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教育4月_第1页
糖尿病教育4月_第2页
糖尿病教育4月_第3页
糖尿病教育4月_第4页
糖尿病教育4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危害及防治对策糖尿病危害及防治对策邹平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邹平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刘刘 刚刚 糖尿病糖尿病(dm)是一组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是一组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慢性长期高血糖,往往伴有高血脂、高慢性长期高血糖,往往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凝状态,导致微血管病变血压、高凝状态,导致微血管病变(眼、眼、肾、神经等肾、神经等)及大血管病变及大血管病变(心、脑、下心、脑、下肢肢),使糖尿病成为人类致残、致死的重,使糖尿病成为人类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要原因糖尿病概念糖尿病概念2030年年 3.4亿亿 糖尿病)糖尿病)0 020000200004000040000

2、60000600008000080000100000100000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印度印度中国中国其他亚洲国家其他亚洲国家2000200020302030wild 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4; 27: 1047-53.who, /ncd/dia/databases4.htm. accessed april 6, 2003.x 1.5x 2.5x 2.6x 2.0 预计糖尿病人数(千人)预计糖尿病人数(千人) 中国现状中国现状v19801980年第一次普查全国年第一次普查全国1414省市省市( (含北京及上含北京及上 海海) )、4040万人糖尿病

3、患病率为万人糖尿病患病率为0.61%0.61%,以当时人口,以当时人口8 8亿计算,亿计算,约约480480万人患糖尿病万人患糖尿病v19961996年第三次普查年第三次普查1111省市省市4 4万人,糖尿病患病率为万人,糖尿病患病率为3.2%3.2%,比,比8080年增加年增加5 5倍,以当时人口倍,以当时人口1010亿计算,患亿计算,患病人数约病人数约32003200万,总患者数增加万,总患者数增加7 7倍倍v增长速度迅猛,而且呈年轻化趋势增长速度迅猛,而且呈年轻化趋势糖尿 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加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加?中国已超过印度成为糖尿病患者人数第一大国中国已超过印度成为糖尿病患者人数第

4、一大国 2010年年3月底,由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月底,由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牵头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主任杨文英牵头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课题组在会课题组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发表一篇论文,公开披露了中国糖尿病流行一篇论文,公开披露了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在病学调查的结果: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中,有9.7%,或者说,或者说9240万糖尿病患者,万糖尿病患者,接近接近1亿人;还有亿人;还有15.5%,或者说,或者说1.48亿亿人属于糖尿病人属于糖尿病“后备军后备军”糖尿病前糖尿病前期。期。2.5 million years50 years原因

5、原因 生活方式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 饮食高热量饮食高热量 活动减少有关活动减少有关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 华人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华人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糖尿病危害糖尿病危害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多重危险因素群聚的状态多重危险因素群聚的状态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缺陷缺陷大血管大血管并发症并发症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微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并发症高血压高血压aortic atherosclerosis with renal arterial stenosis as well as nephrosclerosis and nodular glomeruloscler

6、osis of the kidneys.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with the complication of hemorrhage into atheromatous plaque the lower right of the thrombus is consistent with underly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侧枝循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case 1 男男 63岁岁 劳累性心绞痛糖尿病史劳累性心绞痛糖尿病史8年年case 2 女女 64岁劳累性心绞痛糖尿病史岁劳累性心绞痛糖尿病史5年年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右冠状

7、动脉stroke can take the form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坏疽和截肢坏疽和截肢a colonic adenocarcinoma. 第64届ada大会banting奖得主brownlee博士 如果糖尿病没有血管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没有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将不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糖尿病将不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难题。康难题。v 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从2007年起将每年的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要求所有成员国共同行动,制定预防、治疗和护理的国家

