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8971994-2015 China Acitdcmic Journal ElciiLru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eserved, blip;cJiki.lie!#71994-2015 China Acitdcmic Journal ElciiLru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eserved, blip;cJiki.lie!回归自然与反哺自然韩强提 要回归自然和反哺自然是当代人自然实践的重大主题。其深层根据是价值系统控制反馈回路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回归自然包含 “自然回归自然”和“人回归自然”两个
2、层面,人之生死都应回归自然。反哺自然蕴涵着“人为自然服务”、对自然感恩和报恩、还债、自然责任和生态补偿等理念,其目的在于恢复自然价值、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机制,其目标集中指向“再造自然生态”,创造生态财富的现代实践。回归自然与反哺自然具有共同的本质诉求,两者关系表明当代人最为紧迫的实践要求是反哺自然。关键词回归自然 反哺自然 价值系统反馈回路人为自然服务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114X 2015) 05 0089 -07回归自然和反哺自然,是在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境况下人与自然关系实践的重点要求本文概述两者包含的当代生态伦理和绿色实践新内涵,厘清两者的关系以及对
3、于环境保护概念的发展,并通过哲学分析揭示其价值根据、生态伦理和实践的基础。一、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与实践关系下面的价值系统控制论的反馈回路图式包含着系统论和控制论、实践哲学和价值哲学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回归和反哺自然的深层根据。这是一个完整的反馈回路,是打开人与自然全部价值关系的钥匙。总体上看,价值是一个相互授受的过程,或者说,价值是在相互授受的过程中产生的。A. N.怀特海最早揭示万物都是相互作用、相互摄受着的事件或过程。在我看来,价值的本质仅理解为摄受,或仅理解为主体的目 的及其手段还是不够的,应该更广义地理解为价值体或价值事件双方的相互授受,是“授予'与“接受”的双向关系及其
4、过程。一方面各价值方都需要接受对方的价值要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将自身的价值要素释放出来与对方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这种价值关系,两事物的价值媾合融合、结合、构合、和合)而建构新的事物或高一层级系统的过程才能发生。在这种关9071994-2015 China Acitdcmic Journal ElciiLru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eserved, blip;cJiki.lie!系中,各价值方有自身的目的,但并不仅以自身目的为全部目的。放在更大系统中观察,个别生命和种既有利己内在价值、接受、收受、摄受、索取)的一面,又同时有利他工具价值、授予、给予、反哺、补偿)的
5、一面,总起来说既有自身内在价值,又有对他者的工具价值。从无机界中产生有机界,从非生物到生物,从阿米巴到爱因斯坦,这整个自然生态的进化过程都是 价值的相互授受促成的,罗尔斯顿将此描绘为“流淌的”“价值之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系中,这一价值相互授受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H的和内在析值9 'should be"价值系统控制论图式第一是从自然生态的角度看。在反馈回路中,自然生态始终给予人无私的馈赠。当着人们正 确地认识自然生态的规律,顺应自然的内在要求,包括环境容量、总体平衡等等要求,自然始终 是无私地奉献其对于人类来说的正工具价值。这是自然的馈赠。当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歪曲的、
6、片面的,不顺应自然的内在要求而妄作时,自然还是给予其无私的馈赠。但这种“馈赠”包含着臭氧层空洞、海平面上升,金化的土地生长出重金属超标的粮食。对自然来说这是无奈的馈赠,而对人来说则是负工具价值,视为“自然的报复”。第二个角度是从人的目的性行为、实践的角度看。在反馈回路中,人的目的性行为作用于环境,产生两种相反的价值。一是当人的行为符合环境的容量和规律,环境作出的是“正工具价值”的反应。二是当人的行为不符合环境的容量和规律,环境受到极大的干扰,必然作出对人类行为的干扰干扰的价值转换器),发出对人来说是“负工具价值”的信息。环境的信息反馈到人类的 “感知器”,人对此作出 “描述信息”,并结合人自身
