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hapter 2chemical thermodynamics 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的定义化学热力学的定义? 热力学热力学:研究热能和机械能以及其它形式:研究热能和机械能以及其它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的能量之间的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用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用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化学。化学。热力学的主要应用热力学的主要应用 预言化学反应能否进行预言化学反应能否进行 化学反应一旦进行,将有怎样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一旦进行,将有怎样的能量变化 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进行的程度第一节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1-1 基本概念基本概
2、念一、体系和环境一、体系和环境热力学中称研究的对象为热力学中称研究的对象为体系体系,称体系以外,称体系以外的其它部分为的其它部分为环境环境。体系和环境有时有边界,有时无边界。体系和环境有时有边界,有时无边界。体体系系敞开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敞开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有有能量和物质交换;能量和物质交换;封闭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封闭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有有能量交换能量交换无无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孤立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孤立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无无能量和物质交换。能量和物质交换。二、状态和状态函数二、状态和状态函数 由一系列表征体系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由一系列表征体系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体系的存在
3、形式称为体系的来的体系的存在形式称为体系的状态状态。如气体。如气体的状态由压力、体积、温度、摩尔数决定。的状态由压力、体积、温度、摩尔数决定。 藉以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称为体系的状藉以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称为体系的状态函数。如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等为态函数。如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等为状态状态函数函数。 体系发生变化前的状态为体系发生变化前的状态为始态始态,变化后的状,变化后的状态为态为终态终态。体系变化的始态和终态一经确定,各。体系变化的始态和终态一经确定,各状态函数的改变量也就确定了,状态函数的改变量也就确定了,用符号表示用符号表示。 有些状态函数有加合性,如有些状态函数有加合性,如v、
4、n 等,称为等,称为体系的体系的量度性质量度性质,也有些状态函数如,也有些状态函数如t、p不具不具加合性,称为加合性,称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三、过程和途径三、过程和途径 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从始态变到终态,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从始态变到终态,我们说体系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我们说体系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简称过程。有恒温、恒容、恒压和绝热过程。有恒温、恒容、恒压和绝热过程。 体系的状态变化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方式,体系的状态变化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方式,我们把这我们把这每一种具体的方式称为一种途径每一种具体的方式称为一种途径。298k 1105pa298k 5105pa273k 1105pa
5、273k 5105pa恒温恒压恒温恒压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决定于过程的始、终决定于过程的始、终态,与采取哪种途径来完成这态,与采取哪种途径来完成这过程无关过程无关。vpwv/slspflfwl四、体积功和四、体积功和p-v图图体系在反抗外界压强发生体积变化时有功产体系在反抗外界压强发生体积变化时有功产生,这种功称为生,这种功称为体积功体积功。主要指气体。主要指气体。例:某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例:某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从压强从压强 p1 = 16 105 pa,v1 = 1.0 10 3 m3, 在恒外压在恒外压 p外外 = 1.0 105 pa下恒温膨胀到压强下
