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1页
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2页
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3页
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4页
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检验参考值检验参考值 及临床意义及临床意义前前 言言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本次课程中共涉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本次课程中共涉及9大内容,大内容,包含约包含约100余项临床检验项目,内容会有所欠缺,仅余项临床检验项目,内容会有所欠缺,仅供大家学些参考。供大家学些参考。 所有标本采集要求均按我院检验科要求为准。所有标本采集要求均按我院检验科要求为准。定义:定义: 临床检验是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临床检验是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物等标本,通过目视观察、物理、化学、仪物和脱落物等标本,通过目视观察、物理、化学、仪器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并强调对检验全过程(分器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

2、测,并强调对检验全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采取严密质量管理措施以确析前、分析中、分析后)采取严密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为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保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为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临床检验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的资料。临床检验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综合性应用学科,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和多门临床医学等学科。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和多门临床医学等学科。 4123一、血常规一、血常规

3、血常规标本要求:血常规标本要求: 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标本用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标本用edta-k2;静脉血标本量应达到;静脉血标本量应达到2ml;末梢血末梢血20ul。 项项 目目: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 参参 考考 值值: 成人成人3.9-10109/l 儿童儿童5-12109/l 新生儿新生儿15-20109/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加: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尿毒症、严重组织损增加: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尿毒症、严重组织损伤、传染病、严重烧伤、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手术伤、传染病、严重烧伤、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手术创伤后

4、、急性出血或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肾移植术后排创伤后、急性出血或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肾移植术后排斥等。斥等。 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黑热病、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黑热病、再生障碍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黑热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疟疾、极再生障碍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黑热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疟疾、极度严重感染、肿瘤化疗后、放射线及镭照射后、非白血病性脾功能亢进、度严重感染、肿瘤化疗后、放射线及镭照射后、非白血病性脾功能亢进、化学物质如铅、苯等中毒、长期服用氯霉素等。化学物质如铅、苯等中毒、长期服用氯霉素等。 项

5、项 目:红细胞计数目:红细胞计数(rbc)参参 考考 值:男值:男4.0-5.51012/l 女女3.5-5.01012/l 新生儿新生儿6-71012/l 儿童儿童4.0-5.21012/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原发性红细胞增多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增多:见于原发性红细胞增多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性疾病(如各种先天性心血管多症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性疾病(如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肺疾病(如肺气肿等)、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疾病等)、肺疾病(如肺气肿等)、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另外,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另外,肾上

6、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大量失水(如连续呕吐等)也可引起红细胞增多。大量失水(如连续呕吐等)也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减少:最常见于各种贫血,如消化性溃疡、痔疮、十减少:最常见于各种贫血,如消化性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血型不合输血溶血反应、蚕豆病、遗传性球二指肠钩虫病、血型不合输血溶血反应、蚕豆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形细胞增多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某些药物的使用(如异烟肼等)、放射照射也可抑制骨髓造某些药物的使用(如异烟肼等)、放射照射也可抑制骨髓造血、脾功能亢进、大量失血、肝硬化腹水、严重营养不良、血、脾功能亢进、大量失血

7、、肝硬化腹水、严重营养不良、尿毒症、癌症骨髓转移、慢性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尿毒症、癌症骨髓转移、慢性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还可继发于某些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友病等)。还可继发于某些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友病等)。 项项 目:目: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 参参 考考 值:值: 男性男性120-160g/l 女性女性110-150g/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升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慢性肺心病、脱水等)。胞增多症(如慢性肺心病、脱水等)。 降低:常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降低:常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

8、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腹水、严重营后、大量失血、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腹水、严重营养不良、尿毒症、癌症骨髓转移、慢性炎症、结缔养不良、尿毒症、癌症骨髓转移、慢性炎症、结缔组织症、内分泌疾病等。组织症、内分泌疾病等。项项 目:染色涂片分类(目:染色涂片分类(dc)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用于了解各种白细胞的在血液中的百分比。用于了解各种白细胞的在血液中的百分比。二、尿常规二、尿常规 尿常规标本要求:一般留取晨尿(中段尿)。标本应在尿常规标本要求:一般留取晨尿(中段尿)。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检小时内送检,以免因酸碱度的变化影响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红、以免因酸碱度的变化影响尿中的有形成分,

9、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皱缩变形。白细胞的破坏或皱缩变形。12小时、小时、24小时尿液留取:小时尿液留取:12小时小时尿一般是留晚尿一般是留晚7-晨晨7时的小便,到晚上时的小便,到晚上7时先将小便排尽弃去,然时先将小便排尽弃去,然后将晚后将晚7时后的小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时后的小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7时尿为止。时尿为止。24小时尿留取,首先弃去起床时的尿(早晨小时尿留取,首先弃去起床时的尿(早晨7时),将时),将7时以后时以后的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起床的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起床7时尿为止。记录时尿为止。记录12小小时或时或24小时尿总量(或秤尿的重量)后,将