7、的 “目的和 内在价值”即“should be”进行调整,形成“问题与解决的发生器”如实践方案、计划和规划 等,继而发出实践的 “指令信息”即“ought to be”。这里会发生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 。一是对 环境信息作出的描述正确和真实 ,二是对环境信息的描述是歪曲的 ,即非真理的描述,由此人们 的价值观、实践计划和行动的方向则完全相反 。人类对自然的馈赠和自然的报复都存在相反的方向。对自然馈赠的态度和实践见“三、反哺自然的新理念和实践指向 ”,此处集中辨析人类对“自然的报复”采取的态度和行动。9071994-201Chiriii Acitdcmic Journal Eki;Lrunic P
8、ublishing IldusCj A1 riglh reserved, blip; 'Avw.tiikilJiC:!第一种方向是继续甚至加大对自然的索取、改造和征服。当人们对环境的负工具价值信息理解为“报复”从而更猛烈地改造和征服这“桀骜不驯”的自然时,在人类强大到足以毁灭地球母亲的情况下,自然只能崩溃,其信息反应是更猛烈的“报复”。从人类实践的角度看,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系统的状态属于正反馈,它使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趋于无序。第二种方向是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动,回归和反哺自然。当人们因为地球自然生态的严峻现 实和危机而进行深刻的反思 ,就会认识到:自然生态要恢复良好的循环状态,适合人生存,人
9、类必须反哺自然,修补和再造生态,恢复自然生态原本的动态平衡 。这些反思和实践属于负反馈过 程,可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逐步趋向有序。这样看,回归和反哺自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近代以来工业文明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圈这样的历史特例中就凸显出来。二、回归自然的两个层面回归自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也是中国自古就贯穿于生活 、文艺各领域和儒道禅体系中的思 想。从现代生态伦理学和实践哲学考察,回归自然包含两个层面,其内涵更趋丰富。第一层面是“自然回归自然”。这第一个自然,既可指具体的自然物,也可指自然生态的各层级或局部系统。第二个自然则指称更大的自然系统以至最大的地球生态系统及其自然循环机制和过程。自然回归自然
10、从正常的自然生态领域看,是自然而然的循环过程,毋须人为。而在实践的领域则需要人为 ,所以又可表 达为“让自然物回归自然 ”人类大量利用和改造自然物 ,城市中原生态基本消失 ,生态的正常 循环链条已经断裂。毒害我们环境的,一是人造物,如农药、汽车尾气;二是自然生态所不能容 纳的自然物。如过量的粉尘、过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等造成的布满天空的灰 霾。人类生存危机于是产生了如何让自然回归自然的时代实践难题。让自然回归自然,在人类回馈自然的绿色文明实践中起码包含四个层次。其一,按原生态的机理让自然物生长在自己适宜的生态中,不因人类行为而导致非正常死亡。其二,不将或少将非自然的,有害的人造物
11、排放到自然生态中,并且发展现代生态科技,使人们改造和利用过的自然物回到自然的循环系统中,而不成为危害环境的废料。其三,营造局部的健康自然生态,而使城 市和荒野两个系统都融入地球生态圈的总体平衡和良性循环过程。这些都要求人类生活和实践必须是能使自然界得以进化 ,永续利用的。其四,它要求发展无废料生产和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形 态,在自然回归自然的过程中使人回归自然。第二层面是“人回归自然”。人来自自然,自然本性注定他是有生有死的动物。人回归自然的主题就包含生和死两方面的内容,需要从三层含义上诠释其生活和实践的内涵与任务。一是生活在良性循环的自然生态的怀抱 ,而不是远离和悖逆自然。这是人类恒久的理想。
12、在 现代世界城市化率超过 50%的背景下,回归自然的内容更加充实 ,包含了两个层面。其一是城 区内开展三个层级的建设:绿色家居,居家宅而享生态之福;绿色社区,居社区而享花园之美; 绿色城市,居城市而享山林之乐。其二是城区外绿色大地的建设 ,保护和修复罗尔斯顿所说的“荒野”。这些都是使人们生活在自然环抱的有效举措。二是过“自然生活”以符合自然的健康的方式生活,爱惜自然,不暴殄天物;善待自然,而不是向自然贪婪地索取 。自然生活贯穿于生活各个领域 ,概括起来有三个层面:其一,人们依91?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 Lima Elcctrunic Publishing II
13、usc. All rights reserved, blip :.,'* iwiikiEtd照自然生态的节律,按自然本身的要求调节生活方式 ,安排自己的生活。其二要求人们不要超过 自身的自然需要去追求生活的过度享受。其三是追求身心双健,在物质与精神、利与义等诸方面取得心理的平衡,提倡体育运动、艺术活动等,倡导绿色饮食、慢节奏生活和生态休闲等“自然生活”方式。这种身心境三位一体的状态,便产生一种自然生活的境界 。三是人死亡后应以反哺自然的方式回归自然。我觉得“安葬自然化”应是当今时代重要的实践命题。安葬自然化不是完全抛弃历史上各种殡葬方式,而是扬弃它们,并吸纳现代各种改革理念和实践的优点
