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测量试题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1.gif)
![[基础科学]测量试题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2.gif)
![[基础科学]测量试题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3.gif)
![[基础科学]测量试题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4.gif)
![[基础科学]测量试题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25e2b26f-5f39-42f0-8f17-dd384dca425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绪论1、世界最早的测量仪器是( B )A日冕 B司南 C天平 D沙漏2、世界最早的天文测量仪器是( D )A水准仪 B经纬仪 C望远镜 D浑天仪3、现代测绘科学的奠基人是( C )A荷兰的高斯 B荷兰的汉斯 C德国的高斯 D德国的汉斯4、普通测量学的实质是( A )A确定地面点位 B确定任意一点高程 C确定任意两点间距离 D确定任意直线的方向5、下列哪项不是测量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C )A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B施工放样 C生产全站仪 D建(构)筑物变形观测6、地球表面最高峰高度是( B )A8848.41m B8844.43m C8846.42m D8843.44m7、地球平均半
2、径是( A )A6371km B6372km C6373km D6374km8、任意高度的平静水面( B )水准面A都不是 B都是 C有的是 D以上都不对9、地面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为( C )A水准面 B地球椭球面 C大地水准面 D高斯平面10、相对高程是由( B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A大地水准面 B任意水准面 C水平面 D竖直面11、在测量上常用的坐标系中,( B )以参考椭球体面为基准面A空间直角坐标系 B大地坐标系C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D平面直角坐标系12、高斯投影属于( C )A等面积投影 B等距离投影C等角投影 D等长度投影13、某地经度为东经117°30´,该地位
3、于高斯投影6°带的带号N为( B )A19 B20 C39 D4014、某地经度为东经118°50´,该地位于高斯投影3°带的带号n为( C )A19 B20 C39 D4015、位于东经116°28、北纬39°54的某点所在6°带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分别为( B )A20、120° B20、l17° C19、111° D19、l17°16、某点所在的6°带的高斯坐标值为x366 71248m,y2133l 22975m,则该点位于( B )A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B21
4、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C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D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17、我国六度带带号范围是( B )A1525 B1323 C2545 D234318、我国三度带带号范围是( C )A1525 B1323 C2545 D234319、测量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比较( D )A坐标轴相同、象限相反 B坐标轴相反、象限相同C坐标轴和象限均相同 D坐标轴和象限均相反20、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B )A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顺序方向一致BX轴为纵坐标轴,Y轴为横坐标轴C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D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21、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5、,纵轴为( B )AX轴,向东为正 B. X轴,向北为正C. Y轴,向东为正 D. Y轴,向北为正22、目前中国建立的统一测量高程系和坐标系分别称为( D )。水准原点在山东青岛,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A黄海高程系、84WGS B. 渤海高程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C. 1956高程系、北京坐标系 D. 1985国家高程基准、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23、在半径( B )的范围内,可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AR<5km BR<10km CR<15km DR<20km24、在以( C )km为半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A.20 B.15 C.10
6、D.525、1985国家水准原点高程是( A )A72.260m B72.265m C72.270m D72.275m26、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 A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高差 D标高27、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和( A )A从控制到碎部 B. 从碎部到控制C. 控制与碎部并行 D. 测图与放样并行28、地球曲率对( B )的测量值影响最大。A距离 B高程 C水平角 D竖直角29、传统的测量方法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 B )水平角 坡度 水平距离 坐标值 方位角 高程A B C D30、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D )。
