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语文赏析训练题_第1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赏析训练题_第2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赏析训练题_第3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赏析训练题_第4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赏析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诗歌赏析(一)1、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文中的“锦书”是指 。(2)对这首词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形单影只、思念恋人、愁情无限的情感。 b这首词倾诉了离愁别绪,诉说了对新婚妻子的思念。 c“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用来排遣愁情,并非表现闲情逸致。 d末句用“才下”、“却上”,生动地写出了相思之愁笼罩心头、难以排解的愁苦之状。2、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

2、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情感。(2)对这首词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的词作。 b本词感情起伏,跳跃极为明显,特别是回忆和现实之间形成对比。 c“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一句是作者想象中的边疆战斗生活。 d词反映的是作者虽备受打击并已年老力衰,但仍不忘国事的心情。3、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绿肥红瘦”委婉地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2)对这首词的赏析判断有误的是( ) a这首小令记叙了一夜风雨后,词人酒醒来

3、仍惦记着海棠花,并告诉侍女,海棠应是绿肥红瘦。 b词中的“疏”“骤”“肥”“瘦”等字都用得十分生动。 c这首词的风格非常豪放,因此,作者是这一派词人的代表。 d这首词反映的是词人怡然自乐的心境,也有爱花、惜春、感叹韶华正逝的心情。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词人要了却的天下事是 (2)对这首词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

4、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 c“破阵子”是这首词的题目,表达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d“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5、登 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物来表现诗人 的情感。(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而气势浑厚悲怆的七律。诗的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诗中最能表现诗人长期飘零,贫病交加的句子。 c. 首联写出风、天、猿、渚

5、、沙、鸟六种景物。诗句中的每处景物都写得富有勃勃生气。 d这首七律的最大特点是四联皆对,因此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现在人们赋予这两句诗的新意是 (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

6、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7、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它的表达作用是 。(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哀的。8、

7、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颈联“潭影空人心"中的“空”字写出了。(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了诗人浓厚的禅隐倾向。 b中间两联抓住寺中独特景物,运用以静显静的表现方法,塑造了一个幽深奇静、自然高远的境界。 c尾联妙笔传神,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和尚们忙碌的生活。 d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大自然万物和谐的景象中感受到的欢愉。9、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

8、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中以动写静的一联是 。(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c尾联写此景美好,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 d这首诗表达了对洁净纯朴的山野生活的喜爱和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的思想。10、天净沙秋元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这首元曲前半部分景色苍凉,后半部分景色明丽,表现了作者心情 的变化。(2)对这首曲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曲既写出秋日黄昏的冷寂,又写出了秋日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色

9、。 b这首曲子的情感全蕴涵在景物描写中。 c曲中用动态写秋景的句子是“一点飞鸿影下”。d这首曲子写的都是秋天凄清悲凉之景。11、望洞庭湖送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1)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撼”用得极好,好在哪里?(2分) 。(2)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作者集中写了自己所见的洞庭湖的雄伟景象,极富气势。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获得张丞相的赏识、获得朝廷任用、在仕途上能得到发展的愿望。 c诗歌虽然希望别人援引,但写得含蓄不露,无低声下气乞怜的语气。 d诗歌写了洞庭湖极为壮观的

10、雄伟景色,由此激发了作者的凌云壮志。12、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诗中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波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c这是一首婉约派的七律诗。 d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13、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11、却在,灯火阑珊处。(1)这首词下阕为什么先描写元宵佳节出游的盛装妇女? (2)对这首词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蛾儿雪柳黄金缕”写了三个不同装扮和服饰的观灯妇女。b词中写欢声笑语的观灯者,是为了反衬后文“那人”的寂寞孤独。c词中写妇女们佩戴着各种珠宝首饰出来观灯。但词人本意是在到处寻找他的意中人。d“宝”“凤”“玉”等词写出了元夕夜的繁华。14、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精神。(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

12、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写出泰山将天地间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c“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d作者用“岱宗夫”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1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曲借景抒情,表达了的思乡感情。(2)下面对这首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c“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

13、“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d最后两句由景及人,道出天涯游子的心情。“断肠”一语是全篇的主旨。16、江城子 · 密州出猎 宋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这句话表达了 意思?(2)选出错误的项( )a、全诗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b、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c、一个“狂”字,统领全诗,写尽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过人的胆识和豪气

14、。d、下阕由虚入实,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17、四块玉.别情 元 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斜”意思是 ,“杨花雪”指 (2)分析有误的项是( )a、全区围绕着“相思”,以言来传相思之深,以行来绘相思之苦,把一位女子波浪翻滚似的不平静的心情及浓烈的相思之情表达出来。b、曲中,“凭栏袖拂杨花雪”一句,“凭阑”写出女子惆怅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酸楚的眷恋之苦。而一个“拂”字则是女子用行动表达她对爱人的相思之苦。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这三句用女子的语言表达她对爱人深深的相似。“难舍”二字情意绵绵,刻画

15、了一个感情丰富且多情的女性。d、作者先巧妙的用飞絮般的杨花来设障,与下文的“溪”,“山”,构成层层障碍,情随景不断变化加深,造成悬念,把相思之苦之愁推向高潮、18、卖炭翁唐 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卖炭翁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 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

16、困苦,揭露了唐代 的罪恶。(2)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一开头就把我们带到当时的京城开封附近的终南山上,让我们看到一个烧炭的老人过着的十分穷苦的生活。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此句看似矛盾,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是一首现实主义杰作。d、从题材看,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19、黄鹤楼 唐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历历”意思是 , “萋萋”意思是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20、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1)曲牌名是 曲名是 (2

18、)那一句的分析有误( )a、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光淡淡,安静闲逸优美的江南水乡图,寄托着作者的闲适心境b、曲中没有一句表赞叹,曲尾以“爱杀江南”作结,显得突兀。c、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着诗人喜爱江南水乡风光的思想感情。d、“淡”字用得好,把温柔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仿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弋多姿。答案:1、写在锦帛上的书信、b 2、壮志难酬,悲怆痛苦、c3、对美好的事物、年华消逝的惋惜、c4、击退外族入侵,收复中原失土、c5、悲伤哀愁、颓唐苦痛、c6、新陈代谢是时代的潮流,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c7、生动地写出了友人行踪不定,形单影只的情形,表达了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关切之情、d8、“空”字写出了诗人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