10、尿搅匀,留一小瓶小时尿总量(或秤尿的重量)后,将尿搅匀,留一小瓶(50-100ml)尿样本送检。)尿样本送检。 女患者月经期一般不宜留取小便送检女患者月经期一般不宜留取小便送检,以免经血混入小便,以免经血混入小便,造成血尿的假象。造成血尿的假象。 项项 目:目:蛋白质蛋白质(pro)参参 考考 值:值: 正常正常 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原发性阳性:见于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等)、肾肾小球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等)、肾小管间质性病变(如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等)、中毒性肾

11、间小管间质性病变(如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等)、中毒性肾间质损伤(如汞、镉中毒等)、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浆细胞病质损伤(如汞、镉中毒等)、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浆细胞病(包括骨髓瘤等)、急性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包括骨髓瘤等)、急性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肌损伤(如子弹伤、电灼伤等)以及急性白血病、白尿)、急性肌损伤(如子弹伤、电灼伤等)以及急性白血病、严重胰腺炎等,也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炎症以及泌尿系邻近器官严重胰腺炎等,也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炎症以及泌尿系邻近器官疾病和中草药影响(如马兜铃等)。疾病和中草药影响(如马兜铃等)。hot tip项项 目:目:红细胞红细胞(blo

12、)参参 考考 值:值:正常正常 细胞细胞/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主要见于红细胞破坏(如大面积烧伤、剧烈运动、血管组织阳性:主要见于红细胞破坏(如大面积烧伤、剧烈运动、血管组织损伤等)、生物因素(如疟疾、梭状芽孢杆菌中毒等)、红细胞膜缺陷(蚕损伤等)、生物因素(如疟疾、梭状芽孢杆菌中毒等)、红细胞膜缺陷(蚕豆病、服用伯氨喹啉等)、不稳定血红蛋白疾病(如接触氧化性药物后等)、豆病、服用伯氨喹啉等)、不稳定血红蛋白疾病(如接触氧化性药物后等)、免疫因素(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等。免疫因素(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等。项项 目:目:白细胞白细胞(leu)参参 考考 值:值:正常正常 细胞细胞/l

1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增多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脓肿、肾肿瘤、肾移植排斥反应、肾结核、前列腺炎、女性阴道炎、宫颈肾脓肿、肾肿瘤、肾移植排斥反应、肾结核、前列腺炎、女性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等。炎、附件炎等。hot tip项项 目:目:葡萄糖葡萄糖( glu )参参 考考 值:值:阴性阴性 m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常见于糖尿病;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阳性:常见于糖尿病;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癌、库欣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癌、库欣(cushing)综合征

14、、综合征、fanconi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巨人症、胰腺癌、胰腺炎、慢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巨人症、胰腺癌、胰腺炎、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伴有肾小管损伤者。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伴有肾小管损伤者。项项 目:目:亚硝酸盐亚硝酸盐(nit)参参 考考 值:值:阴性阴性mg/d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泌尿系细菌感染,亚硝酸盐中毒等。阳性:见于泌尿系细菌感染,亚硝酸盐中毒等。hot tip项项 目:目:ph(ph)参参 考考 值:值:5-8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发热时;糖尿病、痛风、低降低: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发热时;糖尿病、痛风、低血钾性碱中毒等代谢性

15、疾病时;以及白血病、呼吸性酸中毒等。血钾性碱中毒等代谢性疾病时;以及白血病、呼吸性酸中毒等。 增高:见于呼吸性碱中毒、严重呕吐、膀胱炎、肾盂肾炎、变形杆菌增高:见于呼吸性碱中毒、严重呕吐、膀胱炎、肾盂肾炎、变形杆菌性尿路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等。性尿路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等。项项 目:尿胆原目:尿胆原(uro)参参 考考 值:(值:(1) 定性:阴性或弱阳性;定性:阴性或弱阳性; (2 )定量:男性)定量:男性0.33.55mol/l;女性:;女性:0.002.64mol/l;儿童:;儿童:0.132.30mol/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 增高: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疾病等;增高:肝细胞性黄疸,溶

16、血性疾病等; 减低:阻塞性黄疸。减低:阻塞性黄疸。 项项 目:比重目:比重(sg)参参 考考 值:值:1.015-1.025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也可见于增高: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也可见于肝病、心功能不全、外周循环衰竭、高热、脱水、糖尿病、使肝病、心功能不全、外周循环衰竭、高热、脱水、糖尿病、使用放射造影剂等。用放射造影剂等。 降低:主要见于尿崩症、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多降低:主要见于尿崩症、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多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等。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等。项项 目:酮体目:酮体(ket)参参 考

