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测温仪设计与制作_第1页
非接触式测温仪设计与制作_第2页
非接触式测温仪设计与制作_第3页
非接触式测温仪设计与制作_第4页
非接触式测温仪设计与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与制作田云,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凌阳公司生产的 TN9红外测温传感器来实现红外测温,控制器采用大 家熟悉的51单片机。所有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能量。物体越热,其分子就愈加活跃,它所发出的红外线能量也就越多。红外线温度仪包括有光学装置,可以收集来自物体的辐射红外线能量,并把该能量聚焦在探测器上。能量经探测器转化为电信号,并被放大、显示出来。红外测温打破了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模式,它根据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不与被测物体接触,具有不扰动被测物体温度分布场,温度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测温范 围广,稳定性好、可同时测量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的特点。近年来

2、在汽车电子、航空和军事 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 红外测温传感器TN9红外测温传感器选用凌阳科技公司生产的 TN9红外测温传感器,可测量目标温度和环境 温度。它采用非接触测温手段,解决了传统测温中需要接触的问题,具有回应速度快、测量 精度高、测量范围广以及可同时测量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的特点。红外测温模块根据大气状况最远测温距离约30m,测量回应时间大约为0.5s,而且,它具备SPI接口,可以很方便 地与单片机传输数据。外型如图1所示,它的基本特性如表1所示。表1 TN9红外测温传感器特性量程-33-220 C /-27-428 T工作温度:-10-50 C /14-122 T精度±

3、; 0.6 C反应时间1sec重量8g电压范围3V- 5V图1 TN9红外测量传感器外型1红外测温传感器引脚丄2345红外测温模块的引脚如图2所示。其中V为电源电压引脚VCC VCC-般为3V到5V之 间的电压;D为数据接收引脚,没有数据接收时 D为高电平;C为2KHz Clock输出引脚(这 里需要注意,只有为TN9供上电源,C脚就有2KHz的方波信号输出);G为接地引脚;A为测 温启动信号引脚,低电平有效。VDTN9 CGA图2 TN9红外测温传感器引脚2、红外测温模块的工作时序TN9红外模块的工作SPI时序如图3所示。从时序图可以看出:TN9红外传感器向单片机发送一帧数据共有 5个BYT

4、E组成,每个 BYTE位的含义如下:Item :如果为4CH弋表此帧测量为目标温度,为 66H代表此帧测量为环境温度。MSB :数据高八位LSB :数据低八位SUM :校验位 SUM=ltem+MSB+LSBCR : 0DH为结束码单片机在CLOCKS下降沿接收数据,一次温度测量需接收5个字节的数据,这五个字节 中:Item为0x4c表示测量目标温度,为0x66表示测量环境温度;MSB为接收温度的高八 位数据;LSB为接收温度的低八位数据;Sum为验证码,接收正确时 Sum=Item+MSB+LSBCR 为结束标志,当CR为0x0dH时表示完成一次温度数据接收。图3 TN9红外测量传感器的工作

5、时序3、红外测温模块温度值计算无论测量环境温度还是目标温度,只要检测到Item为0x4c或者0x66同时检测到CR为0x0dH,它们的温度的计算方法都相同。计算公式为目标温度/环境温度=Temp/16-273.15其中Temp为十进制,当把它转换成十六进制时高八位 为 MSB,低八位为 LSB;比如 MSB为0x14,LSB为0x2a,则 Temp十六进制时为 0x142a,十进制时为 5162,则测得温度值为 5162/16-273.15=49.475C。二、电路设计本文设计一个能测量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的测温仪,并从显示器显示出来。整个电路需 要由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构成。晶振和复位

6、电路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电路,这里面 就不再多说了。显示电路采用 74LS245做为显示数据管的段驱动器,采用 7406作为数码管 的位驱动器,其中7406属于OC门,上拉电阻必不可少。TN9的数据端接由单片机P1.3 口, TN9启动端接P1.4端,这里要注意的是TN9的C 口接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0。具体电路如图 4所示。S201XS11VCCC101C1 0230pVCCC201HIo39383736353433321817164514131211U1014662892D191889R20151013 t?Q2122232417CVDTN9 CGA31Y101 一1 2MHz x74LS245

7、2341514VCC R201P10P00P11P01P12P02P13P03P14P04P15P05P16P06P17P07INT1P20INT0P21P22T1P23T0P24P25EA/VPP26P27X1X2RESETRXDTXDRDALE/PWRPSEN10三、程序设计流程A0B0A1B1A2B2A3B3A4B4A5B5A6B6A7B7EDIR191山2(406ABCDE F G dp图4系统整体电路图HR204R203510510R2 02510VCC91011121H2H3H 4Hseg4程序设计的关键在于CLOC信号的下降沿检测,单片机读取TN9传感器送入的数据位为了能更加精确的利用单片机检测 CLOC信号的下降沿,利用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来进行下Title降沿检测。单片机一次读5个BYTE只有当第一个BYTE和最后一个BYTE分别为4C(或66H)SizeB和0DH时,才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数据,否则一单片机不停的进行读取。程序流程图如234图5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