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1、本文选自南朝宋 刘义庆组织编著的 世说新语一书。2、解释文中的字词。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谈论诗文)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速、大) 欣然(高兴的样子)何(什么)所似(像)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柳絮因(凭借)风起 3、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道盟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4、分析古今词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儿子和女儿 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比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打算、计划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 时间“寒雪日”、地点“根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 “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暗示作者赞赏道盟的才气。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的直接
3、原因:俄儿雪骤。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盟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补充点明谢道盟身份的句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庭才气的句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点明了谢道盟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鼠才
4、气的赞赏。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柳絮” 一喻好,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而“因风起”写出雪花漫天飞舞之态,给人以想 象和美感,比喻生动传神,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11、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燕 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陈太丘与友期(一)1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是由 刘义庆(人名)组织当时的一批文人编写的。(2分)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去后乃至。乃:(才)(2)
5、尊君在不? 不:(通“否”)(3)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委:(丢下,舍弃)(4)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对人的尊称, 相当于“您”)3 .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同出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感到惭愧,就下车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4 .请分析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2分)无信;无礼5 .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3分)观点一: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并不失礼。因为,父亲的友人没有按时赴约,失
6、礼在先,又 当着元方的面责骂元方的父亲,再次无礼。对这样的人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观点二:我觉得元方的做法有些不合适,因为友人在元方指出其无礼后,能很快认错,而且是在一 个小孩面前认错,确实不容易,若能宽容一点,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则更好。古人也云“知错能 改,善莫大焉”。观点三:这个问题也可一分为二地看待,把上面两个意思合在一起表达。(选取任意一个观点即可。观点 1分,理由2分)(二)1、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语(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舍弃)2、文中的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3分)“君”是对别人的
7、尊称,相当于“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到了正午还不到,这就是不讲信义;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4、从这则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2分)(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约同行(2)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4) 去后乃至(5)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7) 太丘舍去2、句子翻译。(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下车引之。(3)待君久不至,已去。3、写出与“家君”意思相同的古代称呼两个,写在横线上。家父 , 家严。
8、三、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填空1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区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 )不逾矩()()不思则罔曲肱而枕()()() 三、解释加点词语不愠( )好之者() 三省吾身(不学则殆() 笃志()传不习乎(一箪食()1 .学而时
9、习之(按时复习)2 .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不惑()(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1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可(迷惑,疑惑)10.不逾夕巨(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丹而矢口胡(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5.人不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9.曲里而枕之(弯曲
10、胳膊)(承接连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 18. 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 t我如浮(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 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 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仪(舍笄)27.二年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昨人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1 .不亦说乎说通 悦 :意思是愉快2 .吾十有
11、五而志于学有通 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五、古今异义词语1 .学而网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 .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 .择其善者而其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 ;今义:跟从。)5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1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 .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 .知:人
12、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 .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七、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 .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 .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 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 3. 择善而从4.三人
13、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8.箪食瓢饮九、按要求默写1 .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 .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 .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
14、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4 .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短习时呢?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
15、夺志也。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7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8、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9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10孔子说:“温故新,可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011、子曰:孔子说:“学而/、思则罔,思而/、学则殆。”12、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6、”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
17、诫子书练习含答案一、填空5% (每空1分)诫子书选自,作者是 ,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15%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加点字解释24分(每个解释1.5分)1、静以修身()2、非迭却无以明志()致:)励:远:3、非宁年无以致远(宁静:4、非志无以成学()5、险躁则不能治性(险:治: 6、非学无以广.才()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 慢: 8、年与
18、时他()9、将复何及()10、诫子书(诫:书:)四、翻译下列句子24% (4+4+4+4+6+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6、将复何及:五、阅读32%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本文作者就 和 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6% (每空2分)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
19、意是什么? 3% 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是 的力量;“俭以养德”是 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 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3%)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 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答: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5% (2+3)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 6、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3%7、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3%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
20、3% (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4% (2+2)赞美诸葛亮的诗句: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答案一、诸葛亮集 诸葛亮 孔明政治家、军事家二、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1、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2、内心恬淡,不慕名利3、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达到 远:远大的目标 4、立志5、险:轻薄 泞
21、:修养 6、使广博,增长7、淫:放纵 佟:懈怠 励:振奋8、疾行,指迅速逝去9、又10、诫:告诫、劝勉 书:书信四、1、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2、(如果)内心不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崇高的志向,(如果)做不到精神集中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3、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立下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4、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5、年华随同时光疾速逝去了,意志随同时光而消失了,最终凋落、衰残。6、又怎么来得及五、1、 学习(治学)做人(修身)对比论证2、 告诫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不要懈怠、浮躁。3、宁静节俭超脱(淡泊名利)4、非淡泊无以明
22、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1) 一非淡泊无以明志(2)非志无以成学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 ,没有志向, 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志和学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既要立志,更要学习。)6、一本句话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淡泊和宁静看似无所作为,实则为了将来能有更大的作为。本句话表明诸葛亮对儿子很高的期望。 7、立志、学习、惜时 8、示例:1、一个人要想成才成学应该要具备多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2、一个人要修身 养德
23、,就要淡泊名利,培养宁静的心态。 9、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问。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狼小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 隧()入 尻()尾 ch 1 ()担持刀 d n dm ()()相向 目似m ing ()意 xi & ()甚 狼亦 xi a ()矣 假 mi e ()二、填空。1、狼选自,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作者 ,字,号, 世称,山东淄川人,一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 » 。 ”聊叱 是他 的名称,“志”是 的意思,“异”是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一惧狼一
24、()一()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6、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贪婪凶恶:狡诈阴险: 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1)目似瞑(3)屠自后断其也(5)缀行甚远(7) 一狼仍区(9)顾野有麦场(11)乃受前狼假寐(13)及前后受其敌(15)其一共坐于前(17)狼亦黠矣(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敌:恐前后受其攻( (3)止:一狼得骨止( (4)意:目似
25、瞑,意暇甚( (5)前:恐前后受其攻()(2)意也共()(4)必吾前狼假寐()(6)两狼之并驱如也()(8)屠大江()(10)屠乃奔倚其下()(12)屠星起()(14) 一狼迥其中()(16)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又数刀毙之()盖以诱敌() 止增笑耳()意将隧以攻其后也)狼不敢前()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 ,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七、选择题1.下列是对本文的
26、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d .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2.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本文是一篇寓百故事。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3.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a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c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
27、异”,是与众不同。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八、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九、“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十、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狼:屠夫:十一、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十二、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答案一、zhu i ji o ngsh a n b iyi sh u b su i k a o 弛 眈眈 瞑 暇 黠 寐二、填空。1、狼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
28、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二是记述的意思,“异”奇异的故事。遇狼御狼杀狼三、理解默写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狼不敢前,耽耽相向。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贪婪凶恶:a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狡诈 阴险: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闭眼 空闲 大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衣品质检验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服装制作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轻工纺织大类
- Section B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人教新目标版2012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2
- 任务三 纸板凳的制作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劳动七年级上册浙教版
- 3.1 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第2课时 列代数式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办法
- 蔬果类营养知识培训课件
- 4.7 数学建模活动:生长规律的描述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二册-人教B版2019
- 第八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历史中国历史 (全一册)人教版
- 2025年体能专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
- 2025年全民(药膳与食疗)技能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慢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课件
- 廊坊市广阳区2025年小升初素养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附件6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隔声窗施工方案
- (高清版)DB11∕T687-202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医药电子商务实务》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钢板仓施工流程及安全保证方案
- 农业互联网与农产品营销策略优化
- 知识产权具体实施细则
- 泄密案件整改报告范文
- 船舶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