7、、标高 、绝对高程 、高差 D、相对高程31、M点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为13.436m,则此点的绝对高程为( B )。、0 、13.436m C、6.718m D、不确定3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般x轴指向( B )。、南 、北 、东 D、西3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B )。、对距离的影响大 、对高差的影响大 、对两者的影响均较大 D、对两者的影响均较小第二章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 D )求得两点高差,并通过其中一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A铅垂线 B. 视准轴 C. 水准管轴线 D. 水平视线2、水准测量的直接测量成果是( C )A某个点的相对高
8、程 B. 某个点的绝对高程C. 两个点之间的高差 D. 若干点的高程3、A、B两点之间的高差等于( A )A B. C. D. 4、设地面上有A、B两点,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测得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若使AB两点间的高差为hAB大于零,则应有( B )Aab B. ab C. ab D. ab5、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关于二者地势则有( A )AA点比B点低 B. A点比B点高C. A点与B点同高 D. A点、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的高度6、已知水准点高程,测得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则视线高H、N点对M点的高差和待求点N的高程分别为( C )A45534m、
9、十1283m、44534m B. 40968m、一3283m、39968mC. 4425lm、1283m、41968m D. 4225lm、十3283m、46534m7、水准仪读得后视读数后,在一个方格的四个角M、N、O和P点上读得中丝读数分别为1254m、0493m、2. 021m和0213m,则方格上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是( A )AP、O B. 0、P C. M、N D. N、M8、视准轴是指( B )的连线A目镜中心与物镜中心 B十字丝中央交点与物镜光心C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央交点 D十字丝中央交点与物镜中心9、水准管的灵敏度用水准管分划值表示,与水准管圆弧半径的关系是( B )A成正比
10、B成反比 C无关 D成平方比10、过水准管零点所作其内壁圆弧的纵向切线称为水准管轴,过圆水准器零点的球面法线称为圆水准盒轴。如仪器已检校,当气泡居中时,该两条轴线分别处于( A )A水平、铅直 B倾斜、倾斜C铅直、水平 D垂直十字丝纵丝、垂直十字丝横丝11、DS05、DSl、DS3型水准仪和DJl、DJ2、DJ6型经纬仪,其下标数字05、l、3和l、2、6分别代表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数的中误差值和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的中误差值,其单位分别为( D )A千米、弧度 B米、度 C厘米、分 D毫米、秒12、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 C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瞄准、精平、对中、读数
11、C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13、用望远镜观测中,当眼睛晃动时,如目标影像与十字丝之间有相互移动现象称为视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 )A目标成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B仪器轴系未满足几何条件C人的视力不适应 D目标亮度不够14、水准仪的精度级别主要决定于( C )A.望远镜放大率 B.仪器检验校正 C.水准管灵敏度 D.视差消除程度15、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的作用在于削弱( D )影响,还可削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光透镜运行误差的影响。A圆水准轴与竖轴不平行的误差 B十字丝横丝不垂直竖轴的误差C读数误差 D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误差16、水准测量时,后
12、视尺前俯或后仰将导致前视点高程( A )A偏大 B偏大或偏小C偏小 D不偏大也不偏小17、水准测量计算校核hab和hH终H始可分别校核( D )是否有误。A水准点高程、水准尺读数 B水准点位置、记录C高程计算、高差计算 D高差计算、高程计算18、公式( B )用于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校核。Ahh Bhh测一 (H终一H始)Chh往十h返 Dha一b19、已知高程的A、B两水准点之间布设附合水准路线,测得的高差总和,A点高程为12.386m,B点高程为13.220m,则附合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为( A )A.+0.016m B.-0.016m C.-0.014m D.+0.014m20、水准路线闭合差
13、调整是对高差进行改正,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按与测站数(或路线长度km数)成( C )的关系求得高差改正数。A正比例并同号 B反比例并反号C正比例并反号 D反比例并同号21、自水准点M(HM100000m)经8个站测至待定点A,得hMA十102lm。再由A点经12个站测至另一水准点N(HN10512lm),得hAN十4080m,则平差后的A点高程为( A )A101029m B101013m C101031m D101021m22、水准仪的轴线应满足的主要条件为( B )A.圆水准轴平行于视准轴 B.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C.视准轴垂直于圆水准轴 D.视准轴垂直于水准管轴23、微倾水准仪应满足的三个