17、考 值:值:正常正常 m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新生儿出现尿酮体强阳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新生儿出现尿酮体强阳性,应怀疑为遗传性疾病。性,应怀疑为遗传性疾病。项项 目:胆红素目:胆红素(bil)参参 考考 值:值: 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常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高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血症。项项 目:抗坏血酸目:抗坏血酸(vtc)参参 考考 值

18、:值:mg/100d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提示尿中含有大量维生素阳性:提示尿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项项 目:尿隐血(目:尿隐血(bld)参参 考考 值:阴性。值:阴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的原因很多,包括:阳性的原因很多,包括:(1)血型不合时的输血,蚕豆病,严重血型不合时的输血,蚕豆病,严重烧伤烧伤或感染,恶或感染,恶性疟疾及某些药物或毒物所致炎症性疟疾及某些药物或毒物所致炎症;(2)各种溶血性贫血发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各种溶血性贫血发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过敏性血红蛋白尿症尿及过敏性血红蛋白尿症;(3)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4)标本放置过久,尿中红细胞破坏。标本

19、放置过久,尿中红细胞破坏。(5)尿尿液被强氧化剂污染时,可呈假阳性,使用大量维生素液被强氧化剂污染时,可呈假阳性,使用大量维生素c或尿中用甲醛防腐时可呈假阴或尿中用甲醛防腐时可呈假阴性。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发热、呕吐、头昏、心慌、乏力、食欲不振、腹泻、黄疸性。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发热、呕吐、头昏、心慌、乏力、食欲不振、腹泻、黄疸及贫血等症状的人群。及贫血等症状的人群。项项 目:红细胞计数目:红细胞计数(urbc)参参 考考 值:值:12/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肾或尿路结石、结增多: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肾或尿路结石、结核等)、全身性疾病(包括血液病、结缔组织病

20、、感染性疾病、核等)、全身性疾病(包括血液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等)、泌尿系统邻结缔组织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等)、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宫外孕等)、药物毒副作用(如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宫外孕等)、药物毒副作用(如磺胺类、水杨酸类等)以及过敏性紫癜肾炎、器官移植排斥反磺胺类、水杨酸类等)以及过敏性紫癜肾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后等。应后等。项项 目:白细胞计数目:白细胞计数(uwbc)参参 考考 值:值:12/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等;非细菌性增多常见于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等;非细菌

21、性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项项 目:上皮细胞计数目:上皮细胞计数(ec)参参 考考 值:值:10/l提示上皮细胞增多,需人工镜检。提示上皮细胞增多,需人工镜检。项项 目:管型计数目:管型计数(cast)参参 考考 值:值:0-1/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l提示管型增多,需人工镜检。提示管型增多,需人工镜检。项项 目:细菌目:细菌(bact)参参 考考 值:值:阴性阴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阳性阳性:提示有细菌感染的可能。提示有细菌感染的可能。项项 目:管型目:管型(pcast)参参 考考 值:值:阴性阴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22、阳性:提示管型增多,需人工镜检。阳性:提示管型增多,需人工镜检。项项 目:结晶目:结晶(xtal)参参 考考 值:值:阴性阴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阳性:提示结晶增多,需人工镜检。阳性:提示结晶增多,需人工镜检。项项 目:小圆细胞目:小圆细胞(src)参参 考考 值:值:阴性阴性临床意义: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临床意义: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项项 目:真菌目:真菌(ylc)参参 考考 值:值:阴性阴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阳性:提示尿中有真菌。阳性:提示尿中有真菌。项项 目:红细胞信息目:红细胞信息(nrbc)参考参考 值:值:无无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多型:为肾性血

23、尿,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等。多型:为肾性血尿,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等。 均一型:为非肾性血尿,常见于肾结石、泌尿系统结石等。均一型:为非肾性血尿,常见于肾结石、泌尿系统结石等。 混合型混合型:均一型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均一型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20%-80%。三、大便常规三、大便常规粪便常规标本要求:粪便常规标本要求: 交待病人清晨留取标本,用竹签取交待病人清晨留取标本,用竹签取5g大便(似蚕豆大小),放入蜡纸大便(似蚕豆大小),放入蜡纸盒中送验盒中送验 .重病人由护士协助留取,如为腹泻病人应取脓、血、粘液等异常重病人由护士协助留取,如为腹泻病人应取脓、血、粘液等异常部分,如为