6、恒温膨胀到压强 p2 = 1.0 105 pa , v2 = 16 10 3 m3 求过程所做的体积功求过程所做的体积功 w。解:体系膨胀,反抗外压做功解:体系膨胀,反抗外压做功 w = p.v = 1.0105pa(1610-3-1 10-3)m3 = 15102j五、热力学能五、热力学能 体系内一切能量的总和体系内一切能量的总和叫做体系的热力学叫做体系的热力学能,用能,用u表示,它包括位能、振动能、转动能、表示,它包括位能、振动能、转动能、平动能、电子的动能、核能等。热力学能的绝平动能、电子的动能、核能等。热力学能的绝对值无法求得。对值无法求得。 内能是内能是状态函数状态函数,有加合性。,
7、有加合性。 u = u终终 u始始1-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第一定律的内容一、第一定律的内容u = q wdu = q w实质为能量守恒定律实质为能量守恒定律!体系从状态体系从状态到状到状态态所吸收的热所吸收的热状态变化时状态变化时作的体积功作的体积功体系发生体系发生微小变化微小变化q:体系吸热为正:体系吸热为正(+),放热为负,放热为负(-)。w:体系对环境作功为正:体系对环境作功为正(+) ,环境对体系作,环境对体系作功为负功为负(-)u体系体系 = -u环境环境 u体系体系 + u环境环境 = 0二、功和热二、功和热p1 = 16 105 pav1 = 1.0 10 3 m
8、3p2 = 1.0 105 pa v2 = 16 10 3 m3三、功和热与途径的关系三、功和热与途径的关系 体系从状态体系从状态,状态函数的改变量,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就确定了,与途径无关。就确定了,与途径无关。用例用例1来证明来证明:功和热是否与途径无关功和热是否与途径无关?-48124812v/dm3p-48124812v/dm3p-48124812v/dm3p-48124812v/dm3p可见,体积膨胀的次数越多,做的功越大,可见,体积膨胀的次数越多,做的功越大,膨胀功和途径有关,膨胀功和途径有关,w不是状态函数。不是状态函数。 由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由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u只是温度的函只
9、是温度的函数,理想气体的数,理想气体的恒温膨胀恒温膨胀过程中过程中u = 0功和热都不是状态函数功和热都不是状态函数!q = w 1-3、可逆途径可逆途径-48124812v/dm3p- n趋近于无穷大时,体系所做的体积趋近于无穷大时,体系所做的体积功是各种途径体积功的极限。功是各种途径体积功的极限。即外压总比内压小一无限小的过程:即外压总比内压小一无限小的过程:dvpdvdppdvpwii)(01-3、可逆途径可逆途径0ppi代替略去无限小值,可以用12vvvvivvnrtlndvvnrtdvpw2121 n无穷大途径的无穷大途径的特点特点:无摩擦,:无摩擦,n,体系无限多次达到平衡,也就是
10、说过程中体系体系无限多次达到平衡,也就是说过程中体系每时每刻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我们称这种途每时每刻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我们称这种途径为径为可逆途径可逆途径。 21lnvvnrtw 理想气体的恒温膨胀,若以可逆途径进行,理想气体的恒温膨胀,若以可逆途径进行,体积功最大。体积功最大。相反,可逆压缩,环境对体系作相反,可逆压缩,环境对体系作功最小:功最小:1)可逆途径是以可逆途径是以无限小的变化无限小的变化进行的,整个过程是进行的,整个过程是一连串非常接近于平衡的状态所构成,整个过程一连串非常接近于平衡的状态所构成,整个过程进行的进行的速度是无限慢速度是无限慢。2)在反向的过程中,用同样的手续,循
11、着原来过程在反向的过程中,用同样的手续,循着原来过程的逆过程,可以使的逆过程,可以使体系和环境都完全恢复到原来体系和环境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状态;3)在在可逆胀大过程中可逆胀大过程中体系做最大功体系做最大功,在可逆压缩,在可逆压缩过程中过程中环境对体系做最小功环境对体系做最小功。可逆过程有下面几个特点:可逆过程有下面几个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热化学热化学 把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化学反应把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化学反应中,讨论和计算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的学科中,讨论和计算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的学科称为称为热化学热化学2-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什么叫热效应?什么叫热效应? 定义
12、:当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定义:当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温度相同时,时,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热效应。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般称为反应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般称为反应热。化学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能改变:化学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能改变: u = u产物产物 u反应物反应物 = q w 其中其中q为反应热,因化学反应的具体方为反应热,因化学反应的具体方式不同(恒容或恒压),有着不同内容。式不同(恒容或恒压),有着不同内容。 一、恒容反应热一、恒容反应热 u0,则,则 qv 0: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是吸热反应; u0,则,则 qv 0:反应是放热反应。:反
