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山学院PLC编程及应用课程设计题 目基于西门子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及调试系(部)班 级 姓 名 2016 年1月 4 日至 1月 15 日共 2 周2016年 1 月 13 日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出勤情况出勤天数缺勤天数成绩 评 疋出勤情况及设计过程表现(20分)课设答辩(20分)设计成果(60分)总成绩(100分)提问 (答辩)问题情况综合 评 疋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引言 . 11 概述 . 21.1 电梯 . 21.1.1 电梯的发展 . 21.1.2 电梯的控制 31.2 PLC 与电梯的结合 . 32 设计方案 . 52.1 方案设计原则 . 52.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53
2、系统硬件设计 73.1 电梯部分 . 73.1.1 、电梯的主要组成 . 73.1.2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73.2 PLC 控制部分 . 8321、PLC的选型 83.2.2 PLC 的 I/O 口分配 93.2.3 PLC 电气控制系统主回路电气原理图 103.2.3四层电梯PLC的实际接线图 103.2.3 PLC 接线图 114 单元电路设计 124.1 各段程序块功能 124.2 仿真 19参考文献 22附录 1 23附录 2 24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高层建筑不断增多, 电梯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 不可
3、分。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 而呼叫是 随机的, 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 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 是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因此, 电梯控制系统采用随机逻辑方式控制。 目前电梯 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 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 完成电梯信号的 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 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 拖动控制 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 集选控制。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 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就目前市 场需求而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PLC的功能越来越有强大,除了控制点数
4、的不断扩展之外, 其运算速度以及对数字量和模拟量处理功能控制功能的不 断深入,使得用PLC实现电梯的控制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本设计以一台四层电梯 为例,深入探讨PLC电梯控制的基本方法,力图实现智能控制, 并以最佳节能及 最短等候时间为主要控制目标,实现两台电梯的智能控制。1概述1.1电梯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亦称垂直电梯。垂直电梯装 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 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亦称电动扶梯、行人电梯、扶手电梯等。 电梯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 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具有轿
5、厢的电梯,其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 客出入或装卸货物。1.1.1电梯的发展电梯的起源要从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统说起,但这一类起重机都是以人力作为能源的。直到1203 年,法国的一个修道院安装了一台起重机,所不同的地方是该机器是用驴作为 动力的,载荷由绕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绳子进行吊起,这样的方法一直用到 了近代,在1800年后,才有一个煤矿主利用起重机在矿洞里运送煤。国际上无机房电梯已经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无机房电梯诞生在意大利, 其诞生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对古建筑的保护以及与液压电梯的竞争。主要原 理是电梯主机跨井道底置,即只有一个轮子在井道里,第二代无机房电梯
6、也是井道底置,但是将主机全部搬进了井道,第三代无机房电梯为上置式, 主机主要放置的形式为放在导轨上,而第三代至第四代无机房电梯的过渡 产品为主机搁置于导轨顶部。由于安全隐患严重,目前在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上把前两代无机房 电梯都淘汰掉了,所以1997年以后几乎就没有欧洲的公司再生产前两种电 梯了。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则属于改变前两代无机房电梯特点的新型电梯。 但是很多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主机放在厢顶的安全问题和 噪音很大,所以在欧洲也没有得到十分好的发展。只有通力的电梯在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得到了发展。但通力的产品虽然有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 特别是主机的突破应该说对无机房的普遍应用提供了十