8、政策。v 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v 2010年糖尿病日的口号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联合国糖尿病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分型1型型糖尿病糖尿病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胰岛的炎症性疾病胰岛的炎症性疾病 正常胰岛新发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典型症状25糖尿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组织细胞不能组织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有效利用葡萄糖胃肠道吸收葡萄糖胃肠道吸收葡萄糖胰腺胰岛素分泌胰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缺陷或/ /和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272型dm临床上多无症状dm是慢性终身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综合治疗, dm患者难以坚持

9、。 即使发现血糖高或已确诊为糖尿病,由于症状 不明显或不会短期内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忽视 治疗。 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及转归ramlo-halsted and edelman: clinics of na 1999,26:771无症状期2型糖尿病的自然史型糖尿病的自然史-细胞功能细胞功能t2dm初诊时初诊时细胞功能仅剩细胞功能仅剩50%adapted from breyer ja et al. am j kid dis 1992; 20(6): 535.时间时间 (年年)052030糖尿病开始糖尿病开始 蛋白尿开始蛋白尿开始终末期肾病终末期肾病结构改变结构改变(肾小球基底膜增夺取系膜扩展肾小球基底膜

10、增夺取系膜扩展)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自然进程糖尿病肾病的自然进程明显肾病明显肾病(scr,升高升高 gfr降低降低)初期肾病初期肾病(高滤过高滤过,微白蛋白尿微白蛋白尿,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临床前的肾病临床前的肾病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控制目标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控制目标 高血糖的诊断标准高血糖的诊断标准ifg空腹血糖调节减损; igt糖耐量减损;iph单一负荷后高血糖ifgigtiph空腹血糖负荷后血糖6.1mmol/l7.0mmol/l7.8mmol/l11.1mmol/lifg/igtdm5.6全球指南建议的血糖控制目标全球指南建议的血糖控制目标血糖控制目标:血糖控制目标:hba1c6.5%空腹

11、指血血糖6.0 mmol/l(110 mg/dl)餐后12小时指血血糖8.0 mmol/l(145 mg/dl) 注意其它危险因素注意其它危险因素由于中国糖尿病患者很多人的bmi并未达到超重或肥胖,而腹腔内脂肪却增多,呈中心型或腹型肥胖 (俗称“苹果肚子”),为代谢综合征(ms)中的必备条件(ms的组分有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腰围与腹型肥胖相关,测量简便,易于执行中国人腰围:男性90 cm (2市尺7寸)女性80 cm (2市尺4寸)即为腹型肥胖其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正常人正常人24小时血糖全貌小时血糖全貌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血糖控制的理想状

12、态血糖控制的理想状态 血糖全面达标血糖全面达标( (空腹空腹+餐后餐后) ) 没有低血糖没有低血糖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的治疗41 糖尿病防治糖尿病防治4p4p原则原则全球指南糖尿病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全球指南糖尿病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饮食饮食:专家指导下制定个体营养需求方案专家指导下制定个体营养需求方案严格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及酒精的摄入严格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及酒精的摄入运动运动:增加体育运动时间与频率,每周增加体育运动时间与频率,每周3-5次,每次次,每次30-45分钟分钟每周体育运动时间累计每周体育运动时间累计120分钟分钟一、预测性 predictive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45岁以上,

13、肥胖,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吸烟妊娠糖尿病史,分娩过巨大胎儿,糖尿病家族史二、预防性:preventive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需要时辅以药物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三、个体化 personalized 治疗针对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类型、病程阶段、多重危险因素、并发症状况、经济条件、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进行个体化处理四、参与性 participating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实施防治计划,为提高效果的关键五、糖尿病自我监测和管理 对血糖等指标的控制,进行自我监测,为患者(及/或家属)必须积极参与的工作,是减缓和预防多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是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是糖尿病