14、,如遗体资源化、自然深葬、低碳殡葬、生态殡葬、殡葬生态化、殡葬卫生 化、殡葬无害化等。安葬自然化要求在三个方面做出改革和调整。一是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方面,它追求对自然生态的无害化和有益化。其主旨在于,人来自自然,最终要以自然分解的方式加入并有益于自然生态的循环 ,使人类遗体这一高级有机物作为宝贵的资源得以利用,既回归自然,同时又能够反哺自然。二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 ,它追求对同时代人和后代子孙的无害化 和有益化,使受恩于社会的人得以回报社会 。三是追求符合人的本性,即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 性和个体和谐本性,并综合协调好这三者的关系 。所以,“人回归自然”的完整涵义在于:人不仅生要在自然的怀
15、抱中 ,过自然的生活,而且 死也应回归自然的怀抱,“往生”于自然,反哺自然。它表征的是人的完善的自然之旅 。三、反哺自然的新理念和实践指向反哺自然是人的自然本性所决定的,因而一直存在于远古以来人类的实践和理念中,近代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而致生态圈濒临崩溃是历史的特例。现代产生了大量反哺自然的新认识和理念,人类实践也就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全新指向和更高要求。一)反哺自然的若干新理念。一是“人为自然服务”的理念。价值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 。自然价值是一个宇宙万物各自属性与他者属性可以互相授受 ,互相融合的关系概念,表征的是自然生态系统所有属性、功能、利害的动态平衡的价值体系 ,这是广义的自然价值。它包
16、含自然对自然的价值,即包含着自然生 态内部万物之间的相互价值 ,自然物对其所处生态系统的价值,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狭义的自然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对人的价值,而且包括人对自然生态的价值 。广义价值论将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纳入自然价值范畴,置于地球生态圈这一总体系统中。自然价值不仅具有对他者的工具价值,还具有自身内在价值,并因其内在价值而对他者发生工具价值。价值的相互授受和融合便引导出人为自然服务的理念。这一理念强调三点。首先,人作为一种自然价值,对其外部自然界具有工具价值 。人应该拥 有、享用多样的自然价值,同时人也应该和必然作为自然生态的工具价值;人应当为自然价值服务,创造自然价值,
17、而不只是自然为人服务。其次,自然价值的这些系统关系,要求人类不能征 服自然,而只能利用自然,只能在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及价值创造活力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一些形 态,实现物质的良性转换而为人所用。物质的良性转换是自然价值的实现过程,同时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的系统重新平衡过程 。再次,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人为自然服务的着重点在于恢复 自然价值,开展生态补偿实践,再造自然生态。二是感恩和报恩的理念。对于自然的馈赠,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感恩和报恩的观念。常见的是对自然母亲的感恩,对母亲河、阳光、土地等的赞颂,爱护山林,爱惜自然物的行动,充满于人92类文化史。但近代工业化和启蒙理性在两个方向上走入歧途:高扬人类的
18、价值以征服自然 ,高扬个体的价值而摆脱社会和自然的“束缚”人从自然中索取了有益物质,却还给自然生态以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废料。绿色运动崛起是对这一偏差的反拨,生态伦理学和广义价值论则深化了人类的实践理念。价值系统控制的反馈回路中价值的相互授受关系,决定人接受自然的馈赠,必须回馈自然以感恩、报恩的行动;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也应对“天"利而不害。这才可能构成完整、良性的反馈回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平衡。三是还债、自然责任和生态补偿等理念 。现代生态伦理学将“还债”的社会伦理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生态因人类的过度索取和破坏性改造,许多方面已缺乏或丧失了生态平衡的能力,自然必然作