7、分好的机会,但是 共振共鸣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缺陷。而且这项技 术限制了电梯的提升速度和提升高度。第三代至第四代过渡产品主要是OTIS, OTIS与第三代的无机房电梯 另一个区别就是使用它的主机是轴式马达,轴式马达可以节省顶层空间, 但因为它的结构不同,所以顶层高度还不能最小,此外轴式马达的另一个缺点是不节能,并且主机的寿命可能会缩短。第四代无机房电梯就从根本 上解决了前三代无机房电梯的缺陷,第一是安全隐患得到了解决,第二是 共振共鸣问题的解决,第三是速度上只要主机生产企业能够供应,提高高 度及速度不存在技术问题。所以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无机房电梯。1.1
8、.2电梯的控制电梯电气控制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技术,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和 调速方法等多种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些技术方法的发展历史并对它们 进行了分类总结。通过分析可知,在电梯电气控制节能、效率以及控制器 性价比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须要进一步研究探讨。自从电梯发明以后,电梯电气控制技术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电梯 电气控制技术主要体现在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上。电梯的电气控制主 要是对各种指令信号、位置信号、速度信号和安全信号进行管理,使电梯 正常运行或处于保护状态,发出各种显示信号。电梯的电气控制,过去采 用继电器逻辑线路,一般称继电器控制。这种硬布线的逻辑控制方式具有 原理简单、直观等特
9、点。但通用性差,逻辑系统由许多触点组成,接线复 杂、故障率高、设备庞大,国家已规定淘汰。目前我国电梯主要由先进的、 可靠性高的微型计算机或可编程控制器 (PLC控制。本文对我国电梯控制 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总结现有电梯主要控制方法,并对我国 电梯将来控制技术和方法做出预测,这项工作能够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 对我国电梯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2 PLC与电梯的结合PLC控制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使用维修方便,抗干扰性强,设 计和调试周期较短等优点,倍受人们重视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 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目前也广泛用十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技术 改造。PLC是一种专门从事逻
10、辑控制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由于 PLC具有 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设计配置灵活等特点。因此在工业控制方面得 到了广泛应用。自80年代后期PLC引入我国电梯行业以来,由PLC组成的电梯控制系 统被许多电梯制造厂家普遍采用。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在传统继 电器系统的改造工程中,PLC系统一直是主流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 分为调速部分和逻辑控制部分。调速部分的性能对电梯运行是乘客的舒适感有着重要影响,而逻辑控制部分则是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为了改 善电梯的舒适感和运行的可靠性,现在都改为用PLC来控制电梯的运行,这样大大提高了电梯的性能。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而
11、开发的新一代工业控制器。它具有可靠性高、适应工业现场的高温、冲击和振动 等恶劣环境的特点,已成为解决自动控制问题的最有效工具,是当前先进 工业自动化的二大支柱之一。PLC用于电梯控制的优点:(1) 在电梯控制中采用了 PLC用软件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自动控制, 可靠性大大提高。(2) 去掉了选层器及大部分继电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外部线路简 化。(3) PLC 可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控制功能。(4) PLC 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与报警显示,提高运行安全性,并便于 检修。(5) 用于群控调配和管理,并提高电梯运行效率。(6) 更改控制方案时不需改动硬件接线。2 设计方案2.1 方案
12、设计原则任何一种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充分发挥 PLC的功能,最大限 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PLC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这也是设计中 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就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 收 集控制现场的资料,收集相关先进的国内、国外资料 .(2) 保证PLC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保证PLC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 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 这就要求设计者在系统设计、 元器件选 择、软件编程上要全面考虑,以确保控制系