14、几何条件中最重要的是( A )A水准管轴平行视准轴 B圆水准轴平行竖轴C十字丝中央横丝垂直竖轴 D水准管轴垂直视准轴24、水准仪置于A、B两点中间,A尺读数a1523m,B尺读数b1305m,仪器移至A点附近,尺读数分别为a170lm,b1462m,则( B )ALLCC BLLCC CLLVV DLLVV25、自动水准仪是借助安平机构的补偿元件、灵敏元件和阻尼元件的作用,使望远镜十字丝中央交点能自动得到( A )状态下的读数。A视线水平 B视线倾斜C任意 DB和C26、进行水准测量时,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 D )A.瞄准,读数 B.粗平,瞄准,精平,读数C.瞄准,粗平,精平,读数 D
15、.粗平,瞄准,读数27、下列测量误差哪个是由外界条件引起的( D )Ai角误差 B. 视差 C. 水准尺倾斜 D. 仪器下沉28、下列测量误差哪个是由仪器误差引起的( A )Ai角误差 B. 视差 C. 水准尺倾斜 D. 仪器下沉29、下列测量误差哪个是由观测误差引起的( C )Ai角误差 B. 大气温度和风力 C. 水准尺倾斜 D. 仪器下沉30、下列测量误差哪个是由观测误差引起的( B )Ai角误差 B. 视差 C.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D. 仪器下沉31、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方法有( B ) 2A2e26 双仪器法 2A0 双面尺法 改变仪高法 2A测H终H始A B C D32、水准仪应满
16、足的几何条件有( A ) 圆水准器轴平行于竖轴 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竖丝垂直于横轴 横轴平行于水准管轴A B C D33、高程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 A )A水准仪 B经纬仪 C平板仪 D双面尺34、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 C )A.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B.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C.水准管轴应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 D.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35、地面上有一点A,任意取一个水准面,则点A到该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 D )A.绝对高程 B.海拔C.高差 D.相对高程第三章角度测量1、光学经纬仪由( C )、水平度盘和基座组成。A望远镜
17、B竖直度盘 C照准部 D水准器2、视线水平时竖直角为( A )A0° B90° C180° D270°3、视线水平时竖直度盘读数为一常数,通常为( D )A270° B180° C90° D90°的倍数4、角度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 B )A水准仪 B经纬仪 C平板仪 D量角器5、经纬仪测角的基本操作分为四步:( A )A.对中 整平 瞄准 读数 B.整平 对中 瞄准 读数C.对中 瞄准
18、; 整平 读数 D.读数 对中 整平 瞄准6、经纬仪对中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安置在同一铅垂线上;整平是使仪器( C )A圆气泡居中 B视准轴水平C竖轴铅直和水平度盘水平 D横轴水平7、仪器安置完后,配置度盘需调节的装置有( C )脚螺旋水平微动螺旋螺旋度盘变换手轮水平制动螺旋螺旋A. B. C. D. 8、当采用测回法测角时,若对某一角进行三测回观测,则度盘起始读数正确的为( D )A.0°0000、0°0000、0°0000B.0°0000、180°0010、360°0020C
19、.0°0000、90°0006、180°0030D.0°0000、60°0024、120°00129、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第4测回的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预定值应为( C )A.30º B.60º C.90º D.120º10、方向观测法则适用于几个方向的角度观测( D )A. 3 B. 2个或2个以上 C. 2 D. 3个或3个以上 11、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应( B )A随经纬仪转动 B固定不动C随望远镜转动 D随照准部转动12、水平角观测时( C )随照准部一齐转动。A
20、. 度盘和读数指标 B. 度盘 C. 读数指标 D. 度盘或读数指标13、竖角观测时( B )将随望远镜作上下转动。A. 竖盘和读数指标线 B. 竖盘 C. 读数指标线 D. 竖盘或读数指标线14、用光学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竖直度盘应( C )A随经纬仪转动 B固定不动C随望远镜转动 D随水准器转动15、今用1、2两架经纬仪安置在高度不同的同一铅垂线上,1在上,2在下,分别对A、B两点作水平角观测,1得,2得,在不顾及观测误差时( C )。A B C D不一定16、水平角观测中,盘左起始方向OA的水平度盘读数为358°1215,终了方向OB的对应读数为154°1819,则A
21、OB前半测回角值为( A )A156°0604B一156°0604C203°5356D一203°535617、经纬仪竖盘为逆时针注记,设瞄准某目标时盘左读数,盘右读数,则盘左盘右观测的垂直角值为( B )A. B. C. D. 18、测站点O与观测目标A、B位置不变,如仪器高度发生变化,则观测结果( A )A竖直角改变、水平角不变 B水平角改变、竖直角不变C水平角和竖直角都改变 D水平角和竖直角都不变19、经纬仪盘左时,当视线水平,竖盘读数为90°;望远镜向上仰起,读数减小。则该竖直度盘为顺时针注记,其盘左和盘右竖立角计算公式分别为( A )A
22、90°一L,R一270° BL一90°,270°一RCL一90°,R一270° D90°一L,270°一R20、经纬仪瞄准目标,盘左盘右读数分别为79°4722和280°1226,若为顺时针度盘,则指标差为( A )A.06 B.+06 C.12 D. +12 21、消除视差需调节的螺旋有( B )微倾螺旋 目镜调节螺旋 脚螺旋 物镜调节螺旋A. B. C. D.22、经纬仪瞄准目标,盘左盘右读数分别为81°4724和278°1224,若为顺时针度盘,则指标差为( A )A.