13、应是放热反应。在恒容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其热效应在恒容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其热效应称为恒容反应热,通常用称为恒容反应热,通常用qv表示,表示, u = qv w = qv pv = qv 恒容反应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全部恒容反应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改变体系的热力学能。用来改变体系的热力学能。二、恒压反应热二、恒压反应热恒压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恒压反应,其恒压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恒压反应,其热效应称为恒压反应热,用热效应称为恒压反应热,用qp表示。表示。u = qp w = qp pvqp = u + pv = (u2 + p2v2 ) - (u1 + p1v1)qp =
14、 hu + pv h (热焓热焓)恒压反应过程中,吸恒压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改收的热量全部用来改变体系的热焓。变体系的热焓。12ttqcdtqtqc limt0三、热容量三、热容量对体系加热时,设从环境吸进热量对体系加热时,设从环境吸进热量q,体系的,体系的温度从温度从t1升到升到t2,则定义平均热容为:,则定义平均热容为:若温度的变化很小若温度的变化很小: 1mol物质,则称为物质,则称为摩尔热容摩尔热容,用,用cm表示,表示,单位为单位为j.mol-1.k-1,由于,由于q的值随过程而不同,的值随过程而不同,所以热容也因过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数值所以热容也因过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数值
15、。 恒压过程中的热容称为恒压热容(恒压过程中的热容称为恒压热容(cp) 恒容热容(恒容热容(cv)ppp)th(dtqcdtcqhppvvv)tu(dtqcdtcquvv 当采用某一过程,将温度从当采用某一过程,将温度从t1改变到改变到t2时,要求得到所需要的热量时,要求得到所需要的热量q值,须知该过值,须知该过程中的热容程中的热容c与与t的关系。的关系。hgbbaahnhngngnbnbnanan)()()()()()()()(0000五、五、qp和和qv的关系的关系 a a +b b g g + h h1、反应进度概念、反应进度概念的量纲是物质的量的量纲(的量纲是物质的量的量纲(mol),
16、用反应体系中),用反应体系中任一物质来表示反应进度,在同一时刻所得的任一物质来表示反应进度,在同一时刻所得的值完值完全一致,可以为全一致,可以为正整数、正分数,也可以是零正整数、正分数,也可以是零。= 1mol :表示从:表示从= 0 mol计算已经有计算已经有 a mol a和和 b mol b消耗掉,生成了消耗掉,生成了 g mol g和和 h mol h,即按,即按 a 个个a粒子和粒子和 b 个个b粒子为一个单元粒子为一个单元进行了进行了6.021023个单元反应,我们说进行了个单元反应,我们说进行了1mol反应反应。生成物 t1p2v1n2反应物t1v1p1n13h2h1h生成物 t
17、1p1v2n2()等压过程()等容过程()h1 = h2 + h3 = u2 + (pv)2 +h3 同一反应的恒压和恒容反应热是不同的,同一反应的恒压和恒容反应热是不同的,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关系:2、qp和和qv的关系的关系 焦耳定律焦耳定律:焦耳经过实验和理论推导得出,:焦耳经过实验和理论推导得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仅为温度的函数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仅为温度的函数,u = f(t),称为焦耳定律。称为焦耳定律。 对理想气体等温下,对理想气体等温下,pv = 常数,根据焓的常数,根据焓的定义,很容易证明定义,很容易证明理想气体的焓也仅是温度的理想气体的焓也仅是温度的函数函数
18、。 对理想气体:由于对理想气体:由于u只是温度的函数,进而只是温度的函数,进而h也只也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h3和和 u3为零。为零。 对其它物质:对其它物质: h3和和 u3虽不为零,但与虽不为零,但与h1,h2, u1 ,u2 相比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相比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n = 0,生成物和反应物都为固,生成物和反应物都为固体或液体,体或液体, qp = qvh1 = u2 + (pv)2h1 = u2 + nrtqp = qv + nrt理想气体理想气体hhrmr(j.mol-1)对一热力学过程,对一热力学过程,u、h的单位为的单位为j、kj。对一反应,则对