13、统安全可靠。例如 :应该保证PLC程 序不仅在正常条件下运行, 而在非正常情况下 (如突然掉电再上电、 按钮按错等 ), 也能正常工作。(3) 力求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 一个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产品 的质量和数量,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新工程的投入、 技术的培训、 设备的维护也将导致运行资金的增加。因此,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 一方面 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降低工程的成本。 这就 要求设计者不仅应该使控制系统简单、 经济,而要使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便、 成本低,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4) 适应发展的需要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
14、,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将会不断地 提高,设计时要适当考虑到今后控制系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这就要求在选择 PLC输入/输出模块、I/O点数和内存容量时,要适当留有裕量,以满足今后生 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2.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电梯 PLC 的控制系和其他类型的电梯控制系统一样主要由信号控制系统和 拖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电梯信号控制基本由PLC软件实现。电梯信号控制系 统如图2.1所示,输入到PLC的控制信号有:运行方式选择、运行控制、轿内指 令、层站召唤、安全保护信息、旋转编码器光电脉冲、开关门及限位信号等。运行方式选择 运行控制选项 安全保护信号光电脉冲层门开关信兮呼梯佶号显示|- 楼层显示运
15、行”式杲汞1开光门控制图2-1系统设计方案电梯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1)电梯具有运行速度(高速)和平层速度(低速)两种运行速度并可实 现高低速的平滑转换(2)电梯具有呼梯登记及登记显示功能(3)电梯具有轿内选层及选层登记及显示功能(4)电梯具有自动停层功能(5)电梯具有顺向截停功能,若已经完成当前方向的最后一站请求,亦可 实现逆向截停功能(6)电梯具有自动确定运行方向及运行方向保持功能(7)电梯具有厅门、轿门连锁保护功能(8)电梯具有自动平层功能(9)电梯具有超载、超速及端站限位保护功能(10)电梯具有运行方向及层楼指示功能(11)满足了呼梯要求即应消除呼梯登记信号3 系统硬件设计3.1 电梯
16、部分3.1.1 、电梯的主要组成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 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电梯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 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 轨架组成。轿厢: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轿厢 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门系统: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门系统由轿 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重量平衡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 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系统主
17、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 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 等组成。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 控制。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 ,平层 装置,选层器等组成。安全保护系统: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 生。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 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3.1.2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1) 电磁制动器 : 装于曳引机轴上,一般采用直流电磁制动器,启动 时通
18、电松闸,停层后断电制动;(2) 强迫减速开关 :起分别装于井道的顶部和底部, 当轿厢驶过端站换 速未减速时,轿厢上撞块就触动此开关,通过电器传动控制装置,使电动 机强迫减速;(3) 限位开关 : 当轿厢经过端站平层位置后仍未停车, 此限位开关立即 动作,切断电源并制动,强迫停车;(4) 行程极限开关 :当限位开关不起作用, 轿厢经过端站时,此开关动 作;(5) 厅门开关:每个厅门都装有门锁开关, 仅当厅门关上才允许电梯启 动; 在运行中如出现厅门开关断开,电梯立即停车;(6) 关门安全开关 : 常见的是装于轿厢门边的安全触板, 在关门过程中 如安全触板碰到乘客时,发出信号,门电机停止关门,反向
