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_第1页
应用统计学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_第2页
应用统计学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_第3页
应用统计学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_第4页
应用统计学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级班 号学 名姓 部系 级班用使 任主室研教 人责负程课 师教卷拟 )部(A 整群抽样 C类型抽样 9年劳动生产率 x(千元) 元时,工人工资平均(A增加 70 元1 000B 减少 70 元C增加 80 元D 减少 80 元)。A 比较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E比例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B 某厂人均工资 426.8 元D某县人均年龄 74.8 岁F某商品单位售价 45.9 元 )。B平均增长量D平均发展速度9 606 元)。B等距抽样D 不重复抽样)。B 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D 身高与体重)。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 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1要了解某企业

2、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2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 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将某地区 40 个工业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A 产值B 工厂数C各组的产值数D 各组的工厂数4某企业某月产品销售额为 20 万元,月末库存商品为 30 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A 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5离散程度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A 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

3、C恒等关系D依存关系6下面 4 个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 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B 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7在材料单耗综合指数中,每种产品的材料单耗指标是()。A 质量指标B 数量指标C相对指标D 总量指标A、提高B、下降C、不变D 、条件不够,无法判断8某企业产品为连续性生产,为检查产品质量,在24 小时中每隔 30 分钟取下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 )。B 简单随机抽样 D 纯随机抽样和工人工资 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y = 10 + 70 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 )。10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

4、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 该市商业企业每一名职工二. 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性别、文化程度、企业所属行业类型都是品质标志B企业的职工人数、企业管理人员数都是数量标志 C某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是统计指标D在校学生的年龄是连续变量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 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 2010 年 11 月 2 日 1 时出生的婴儿 B 2010年 10月30日 6时出生的婴儿 C2010年 10月30日 14时死亡的人D2010年 11月1日 1时死亡的人

5、E2010年 10月 29日出生, 11月 1日 3时死亡的婴儿 3下列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 教师按专业分组B学生按班级分组C企业按营业收入分组D职工按月平均工资分组4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5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是()。A 某市人均土地 20 亩 C某地区人均国民收入 800 元E某厂产品单位成本 86.4 元6下列平均指标,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A 平均发展水平C平均递减量E平均增长速度7某企业产品总成本报告期为183 150 元,比基期增长 10%,单位成本综合指数为 104%,则( )。A总成本指数为 110%B产量增长了 5.77%C基期总成本为 166 5

6、00 元D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了7 044 元E产量增产使总成本增加了8简单随机抽取调查单位时其方法有(A纯随机抽样C重复抽样E整群抽样9下列现象中属于相关关系的有(A压力与压强 C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 E机械化程度与农业人口10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 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三. 判断题 (10%, 每题 1 分) 1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的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数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标准时间就是调查时间。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4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不同空间条

7、件下同类指标数值进行对比的结果。 5权数的作用归根到底体现在各组的次数比重上。6若将某城市 2001 年至 2010 年年末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7当直线相关系数 r = 0 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8工人人数是时期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是时点指标。 9只有对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进行汇总才能形成统计指标。10连续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A-5四. 计算题 (20%, 每题 10 分)1某车间工人操作机床台数的资料如下表所示。表 某车间工人操作机床台数资料操作机床台数各组工人所占比重( % )501060607030合计100要求:试计算该

8、车间工人平均操作机床台数。2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下表中。表 某企业 2010 年至 2014 年产值统计表年份产值(万元)与上年比较增长量(万元)发展速度( % )增长速度( % )增长 1%的绝对值(万元)20102011105.01.2201214.0201315.02014170.0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 某商店 3 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资料如下表所示。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情况资料表产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价格2013年2014年2013年2014年甲双4 0005 0002528乙件500550140160丙条8001 0000.50

9、.6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2. 某种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表所示。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 /件)273372471373469568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 r,判断其相关方向和程度; ( 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答题纸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12345678910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12345678910三. 判断题(10%, 每题 1 分)123456789102、四. 计算题 (20%, 每小题 10

10、分)1、系理管 部系P1Q1P0Q1 228600 202500 26100(万元 )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总销售额指数P1Q1 228600P0Q0 17040012345678910CBDCBCDAABP1Q1P0Q0 228600 170400 58200(万元 )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12345678910ABDBDEBCDABABCDEADABCABEABCDEBCE分析报告:由于销售量增加使总销售额增长了19%,使总销售额增加的绝对额为 32100 万元;由于销售价格上涨使总销售额增长了 13%,使总销售额增加的绝对额为 2610

