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闭环控制系统4州兀手怖课程设计报告课课班姓学程课程设计题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级名号11112222333556667778889目录第1章双闭环系统分析 1.1系统介绍1.2系统原理1.3双闭环的优点第2章系统参数设计2.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2.1.1时间参数选择2.1.2计算电流调节参数 2.1.3校验近似条件2.2转速调节器的设计2.2.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2.2.2转速环截止频率为2.2.3计算控制器的电阻电容值 第3章仿真模块3.1电流环模块3.2转速环模块第4章仿真结果4.1电流环仿真结果 4.2转速环仿真结果4.4稳定性指标的分析4.4.1 电流环的稳定性 4.4.2 转速环的
2、稳定性 结论参考文献10第1章双闭环系统分析1.1系统介绍整流电路可从很多角度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方法是:按组成的器件可分为不可控,半控和全控三种;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 按交流输入相 数分可分为单相、双 相、三相和多相电路;按控制方法又可分为相控整流和斩波控制整流电路。本系统采用的是三相全控桥式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这是因为电机容量相对较大,并且要求直流脉动小、容易滤波。其交流侧由三相电网直接供电, 直流侧 输出脉动很小的直 流电。在分析时把直流电机当成阻感性加反电势负载。因为电 机电流连续所以分析方法与阻感性负载相同,各参量计算公式亦相同。1.2系统原理ASR(速度调节器)根据速
3、度指令 Un*和速度反馈Un的偏差进行调节,其输出是电流指 令的给定信号Ui* (对于直流电动机来说,控制电枢电流就是控制电磁转矩,相应的可以调 速)。ACR电流调节器)根据Ui*和电流反馈Ui的偏差进行调节,其输出是 UPE(功率变换器 件的)的控制信号Uco进而调节UPE的输出,即电机的电枢电压,由于转速不能突变,电 枢电压改变后,电枢电流跟着发生变化,相应的电磁转矩也跟着变化,由Te-TL=Jdn/dt ,只要Te与TL不相等转速会相应的变化。整个过程到电枢电流产生的转矩与负载转矩达到平 衡,转速不变后,达到稳定。1.3双闭环的优点双闭环调速系统属于多环控制系统, 每一环都有调节器,构成
4、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工 程设计方法遵循先内环后外环的原则。步骤为:先设计电流环(内环),对其进行必要的变换和近似处理,然后依照电流环的控制要求确定把它校正成哪一种典型系统,再根据控制对象确定其调节器的类型,最后根据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其调节器的有关参数。电流环设计完成以后,把电流环看成转速环(外环)中的一个环节,再用同样的方法设计转速环。在电流检测信号中常有交流分量,为了不让它影响调节器的输入,加入了低通滤波器, 然而滤波环节可以使反馈信号延迟,为了消除此延迟在给定位置加一个相同时间常数的惯性 环节。同理,由测速发电机得到的转速反馈电压常含有换向纹波,因此也在给定和反馈环节加入滤波环节。8
5、第2章系统参数设计2.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额定电流额定电阻? ?= '?160?160 2?='3000=8.53 Q?=3000=18.75?(2-1)(2-2)设置晶闸管放大系数K?= 402.1.1时间参数选择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利用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控制时间?= 0.0017?(2-3)电流滤波时间常数(2-4)?= 0.002?电流环小时间常数和(2-5)?= ?+ ?= 0.0037?2.1.2计算电流调节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20 x 1O3= °.°3?(2-6)表2-1典型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关系m -T1/T2 T/T2
6、1/51/101/201/30C m】ax/Cb*100%27.8%16.6%9.3%6.5%tm/T2.83.43.84.0tv/T14.721.728.730.4电流开环增益:?=0.5(2-7)?=?160-24 x 0.785?=15900.088?/?2-8)(2-9)10 10B=而=1.5 x 18.75= 0.533V/A机电时间常数?0.072 X 0.785 x 1000c? =0 =2s375?375 X 0.0882 X刃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 ?= 0.03?(2-11)电流调节器比例参数(2-10 )?135.1 X 0.03 X 0.785?冷话=7.1494
7、0 X 0.533(2-12)2.1.3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 ?= 135.1?1(2-13) 电力电子变换器纯滞后的近似处理?< = 1? 196.1?(2-14)3?3X 0.0017'/ 不考虑反电动势的变化对电流环的动态影响1 1 ?»3 V '= 3、/? 12 26?(2-15)'?-VV?/2X 0.03 I 丿 电流环小惯性群的近似处理?< 1= 1V1? 180.8?(2-16)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得,电流调节器的参数为Ki和t?而已经选定,需要求的可依照所要求的动态性能指标来选取。一般情况下,希望电流超调量为c%52.