19、开门,延时重 新开门,此外还有红外线开关等;(7) 超载开关 : 当超载时轿底下降开关动作,电梯不能关门和运行;(8) 其它的开关 : 安全窗开关,钢带轮的断带开关等。3.2 PLC 控制部分321、PLC的选型在PLC系统设计时,首先应确定控制方案,下一步工作就是PLC工程设 计选型。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是设计选型的主要依据。PLC 及有关设备应是集成的、标准的 , 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 易于扩 充其功能的原则选型所选用PLC应是在相关工业领域有投运业绩、成熟可 靠的系统,PLC的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及功能应与装置规模和控制要求相适 应。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表图及有关
20、的编程语言有利于缩短编程时 间, 因此, 工程设计选型和估算时 , 应详细分析工艺过程的特点、控制要求 , 明确控制任务和范围确定所需的操作和动作 , 然后根据控制要求 , 估算输入 输出点数、所需存储器容量、确定PLC的功能、外部设备特性等,最后选择 有较高性价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在选择PLC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因素:输入输出(I/O)点数、 存储器容量、系统的功能、PLC的类型、输入输出模块、电源、存储器、 冗余功能、经济性等。综上以上因素考虑,根据控制系统要求选择 S7-200 系列 PLC, S7-200 系列PLC属于小型整体式结构的PLC,本机自带RS485通信
21、接口,内置电源 和 I/O 接口,它的结构小巧,运有极其丰富的指令系统和扩展模块,实时性 和通信能力强大,便于操作,易于掌握,性价比高,是中小规模控制系统的 理想控制设备。322 PLC 的 I/O 口分配经过系统控制功能分析,本设计需要输入点23个,输出点22个。共计45 个具体如下:表3-1 I/O 地址分配表序号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I0.0开门Q0.0开门2I0.1一层限位Q0.1一层指示3I0.2二层限位Q0.2二层指示4I0.3三层限位Q0.3三层指示5I0.4四层限位Q0.4四层指示6I0.5关门Q0.5关门7I0.6开门到位Q0.6上行指示8I0.7关门到位Q0.7
22、下行指示9I1.0上平层感应器Q1.0高速10I1.1一层内选Q1.1一层内选指示11I1.2二层内选Q1.2二层内选指示12I1.3三层内选Q1.3三层内选指示13I1.4四层内选Q1.4四层内选指示14I1.5下平层感应器Q1.5低速15I1.6上限位Q1.6上行输出16I1.7下限位Q1.7下行输出17I2.0一楼上呼Q2.0一楼上行18I2.1二楼下呼Q2.1二楼下行19I2.2二楼上呼Q2.2二楼上仃20I2.3三楼下呼Q2.3三楼下行21I2.4三楼上呼Q2.4三楼上行22I2.5四楼下呼Q2.5四楼下行23I2.6关门测试信号323 PLC电气控制系统主回路电气原理图据设计要求,
23、本次设计的电气控制系统主回路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 M1, M2为曳引电机和门电机,交流接触器 KM1K M通过控制两台电动机的运行来控 制轿厢和厅门,从而进行对电梯的控制。 FR1, FR2为起过载保护作用的热继电 器,用于电梯运行过载时断开主电路。FU1为熔断器,起过电流保护作用。曳引电机、门电机正反转的原理图,如下图:图3-1系统主回路原理图3.2.3 PLC接线图一层内选亠 二层内选 三层内选卜 四层内选A 楼上呼卜 二楼下呼卩 二楼上呼- 三搂下呼# 三楼上呼卩 四楼下呼4开门 关门卜上平层悬应器 下平层感应器 关n测试信号一层限位a亠亠亠亠亠亠亠亠亠亠亠亠三-三层限垃,四层暇位-开门
24、到位卩关门到位十上限饷下限位A三三亠I1.1+J 品屮 112屮 11.4-'12212. P12.2*-11212412.5和血10 5*II.W II.舁 口." id 3 I0.2+J 10.3*' 10.4 IHW 10.7 II® 11.71M1L+'QD 1Q02QD£*QU加QI NQL%QI如 QI如Q2D*Q21Q2dQ2.3+'Q24Q25qQO 1 QEQ0.6*Q0 2QL©Q1.5vK图3-1电气原理接线图层扌旨示卜 二层指示口 三层指示卩 四层扌旨示4层內选指示心二层内选指示 三层内选指示 四层
25、內选指示 二楼上行权二楼下行屮二楼上行#三楼上行丁四楼下行屮KM2J a开门祕J KkH关门“下行指示心KM34单元电路设计4.1各段程序块功能4.1.1复位初始化模块首先观察检测电梯是否处于关门状态,如果不是,就执行关门。当电梯门彻底闭合之后,将关门电机复位,停止关门。梯形图4-1如下:SMJ.110.8ID?QD.51NenwQrk 2B.7Q0.5图4-1初始关门状态中间继电器M1.1的作用是记录轿厢是不是在楼层上,到达任一楼层后,复 位M1.1表示已经到达正确楼层。本次设计程序的初始状态为关门、 下行的状态, 梯形图4-2如下:图4-2复位初始状态4.1.2内选模块内选指示表示的是人在
26、电梯内进行的呼梯操作, 假设内选一层,内选一层时 一层指示灯亮;到达一层并且执行开门时指示灯熄灭; 电梯停在某一层时该层指 示灯灭。梯形图4-3如下:4.1.3外呼模块外呼指示与内呼指示作用和原理相同,但在二、三层时有上行和下行之分。 所以外呼模块有两种,一种是如图4-4所示的一、四层的外呼指示,另一种是 三层的外呼指示,其如梯形图 4-5所示:图4-4 一层外呼图4-5二层外呼上下响应4.1.4上下行指示中间继电器当电梯处于下行状态时,M1.0有效,同时,相应的下行指示 Q0.7有效;当 电梯处于上行时,M0.4有效,相应的上行指示Q0.6有效。假如电梯停在一层,内呼电梯三层时,上行中间继电
27、器有效,Q0.6显示。梯形图4-6、图4-7如下:图4-6上行中间继电器图4-7下行中间继电器4.1.5电梯高低速运行及平层感应电梯运行过程中有一个高低速转换状态,电梯开始启动时先进入低速模式,一定时间后转为高速状态,到达指定楼层时低速,最后停车。梯形图4-8如下所示:110QIT KT-1 f 1<115QI 7-1 1NtiwrW 3310.1H JID .410.5QI.5M5.001.DI . II j II r II 7 I1 r 1I r Ir >1 > 11 J 1 f 111 r |IJ I Jqi a_i i_1 r 1.7T 1图4-8高低速及平层感应4.