19、出生态失衡的反应,用“自然的报复”提醒人类对自然生态欠债过多,有哪些生态债务需要偿还。如臭氧层的空洞需要修补;沙漠化导致失去家园和生态移民,提醒人们欠下了森林债务。生态债务的偿还对人来说 ,似乎带有被动、强迫的意味,生态伦理学和广义价值论将其转化 为人的自然责任,还原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实践 。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建立生命的价值平等观 , 在人类生存利益与动物权利的矛盾问题上指出,在非洲,面对铺天盖地的蚂蚁和蚊子 ,人类出于生存需要不可避免地要消灭一些生命,但人必须有 “自责”的意识,这种自责是敬畏生命原则的必然要求,但却从被迫转为一种自觉。生态伦理学不仅强调人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要有自责,而且强调人应意
20、识到自己对自然生态的责任。广义价值论明确指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它导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最高的道德命令和终极的价值 。生态补偿理念在此基础上强调人为自然服务的当代实践,其重心在于修补地球,再造自然生态,恢复自然价值。二)反哺自然的目的和实践指向。实践目标一,是恢复自然界固有的价值 。罗尔斯顿认为自然价值普遍存在于事物的生机和生 存斗争中,“一个有着多种简单和复杂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世界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世界每一事物都有其特定的位置,而其位置就说明了它应该存在 。”反哺自然,就是恢复自然生态固有的 内在价值,还其新鲜空气、水之清纯、绿色植
21、被,以及适宜生存的气候等。目标二是恢复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复杂性。现代生态学论证了复杂的生命形式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才能演化出来。人类生态学的一个核心,是认为自然复杂性产生人类的复杂性,而且人类复杂的生命永远以环境的繁富为支撑。反哺自然就要求恢复森林、湿地、水源的充足,恢复所有自然要素的繁富和涵养生态的功能,恢复地球生态圈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状态。目标三是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生态学理论中最首要的规律是总体动态平衡规律,它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最高目标 ,是内在于所有物种和生态景观里的性质,也是内在于人类自身中的性质。这些内在价值给带来了相应的内在义务,要求我们对为人馈赠了所有生命养料和资源的自然
22、界,一定要适时地进行足够的反哺。这些目标具有层级性,但都集中指向“人为自然服务 ” 指向“再造自然生态”的现代实践,这一实践包含着两个过程 。再造自然生态是恢复和创造自然价值包含其多样性系统及总体动态平衡)的实践过程。首先,这一实践是包含了上述理念和实践目标于其中的现代人反哺自然的新型实践。其次,从具体实践过程来看,现代背景下需要强调几点。第一,恢复自然价值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人的利益,93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ma Elcutrunic Publishing Iloust. All rights reserved.而在于恢复原生态,重新创造完整的自然价值及其循
23、环体系。第二,对于千疮百孔的地球,人类的任务实在是十分艰巨的,今后多个世纪恐怕重点都要放在生态补偿上,持续地“修补”自然生态。生态修补的速度与自觉控制人类活动、人口和发展的速度是密切相关的,并且要大于后者,才有可能达到人类与生态圈容量的重新平衡与和谐。第三,当前特别要求我们设立严格的生态红线,普及绿色教育,并用法治精神予以切实的保护 。再造自然生态还是创造生态财富的实践过程。这一命题提出之所以必要 ,在于片面强调物质财富的传统财富观严重地阻碍人们恢复自然价值的行动。再造自然生态要求人们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认识自然价值与人类财富的关系。自然价值是一个多样性体系 。一个自然价值物往往具有多样
24、的自然价值,它与人相遇,进行价值的耦合,就有可能产生多样的使用价值 ,概括地 说包含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三大类。现代财富观已发展出三者并重的广义财富观。再造自然生态还需要人们对环境保护概念进行反思和改造。环境保护不能仅限于通俗理解的,传统和狭义上的 “保护现有环境”,而应扩展到恢复自然价值 ,重点应放在生态补偿和再造 上,创造新的生态财富。生态财富主要由自然资源、自然遗产、生态圈环境和人造生态这四类价 值构成。从人类实践的角度看则分为两类 。一是原有生态财富作为实践的对象 ,包含自然资源、 自然遗产和生态圈的原有价值 。二是再造生态财富,包含人造生态和生态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新 价值。