19、一反应,则ru、rh与反应进度有关,因与反应进度有关,因此引入摩尔焓变:此引入摩尔焓变:rhm = rum + rt2-2 盖斯定律盖斯定律表示出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1)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298k和和1.013105 pa可不写;可不写;2)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l、s;3)计量数不同,反应的反应热也不同;计量数不同,反应的反应热也不同;4)逆反应的热效应数值相同,而符号相反逆反应的热效应数值相同,而符号相反一、热化学方程式一、热化学方程式注意:注意:二、盖斯定律二、盖斯定律 盖斯提出:盖斯提出:一个化学反应若能分解
20、成几步一个化学反应若能分解成几步来完成,总反应的焓变来完成,总反应的焓变rh等于各分步反应的等于各分步反应的焓变焓变rhi之和之和。这就是盖斯定律这就是盖斯定律。 对热效应难以测得的反应其热效应很容易对热效应难以测得的反应其热效应很容易通过盖斯定律计算。通过盖斯定律计算。例:例:已知已知 c(石墨石墨) + o2(g) co2(g) (1) rhm(1) = -393.5 kj.mol-1 co(g) + 1/2o2(g) co2(g) (2) rhm(2) = -283.0 kj.mol-1 求求 c (石墨石墨) +1/2o2(g) co(g) 的的 rhm 解:解:方程(方程(1)-(2
21、)得)得 c (石墨石墨) +1/2o2(g) co(g) 由由hess定律定律 rhm = rhm(1) - rhm(2) = -393.5-(-283.0) = -110.5 kj.mol-12-3 生成热生成热 由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要知道许多反应由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要知道许多反应的热效应,要将反应分解成几个已知反应,这的热效应,要将反应分解成几个已知反应,这是很复杂的过程。是很复杂的过程。 h = u + pv 由于由于u不知,不知,h也不知,于是也不知,于是人们规定,人们规定,最稳定单质的焓值为零值最稳定单质的焓值为零值。 上述反应的热焓,则就是上述反应的热焓,则就是co(g)的生
22、成热。的生成热。 某一温度下,由某一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处于标准状态的各种元素的各种元素的最稳定单质生成的最稳定单质生成标准状态标准状态下下1mol某纯物质的某纯物质的热效应,叫做这种温度下该物质的热效应,叫做这种温度下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标准摩尔生成热成热。用符号。用符号fhm表示,单位为表示,单位为j.mol-1。一、生成热的定义一、生成热的定义 温度温度298k,气体,压力,气体,压力(分压分压)为为100kpa;固体或液体纯相,其标准状态是固体或液体纯相,其标准状态是xi = 1;溶液中;溶液中的物质为的物质为ma = 1mol.kg-1,常近似为,常近似为ca或或a = 1mol.d
23、m-3。二、标准状态的定义二、标准状态的定义h = h + h反应物)产物)(mfimfimrhhh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参加反应的参加反应的各种单质各种单质mrh( (反反应应物物)mfih(产物)(产物)mfih三、标准生成热的应用三、标准生成热的应用2-4 燃烧热燃烧热化学热力学规定:在化学热力学规定:在100kpa的压强下,的压强下,1mol物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叫做该物质的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标准摩尔燃烧热烧热,简称标准燃烧热,用符号,简称标准燃烧热,用符号chm表示。表示。标准燃烧热主要用来求有机反应的热效应。标准燃烧热主要用来求有机反应的热效应。 完全燃
24、烧完全燃烧应为:应为: cco2 hh2o 氮化合物氮化合物n2 sso2(g) clhcl(aq)产物)反应物)(mcimcimrhhh反应物生成物各燃烧产物mrh反应物)(mcih产物)(mcih应用:应用:2-5 从键能估算反应热从键能估算反应热由键能只能估算反应热,不能精确确定。由键能只能估算反应热,不能精确确定。产物)反应物)(mbimbimrhhh 在给定温度、在给定温度、101.325kpa下,将下,将1mol气态气态化合物中一个键打断使其成为两个部分(气态化合物中一个键打断使其成为两个部分(气态原子或原子团)所需的能量为此化合物中该键原子或原子团)所需的能量为此化合物中该键的的
25、键焓(键能)键焓(键能)第三节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方向3-1 反应方向概念反应方向概念一、标准状态下的化学反应、标准状态下的化学反应 我们以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的方向做为基本我们以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的方向做为基本出发点,经过热力学讨论,又能在标准状态的出发点,经过热力学讨论,又能在标准状态的基础判断出各种非标准状态下,反应进行的方基础判断出各种非标准状态下,反应进行的方向。向。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式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式 化学反应比理想气体的恒温膨胀复杂,化学反应比理想气体的恒温膨胀复杂,但也是可逆和非可逆两种方式但也是可逆和非可逆两种方式。 如果体系的状态、外部条件确定了,就如果体系的