23、06 B.+06 C.12 D. +12 23、地面两点的连线、测站点至两个观测目标点连线的夹角,在( B )上投影才能分别得到水平距离和水平角。A水准面 B水平面 C参考椭球面 D大地水准面24、用经纬仪的盘左和盘右进行水平角观测,取其平均数可以抵消( A )A.视准轴误差和横轴误差 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C.视准轴误差和指标差 D.视差和指标差25、水平角观测中,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是测回数愈多影响( B )A. 愈大 B. 愈小 C. 不变 D.不一定26、经纬仪观测中,取盘左、盘右平均值是为了消除( D )的误差影响,而不能消除水准管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A视准轴不垂直横轴 B横
24、轴不垂直竖轴C度盘偏心 DA、B和C27、以下关于经纬仪的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D )A. LLVV B. CCHH C. HHVV D. LLCC28、经纬仪的主要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A )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 视准轴垂直于横轴横轴垂立于竖轴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固水准轴平行于竖轴A B C D29、全圆测回法(方向观测法)观测中应顾及的限差有( D )A半测回归零差 B各测回间归零方向值之差C二倍照准差 DA、B和C30、经纬仪如存在指标差,将使观测结果出现( D )A一测回水平角不正确 B盘左和盘右水平角均合指标差C一测回竖直角不正确 D
25、盘左和盘右竖立角均合指标差31、J2级经纬仪进行全圆法观测,执行的限差有( A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2C互差 测回间方向值互差 一测回归零差A. B. C. D.32、J6级经纬仪进行全圆法观测,执行的限差有( A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2C互差 测回间方向值互差 一测回归零差A. B. C. D.33、经纬仪的竖轴不垂直于横轴时,望远镜仰俯形成( B )A.铅垂面 B.倾斜面 C.水平面 D.圆锥面34、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时,望远镜仰俯形成( D )A.铅垂面 B.倾斜面 C.水平面 D.圆锥面35、检验校正经纬仪的视准轴垂直于横轴时,一般要求视线( C )A.略抬高 B.略降低
26、C.水平 D.铅直36、经纬仪对中误差和照准目标误差引起的方向读数误差与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距离成 ( C ) 关系。A正比 B无关 C反比 D平方比37、检验经纬仪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当气泡居中后,平转180°时,气泡已偏离。此时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退回偏离值的( A ),即已校正。A12 B14 C全部 D2倍38、下图经纬仪的读数是( D )A164°3816.3 B343°3816.3 C344°3816.3 D163°3816.339、下列经纬仪精度最高的是( A )ADJ07 BDJ1 CDJ2 DDJ640、DJ2经纬仪
27、的读数显微镜只能看到一种影像,需要( C )来切换。A水平度盘位置变换手轮 B微倾螺旋 C换像手轮 D微动螺旋41、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C.顺时针方向 D.逆时针方向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低精度碎部测量( B )A. 钢尺量距 B. 视距测量 C. 电磁波测距 D. GPS测距2、钢尺量距时,用( A )衡量测量精度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C. 测量结果是否要符合精度要求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精密量距中测得斜距后,需要经过( A )A.
