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学习笔记之网络基础知识(上)_第1页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学习笔记之网络基础知识(上)_第2页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学习笔记之网络基础知识(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学习笔记之网络基础知识(上)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性能、日常应用、 相关资源、运营成本、安全等进行监控、管理与评估,并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能建立服务 质量标准,并对服务的结果进行评估。希赛软考学院为大家准备了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相关 教程心得,供大家参考。1、网络是一些结点和链路的集合。计算机网络是相互联接、彼此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集 合。2、网络拓扑结构指网络中结点设备和链路(网络设备信道)的几何形状。3、网络拓扑结构分可分为总线状、环状、树状

2、、网状、星状和混合状。4、 按覆盖范围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和广域网(WAN )。5、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结构上可分成外层用户的资源子网和内层通信子网(由网卡和传 输介质构成)。6、 局域网中的每台主机都通过网卡连接到传输介质上。网卡负责在各主机间传递数据。7、通信子网分为点对点通信子网和广播式通信子网,有三种组织形式结合型、专用型 和公用型。8、路由器、ATM交换机是构成网的主要设备。交换机和集线是构成局域网的主要设 备。9、OSI/RM 协议中采用三级抽象即参考模型(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协 议规格说明书)。10、OSI/RM 协议包括七层,即物理层、数

3、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 示层和应用层。11、OSI/RM 七层协议模型上下大,中间小。是因为高层要和各种类型的应用进程接 口,低层要和网络接口,因此标准多。12、TCP/IP协议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其他和 OSI模型一样13、 TCP/IP协议是两个协议集,TCP是传输控制协议、IP是互连网络协议。14、 TCP/IP协议包括:远程登记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15、信号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信道也分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16、数字信号传输时占整个频带,称基带传输。模拟信号传输时只占有限频谱,称频 带传输。17、数据通信系统由数据终端设备、通信控

4、制器、通信信道和信号变换器组成。18、数据通信按传送方向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19、波特率又称码元率,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号波形的个数,为波形周期的倒数,即 B= 1/T .20、 比特率又称位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数,S= B log 2N = (1/T )吨2N , 香农公式:C = H*log2 (1 + S/N )奈硅斯特公式: c = 2H*log2N21、数字信号编码方式有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和曼切斯特码(差分曼切斯特码)。第 三种已成为局域网的标准编码。22、模拟信号编码方式有幅移键控法、频移键控法、相移键控法三种。23、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

5、分粗缆和细缆)及光缆三种。24、比绞线一般用于星状网络、同轴电缆用于总线状网络,光缆用于主干网的联结。25、 双绞线是局域网中最常用的一种布线材料,分非屏蔽(UTP)和屏蔽(STP)两种。 主要传输模拟信息,适于短距离传输,带宽由导线质量、长度及传输技术决定。26、光缆分单模光缆和双模光缆。单模光缆直径小、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 容量大。多模光缆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痑模光缆比单模光缆传输性能差。27、光缆是最有效的一种传输介质,频带宽、不受电磁干挠、衰减小,传输距离远、 速度快、中继器间隔长等优点。28、 同时传输多个有限带宽信号的方法叫多路利用技术。分为频分多路利用FDM (把信道划分

6、若干互不交叠的频段,每路信号占用一个频段的方法)和时分多路复用TDM (把传输时间划分若干时隙,再分成时分复用帧的方法)29、 数据交换技术有线路交换、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另外还有数字语音插空技术 DSI、 帧中继和异步传输模式。30、网络传输控制编码包括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31、差错控制编码是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容错性和可靠性,分奇偶检验码和循环 冗余码。32、流量控制是为协调发送站和接收站工作步调的技术,发送速率不超过接收方速率。 包括X ON OFF、DTE DCE流控和滑动窗口协议三种方式。33、按拓扑结构分局域网有总线状、树状、环状和星状。按使用介质有无线网和有线 网。34、 局

7、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有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CSMA/CD )、令牌 环访问控制方式和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三种。35、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适用于总线型结构具有信道检测功能的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又称“先听后讲,边听边讲”,按其算法不同有非坚持 CSMA、P坚持CSMA 和1坚持CSMA三种方式。36、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适用于环状网络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是局域网控制协 议标准之一。37、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用于总线型和树型网络结构中。38、局域网组网技术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令牌环网络、FDDI光纤坪网、ATM局域网等。39、 以太网技术规范总线型拓扑结构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