26、状态、外部条件确定了,就可以用热力学方法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可以用热力学方法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可逆,、不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可逆,、不可逆。可逆。3-2 反应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反应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ba(oh)2.8h2o(s) + 2nh4scn(s) ba(scn)2(s) + 2nh3(g) + 10 h2o(l)hcl(g) + nh3(g) nh4cl(s)621k反应发生逆转,逆反应是吸热的。反应发生逆转,逆反应是吸热的。 说明:反应的焓变对反应的方向有影响,但不是唯一说明:反应的焓变对反应的方向有影响,但不是唯一因素。因素。为什么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为什
27、么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吸热反应吸热反应绝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绝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一、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一、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不可逆性 所谓所谓“自发变化自发变化”乃是指能够自动发生乃是指能够自动发生的变化,即无需外力帮忙,任其自然,不去管的变化,即无需外力帮忙,任其自然,不去管它,即可发生的变化。而自发变化的逆过程不它,即可发生的变化。而自发变化的逆过程不能自动进行。能自动进行。 如:气体的真空膨胀;热量从高温物传入如:气体的真空膨胀;热量从高温物传入低温物;各部分浓度不同的溶液,自动扩散,低温物;各部分浓度不同的溶液,自动扩散,最后浓度均匀。最后浓度均匀。3-3 热
28、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上述例子说明,一切自发变化都有一定的变化上述例子说明,一切自发变化都有一定的变化方向,并且都是不会方向,并且都是不会自动自动逆向进行的,这就是自发逆向进行的,这就是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变化的共同特征。 简单地说:简单地说:“自发变化乃是热力学的不可自发变化乃是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逆过程。”这个结论是经验的总结,也是热力学第这个结论是经验的总结,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二定律的基础。 上述变化都上述变化都不会自动逆向不会自动逆向进行,但并不意味着进行,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根本不可倒转,借助于外力是可以使一个自动它们根本不可倒转,借助于外力是可以使一个自动变化逆向进行的。变
29、化逆向进行的。 例如理想气体真空膨胀是一自发过程:例如理想气体真空膨胀是一自发过程:q = 0、w = 0、u = 0,如用活塞等温压缩,能使气体恢复原,如用活塞等温压缩,能使气体恢复原态,结果环境付出了功,并且环境得到了热量。态,结果环境付出了功,并且环境得到了热量。环境环境发生了功转变为热的变化。发生了功转变为热的变化。要使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要使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则必须从一单一热源(热储器)中取出热量,使其完则必须从一单一热源(热储器)中取出热量,使其完全转变为功,然后把压缩活塞的重物举到原来的高度全转变为功,然后把压缩活塞的重物举到原来的高度而不产生其他变化。实际经验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30、。而不产生其他变化。实际经验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热量由高温物体流入低温物体,最后温度均衡。热量由高温物体流入低温物体,最后温度均衡。这是一个自发变化,要想使它们恢复原状,必须设想这是一个自发变化,要想使它们恢复原状,必须设想能从某一物体吸热降温,使其降到原来的温度,将所能从某一物体吸热降温,使其降到原来的温度,将所吸的热量完全转化为功,然后把这些功再变成热量从吸的热量完全转化为功,然后把这些功再变成热量从而使另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到原来的温度,但是由于而使另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到原来的温度,但是由于热热量完全转化为功而不留下影响是不可能的量完全转化为功而不留下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该过。所以该过程不可能
31、实现。程不可能实现。 从而导致这样一个结论:从而导致这样一个结论:一个自发变化后,不一个自发变化后,不可能使体系和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可能使体系和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影响,影响,也就是说自发变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自发变化是不可逆的。二、热力学第二定律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说法: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说法: 克劳修斯的说法克劳修斯的说法:“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转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体转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开尔文的说法开尔文的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发生其它的变化。