24、水样便,可盛于大口玻璃瓶中送验。部分,如为水样便,可盛于大口玻璃瓶中送验。粪便培养标本:粪便培养标本: 嘱病人排便于便盆内,用消毒棉签采取粪便的异常部分于蜡纸盒内或嘱病人排便于便盆内,用消毒棉签采取粪便的异常部分于蜡纸盒内或试管内,也可用肠拭子蘸等渗盐水,由肛门插入直肠试管内,也可用肠拭子蘸等渗盐水,由肛门插入直肠4-5cm处,轻轻转动,处,轻轻转动,取出粪便少许,放入无菌培养试管中,盖好送验。用肠拭子直接采取标本进取出粪便少许,放入无菌培养试管中,盖好送验。用肠拭子直接采取标本进行培养,可提高阳性率。行培养,可提高阳性率。粪便隐血标本:粪便隐血标本: 嘱病人在检查前三天内禁食肉类、肝类、血类

25、、叶绿素类饮食及含铁嘱病人在检查前三天内禁食肉类、肝类、血类、叶绿素类饮食及含铁剂药物,避免出现假阳性,于第剂药物,避免出现假阳性,于第4天留取天留取5g 粪便,置于蜡纸盒内,粪便,置于蜡纸盒内, 及时送及时送验。验。参参 考考 值:值: 颜色:黄褐色(正常成人);黄绿色或金黄色(婴儿)颜色:黄褐色(正常成人);黄绿色或金黄色(婴儿)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深黄色:见于乳儿便、服用大黄、山道年等;深黄色:见于乳儿便、服用大黄、山道年等; 绿色:见于食用大量绿色蔬菜、甘汞及乳儿肠炎等;白色或灰白色:绿色:见于食用大量绿色蔬菜、甘汞及乳儿肠炎等;白色或灰白色:见于胃肠检查服用硫酸钡后、胆道阻塞、少

26、数结核病或胰腺病、过量脂肪、见于胃肠检查服用硫酸钡后、胆道阻塞、少数结核病或胰腺病、过量脂肪、服用大量金霉素者等;服用大量金霉素者等; 红色:见于直肠癌、肛裂、痔疮等,也可见于食用番茄、红辣椒、红色:见于直肠癌、肛裂、痔疮等,也可见于食用番茄、红辣椒、西瓜等食物后;西瓜等食物后; 果酱色:见于阿米巴痢疾、肠套叠,也可见于食用大量咖啡、可可、果酱色:见于阿米巴痢疾、肠套叠,也可见于食用大量咖啡、可可、樱桃、桑椹、巧克力等;樱桃、桑椹、巧克力等; 黑色或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黑色或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若粪便虽呈黑色但无光泽,常见于服用铁剂、活性炭等药物,或进若粪便虽呈黑色但无光泽,常见

27、于服用铁剂、活性炭等药物,或进食动物血及肝脏后。食动物血及肝脏后。参参 考考 值:性状黄软值:性状黄软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粘液便:粘液混于粪便中,见于小肠病变;粘液非混匀于粪便且较集中,常见粘液便:粘液混于粪便中,见于小肠病变;粘液非混匀于粪便且较集中,常见于直肠炎;于直肠炎; 透明胶胨样粘液附于粪便表面时,见于痉挛性便秘、粘液性肠炎、情绪激动透明胶胨样粘液附于粪便表面时,见于痉挛性便秘、粘液性肠炎、情绪激动等;等; 脓血便:常见于消化道病变,如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血脓血便:常见于消化道病变,如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

28、核等,也可见于局部脓肿或乙状结肠、直肠吸虫病、结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也可见于局部脓肿或乙状结肠、直肠或肛门相通的瘘管;或肛门相通的瘘管; 鲜血便:见于结肠癌、直肠息肉、肛裂及痔疮等。痔疮时,常见排便之后有鲜鲜血便:见于结肠癌、直肠息肉、肛裂及痔疮等。痔疮时,常见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而其他疾病多见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血滴落,而其他疾病多见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溏便:即粪便呈粥样且内含物粗糙,见于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窦潴留等;溏便:即粪便呈粥样且内含物粗糙,见于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窦潴留等; 胨状便:见于过敏性肠炎及慢性痢疾。患者常于腹部绞痛后排出粘胨状、膜状胨状便:见于过敏性肠

29、炎及慢性痢疾。患者常于腹部绞痛后排出粘胨状、膜状或带状粪便;或带状粪便; 稀糊状稀汁样便:见于伪膜性肠炎、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感染、副溶血性弧稀糊状稀汁样便:见于伪膜性肠炎、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感染、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出血性小肠炎等;菌中毒、出血性小肠炎等; 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样,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样,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 水样便:见于急性肠炎、食物中毒;水样便:见于急性肠炎、食物中毒; 乳凝状或蛋花样便:常见于痉挛性便秘。乳凝状或蛋花样便:常见于痉挛性便秘。项项 目:白细胞(脓细胞)目:白细胞(脓细胞)参参 考考 值:无或偶见值:无或偶见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少量