14、良好控制的保证 通过监测临床表现:如“三多一少”情况、全身乏力与否、心脏的大小、节律、血压的高低、下肢情况、浮肿、眼底、肌肉与张力、腱反射、皮肤溃疡等 各种有关化验指标:主要监测血糖(常备简便血糖仪)、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尿量、尿糖、尿蛋白,必要时酮体,肾功能等 加深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它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必须维持终身六、饮食管理六、饮食管理三大营养物质(1) (2) (3) 占每日总热量%(1) 碳水化合物(cho) 应占总热量的 5060%(2) 蛋白质占1020%,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或合并感染、妊娠、哺乳、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可适当放宽(3) 脂肪占202

15、5% (包括烹调油和食物中所含的脂肪)(4)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在采用均衡和足量的饮食中无需补充)主要为vite、vitc、锌、三价铬、镁及钙(5) 膳食纤维:我国建议每日摄入30 g膳食纤维,有腹泻者少用或不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调查调查,我国每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平均约为12g,要求多食粗粮及蔬菜、带皮的水果以补充四、运动运动量的计算:在运动中,只有达到中等强度的运动量(相当于60%的最大耗氧量)才能达到对肌肉有合适的刺激,才能起到降糖作用,要求运动中最大脉率(次/分钟)170年龄运动量需缓慢增加,每天至少30分钟,建议运动中当时已感觉有4个“微微”:微微心悸、微微气喘、微微出汗、微

16、微腿酸,即可暂停,如尚未满30分钟/日,可休息片刻,重新开始,逐渐适应,以达标t1dm及年老的t2dm,病程长,或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或已有并发症的,需在医师允许下才可开始作适合的运动运动可选择在餐后3060分钟,以避免发生低血糖 著名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著名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ukpds,历经历经1010年,证年,证实强化控制血糖的重要意义:实强化控制血糖的重要意义: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hba1c 1%任何糖尿病相关事件危险任何糖尿病相关事件危险 12%12% 心肌梗死危险心肌梗死危险 16%16% 视网膜病变危险视网膜病变危险 21%21% 白内障摘除危险

17、白内障摘除危险 24% 微血管事件危险性微血管事件危险性 25% steno-2 研究研究 : 8 年结果年结果心血管危险降低心血管危险降低 53 %0%5%10%15%20%25%30%35%40%45%心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常规方案治疗常规方案治疗强化治疗强化治疗gaede p et al n engl j med 2003; 348: 383-393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危险比危险比0.390.420.371.09强化治疗较好强化治疗较好常规治疗较好常规治疗较好 误区一误区一 治疗目标就是为了控制血糖治疗目标就是为了控制血糖 糖尿病不是

18、一个独立的疾病,往往与其它代谢性疾病同存且相互影响,其治疗目标涉及多个代谢因素,要求综合控制达标,包括血脂、血压和体重。误区二 口服降糖药伤肝伤肾,能不吃就不吃。 口服降糖药多数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如所有药物一样,但并不能说对肝肾有毒害作用。 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不必有此顾虑,若是因此拒服药物而使血糖长期升高,反而会加重肝肾损伤。误区三过早应用胰岛素有成瘾性。 胰岛素是人体正常分泌的一种内分泌激素,注射胰岛素是为补充体内胰岛素分泌的不足,连续用药后病人不会对胰岛素产生精神上和躯体上的依赖,与毒品有本质区别。 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完全衰竭,必须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代谢的需要否则即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甚

19、至死亡。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而出现高血糖时,也需要胰岛素治疗。现主张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一段时间胰岛素,来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误区四治疗糖尿病有灵丹妙药。 这是糖尿病患者最感兴趣也是最期盼的事情。大家会在许多医疗广告中看到“糖尿病根治秘方”,“气功治愈糖尿病”等各种宣传,有些患者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其实,就目前医学发展而言,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不能根治。科学家们正努力从基因、免疫方面入手,争取达到根治目的。误区五糖尿病反正也治不好,过一天算一天吧。 这是一种对待糖尿病的消极态度。糖尿病是不能根治的,但如果任其发展,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短短几年就会出现眼底及肾脏的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脑大血管并发症,大大降低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