32、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发生其它的变化。” 两种说法都是指一件事情是两种说法都是指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即指某一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不能自动进行的。即指某一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不能自动进行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一样,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一样,是建立在无数事实基础上,是人类建立在无数事实基础上,是人类经验的总结经验的总结。它不能从其它更普遍的定律推导出来。整个热它不能从其它更普遍的定律推导出来。整个热力学的发展过程也令人信服地表明,它的推论力学的发展过程也令人信服地表明,它的推论都符合客观实际,由此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真都符合客观实际,由此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真实地反映
33、了客观规律。实地反映了客观规律。三、熵函数(三、熵函数(entropy)(一)熵和熵变(一)熵和熵变(二)熵与体系的混乱度(二)熵与体系的混乱度(randomness)(三)热力学第三定律、标准熵(三)热力学第三定律、标准熵(四)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四)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 (一)熵和熵变(一)熵和熵变clausius把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除以环境温度所把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除以环境温度所得的商称为得的商称为热温商热温商,并证明了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总,并证明了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总和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而与过程途径无关,和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而与过程途径无关,显然它对应于体系的一个
34、状态函数的改变,显然它对应于体系的一个状态函数的改变,clausius定义这一状态函数为定义这一状态函数为熵函数熵函数,用符号,用符号s表示。表示。当体系从状态当体系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变化到状态2,状态函数熵的改变值为,状态函数熵的改变值为:2 1 12)(tqsssr式中式中 为微小可逆变化的热效应,下标为微小可逆变化的热效应,下标“r”代表代表“可逆可逆”(reversible)。因过程可逆,体系与环境)。因过程可逆,体系与环境处于热平衡,式中温度处于热平衡,式中温度t=t体体=t环环,rqtqsrqr为该恒温可逆为该恒温可逆过程总的热效应过程总的热效应熵是体系的熵是体系的状态函数状态函数
35、,因热效应与体系内所含物,因热效应与体系内所含物质的量成正比,故熵为质的量成正比,故熵为广度性质广度性质,量纲为,量纲为jk-1。若为恒温过程,温度为常数若为恒温过程,温度为常数tqdsr微小变化过程的熵变:微小变化过程的熵变:环境熵变的计算:环境熵变的计算:环境系统环境tqs对热机效率极限的研究还得出,若体系经历一不可逆对热机效率极限的研究还得出,若体系经历一不可逆恒温过程,从状态恒温过程,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变化到状态2,状态函数熵的改变,状态函数熵的改变是一定的,但一定大于该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是一定的,但一定大于该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tqs 与体系相比,环境很大,当体系发生变化时,吸收或
36、放出的与体系相比,环境很大,当体系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至于影响环境的温度和压力,均可被视为常数,实际热量不至于影响环境的温度和压力,均可被视为常数,实际过程的热即为可逆热,就等于体系热反号!过程的热即为可逆热,就等于体系热反号!(二)熵与体系的混乱度(二)熵与体系的混乱度(randomness)许多自发过程有混乱度增加的趋势许多自发过程有混乱度增加的趋势如:冰的融化、建筑物的倒塌如:冰的融化、建筑物的倒塌 冰的结构冰的结构建筑物的倒塌建筑物的倒塌体系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体系混乱度增大体系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体系混乱度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地进行。有利于反应自发地进行。熵的物理