30、白细胞:多见于肠炎。少量白细胞:多见于肠炎。 大量白细胞: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出血大量白细胞: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肠炎等。性肠炎等。项项 目:红细胞目:红细胞参参 考考 值:无值:无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较多红细胞: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痔疮、较多红细胞: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痔疮、急性血吸虫病等。急性血吸虫病等。 红细胞少于白细胞时,多为细菌性痢疾;红细胞少于白细胞时,多为细菌性痢疾; 红细胞多于白细胞时,多为阿米巴痢疾。红细胞多于白细胞时,多为阿米巴痢疾。 项项 目目: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参参 考

31、考 值:无值:无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出现吞噬细胞:常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肠炎、偶见于溃疡性肠出现吞噬细胞:常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肠炎、偶见于溃疡性肠炎。炎。项项 目目: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参参 考考 值:极少见值:极少见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结肠炎症、伪膜性肠炎。增多:见于结肠炎症、伪膜性肠炎。项项 目目:脂肪小滴脂肪小滴参参 考考 值:极少见值:极少见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大量脂肪颗粒(脂肪泻)提示胰腺功增多:常见于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大量脂肪颗粒(脂肪泻)提示胰腺功能不全和脂肪吸收障碍,可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吸收不良综合

32、征,儿童能不全和脂肪吸收障碍,可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吸收不良综合征,儿童腹泻,阻塞性黄疸、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等。腹泻,阻塞性黄疸、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等。项项 目:淀粉颗粒目:淀粉颗粒参参 考考 值:偶见值:偶见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消化不良、腹泻、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等。增多:常见于消化不良、腹泻、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等。项项 目:肌肉纤维目:肌肉纤维参参 考考 值:少见值:少见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肠蠕动亢进、腹泻、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等。增多:常见于肠蠕动亢进、腹泻、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等。项项 目:弹性纤维目:弹性纤维参参

33、考考 值:少见值:少见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可见于胃蛋白酶缺乏症、腹泻等。增多:可见于胃蛋白酶缺乏症、腹泻等。项项 目: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目: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参参 考考 值:少见值:少见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胃蛋白酶缺乏症、肠蠕动亢进、腹泻等。增多:见于胃蛋白酶缺乏症、肠蠕动亢进、腹泻等。项项 目:夏科目:夏科-莱登结晶莱登结晶参参 考考 值:无值:无临床意义:出现:主要见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过敏性肠炎、常可同时见于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出现:主要见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过敏性肠炎、常可同时见于嗜酸性粒细胞。项项 目:真菌目:真菌参参 考考 值:无值:无临床意义:常见于肠

34、道菌群失调。临床意义:常见于肠道菌群失调。项项 目:虫卵目:虫卵参参 考考 值:无值:无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蛔虫卵:提示患者感染蛔虫。钩虫卵:提示患者感染钩虫。鞭虫卵:提示患者感染鞭蛔虫卵:提示患者感染蛔虫。钩虫卵:提示患者感染钩虫。鞭虫卵:提示患者感染鞭虫。血吸虫卵:提示患者感染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卵:提示患者感染华支睾吸虫卵。带绦虫。血吸虫卵:提示患者感染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卵:提示患者感染华支睾吸虫卵。带绦虫卵、短膜壳绦虫卵、长膜壳绦虫卵、阔节裂绦虫卵:提示患者感染绦虫。虫卵、短膜壳绦虫卵、长膜壳绦虫卵、阔节裂绦虫卵:提示患者感染绦虫。项项 目:阿米巴原虫目:阿米巴原虫参参 考考 值:无值

35、:无临床意义:检出:提示阿米巴痢疾。临床意义:检出:提示阿米巴痢疾。 项项 目:隐孢子虫目:隐孢子虫参参 考考 值:无值:无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检出:见于人隐孢子虫病。检出:见于人隐孢子虫病。项项 目:隐血试验目:隐血试验参参 考考 值:阴性值:阴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药物致胃粘膜损伤、肠结核、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药物致胃粘膜损伤、肠结核、克罗恩病、胃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肾综合克罗恩病、胃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征出血热、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四、血液生化四、血液生化 肝功、免疫球蛋白、肝功、免疫球蛋白、c-

