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014 4年年8 8月月1414日日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合肥置地广场项目部合肥置地广场项目部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础、筏形基础及桩基基承台承台平法识图学习平法识图学习 一、平法识图规则 二、标准构造详图目录目录 1、独立基础 2、条形基础 3、梁板式筏形基础 4、平板式筏形基础 5、桩基平台平法施工图 6、基础相关构造施工图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1、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
2、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2、条形基础平法制图规则、条形基础平法制图规则2、条形基础平法制图规则、条形基础平法制图规则2、条形基础平法制图规则、条形基础平法制图规则2、条形基础平法制图规则、条形基础平法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一区一区二区二区主楼主楼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e座人工挖孔桩座人工挖孔桩-梁板式筏形基础布置图梁板式筏
3、形基础布置图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地梁人工挖孔桩承台附加筋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
4、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旋挖桩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人工挖孔桩附加筋静压桩4、平板式筏形基
5、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
6、施工图制图规则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且150;当;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独立基础独立基础p60独立基础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配筋构造底板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且s/2
7、处起设。处起设。3、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50mm。2.2.1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独立基础独立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双柱普通独立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双柱普通独立基础p61双
8、柱普通独立基础(即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和ex的大小,较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
9、详图-独立基础独立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p71基础梁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一)基础梁(一)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1、基础梁、基础梁jl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补注:基础梁补注:基础梁jl、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梁平板、梁平板lpb、板平板、板平板bpb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概念。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底
10、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3、图集注: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图集注: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4、图集注:当两毗邻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越过其标、图集注:当两毗邻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配置较小的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配置较小的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5、图集注:钢筋连接要求见本图集第、图集注:钢筋连接要求见本图集第56页。页。4)当受拉钢筋直径)当受拉钢筋直径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及受压钢筋直径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时,不宜采用
11、绑扎搭接。6)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焊接。6、图集注: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区内箍筋设置要求见第、图集注: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区内箍筋设置要求见第55页。页。p55: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搭接区内箍筋直径不小于搭接区内箍筋直径不小于d/4(d为搭接钢筋最大直径),间距不应大于为搭接钢筋最大直径),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及5d(d为搭接钢为搭接钢筋最小直径)。筋最小直径)。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
12、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本构造图用于梁、柱类构件搭接区箍筋设置。本构造图用于梁、柱类构件搭接区箍筋设置。(二)附加(反扣)吊筋构造(二)附加(反扣)吊筋构造图集注:吊筋高度应根据基础梁高度推算,吊筋顶部平直段与基础梁顶部纵筋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图集注:吊筋高度应根据基础梁高度推算,吊筋顶部平直段与基础梁顶部纵筋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当净距不足时应置于下一排。,当净距不足时应置于下一排。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p72基础梁基础梁jl配置两种