37、意义是什么?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熵是体系混乱度的量度熵是体系混乱度的量度。混乱度是指组成体系的微观粒子无规或无序程度。混乱度是指组成体系的微观粒子无规或无序程度。无序度无序度(disorder degree)越高,体系的混乱度也越高。越高,体系的混乱度也越高。室温下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的室温下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的共同特点共同特点,是反应发,是反应发生后体系的混乱度增大了。因此,生后体系的混乱度增大了。因此,体系混乱度的增体系混乱度的增大是吸热反应自发进行的推动力大是吸热反应自发进行的推动力。影响熵的因素主要有:影响熵的因素主要有:(1)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聚集状态:同种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同种
38、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相比较,气态的混乱度最大,而固态的混乱度最小。相比较,气态的混乱度最大,而固态的混乱度最小。因此,对于同种物质,气态的摩尔熵最大,而固态的因此,对于同种物质,气态的摩尔熵最大,而固态的摩尔熵最小。摩尔熵最小。(2)分子的组成分子的组成:聚集状态相同的物质,分子中:聚集状态相同的物质,分子中的原子数目越多,混乱度就越大,其熵也就越大;的原子数目越多,混乱度就越大,其熵也就越大;若分子中的原子数目相同,则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若分子中的原子数目相同,则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混乱度就越大,其熵也就越大。越大,混乱度就越大,其熵也就越大。(3)温度温度:温度升高,物质的混乱度增大,因
39、此物:温度升高,物质的混乱度增大,因此物质的熵也增大。质的熵也增大。(4)压力压力:压力增大时,将物质限制在较小的体积:压力增大时,将物质限制在较小的体积之中,物质的混乱度减小,因此物质的熵也减小。之中,物质的混乱度减小,因此物质的熵也减小。压力对固体或液体物质的熵影响很小,但对气体物压力对固体或液体物质的熵影响很小,但对气体物质的熵影响较大。质的熵影响较大。(三)热力学第三定律、标准熵(三)热力学第三定律、标准熵1906年,年,德德w.h.nernst提出,经提出,经德德max planck 和和美美 g.n.lewis等改进。等改进。完美晶体完美晶体: 纯净而完美的晶体。完美晶体中的质点完
40、纯净而完美的晶体。完美晶体中的质点完全停止了运动。(假想状态)全停止了运动。(假想状态)0k,标准态下,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熵值为零。,标准态下,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熵值为零。( )(0k)( )ss tss t将某纯物质从将某纯物质从0k升高到温度升高到温度 t ,此过程的熵变就是,此过程的熵变就是温度温度t 时该纯物质的规定熵时该纯物质的规定熵 (conventional entropy)(绝对熵)(绝对熵))k,b(mts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摩尔规定熵称为该物质的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摩尔规定熵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标准摩尔熵摩尔熵,其符号:,其符号:例题例题(四)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四)化
41、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298.15k,标准态下,任一化学反应:,标准态下,任一化学反应:b0b)k15.298,b()k15.298(mbrssbm根据状态函数的特征,利用标准摩尔熵,可以计算根据状态函数的特征,利用标准摩尔熵,可以计算298.15k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s)(ssmimimr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为产物的标准摩尔熵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为产物的标准摩尔熵总和减去反应物的标准摩尔熵总和。总和减去反应物的标准摩尔熵总和。标准态,非标准态,非 298.15 k:rsm (t) rsm例题:利用例题:利用 298.15 k 时的标
42、准摩尔熵,计算反应:时的标准摩尔熵,计算反应:在在 298.15 k 时的标准摩尔熵变。时的标准摩尔熵变。32222ch ch oh(l)+3o (g)2co (g)+3h o(l) 11m32(ch ch oh,l,298.15k)161j molk ;s11m2(o ,g,298.15k)205.14j molk ;s-11m2(co ,g,298.15k)213.7j molk ;s11m2(h o,l,298.15k)69.91j molks11112 213.7j molk3 69.91j molk m32m2(ch ch oh,l)3(o ,g)ss1111161j molk3 2
43、05.14j molk rmm2m22(co ,g)3(h o,l)sss11139j molk 298.15 k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为: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为:解:解:例题:试估计氯化铵溶于水反应的例题:试估计氯化铵溶于水反应的 rs正负,并查表计算反正负,并查表计算反应熵变应熵变 rsm。解:解: h2o(l)nh4cl(s) = nh4+ (aq) + cl (aq)由于固体溶于水是熵增加的过程由于固体溶于水是熵增加的过程,因此反应的因此反应的 rsm 0,为正值为正值查表:查表: nh4cl(s) nh4+ cl (aq) s/j k-1 mol-1 94.6 113.4 55.2 r
