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区域分中心宣传资料2_第1页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区域分中心宣传资料2_第2页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区域分中心宣传资料2_第3页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区域分中心宣传资料2_第4页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区域分中心宣传资料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学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一长江三角洲区域分中心()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区域分中心数据平台介绍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区域分中心依托南京师范大 学而建立,由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负责建设。目标是构建一个长期稳定运行、资源丰富的数据服务网站平台,跟踪 长江三角洲地区热点问题、开发治理项目与工程,主动提供在线的数据服务,挖 掘、抢救、整理、整合气候资源与大气环境、水资源与水环境、土壤资源与土壤 环境、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 等多学科的数据资源,服务于地球科学研究。培养一批不同层次的数据融合

2、、数 据服务与数据共享的技术和管理的专门人才,推动共享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基于多年来的地学研究积累、共享技术积累、数据积累与硬件建设,以及与 众多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良好合作关系, 本站汇集了长期积累并具有非常重要 价值的数据、资料、图件,进行了高校与科研院所地球系统科学相关研究成果的 系统化、系列化整合,提供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本中心的建设可为长江三角洲 地区有关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服务范围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区域分中心已整合形成21个本区域的特色数据集。今后,将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热点

3、研究问题和服务 客户需求持续更新本中心的数据集; 您也可以根据科研项目、工程项目的需求发 邮件咨询定制您所需的数据(包括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其他地学相关辅助 资料),本中心将为您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服务。现有特色数据列表(最后更新时间 2012年6月30日):1. 长江三角洲地区田野考古数据(新石器时期和隋唐时期);2. 19世纪以来中国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数据库;3.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剖面数据集(1980s);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海面变化数据集;1地学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一长江三角洲区域分中心()4. 1:100万江苏地震(1980s)与旱涝灾害数据集(1950 2000);5. 末次

4、冰期以来中国东部环境演变数据集;6. 1:50万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钻孔数据集(1980s);7. 长江中下游河道、河口地形数据集;(1963,1972,1985,1992,2003)(1980-2003);8. 长江中下游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库(1980、1990、2000年);9. 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乡镇社会经济、人口统计数据集(1999-2002);10. 太湖流域1:25万数据集(1995-2000年);11. 江苏省 1: 10 万土地利用数据集(1980s、2000、2005、2008);12. 太湖流域 1: 10 万土地利用数据(1980s、200

5、0、2005、2008);13. 1:100万江苏省基础地理和生态环境数据集(1998、1999、2000);14. 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空间分布数据集(2009-2010年);15. 长三角地区数字高程数据产品(STRM DEM)16. 长三角地区数字高程数据产品(ASTER GDEM据);17. 长三角地区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 DMSP OLS据集;18. 长三角地区长时间序列中国植被指数数据集 -SPOT VEGETATION ND;I19. 长三角地区MODIS13Q1250m分辨率植被指数16天合成产品)植被指数 数据集;20. 长三角地区1KM地表温度/发射率8天合成L3产品(MODI

6、S11A2数据 集。页据获取方式登陆中心网站或查阅数据通讯获取所需数据信息在线数据下载邮件至数据服务组资讯数据事宜访问数据共享平台网站注册一登陆一查找数据0下载数据离线数据下载签字盖章后交至数据中心数据服务组3个工作日内答复下载离线数据申请表用户在线查找数据后,在线数据可直接下载,离线数据请咨询工作人员并 填写离线数据申请表,并附上相关要求的证明文件邮寄至“长江三角洲区域数据所有用户对“本平台”提供的数据,只享有有限的、不排他的使用权。用户 不得有偿或无偿转让其从“本平台”获得的数据,包括用户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单 位换算、介质转换或者量度变换后形成的新数据。用户不得直接将其从“本平台” 获得的数据向外分发,或用作向外分发或供外部使用的数据库、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也不得间接用作生成它们的基础。用户从“本平台”获得的数据用途必须 与数据使用申请中规定的一致,需要改变用途时必须重新申请。用户在使用数据产生的一切成果中必须标注数据来源,并应当将该成果提交一份到“本平台”存档。用户发表论文时必须引用数据提供者指定的相关论文, 并在论文中明确说明“数据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区域分中心( )提供”。联系方式朱岭李杨王俊淑 (geo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