28、1.6停车模块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或者处于无呼梯状态时,电梯应处于停车状态。该模块梯形图4-9如下所示:10.1|£).±10.310.41/| >1 >M5 ahiG.oId1 IMetiwcirk 32ND.1ThfO.D1 1IM5.DM2 JIM2:II1011tdK 0)01II y I1I # IIB I n1图4-9停车模块在电梯停车状态中,有一个特殊的状态,假如电梯停在三层,此时同时外呼一层和二层上行指示,此时电梯应先下行至一层,然后再从一层上行至二层,电梯从三层下行的过程中经过二层时电梯不应停,二层呼梯停车触发特殊模块如下图4-10所示:图4-1
29、0二层呼梯停车触发器4.1.7开关门模块以开门状态举例,在满足各楼层的开门条件,并且前提是关门到位时,执行开门,在按下关门电机或者关门到位的时候关闭开门电机,开门到位后延时一段时间,电梯自动关门。梯形图 4-11、图4-12如下所示:.E>£32 . "IIO .Z3-1r11. 110 h-二1I1I1 11TV1CH 1 -Z2-1i11.7£3? . 31UHi1口 -3I|1111口卫.冲JILJIL1 11|1l|1口 1 3JIL1 1口 i .->»to +1EH1耳v.A-IH1 lEI> .戸J1ESQ -D口LB _
30、白1« Il1* t111 u 1! 1DEX1=10 .SJliIA111-11 厂 *ID' Eir图4-11开门显示图4-12关门显示4.1.8电梯上下行输出当电梯处于上下行状态的时候,会有该状态的状态显示。梯形图4-13如下所示:QCJ.&QD.7M5.D01 .6-H I/|Id< >n厲CO TQO.BIVK.CQ1 .711 .7图4-13上下行输出4.2仿真根据编写的程序并结合各部分设计电路,运用S7-200仿真软件得到简易运行仿真结果。列出如下一组仿真过程图。图4-14表示电梯停在二层。:1>L 1 n M 1 JI M 1! It
31、 A A 1 t A 1 A A 1 H n t J Q12J4E?U124J11n 11fl 1i图4-14电梯停在三层图4-15显示同时外呼一层和二层上行指示,电梯处于从三层低速下行状态。图4-15电梯低速运行图4-16表示电梯未到达一层时,在二层不停,继续处于下行咼速运行状态30"別|0ISMBM9 I I hI图4-16电梯高速运行图4-17表示电梯到达一层,开门以后延时 3秒自动关门,外呼一层关闭, 电梯停在一层,处于上行指示状态。SMH阳1 |0 111$血四1 U11图4-17二层外呼图4-18表示电梯到达二层,处于开门状态,开门到位后延时3秒后,关门到位。图4-18电
32、梯到达二层参考文献1 黄明琦、王福平 .可编程序控制器 .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2 齐从谦、王士兰 .plc 技术及应用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03 袁任光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与实例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4 黄大雷、吴庚审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25 李树雄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程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36 何仿山 . 可编程序设计范例大全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7 Song Lin Fei: the western sociology theory ,Nanjing
33、university press,19998 NA Hart,M beard.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 M.Macmillan,1995附录1SEMEN5别丄ncdao1IB 3OB2uitjdmutifl 1 M 4 S 6 7 n M 4 U 7 D 1 2 3 H n0 1SMB 281 11ID 1SMB 29J1附录 2Network 1 / Network TitleOLD/ 关门指示=Q1.3LDSM0.1Network 8ANI0.6/ 四层内呼ANI0.7LDNI0.4SQ0.5, 1AI1.4Network 2LDNI0.4/ 关门到位 1ONQ