28、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 B.倾斜改正,高差改正C.常数改正,温度改正 D.仪器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4、用光电测距仪测得斜距,需要经过( D )A.尺长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 B.倾斜改正,高差改正C.常数改正,温度改正 D.仪器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5、影响钢尺量距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读数误差 尺长误差 大气折光 风力影响A. B. C. D.6、属于钢尺量距的误差的有( )定线误差 拉力误差 钢尺反曲的误差 风力影响A. B. C. D.7、一般情况视距法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需要观测的数据有( A )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盘读数 中丝读数A. B. C. D.8、相对
29、误差是衡量距离丈量精度的标准。以钢尺量距,往返分别测得125467m和12545lm,则相对误差为( C )A± 0016 B|0016|125459C17800 D0001289、某钢尺尺长方程式为,在温度为314和标准拉力下量得均匀坡度两点间的距离为499062m、高差为-0705m,则该两点问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A49904m B49913m C49923m D49906m10、视距测量时,经纬仪置于高程为162382m的A点,仪器高为140m,上、中、下三丝读得立于B点的尺读数分别为1019、1400和1781m,求得竖直角,则AB的水平距离和B点高程分别为( A )A75
30、962m,15813lm B75962m,166633mC7608lm,158125m D76081m,166639m11、采用相位法测距的电磁波测距仪,其测距精度最高。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十3ppm) mm,用该仪器测得500m距离,如不顾及其它因素影响,则产生的测距中误差为( )mm。A±18 B±3 C± 45 D± 612、往返丈量120m的距离,要求相对误差达到l10000,则往返较差不得大于( B )A0048 B0012 C0024 D003613、导线边方位角推算的一般公式为( A )A. B. C. D. 14、测量工作
31、中,通常采用的标准方向有( B )A.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极坐标方向B.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C.极坐标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D.真子午线方向、极坐标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15、直线AB的象限角RAB=NS1°30,则其坐标方位角aAB=( C )A. 1°30 B.178°30 C.181°30 D.358°3016、由坐标纵轴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所测直线的水平角,该角的名称及其取值范围分别是( D )A象限角、0º90º B磁方位角、0º360ºC真方位角、0º
32、;360º D坐标方位角、0º360º17、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C )A、00 B、900 C、1800 D、270018、已知A点的子午线收敛角为+3,磁偏角为-21,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 125°30,则直线AB的真方位角和磁方位角分别为( C )A. 125°27、125°09 B. 125°33、125°51C. 125°33、125°54 D. 125°33、125°0919、导线中一段ABC,已知AB=130°30,安置经纬仪与B点测得左角B
33、为150°30,测得BC( D )A.191 °B.281° C.20° D.101°20、方位角包括( A )真方位角 磁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 独立方位角A. B. C. D.21、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 B )A定位测量 B直线定向 C象限角测量 D直线定线22、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名称及取值范围是( D )A象限角、0°90° B象限角、0°90°C方位角、0°±180° D方位角、0°360°23、方位角A
34、B255°,右夹角ABC290°,则BA和BC分别为( D )A-255°、5° B105°、185°C-105°、325° D75°、145°24、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角是( A )分别与磁子午线、中央子午线的夹角。A. 坐标纵轴 B指北线 C坐标横轴 D真子午线25、直线定向中,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B )真子午线方向 y轴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指南方向 重力方向 中央子午线方向A B C D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C )A.没有误差最好 B.越精确越好C.根据需要,适
35、当精确 D.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2、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的因素有( B )仪器 观测方法 观测者的技术水平 外界条件A. B. C. D. 3、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随机误差)。误差的来源为( D )A测量仪器构造不完善 B观测者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限C外界环境与气象条件不稳定 DA、B和C4、等精度观测是指( C )的观测。A允许误差相同 B系统误差相同C观测条件相同 D偶然误差相同5、误差可以发现并被剔除的是( A )A. 粗差 B. 偶然误差 C. 系统误差 D. 相对误差6、偶然误差具有( B )累积性 有界性 小误差密集性 符号一致性 对称性 抵偿性A B