11、0 万元。以上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成本增加了 34%,增加的绝对额是 12 万元。2. ( 1)相关系数n xy x yr 0.91n x2 ( x)2n y2 ( y)2三. 判断题(10%, 每题 1分)12345678910×××××产量和单位成本是负相关,相关程度 0.912)产量为因变量,单位成本为自变量,计算回归方程:四. 计算题 (20%, 每题 10 分)1、该厂工人的平均月工资690 5 750 15 790 18 840 10 890 25 15 18 10 2782(元)n xy x ynx 2 (x)21. 82年

12、份产值(万元)与上年比较增长量(万元)发展速度( % )增长速度( % )增长 1%的绝对值(万元)2006120.02007126.06.0105.05.01.22008140.014.0111.111.11.262009161.021.0115.015.01.42010170.09.0106.66.61.612、a y b x 77. 36 nn将两个参数代入回归方程得: y 77.36 1. 82x113%A-7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引入价格同度量因素,使价格固定在基期销售量总指数 KQP0Q1 202500 119%QP0Q0 170400P0Q1P0Q020

13、2500 170400 32100(万元 )引入销售量同度量因素,使销售量固定在报告期价格总指数 K PP1Q1228600P0Q1 202500C对个体而言,是“合”D对总体而言,是“分”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二)级班 号学 名姓 部系 级班用使 任主室研教 人责负程课 师教卷拟 )部(一. 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1某工人月工资 500 元,则“工资A 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2调查时间是指()。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应(A 小于 1B等于 14某厂 2009 年完成产值 200 万元)。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2010A 15.5%B5.

14、5%5众数就是所研究的变量数列中(A具有最多次数的变量值C居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6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于(A绝对数动态数列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7综合指数是()对比形成的指数。A 两个相对指标C相邻个体指数 8在抽样调查中()。A 既有登记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既无登记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C只有登记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D没有登记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9相关系数 r 的取值范围是()。A-<r< + B-1r + 110用累计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A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C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C大于 1D 不等于 1年计划

15、增长 10%,实际完成 231 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C 115.5%D 5%)。B具有最少次数的变量值D数值最大的变量值)。B相对数动态数列D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B两个平均指标D 两个总量指标C-1<r< + 1D0r + 1)。B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D 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4对某地区居民的粮食消费情况进行研究时()。A 居民的粮食消费总量是单位总量指标、时期指标 B居民的“人口数”和“粮食消费总量”都是时期指标 C居民的粮食消费总量是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 D该地区居民人口数是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 E该地区居民人口数是总体单位总量、时点指标5某公司下属 5个

16、企业,共有 2 000名职工,已知每个企业某月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其实际产值,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则( )。A 应采用算术平均数C实际产值是权数E企业数是权数6相对数动态数列中的相对数,可以是(A 计划完成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E动态相对数7某县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A持平C下降 0.36%E下降 3.6%要计算公司B应采用调和平均数D工人数是权数)。B结构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6% ,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了 6%,该县粮食总产量和上年对比(B 上升 0.36%D 相当于 99.64%8假设从 6个人的总体中随机抽取 2个人进行调查,可能有 15 个样本组合,所以说( )。 A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B

17、 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C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D 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9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A正相关C负相关B单相关D复相关)。)。E完全相关10职工平均工资上调 8% ,职工人数减少了A平均工资指数为 108%C工资总额少支付 2.8%E工资总额指数 = 8% × 10% = 0.8%10%,则()。B 职工人数指数为 90%D工资总额减少 2%二. 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 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C人的年龄是变量 2下列情况,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 工业企业生

18、产设备调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3统计分组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含义(B 女性是品质标志表现D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B人口普查D农产量调查)。三. 判断题 (10%, 每题 1 分)1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2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3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必须是水平最高的单位。4连续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结构,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任何两个总体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时,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7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

19、序排列起来。8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9某地区某年人均工资 7 500 元,这是个相对指标。10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A对个体而言,是“分”B 对总体而言,是“合”A-11四. 计算题 (20%, 每题 10 分)1某企业计划规定五年累计产量为 245 万吨,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年产量要达到60万吨,实际执行结果如表所示。2、某企业生产彩色电视机,按不重复抽样方法从一批出厂产品中抽取1%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取得如下表所示的抽样检验资料,试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某企业五年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吨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