25、珍惜和维护原有或现有生态财富和生态价值属于环境保护范畴,创造更多的,新的生态价值和财富则属于再造自然生态的范畴。四、回归自然与反哺自然的关系回归自然与反哺自然两者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因而也可以简述为“回归与反哺自然”。人回归自然的本质诉求既在于生活在自然怀抱,过自然生活,也在于回报和反哺自然。而反哺自然的本质诉求就是使人生活在自然怀抱中。这一本质决定了两者都是有利于自然,奉献于自然的人类实践过程,这与单方面要求自然奉献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截然相反的。其一,从价值系统控制的反馈回路看,回归自然的两个层面,即自然回归自然和人回归自然 ,是人类反哺自然实践的基础性 概念。价值系统控制论图式表明,地球生态系
26、统这个最大的价值系统,其目的和内在价值是保持总体的动态平衡,它对系统的各个层级包括人类系统发出的基准信息都是符合这一规律的,即要求回归自然。人类的“工具价值发生器”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就应该是反哺自然,再造自然 生态。其二,上述反哺自然的三个实践目标指向的都是回归自然,不仅让自然回归它原本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复杂性的,具有丰富内在价值的,总体动态平衡的状态,而且使人类回归自然的状 态,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过自然生活。其三,回归自然的两个层面,许多内容本身就是反哺自 然的过程。比如从绿色家居到绿色大地的各层级建设是人回归自然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对自然的反哺;安葬自然化是人回归自然 ,但本身也就在反哺
27、自然。其四,它们都是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 提出的重点要求,即现代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崩溃,已经没有足够能力实现自身的循环和动态平衡,自然不能自动地回归自然 ,人也就无法回归自然 ,所以人类必须自觉地开展反哺自然的实 践。回归自然与反哺自然又是相互区别的范畴。首先,两者强调的重点不同。回归自然重点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良好状态,而反哺自然则重点强调人对自然的全新实践。其次,指向的领域不同,回归自然更多地指向生活,而反哺自然更多地指向生活之外的生产和科技等实践。再94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ma Electronic Publishing Ilousk. All rights reserved,wwnkiLlid次,回归自然与反哺自然构成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软件应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操作系统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媒介集团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移通学院《材料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播电视新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传媒学院《农村发展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纪录片鉴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清华大学《碳一化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理工大学《节奏与打击乐基础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经纪公司聘用协议书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政治+答案
-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光纤激光切割技术》课件
- 初中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10.信息光子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4年)
- 《导数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课件
- 出纳岗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第二次招聘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公开课】+埃及+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
- 2024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