8、2转速调节器的设计2.2.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放大倍数:0C 一10?101590=0.006?/?(2-17)Ki,1-=2?= 2 X 0.0037 = 0.0074?(2-18)表2-2典型II型系统阶跃输入跟随性能指标h34567891052.6%43.6%37.6%33.2%29.8%27.2%25.0%23.3%tr/T2.402.652.853.03.13.23.33.35ts/T12.1511.659.5510.4511.3012.2513.2514.20K32211111转速滤波时间常数和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0.01?查表2-2得h=5惯性环节时间常数1?§?=
9、+ ?= 0.0074 + 0.001 = 0.0174?(2-19)? ?(2-20)?= ?= 5 X0.00174 = 0.087?转速开环增益?+1?= 2? 2?»2X5=2191?(2-21)ASRt匕例系数例(2cc (h+1 )?祿??=二一'? 2?g?,-22 )按上述参数设计超调量6X 0.533 X 0.0888 X2 _ _=663.22X 5X 0.785 X 0.006 X 0.0174c= 2% < 5%满足设计要求(2-22)222转速环截止频率为?V?= :?二?= 396.4 X 0.087 34.5?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2-2
10、3)1?1/35.1“=-“3 ?30.0037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心 63.7? > ?(2-24)1严?_ 1 丿35.13 ?= 3 V 0.0138.7? > ?(2-25)2.2.3计算控制器的电阻电容值取 R0=4kQ?= ? = 686.8 X4 = 2747.2 Q?0.087? = 0,03uFn ?2740 X 1000'(2-26 )(2-27)4?4X 0.01?=0 1?4X 1000当h=5的时候有o%=37.5,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退饱和超调 设理想空载起动时Z=0,允许过载倍数为1.5,则(2-28)18.75 X 0.785?>
11、?,、 A ? ?§?0 08886?= 2?-?(入-z)石-壬=2 X81.2% X1.5 X 牆? ?1590能满足设计要求0.0174X = 2% < 10%3.1电流环模块第3章仿真模块图3-13.2转速环模块图3-2第4章仿真结果4.1电流环仿真结果A閒4.2转速环仿真结果图4-1HUI图4-2114.4稳定性指标的分析4.4.1电流环的稳定性由附图4.1中仿真图可以看到,当其幅频特性曲线过0时,既其转折点所对应相频 性曲线的点在-180之上,并且仍有一定余量,充分说明该环节稳定4.4.2转速环的稳定性由附图4.2中仿真图可以看到,当其幅频特性曲线过0时,既其转折点
12、所对应相频 性曲线的点在-180之上,并且仍有一定余量,充分说明该环节稳定结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电压由静止状态启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ASR经历了不饱 和、饱和、退饱和三个阶段,即电流上升阶段、恒流升速阶段和转速调节阶段。从启动时间 上看,第二阶段恒流升速是主要的阶段,因此双闭环系统基本上实现了电流受限制下的快速 启动,利用了饱和非线性控制方法,达到“准时间最优控制”。启动时,让转速外环饱和不起作用,电流内环起主要作用,调节启动电流保持最大,使转速线性变化,迅速达到给定值; 稳态运行时,转速负反馈外环起主要作用,使转速随转速给定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电流内环 跟随电流外环调节电机的电枢电流
13、以平衡负载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电流和转速波形是接近理想快速起动过程波形的。按照ASR在起动过程中的饱和情况,可将起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电流上升阶段、恒流升速阶段和 转速调节阶段。从起动时间上看,U阶段恒流升速是主要的阶段,因此双闭环系统基本上实 现了电流受限制下的快速起动,利用了饱和非线性控制方法,达到“准时间最优控制”。带PI调节器的双闭环调速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转速必超调。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ASR的作用是对转速的抗扰调节并使之在稳态时无静差,其输出限幅决定允许的最大电流。ACR的作用是电流跟随,过流自动保护和及时抑制电压波动实验仿真调试过程,出现两条仿真曲线成上下震荡的表现形式,检查发现发现比例参数 设置的较大,最后选取了较小的参数,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实验中还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即使运用了比例积分调节, 但是抗干扰性还是不好,不知 道能否利用PID调节得出更加满意的结果?12346789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1日.机床与液压.2005.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机械工业出版社10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一运动控制系统第四版参考文献文亚凤.双闭环调速系统工程设计方法的数字仿真.现代电力.2000 潘继安.双闭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心理学在灾害应对中的重要作用
- 以人为本智慧校园内跑腿服务的创新思考
- 教育政策案例分析与未来展望
- 学生管理与医疗领域中的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 2025届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七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洛阳市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教育技术与学习科学的交叉融合新案例解析
-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如何运用教育游戏化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 中职德育情感课件
-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 公司摄影小组活动方案
- 银行 舆情培训 课件
- 小儿重症专科进修汇报
- 宁城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 DB14-T 3403-2025 灌木林地造林技术规程
- 2025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京东居家客服面试题及答案
- 制造业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 JJF(赣) 028-2024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