13、箍筋构造、基础梁配置两种箍筋构造、基础梁jl竖向加腋钢筋构造竖向加腋钢筋构造1、节点区(柱下区域)按梁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节点区(柱下区域)按梁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总道数)。加腋范围内箍筋随腋高的变化而变化。总道数)。加腋范围内箍筋随腋高的变化而变化。2、图集注:当具体设计未注明时,基础梁的外伸部位以及基、图集注:当具体设计未注明时,基础梁的外伸部位以及基础梁端部节点内按第一种箍筋设置。础梁端部节点内按第一种箍筋设置。3、基础梁的梁柱结合部位所加侧腋顶面与基础梁非加腋段顶、基础梁的梁柱结合部位所加侧腋顶面与基础梁非加腋段顶面一平,不随梁竖向加腋的升高而变化。面一平,不随梁竖向
14、加腋的升高而变化。4、加腋内纵筋分别锚入基础梁和柱内、加腋内纵筋分别锚入基础梁和柱内la。当柱两侧同时加腋。当柱两侧同时加腋时,在柱内直接贯通。时,在柱内直接贯通。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p73基础梁基础梁j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一)端部外伸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一)端部外伸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补注:基础梁(包括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的基础梁)补注:基础梁(包括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的基础梁)jl、基础次、基础次梁梁jcl、梁平板、梁平板lpb、
15、板平板、板平板bpb端部外伸构造均为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端部外伸构造均为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尽端弯锚12d。图集注:基础梁外伸部位封边构造同筏型基础底板,见本图集第图集注:基础梁外伸部位封边构造同筏型基础底板,见本图集第84页。页。(二)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二)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水平段,水平段0.4lab。基础梁。基础梁jl顶部筋伸至尽端内侧弯折顶部筋伸至尽端内侧弯折15d;顶部筋当直段长度;顶部筋当直段长度la时时,可不弯折,可不弯折图集注:在端部无外伸构造中,基础梁底部下排钢筋与顶部上排钢筋伸至梁图集注:在端部无外伸构造中
16、,基础梁底部下排钢筋与顶部上排钢筋伸至梁包柱侧腋,与侧腋的水平构造钢筋绑扎在一起。包柱侧腋,与侧腋的水平构造钢筋绑扎在一起。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梁平板、梁平板lpb、板平板、板平板bpb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筋伸至尽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筋伸至尽端弯锚端弯锚15d。顶部筋锚固。顶部筋锚固12d且至少到中心线。且至少到中心线。(三)基础梁(三)基础梁jl侧面构造纵筋和拉筋侧面构造纵筋和拉筋1、基础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搭接长度为、基础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搭接长度为15d。2、十字相交的基础梁,当相交位置有柱时,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梁包柱侧、十字相交的基础梁
17、,当相交位置有柱时,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梁包柱侧腋内腋内15d;当无柱时,侧面构造钢筋锚入交叉梁内;当无柱时,侧面构造钢筋锚入交叉梁内15d。3、丁字交叉的基础梁,当相交位置无柱时,横梁外侧的构造纵筋应贯通、丁字交叉的基础梁,当相交位置无柱时,横梁外侧的构造纵筋应贯通,横梁内侧的构造纵筋锚入交叉梁内,横梁内侧的构造纵筋锚入交叉梁内15d。4、拉筋直径为、拉筋直径为8mm,间距为箍筋间距的,间距为箍筋间距的2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
18、础p74基础梁基础梁j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基础梁基础梁jl底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底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la。基础梁基础梁jl顶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顶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la。柱两边梁宽不同钢筋构造:多出的钢筋同基础梁柱两边梁宽不同钢筋构造:多出的钢筋同基础梁jl端部无外伸构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造。(底部纵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水平段,水平段0.4lab。基。基础梁础梁jl顶部筋伸至尽端内侧弯折顶部筋伸至尽端内侧弯折15d;顶部钢筋当直段长度;顶部钢筋当直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时,可不弯折)二、标准构造详图
19、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p75基础梁基础梁jl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1、图集注:除基础梁比柱宽且完全形成梁包柱的情况外,所有基础梁、图集注:除基础梁比柱宽且完全形成梁包柱的情况外,所有基础梁与柱结合部位均按需按构造加腋。与柱结合部位均按需按构造加腋。2、当基础梁与柱等宽,或柱与梁的某一侧面相平时,存在因梁纵筋与、当基础梁与柱等宽,或柱与梁的某一侧面相平时,存在因梁纵筋与柱纵筋同在一个平面内导致直通交叉遇阻情况,此时应适当调整基础梁柱纵筋同在一个平面内导致直通交叉遇阻情况,此时应适当调整基础梁宽度使纵筋直通。宽度使纵筋直通
20、。3、加腋宽度、加腋宽度50mm。竖向筋。竖向筋8200,水平筋直径,水平筋直径12且不小于柱箍筋且不小于柱箍筋直径,间距与柱箍筋间距相同,锚入梁内直径,间距与柱箍筋间距相同,锚入梁内la。4、当柱与基础梁结合部位的梁顶面高度不同时,梁包柱侧腋顶面应与、当柱与基础梁结合部位的梁顶面高度不同时,梁包柱侧腋顶面应与较高基础梁的顶面一平(即在同一平面上),较高侧腋顶面至较低梁顶较高基础梁的顶面一平(即在同一平面上),较高侧腋顶面至较低梁顶面高差内的侧腋,参照角柱或丁字交叉基础梁包柱侧腋构造进行施工。面高差内的侧腋,参照角柱或丁字交叉基础梁包柱侧腋构造进行施工。注意:梁本位。注意:梁本位。本构造适用于
