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家川镇道路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5.24 (3)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符家川镇道路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5.24 关于陈家乡场镇建设的情况汇报 尊敬的赵书记、蔡区长及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你们在百忙之中来我乡调研场镇建设,你们及时的检查和指导,将对我乡场镇建设的发展和壮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你们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近年来我乡场镇建设基本情况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我乡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揽,紧抓灾后重建机遇,创新思路,科学决策,把受灾群众集中安置与场镇建设有机结合,破解了群众反映突出的一批民生难题,推动了场镇的发展壮大,展开了一幅生机昂然的山区场镇建设画卷。 一、强化深入调研,科学决策顺民意 我乡位于x

2、x县区西北部,与朝天镇、东溪河乡和xx省xx县区安乐河乡接壤,距朝天xx县区13km,幅员面积58平方公里,总人口6531人,辖8村60组1550户。由于乡境属侵蚀中山,山高坡陡,地表脆弱,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地质灾害十分频繁;加之农户居住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全乡涉及饮水、行路、就医等困难群众分别占全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因地质灾害造成选址难278户1098人,饮水难、行路难、运输难、建房难等民生问题较为突出。面对突出的民生问题,乡党委、政府首先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要求 -11800米,需资金500余万元,目前在建的有500米,还有约1300米河堤建设尚无资

3、金来源,正在积极采取各种办法筹措和争取。 二、坚持“四个原则”,创新思路聚民力 有效实施场镇集中安置,让受灾群众有序“进城”,必须因地制宜、创新思路、规范引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作用。在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户自主自愿的原则。在选择安置方式时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不搞形象工程,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真正让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户进入场镇落户发展。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集中安置点建设坚持由农户投入为主,街道硬化、绿化、供排水和供电主干线等基础设施由政府统一配套实施,除配套项目资金外,不足部分采取“一事一议”由农户承担。据统计,上坝

4、场镇集中点建设总投入1914万元,其中项目投入115万元,户均投入18万元,有效聚合了民间资金,政府实现了“零”负债。三是坚持统规统建的原则。统一规划设计,聘请绵阳设计院设计了场镇总体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实施,同时由乡政府出面协调建设部门测绘出场镇建设地形图,依照规划容量、搬迁户的多少,由农户抽签决定建房位置,建设规模一律三间起座,楼层不限。统一风格风貌,由乡政府聘请建设部门设计出多种民居风格供群众选择确定一种,从而确保了临街面的外观风格风貌既符合当地实际,又突出了川北民房特色。统一时间进度,凡在场镇建房的农户进场前都要签订协议,明确责任主体,预交保证金2万元,保证金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同时,

5、 -3善。同时,为加强对集中居住区群众的管理,乡党委、政府正尝试成立与社区职能类似的管理机构,并建立专门的物业管理队伍,切实让农民享受市民的待遇。二是把场镇集中安置与地震灾后重建相结合。“5.12”地震后,乡内地质灾害点多,农户重建选址难,无法就地就近安置,青平、柿子岭、松广等村组的部分地质灾害点需整体搬迁。我们采取分散安置与集中安置相结合,地质灾害集中搬迁与场镇新增扩容相结合,使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建设成为场镇建设的一部分,促进了灾后重建和场镇建设的整体推进。全乡共建农房重建集中点3个,其中场镇的上坝安置点是全乡最大的农房重建集中安置点,该安置点共计安置受灾农户103户427人,整个安置点全长

6、500米,建筑面积29470平方米。三是把场镇集中安置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积极引导易地扶贫搬迁户向集镇转移,有效利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48万元,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减轻了农户建房负担。四是把场镇集中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要求,在集中建房户中配套好沼气、改厨、改厕等建设,并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坚决杜绝“五乱”现象,实行“门前三包”,群众的卫生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同时,在场镇集中建房点规划了电影院、图书馆等设施建设,启动了灯光球场和群众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并经常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强,实现了场镇集中安置和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有机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