20、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474924261211141515161617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水平法和累计法分别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2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如下表所示。某厂彩色电视机抽样检验资料正常工作时间(千小时)电视机(台)68158103010125012144014169合计144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耕地每公顷生产量分组(千克)耕地面积(万公顷)5 250 以下04.25 250 6 00008.36 000 6 37510.76 375 6 75031.56 750 7 05010.87 050 7 50010.07 500 以上04.5合计80.0要求:试计算该地

21、区粮食耕地每公顷生产量众数和中位数。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某地 20072014 年人均收入和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资料如下表所示。某地 2007 2014 年人均收入和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资料年份人均收入(万元)耐用消费品销售额(万元)20073.08020083.28220093.48520103.59020113.810020124.012020134.514020145.2145要求:根据以上简单相关表的资料,绘制相关散点图,并判别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和方向。答题纸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22、分 )12345678910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12345678910三. 判断题(10%, 每题 1 分)123456789102、四. 计算题 (20%, 每小题 10 分)1、系理管 部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12345678910AABDACDABD额售销品费消用耐002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12345678910BCDBDECDCEAEABCDEDCADECDABC人均收入n xy x yr 0.962 2 2 2n x ( x) n y ( y)人均收入和耐用消费品销售额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96三. 判断题(

23、10%, 每题 1分)12345678910×××××2、已知: n 144 , N1441%14400 ,四. 计算题 (20%, 每题 10 分)47 49 50 52 64 1、五年累计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107%245由于自第一年到第五年第三季度累计产量到达 245 万吨的五年计划, 所以,该企业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五年计划。7 15 9 30 11 5014413 4015 915 9 10. 97(千小时 )(xx)2f=4.61最后一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指标60 由于自第四年第三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首次达到 成计划。15 16 16

24、17 107%60 万吨的年计划水平,所以,可以确定该企业提前两季度完2、该地区粮食耕地每公顷生产量众数M o 6375该地区粮食耕地每公顷生产量中位数M e63752.42.4 20.88023.2231.5375 6414 (千克)375 6575(千克)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相关散点图A级班级班用使2 2 2 2 2(7 10. 97)215 (9 10. 97)230 (11 10.97)250 (13 10. 97) 240 (15 10.97)29144千小时)则抽样平均数的平均误差的计算如下:x241.4641(1144 )14400)0.18(千小时)

25、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三)一 . 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 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 年龄B 体重C性别D 成绩2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 职工工资总额 B化肥产量C学习总成绩D企业数3某集团公司规定 2014年各地分公司销售业绩统计表呈报时间是2015年 1月10日,其调查时间为()。A1天B10天C1 年D1年零 10天4某厂 2013 年完成产值 200 万元, 2014年计划增长 10%,实际完成 231 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A 15.5%B5.5%C115.5%D 5%5组数与组距的关系是 ()。A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B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C组数与组距

26、无关D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6某企业 2009 年技术工占 50%, 2010 年新招收了一批学徒工,使学徒工的比重增加了 水平均无变化,则 2010 年职工总平均工资将( )。A 提高B下降10%。假定全厂各级工资C不变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7如果动态数列()大致相等,则可以拟合直线趋势方程。A 逐期增长量B累计增长量C环比增长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8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与总指数,是按其()不同划分的。A 反映对象范围B所表明的指标性质A 持平C 下降 0.36%E下降 3.6%B 上升 0.36%D 相当于 99.64%8假设从 6个人的总体中随机抽取 2个人进行调查,可能有 15 个样本组合,所

27、以说( )。 A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B 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C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D 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9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A正相关B 单相关C负相关D 复相关E完全相关)。C对比基期D 变动方向9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A 可靠性B 准确性C显著性D及时性10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 = a + bx 上,则 x 与 y 之间的相关系数()。Ar = 0B r = 1C r = - 1D|r| = 110职工平均工资上调 8% ,职工人数减少了 10%,则(A平均工资指数为 108%C工资总额少支付 2.