36、C D7、下列误差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有( )水准尺倾斜误差 尺悬垂误差 估读误差 照准误差A. B. C. D. 8、下列误差中不属于偶然误差的有( )水准尺倾斜误差 尺悬垂误差 估读误差 照准误差A. B. C. D. 9、下列误差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有( )尺长误差 定线误差 估读误差 量距时对点误差A. B. C. D. 10、下列误差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有( )照准误差 读错数 估读误差 量距时对点误差A. B. C. D. 11、下列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尺长误差 定线误差 估读误差 量距时对点误差A. B. C. D. 12、测回法测水平角时,盘左盘右相差1度属于( B )A.系统误差
37、 B.粗差 C.偶然误差 D.容许误差13、水准测量时,两次读数差为5cm属于( B )A.系统误差 B.粗差 C.偶然误差 D.容许误差14、钢尺的尺长误差对丈量结果的影响属于( B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差 D相对误差15、对一角度观测四测回,各测回观测值与该角度的真值之差分别为-9"、+8"、 +7"、-6",则角度测量的中误差为( C )A. 0 B.7.5" C.7.6" D.8.8"16、n边形各内角观测值中误差均为6",则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D )A.6"n B 6"/ C
38、.6"/n D.6"17、测得两个角值及中误差为A22°2210,±8和B44°4420,±8,据此进行精度比较,得( A )A两个角精度相同 BA精度高CB精度高 D相对中误差KAKB18、水准路线每千米中误差为±8mm,则4km水准路线的中误差为( C )mm。A±320 B±113 C±160 D±5619、用Uz和DJe观测一测回角的中误差分别为( )A± 2”、 ±6” B± 2”、 ± 6C±4”、 ±12” D&
39、#177; 8”、 ± 24”20、一圆形建筑物半径及其中误差为275±00l(m),则圆面积中误差为( )A±l73m2 B±177m2 C132m2 D±314m221、n边形各内角观测值中误差均为±6”,则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A±6”双 B±6,Z C± 6”双 D± 6”622、某水平角用经纬仪观测4次,各次观测值为,则该水平角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为( )A. B. C. D. 23、对某一量进行n次观测,则根据公式M± 求得的结果为( )A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B观测值中误
40、差C算术平均值真误差 D一次观测中误差24、六边形内角和为720。0054”,则内角和的真误差和每个角改正数分别为( )A±54”、 ±9”:B一54”、 十9”C十54”、 一9”D一54”、 一9”25、丈量一段距离4次,结果分别为1325仍m、132543m、132548m和则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和最后结果的相对中误差为( )A±i108mm,112200 B± 94n皿,114100C±47nlm, 128200 D±54n皿, l2450026、用DJ6经纬仪观测水平角,要使角度平均值中误差不大于3”,应观测( )回。A2 B4
41、 C 6 D827、已知三角形各角的中误差均为± 4”,若三角形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中误差的2则三角形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 )A±138” B±69” C± 54” D±108”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1、适合于城市和工程测量采用的坐标系为( B )A.建筑坐标系 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地理坐标系 D.空间直角坐标系2、设A点的坐标为(200,200),A点至B点的坐标方位角为,AB的距离为150.00m,则B点的坐标为( D )A.(129.90,75.00) B.(275.00,329.90)C.(75.00,129.90) D.(32
42、9.90,275.00)3、设A点的坐标为(240.00,240.00),B点的坐标为(340.00,140.00),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为( B )A. ,100m B. ,141.42mC.,141.42m D. ,100m4、附和导线与闭合导线在计算( A )时,计算公式是不同的。A.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B.方位角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C.角度闭合差和导线全长闭合差D.纵坐标增量闭合差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5、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不包括( D )A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B量边C测转折角 D测高差6、起闭于同一已知边的导线称为( D )A.附和导线 B.节点导线网 C.支导线 D.闭合导
43、线7、已知边长DMN=225.850m,方位角,则为( C )A.+88.210m,-207.911m B.+207.911m,-88.210mC.-207.911m,+88.210m D.-88.210m,+207.911m8、选择导线控制点时应注意( A )通视良好 土质坚实 点位均匀 视野开阔A. B. C. D.9、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有( D )闭合导线 附和导线 支导线 几何导线A. B. C. D.10、导线内业计算过程中需控制的闭合差有( D )边长闭合差 角度闭合差 坐标增量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A. B. C. D.11、四等水准测量进行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和计算,需
44、考虑的限差有( A )前后视距差 红黑面读数差 红黑面高差之差 路线闭合差A. B. C. D.12、导线内业计算过程中需控制的闭合差有( D )边长闭合差 角度闭合差 坐标增量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A. B. C. D.13、导线测量外业包括踏勘选点埋没标志、边长丈量、转折角测量和( B )测量。A定向 B连接边和连接角 C高差 D定位14、一附合导线观测5个右角,方位角闭合差20,则右角改正数为( D )。A一20 B十20 C十4 D一415、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将闭合差按与导线长度成( C )的关系求得改正数,以改正有关的坐标增量。A正比例并同号 B反比例并反号 C正比例