36、反应蛋白反应蛋白/电解质分析检验电解质分析检验标本要求:一次性血常规管加静脉血标本要求:一次性血常规管加静脉血3-5ml ,混合,空,混合,空腹;干燥管。腹;干燥管。 血沉:空腹静脉血血沉:空腹静脉血1.6ml加抗凝剂加抗凝剂0.4ml,旋转混旋转混合。合。 血小板:静脉血血小板:静脉血0.5ml,旋转混合。,旋转混合。 出凝血标本要求:静脉血出凝血标本要求:静脉血2.7ml加枸橼酸钠加枸橼酸钠0.3ml,旋转混合。旋转混合。项项 目:总胆红素(目:总胆红素(tbil)参参 考考 值:值:0-19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肝外疾病(如溶血

37、增高: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肝外疾病(如溶血性黄疸、胆石症、输血错误等)。性黄疸、胆石症、输血错误等)。 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炎引起的继发性贫血。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炎引起的继发性贫血。项项 目:直接胆红素(目:直接胆红素(dbil)参参 考考 值:值:0-6.8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阻塞性黄疸(如原发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阻塞性黄疸(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性胆汁性肝硬化等)、dubin-johnson综合征、综合征、rotor综合征等)。综合征等)。项项 目:

38、间接胆红素(目:间接胆红素(ibil)参参 考考 值:值:0-12.2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肝细胞性黄疸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肝细胞性黄疸(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gillbert综合征、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等)。综合征等)。项项 目:谷丙转氨酶(目:谷丙转氨酶(alt)参参 考考 值:值:2-50u/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急性肝炎、慢性肝病(如慢性迁延性肝炎等)、胆道疾病增高:常见急性肝炎、慢性

39、肝病(如慢性迁延性肝炎等)、胆道疾病(如胆道梗阻等)、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支气管炎、大叶性肺(如胆道梗阻等)、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溃疡病、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炎、溃疡病、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血吸虫病、外伤、严重烧伤、休克、外科手术、麻醉、剧烈运动后、妊疟疾、血吸虫病、外伤、严重烧伤、休克、外科手术、麻醉、剧烈运动后、妊娠等。异烟肼、水杨酸、氯霉素丙嗪、奎宁等也可引起娠等。异烟肼、水杨酸、氯霉素丙嗪、奎宁等也可引起alt升高。升高。项项 目:谷草转氨酶(目:谷草转氨酶(

40、ast)参参 考考 值:值:2-50u/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药物性肝细胞坏死、增高:常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药物性肝细胞坏死、胆道梗阻、胆管炎、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炎、慢性心肌炎、心胆道梗阻、胆管炎、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炎、慢性心肌炎、心脏手术后、骨髓肌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肾病、胸膜炎、肺炎、多发性肌脏手术后、骨髓肌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肾病、胸膜炎、肺炎、多发性肌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胰腺炎、肺栓塞、坏疽、溶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1、疟疾、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胰腺炎、肺栓塞、坏疽、溶血性疾病、心包炎、口服避孕药。血性疾病、心包炎、口服避孕药。乙乙肝肝两两对对半半表面抗原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表面抗体抗抗-hbse抗原抗原抗抗hbeage抗体抗体抗抗-hbe核心抗体核心抗体抗抗-hbc结果判读结果判读+急性急性hbv感染早期,感染早期,hbv复制活复制活跃跃+hbv感染早期,感染早期,hbv处于复制状处于复制状态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三阳!急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三阳!急性或慢性或慢性hb,hbv复制活跃复制活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三阳!急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三阳!急性或慢性或慢性hb,hbv复制相对减弱复制相对减弱+不同亚

42、型(变异型)不同亚型(变异型)hbv再感染再感染+乙肝携带着乙肝携带着+hbv感染恢复期感染恢复期+病后或接种病后或接种hb疫苗后获得性免疫疫苗后获得性免疫项项 目:总蛋白(目:总蛋白(tp)参参 考考 值:值:64-83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血液浓缩如腹泻、呕吐、持续高热、失水性休克及肾上腺皮质增高:常见于血液浓缩如腹泻、呕吐、持续高热、失水性休克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蛋白异常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功能减退、蛋白异常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降低:常见于血液稀释(如大量输液等)、营养不良(如长期蛋白质摄入不降低:常见于血液稀释(如大

43、量输液等)、营养不良(如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等)、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等)、合成障碍(如慢性肝脏损害等)、蛋白丢失足等)、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等)、合成障碍(如慢性肝脏损害等)、蛋白丢失(如严重烧伤等)等。(如严重烧伤等)等。项项 目:白蛋白(目:白蛋白(alb)参参 考考 值:值:35-55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血液浓缩(如腹泻、呕吐等)。增高:常见于血液浓缩(如腹泻、呕吐等)。 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如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消耗增加(如恶性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如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消耗增加(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合成障碍(如急、慢性肝脏疾病等)、蛋白丢