28、8%E工资总额指数 = 8% × 10% = 0.8%)。B 职工人数指数为 90%D工资总额减少 2%. 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 粮食产量B 平均工资C全国总人口D居民生活用水量2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A 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3登记性误差存在于( )。A 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三. 判断题 (10%, 每题 1 分) 1、当对品质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2、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

29、一种经常性调查方法。 3、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4、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有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形式。5、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它们之间必须是同质的。 6、强度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的密度和普遍程度。7、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则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BE )。 8、回归系数 b和相关系数 r 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9、利用指数体系,可以反映被研究现象的变动趋势。 10、所有统计指数都是相对数。4填写统计表中指标数值的具体方法有()。A当数字为 0 时要填写“ 0” B如不应有数字时,要用符号“一”表示出来 C如

30、不应有数字时,就不用填 D当缺某项数字或因数小可略而不计时,用符号“”表示四. 计算题 (20%, 每题 10 分)1、某市零售商业网点本年年有 5865 个,十年前有 8 973个;本年平均人口有 260 万人,十年前为 285 万人。试分 别计算零售商业网密度的正指标和逆指标。E统计表中数字部分不应留下空白,不可出现“同上”等字样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 职工人数B工业总产值C 人口死亡数D粮食总产值E铁路货物周转量6某公司下属 5 个企业,共有 2 000 名职工,已知每个企业某月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其实际产值,要计算公司月份123456计划销售额(万元)45.040.0

31、46.050.055.060.0计划完成程度( %)104.098.095.0102.0106.0101.02某超市某年上半年各月销售计划及其计划完成程度如下表所示。某超市某年上半年各月销售计划及其计划完成程度资料计算该超市该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计划的完成程度。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则( )。A应采用算术平均数B应采用调和平均数C实际产值是权数D工人数是权数E企业数是权数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某企业对所生产的某种袋装产品随机抽取了7某县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6% ,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了 6%,该县粮食总产量和上年对比(100 袋进行包装质量的检验,按照行业的产品质量标

32、准,每袋重量)。不足 99 克为不合格。现将检验结果整理成如下表所示资料。A-29某袋装产品质量检验资料实测重量(克)989999100100101101102合计数量(袋)10205020100要求:( 1)计算抽查产品的平均重量、重量极差、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2)计算抽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以及不合格品率的标准差。2、某种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表所示。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 /件)273372471373469568要求:( 1)计算相关系数 r,判断其相关方向和程度; ( 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答题纸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题号一

33、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12345678910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12345678910三. 判断题(10%, 每题 1 分)123456789102、四. 计算题 (20%, 每小题 10 分)1、系理管 部系平均每月销售计划的完成程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月平均实际销售额 月平均计划销售额49.9100% 100% 101. 2%49.3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12345678910CDCDABAABD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 1)抽查产品的平均重量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xf123

34、45678910ABDBEABCDABEBCDEBCDCADECDABC98.5 10 99.5 20 100.5 50 101.5 20100100.3(克)三. 判断题(10%, 每题 1 分)12345678910××××四. 计算题 (20%, 每题 10 分)抽查产品的极差 R 102 98 4 (克)2(x x)2 f 抽查产品的标准差 f0.89 抽查产品的标准差系数 x 100.30.89(克)100% 0.89%586522.561、十年前某市零售商业网点正指标260(个 /万人)26058650.04十年前某市零售商业网点逆指标(万人

35、 /个)897328531.48本年某市零售商业网点正指标(个 /万人)28589730.03本年某市零售商业网点逆指标(万人 /个)2)抽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1)相关系数1010010%n xy x y r2 2 2 2 n x ( x) n y ( y)产量和单位成本是负相关,相关程度 0.912)产量为因变量,单位成本为自变量,计算回归方程:n xy x yn x 2 ( x)21. 820.91月份123456计划销售额(万元)45.040.046.050.055.060.0计划完成程度( %)104.098.095.0102.0106.0101.0实际销售额(万元)46.839.

36、243.751.058.360.62、yxa b 77. 36 nn将两个参数代入回归方程得: y 77.36 1. 82x45 40 46 50 55 60 49.3月平均计划销售额 6 (万元)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四)46.8 39.2 43. 7 51 58. 3 60.6 49. 9月平均实际销售额 6 (万元)一. 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1、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A 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 调查者3、次数分配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量

37、值分布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A 钟型分布BU 型分布CJ型分布D倒 J 型分布4、把基数抽象为 1 000 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叫()。6简单随机抽取调查单位时其方法有()。A 百分数B倍数C成数D千分数5、某地区 500 万人口,有商业零售点 1 万个,其商业网点密度指标的正指标为(A 、 100 人 /个B、 0.002 个/人C、 1个 / 百人)。D、 0.002 人 /个A纯随机抽样C重复抽样E整群抽样 7某县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A持平C下降 0.36%E下降 3.6%B等距抽样D 不重复抽样6% ,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了 6%,该县粮食总产量和上年对比(B 上升 0.36%D