34、0.0LDI0.7AQ1.4RQ0.5, 1OLDNetwork 3=Q1.4/ 初始下行复位Network 9LDSM0.1/ 二层外呼下响应ANI0.1LDM0.4ANI0.2ANQ1.3ANI0.3ANQ1.4ANI0.4ANQ2.2ANI1.6ANQ2.3SM1.1, 1ANQ2.4Network 4ANQ2.5/ 复位OM0.5LDI0.1=M0.0OI0.2Network 10OI0.3/ 二层外呼上响应OI0.4LDM0.5OI1.7ANQ2.0RM1.1, 1ANQ2.1Network 5ANQ1.1/ 一层内呼OM0.4LDNI0.1=M0.1AI1.1Network 11L
35、DNI0.1/ 三层外呼下响应ONQ0.0LDM0.4AQ1.1ANQ1.4OLDANQ2.4=Q1.1ANQ2.5Network 6OM0.5/ 二层内呼=M0.2LDNI0.2Network 12AI1.2/ 三层外呼上响应LDNI0.2LDM0.5ONQ0.0ANQ1.1AQ1.2ANQ1.2OLDANQ2.1=Q1.2ANQ2.3Network 7ANQ2.0/ 三层内呼OM0.4LDNI0.3=M0.3AI1.3Network 13LDNI0.3/ 一层外呼上灯ONQ0.0LDI2.0AQ1.3LDNI0.1OLDOQ1.2AI0.2OLDLDM0.2AQ2.3LDM0.3AQ2.4
36、OLDOQ1.3AI0.3OLDLDQ1.4OQ2.5AI0.4OLDLDI0.0ANQ0.0ANQ0.5OLDANQ0.5LDQ0.7ANQ0.6EUOI0.6NOTLPSAQ0.0=Q0.0LPPALDOQ0.0=Q0.0ON Q0.0AQ2.0OLD=Q2.0Network 14/ 四层外呼下灯LDI2.5LDNI0.4ONQ0.0AQ2.5OLD=Q2.5Network 15/ 二层外呼下灯LDI2.1LDNM0.0ONQ0.0ONI0.2AQ2.1OLD=Q2.1Network 16/ 二层外呼上灯LDI2.2LDNM0.1ONQ0.0ONI0.2AQ2.2OLD=Q2.2Netwo
37、rk 17/ 三层外呼下灯LDI2.3LDNI0.3ONM0.2ONQ0.0AQ2.3OLD=Q2.3Network 18/ 三层外呼上灯LDI2.4LDNI0.3ONM0.3ONQ0.0AQ2.4OLD=Q2.4Network 19/ 开门LDQ1.1OQ2.0AI0.1LDM0.0AQ2.1LDM0.1AQ2.2Network 20/ 开门后延时 3 秒LD I0.6TON T33, 300Network 21/ 关门LD I0.5EUOT33ANQ0.0LDI0.0ANI0.5EUOI0.7NOTLPSAQ0.5=Q0.5LPPALDOQ0.5=Q0.5Network 22/ 上行指令中
38、间继电器2700ISOO070OS'10OankOIVvzaoesoo270OISOo070OeiooS'10oi/2an/92 Momion900=900Oanvddl900=900VSdl丄ONZOOooooo900On3koiankOIAIVZOONVZOIVOOONVanoeoiv970OkioananoSOIv970O>70OkLOOesooeioani/oiv970O>70O270OesooISOokLOOeioos'ioan史畀马丁 /Momion90l/l=anv ddi90l/l=90l/lV Sdl 丄ON1/010 anoeoi/iVeoianl/OIAIVSOIankOI/lNVkOI0 anoeoiVOSO02200ISO0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护理
- 企业招标代理公司合同范例
- 公司采购酒合同范例
- 为患者赋权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医疗健康中的知识版权
- 区块链科技引领新时代的商业变革
- 保管合同范例例子
- 供应链中的教育市场分析
- 从办公到生活的全方位供应链优化
- 企业劳动节合同范例
- 医疗技术创新与科研方法的推动
- 医疗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第1篇-洞察分析
- 口腔科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
- 公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
- 五年级数学下册每日计算小纸条
-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课件
- 大语言模型基础微课版课件 第7、8章 提示工程与微调、强化学习方法
- 量子计算技术趋势
- 不占股份分红协议
- 2024年度研发合作协议(生物医药领域)
- 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汇报
- 2024年学校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