44、失(如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合成障碍(如急、慢性肝脏疾病等)、蛋白丢失(如慢性胃肠道疾病等)、遗传性缺陷(如无白蛋白血症)等。慢性胃肠道疾病等)、遗传性缺陷(如无白蛋白血症)等。项项 目:球蛋白(目:球蛋白(g)参参 考考 值:值:20-30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炎症或感染性疾病(如黑热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增高:常见于炎症或感染性疾病(如黑热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某些恶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慢性肝脏(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某些恶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慢性肝脏(如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等。(如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等。 降低:多见于低降低:多见

45、于低球蛋白血症、使用免疫抑制剂、烧伤、肾上腺皮质球蛋白血症、使用免疫抑制剂、烧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也可见于出生后至功能亢进等;也可见于出生后至3岁的正常幼儿。岁的正常幼儿。项项 目:碱性磷酸酶(目:碱性磷酸酶(alp)参参 考考 值:值:50-172u/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胆道梗阻、胆道结石、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增高:常见于胆道梗阻、胆道结石、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炎、肝结核、胰头癌、骨髓疾肝炎、肝癌、肝脓肿、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炎、肝结核、胰头癌、骨髓疾病(如变形性骨炎等)、白血病等。病(如变形性骨炎等)、白血病等。

46、 降低:见于服用氯贝丁酯(安妥明)、硫唑嘌呤、摄入高钙或高蛋白降低:见于服用氯贝丁酯(安妥明)、硫唑嘌呤、摄入高钙或高蛋白饮食等。饮食等。项项 目:转肽酶(目:转肽酶(ggt)参参 考考 值:值:50u/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急性增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急性胰腺炎、胰腺癌、胰头癌、胆汁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胰腺癌、胰头癌、胆汁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急性肾炎、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等。急性肾炎、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等。项项 目:乳酸脱氢酶(目:乳酸脱氢酶(ldh)参参 考考 值:值:60-2

47、40u/l临床意义:增高:急常见于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溶血临床意义:增高:急常见于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溶血性疾病、肝脏疾病(如伴有黄疸的中毒性肝炎等)、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疾病、肝脏疾病(如伴有黄疸的中毒性肝炎等)、肾脏疾病(如肾小管坏死等)、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肿瘤(如肝癌等)、坏死等)、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肿瘤(如肝癌等)、肺梗塞、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肺梗塞、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项项 目:胆碱脂酶(目:胆碱脂酶(che)参参 考考 值:值:4.2-15ku/l临床意义:降低: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脏的实质性损害(如急性临床意

48、义:降低: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脏的实质性损害(如急性肝炎等)、恶病质、烧伤、白血病等。肝炎等)、恶病质、烧伤、白血病等。项项 目:肌酸激酶(目:肌酸激酶(ck)参参 考考 值:值:15-195u/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心脏手术、严重的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骨髓肌疾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心脏手术、严重的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骨髓肌疾病(如各种类型的营养不良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急性脑外伤等)、全身性惊厥、心包病(如各种类型的营养不良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急性脑外伤等)、全身性惊厥、心包炎、癫痫、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炎、癫痫、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项项 目:目:ck-m

49、b(ck-mb)参参 考考 值:值:1-25u/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肌炎和充血性心衰竭。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肌炎和充血性心衰竭。项项 目:目:-羟丁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hbdh)参参 考考 值:值:72-182u/l临床意义:增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临床意义:增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肌营养不良及叶酸维生素性贫血、肌营养不良及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等。缺乏等。项项 目:肌红蛋白(目:肌红蛋白(mb)参参 考考 值:值:0-85ng/m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阵发性肌红

50、蛋白尿、肌肉局部缺血(如心肌梗死等)、创伤(如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阵发性肌红蛋白尿、肌肉局部缺血(如心肌梗死等)、创伤(如挤压综合征等)、原发性肌肉疾病(如皮肌炎等)、行军性肌红蛋白尿(非习惯性过度运挤压综合征等)、原发性肌肉疾病(如皮肌炎等)、行军性肌红蛋白尿(非习惯性过度运动)、中毒性肌红蛋白尿(如酒精、化学药物中毒等)。动)、中毒性肌红蛋白尿(如酒精、化学药物中毒等)。项项 目:血小板计数目:血小板计数(plt)参参 考考 值: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

51、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后(2w内)等。内)等。 减少:遗传性疾病。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减少:遗传性疾病。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以及脾、肾、肝、心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项项 目:目:abo血型血型参参 考考 值:值:abo血型分为血型分为a型、型、b型、型、o