38、相当于 99.64%)。6 、平均数是对( )。A 、总体单位数的平均B 、变量值的平均C、标志的平均7、设有 8 个工人生产同种产品,他们某日的产量(件)排序是: 4 、6、 6、 8、 数是( )。A、6 台B、8 台C、8.5台D、变异的平均9、10、 12、14,则日产量的中位D、9台8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 年 11月 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A 2010年 11月2日 1时出生的婴儿B 2010年 10月30日 6时出生的婴儿)。8、某车间抽查 100 个零件,算得废品率为 5%,若以 85%的概率保证( t=1.44)推断,全部产品的废品率区间为 (A

39、4.5%P5.6%B6.2%P 3.8%C1.86%P8.14%D 4.5% P 5.5%9、铸件废品率( %)和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A 、废品率增加 1%,成本每吨增加 64 元C、废品率增加 1%,则成本每吨增加 8 元10、某机关单位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y = 56 + 8x ,这意味着 (废品率增加废品率增加5%,职工人数增加了)。)。A、10%B、7.1%)。C 2010年 10月30日 14时死亡的人D2010年 11月1日 1时死亡的人E2010年 10月 29日出生, 11月 1日 3时死亡的婴儿9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

40、相关关系属于()。B、 D、C、7%1% ,成本每吨增加 8%1% ,每吨成本为 56 元2%,则该机关单位的工资总额增长了A正相关C负相关E完全相关B单相关D复相关D、11%10职工平均工资上调 8% ,职工人数减少了A平均工资指数为 108%C工资总额少支付 2.8%10%,则()。B 职工人数指数为 90%D工资总额减少 2%E工资总额指数 = 8% × 10% = 0.8%二. 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1统计工作是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数据资料,以形成研究结论的工作过程,具体包括() 等环节。A 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2下列情况,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 工

41、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3填写统计表中指标数值的具体方法有(A 当数字为 0 时要填写“ 0”B如不应有数字时,要用符号“ C如不应有数字时,就不用填C统计整理D 统计分析)。B人口普查D农产量调查)。表示出来三. 判断题 (10%, 每题 1 分) 1、当对品质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2、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法。 3、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4、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有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形式。5、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它们之间必须是同质的。 6、强度

42、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的密度和普遍程度。7、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则二者是正相关关系。8、回归系数 b 和相关系数 r 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9、利用指数体系,可以反映被研究现象的变动趋势。10、所有统计指数都是相对数。D当缺某项数字或因数小可略而不计时,用符号“”表示E统计表中数字部分不应留下空白,不可出现“同上”等字样 4对某地区居民的粮食消费情况进行研究时()。A 居民的粮食消费总量是单位总量指标、时期指标 B居民的“人口数”和“粮食消费总量”都是时期指标 C居民的粮食消费总量是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 D该地区居民人口数是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

43、 E该地区居民人口数是总体单位总量、时点指标5某公司下属 5 个企业, 共有 2 000名职工,已知每个企业某月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其实际产值,要计算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则( )。A 应采用算术平均数C实际产值是权数E企业数是权数B应采用调和平均数D工人数是权数四. 计算题 (20%, 每题 10 分)1、某公司下设的两个工厂的工人按技术级别分组的资料如下表所示。工人按技术级别分组资料技术级别工人数(人)甲厂乙厂12202002540500342043044504505200220610011070500608020030合计2 0002 0000要求:试比较哪个工厂工人的技术水平高

44、,并分析其原因。2、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5 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表所示:某产品计划执行情况 单位:万吨年度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1季2季3季4季1季2季3季4季产量303217191010111212121313要求:根据表中资料计算该产品五年计划完成程度;指出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 、某商店 3 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资料如下表所示。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情况资料表产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价格去年今年去年今年甲双4 0005 000250280乙件500550140160丙条8001 00056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2、某地高校教育经费 x 与高校学生人数 y 连续 6 年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某地高校教育经费与高校学生人数资料教育经费(万元) x在校学生数(万人) y316113431637318393204182245525要求:( 1)建立回归直线方程,估计教育经费为500 万元的在校学生数; (2)计算估计标准误差。五. 综合分析题 (40%,每题 20 分)1、答题纸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