45、并反号 D反比例并同号16、边长DMN73469m,方位角AWl15°1812,则XMN与YMN分别为( C )。A十3140lm, 十66420m B十3140lm,66420mC一3140lm, 十66420m D66420m, 十31401m17、三角高程测量中,高差计算公式,式中L为( C )。A仪器高 B初算高差 C现标高(中丝读数) D尺间隔18、三等水准测量为削弱水准仪和转点下沉的影响,分别采用( C )的观测方法。A后前前后、往返 B两次同向、后前前后C后后前前、往返 D两次同向、后后前前19、小地区控制测量中导线的主要布置形式有( C )。视距导线 附合导线 闭合导
46、线平板仪导线 支导线 测距仪导线A B C D20、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A.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C.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分为( B)A.房屋,道路,河流,桥梁 B.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地物注记C.点位,线条,图形,注记 D.建构筑物,水系,道路,等高线2、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D)A.1:5000 B. 1:2000 C. 1:1000
47、; D. 1:5003、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它是一种( A)A.闭合曲线 B.直线 C.闭合折线 D.折线4、在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得距离d123.4mm,对应的中误差md。则A、B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为(B )A.D=(61.7 0.1)mm B. D=(61.7 0.1)mC. D=(61.7 0.2)mm D. D=(61.7 0.2)m5、地物符号有( A )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地物注记A. B. C. D.6、地形图图外注记主要有( D )图名和图号 接图表 图廓 地物注记A. B. C. D.7、下列关于等高线的
48、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越大B.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等高距C.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D.等高线必是闭合曲线8、下列关于等高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越大B.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等高距C.等高线一定不会相交D.等高线必是闭合折线9、一组闭合的等高线可能表示( A )山头 洼地 山脊 鞍部A. B. C. D.10、同一坡度两个地形点高程分别为21.4米和27.4米,若等高距为2米,通过两点间的等高线高程为( D )A.23.4 25.4 B.22.4 24.4 26.4 C.23 25 27 D. 22 24 26 11、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
49、的比例尺精度是( C)A.0.2cm B.2cm C.0.2m D.2m12、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米,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两点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0.01米,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C)A.1% B.5% C.10% D.20%13、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 D)A.小一倍 B.小10倍C.大一倍 D.大10倍14、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矩形分幅时常用的编号方法:以图幅的( B )编号法。A西北角坐标值千米数 B西南角坐标值千米数C西北角坐标值米数 D西南角坐标值米数15、既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又反映地面高低起伏形态的正射投影图称为地形图。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性符号和地物注记等四种。地貌符号为( C )。A不同深度的颜色 B晕消线 C等高线 D示坡线16、地形图的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 A )。一幅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分别称为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A闭合曲线 B曲线 C闭合折线 D折线17、地形图上01mm的长度相应于地面的水平距离称为( D )。A比例尺 B数字比例尺 C水平比例尺 D比例尺精度18、要求图上表示实地地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发展路径中的软件测试职业试题及答案
- 价物回收合同协议书
- C语言中的异常处理与调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餐饮招收学徒合同协议书
- 商铺协议书合同范本
- 专场合作合同协议书
- C语言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农户光伏合同协议书
- 找谁写赠与合同协议书
- 按揭房合同转让协议书
- 盘锦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沈阳汽车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田径理论考试复习题库300题(含各题型)
- 泛海三江JB-QGL-9000、JB-QTL-9000、JB-QBL-9000火灾报警控制器
- 员工团建就餐合同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喷涂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 滑雪培训服务合同
- 工程经济学(青岛理工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青岛理工大学
- 2025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民事起诉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示范文本
-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