21、条基基础梁、双柱独立基础梁、筏板基础主梁。(筏板基本构造适用于条基基础梁、双柱独立基础梁、筏板基础主梁。(筏板基础次梁无此要求)础次梁无此要求)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独立筏形基础独立筏形基础p76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基础次梁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基础次梁jcl端部外伸部位构造端部外伸部位构造1、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补注:基础梁补注:基础梁jl、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梁平板、梁平板lpb、板平板、板平板b
22、pb在支座处,顶部贯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原(原04g1013 p36 jcl在支座处是锚固的概念(在支座处是锚固的概念(12d且至少到中心线),现且至少到中心线),现改为连通的概念)改为连通的概念)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3、图集注: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梁相互交叉宽度内的箍筋按截面高、图集注: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梁相互交叉宽度内的箍筋按截面高度较大的基础梁设置。度较大的基础梁设置。4、图集注:基础梁外伸部位构造同筏形基础底
23、板。见本图集第、图集注:基础梁外伸部位构造同筏形基础底板。见本图集第84页。页。5、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基础主梁对边弯锚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基础主梁对边弯锚15d,顶部,顶部纵筋锚入主梁纵筋锚入主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且至少到中心线。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梁平板、梁平板lpb、板平板、板平板bpb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筋伸至尽端弯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筋伸至尽端弯锚锚15d。顶部筋锚固。顶部筋锚固12d且至少到中心线。且至少到中心线。6、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端部外伸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端部外伸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7
24、、底部非贯通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底部非贯通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ln/3(从柱边算起)。(从柱边算起)。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p78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1、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底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底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la。2、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顶面有高差:低的次梁顶部纵筋伸入主梁顶面有高差:低的次梁顶部纵筋伸入主梁la且至且至少到梁中心线。高的次梁顶部纵筋伸至主梁尽端后弯锚少到梁中心线。高的次梁顶部纵筋伸至主梁尽端后弯锚15d。3、支座两边梁
25、宽不同钢筋构造:宽出部位的顶部和底部纵筋伸至、支座两边梁宽不同钢筋构造:宽出部位的顶部和底部纵筋伸至尽端后弯锚尽端后弯锚15d,当直线段长度,当直线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时可不弯折。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p79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钢筋构造1、梁平板、梁平板lpb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补注:基础梁补注:基础梁jl、基础次梁、基础次梁jcl、梁平板、梁平板lpb、板平板、板平板bpb在支座处,顶部在支座处,顶部
26、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原(原04g1013 p39 lpb在支座处是锚固的概念(在支座处是锚固的概念(12d且至少到中心线)且至少到中心线),现改为连通的概念),现改为连通的概念)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3、板的第一根筋,距基础梁边为、板的第一根筋,距基础梁边为1/2板筋间距,且不大于板筋间距,且不大于75mm(新增)。(新增)。4、基础平板同一层面的交叉钢筋,何向纵筋在下,何向纵筋在上,应按具、基础平板同一层面的交叉钢筋,何向纵筋在下,何向纵筋在上,
27、应按具体设计说明。体设计说明。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p80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梁板式筏形基础平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板l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一)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一)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外伸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端部外伸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锚12d。2、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无
28、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梁对边弯锚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梁对边弯锚15d,顶部纵筋锚入主梁,顶部纵筋锚入主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且至少到中心线。(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1、板底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板底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la。2、板顶面有高差:低的板顶部纵筋伸入、板顶面有高差:低的板顶部纵筋伸入la。高的板顶部纵筋伸至主梁尽端。高的板顶部纵筋伸至主梁尽端后弯锚后弯锚15d,当直线段长度,当直线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时可不弯折。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
