多论述。素问侄真要大论冇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与肝冇关。由于阴虚阳亢的

10、 产牛,导致阳亢耗阴再次出现阴虚,阴虚加重,阴不足则阳无以化,最终使得阴阳两虚。痰湿壅盛主要是因为论文代写饮食过于肥腻,摄入糖分较多而运动屋较少,造成痰、湿、瘀等不良因索留在体内,因痰 湿中阻而引发眩晕。由于高血压的病因、机制不同,决定了运用屮医辨证进行治疗,个性化 治疗,更有针对性,较同一用药的西医方案降压效果更明显。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血压可减轻 或避免西药降血压治疗的诸多副反应,如血压波动大、咳嗽、药物性头痛、面部发红潮热等, 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且对患者伴发的高血脂症可以兼顾,对于远期并发症的防治更具优势, 体现了中医理论未病先防,治未病的思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为

11、总有效率均高丁对照组,可见中医 辨证治疗具冇明显改善症状的功效,从整体调节心、脑、肾的血流供求情况,从而恢复心、 (血、)脑、肾的病理变化,以实现对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总乙屮医辨证结合西医常规治 疗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改善症状,降低血压,调整全身状况, 防治心、脑、肾等合并症疗效均较明显,并冇助于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值得从垄础与临 床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推广。参考文献1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批界卫牛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 志,2009,7 (2): 29-30.作文 /zuowen/2国家中医线管理局.中庾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j.1995.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郭艳艳,方显明.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卩.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病杂志,2009,7(2):202-203.5乔松,冯加纯,杨晶,等.高血压人鼠脑内小血管改变及其继发损伤的研究j.屮风与神经疾 病杂志,2006,(3):17-18.邓启华.符文增.高血压病屮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学的临床硏究j. !«国 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 6(10): 438-439毕-业论文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

13、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湖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

14、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庆学、彭建武,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lian, shuneng.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l.北京:高等教冇岀版社,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会姐、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newmark, pete匸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王力,中国语法理论im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xu, jianping.许建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