52、型、型、ab型。型。 定定 义:义:abo血型鉴定即指血型鉴定即指abo血型抗原的检测。血型抗原的检测。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血型鉴定主要用于: 临床输血:当循环血量不足或大失血或贫血需进行输血临床输血:当循环血量不足或大失血或贫血需进行输血治疗,在输血前必须先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再进行交叉配治疗,在输血前必须先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再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同后才能输血。血,完全相同后才能输血。 在皮肤、肾移植等器官移植的时候选择在皮肤、肾移植等器官移植的时候选择abo血型相符血型相符的供体。的供体。 不孕症和新生儿溶血症病因的分析。不孕症和新生儿溶血症病因的分析。 亲

53、子鉴定等。亲子鉴定等。 项项 目:交叉配血目:交叉配血定定 义: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义: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将将献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献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这一试应,这一试 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标本要求:一次性血常规管加静脉血标本要求:一次性血常规管加静脉血2ml,混合。,混合。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通过交叉配血试验进一步证实受血者和供血者之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通过交叉配血试验进一步证实受血者和供血

54、者之间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一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间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一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项项 目:血涂片找疟原虫目:血涂片找疟原虫/骨髓涂片找疟原虫检查骨髓涂片找疟原虫检查参参 考考 值:阴性值:阴性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疟原虫感染。阳性:见于疟原虫感染。 项项 目: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目: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参参 考考 值:值: 11.5秒秒-13.5秒秒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pt延长或延长或inr增加:主要见于先天性增加:主要见于先天性、因子缺乏症、低纤维蛋白因子缺乏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55、、新生儿自然原血症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新生儿自然出血症、维生素出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急性暴发型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血循环中有抗凝缺乏症、急性暴发型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物质等; pt缩短或缩短或inr降低:常见于先天性降低:常见于先天性因子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口因子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口服避孕药和血栓性疾病等。服避孕药和血栓性疾病等。项项 目: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目: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参考值:参考值: 20秒秒-40秒秒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延长:可见于凝血因子延长:可见于

56、凝血因子、减低、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减低、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和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量输入库血、血液纤维蛋白原缺乏、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量输入库血、血液中有抗凝物质存在等;中有抗凝物质存在等; 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液、血小板增多症以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液、血小板增多症以及凝血因子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血栓性疾病及静脉血栓形成等。的活性增高、血栓性疾病及静脉血栓形成等。项项 目:空腹血糖目:空腹血糖参参 考考 值:值:3.896.11mmol/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

57、fbg增高:增高:fbg增高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称为空腹血糖过高;增高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称为空腹血糖过高;fbg增增高超过高超过7.0mmol/l时称为高糖血症。当时称为高糖血症。当fbg超过超过9.0mmol/l (肾糖阈)时尿糖即可呈(肾糖阈)时尿糖即可呈阳性。阳性。(1)生理性增高:餐后)生理性增高:餐后12h、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胃倾倒综合征等。、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胃倾倒综合征等。(2)病理性增高:各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病理性增高:各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

58、多症、嗜铬细胞瘤和胰高血糖素瘤等。应激性因素:如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中枢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和胰高血糖素瘤等。应激性因素:如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急性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急性脑血管病等。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泼尼松等。肝脏和胰腺疾病:如严重的肝病、坏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泼尼松等。肝脏和胰腺疾病:如严重的肝病、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癌等。死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2.fbg减低:减低:fbg低于低于3.9mmol/l时为血糖减低,当时为血糖减低,当fbg低于低于2.8mmol/l时称为低糖血症。

59、时称为低糖血症。(1)生理性减低: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等。)生理性减低: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等。(2)病理性减低: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胰岛)病理性减低: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胰岛细胞增生或肿瘤等。细胞增生或肿瘤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肝糖原贮存缺乏:如急性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肝糖原贮存缺乏:如急性肝坏死、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急性乙醇中毒。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消耗性疾肝坏死、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急性乙醇中毒。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消耗性疾病,如严重营养不

60、良、恶病质等。非降糖药物影响:如磺胺药、水杨酸、吲哚美辛等。特发病,如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等。非降糖药物影响:如磺胺药、水杨酸、吲哚美辛等。特发性低血糖。性低血糖。五、免疫五、免疫项项 目:红细胞沉降率(目:红细胞沉降率(esr)参参 考考 值:男性:值:男性: 0-15mm/h 女性:女性: 0-20mm/h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加快: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常见于细菌性炎症、慢性炎症(如肺结核等)、恶性肿瘤、加快: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常见于细菌性炎症、慢性炎症(如肺结核等)、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多由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贫血(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组织严重破坏高球蛋白血症(多由多发性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