29、基础筏形基础p81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zxb与跨中板带与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纵向钢筋构造1、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需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域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需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2、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净跨长度范围内搭接净跨长度范围内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柱下板带及跨中板带的顶部贯
30、通纵筋,可在柱网轴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柱下板带及跨中板带的顶部贯通纵筋,可在柱网轴线附近线附近1/4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3、基础平板同一层面的交叉钢筋,何向纵筋在下,何向纵筋在上,应按具、基础平板同一层面的交叉钢筋,何向纵筋在下,何向纵筋在上,应按具体设计说明。体设计说明。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p8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端部与外伸部
31、位钢筋构造一、端部无外伸构造:一、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墙(边梁)边,弯锚底部纵筋伸至墙(边梁)边,弯锚15d,顶部纵筋锚入墙(边梁),顶部纵筋锚入墙(边梁)12d且至且至少到中心线。少到中心线。(变:原(变:原04g101-3p43端部无外伸时,底部纵筋在墙身或柱宽内端部无外伸时,底部纵筋在墙身或柱宽内1.7lae,且至板顶。)且至板顶。)图集注:当设计指定采用墙外侧纵筋与顶板纵筋搭接的做法时,基础底板下图集注:当设计指定采用墙外侧纵筋与顶板纵筋搭接的做法时,基础底板下部钢筋弯折段应伸至基础顶面标高处(见本图集部钢筋弯折段应伸至基础顶面标高处(见本图集58页构造三)。页构造三)。二、端
32、部外伸部位纵筋构造:二、端部外伸部位纵筋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板外边缘应封边,构造见本页。板外边缘应封边,构造见本页。三、外伸部位边缘封边构造(适用于等截面外伸和变截面外伸):三、外伸部位边缘封边构造(适用于等截面外伸和变截面外伸):au形筋构造封边方式:形筋构造封边方式:u形筋弯钩形筋弯钩15d,200。侧面构造纵筋设计指定。侧面构造纵筋设计指定。b纵筋弯钩搭接封边方式:纵筋弯钩搭接封边方式:底部与顶部纵筋弯钩搭接底部与顶部纵筋弯钩搭接150mm。交错。交错150mm后应有一根侧面构造纵筋与后应有一根侧面构造纵筋与两交错弯钩绑扎。侧面构造纵筋设
33、计指定。两交错弯钩绑扎。侧面构造纵筋设计指定。二、标准构造详图二、标准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筏形基础补注:大总结补注:大总结所有构件所有构件jl、jcl、lpb、bpb外伸构造均相同:底部和顶部纵筋均弯折外伸构造均相同:底部和顶部纵筋均弯折12d。均需要封边。均需要封边。除除jl外,外,jcl、lpb、bpb无外伸构造均相同:底部纵筋均弯折无外伸构造均相同:底部纵筋均弯折15d;顶部;顶部纵筋锚入墙(边梁)纵筋锚入墙(边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且至少到中心线。jl无外伸时,底部钢筋弯锚无外伸时,底部钢筋弯锚15d;顶部钢筋伸至近端弯折;顶部钢筋伸至近端弯折15d,当直段长度,当直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时,可不弯折。所有构件所有构件jl(含条形基础的基础梁)、(含条形基础的基础梁)、jcl、lpb、bpb(含(含zxb、kzb)在中间支座处,底部和顶部纵筋均是贯通的概念(底部贯通纵筋在跨中在中间支座处,底部和顶部纵筋均是贯通的概念(底部贯通纵筋在跨中1/3净跨长度范围内连接,顶部贯通纵筋在轴线附近净跨长度范围内连接,顶部贯通纵筋在轴线附近1/4净跨长度范围内连接)净跨长度范围内连接)。当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当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需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珠宝展售保证金合同
- 玉米种植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创新考核试卷
- 耐火材料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案例考核试卷
- 真空泵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压延加工的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探讨考核试卷
- 有色金属矿山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考核试卷
- 体育用品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制造考核试卷
- 稀有金属矿选矿厂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追溯考核试卷
-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安全教育平台教师授课指南
- 译林版三年级上册英语书单词表
- 走进物理-走向统一的自然力(上)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广西师范大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能力测验练习题
- 心理发展与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
- MOOC 国情分析与商业设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大学体育-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 DB64++1996-2024+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初中八年级数学课件-最短路径-将军饮马问题
- 信息论与编码期末考试题(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