44、sm = 113.4 + 55.2 94.6 = 74.0 j k-1 mol-1规律:规律:1)反应过程中气体计量系数增加的反应,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计量系数增加的反应,反应 s 02)反应过程中气体计量系数减少的反应,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计量系数减少的反应,反应 s 0;反应中物质计量系数减少的反应,;反应中物质计量系数减少的反应,反应的反应的 s 0 四、熵增原理四、熵增原理推动化学反应自推动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因素:发进行的因素:能量能量体系的混乱度体系的混乱度孤立体系孤立体系零零唯一决唯一决定因素定因素在孤立体系的任何在孤立体系的任何自发过程中,体系自发过程中,体系的熵总是增加的的熵总是增
45、加的对于孤立体系:对于孤立体系:0孤立s即即“孤立体系的熵永不减少孤立体系的熵永不减少”熵增原理熵增原理。对于孤立体系,可用熵增原理来判别过程的方向和对于孤立体系,可用熵增原理来判别过程的方向和限度!以限度!以0下水结冰为例:下水结冰为例:由于在实际过程中不存在孤立体系,我们选择与水有由于在实际过程中不存在孤立体系,我们选择与水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那一部分环境和水为新的体系:物质或能量交换的那一部分环境和水为新的体系:0环境系统总sss略降低略降低大大增加大大增加0总s,自发,自发=,可逆,可逆,非自发,非自发大多数熵增加的吸热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大多数熵增加的吸热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46、,但在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但在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而大多数熵减小的放热反应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而大多数熵减小的放热反应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但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上述事实表明,上述事实表明,反应方向除了与反应热和熵变有关反应方向除了与反应热和熵变有关外,还受温度的影响。外,还受温度的影响。四、四、 状态函数状态函数 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一、吉布斯自由能判据一、吉布斯自由能判据 热力学中有两条重要的基本自然规律控制着所有热力学中有两条重要的基本自然规律控制着所有物质体系的变化方向:物质体系的变化方向: 、体系倾向于取得最低势能状态;、体系倾向于取得最低势能状态; 、体
47、系倾向于达到最大的混乱度。、体系倾向于达到最大的混乱度。 等温等压下的化学反应,究竟能不能进行,以什等温等压下的化学反应,究竟能不能进行,以什么方式进行,我们可以综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状态函么方式进行,我们可以综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状态函数数h、可逆过程的功以及可逆过程的热温商等知识来、可逆过程的功以及可逆过程的热温商等知识来解决。解决。 则:则:u = q w体体 w非非 q = u + pv + w非非 = h + w非非 因可逆过程做最大功,吸热最多:因可逆过程做最大功,吸热最多: qrh + w非非 又因:又因:s = qr/t 则:则: ts h + w非非 -(h - ts) w非非 -(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安全事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 土木工程与社会发展关系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评估题及答案
- 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的创新路径
- 大学化学2025年试题风格分析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宣传与农产品电商推广策略试题及答案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与实践路径解析
- 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设计
- 苏教版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 热电dcs系统的试题及答案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工程伦理分析
- (无线)门禁系统报价单
- 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 联想EAP案例分析
- 社会工作介入老年社区教育的探索
- 国开电大-工程数学(本)-工程数学第4次作业-形考答案
- 高考倒计时30天冲刺家长会课件
- 施工项目现金流预算管理培训课件
- 时行疾病(中医儿科学课件)
- 街道计生办主任先进事迹材料-巾帼弄潮显风流
- GB/T 32616-20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