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检查出艾滋,不能让医院向配偶隐瞒病情_第1页
婚检查出艾滋,不能让医院向配偶隐瞒病情_第2页
婚检查出艾滋,不能让医院向配偶隐瞒病情_第3页
婚检查出艾滋,不能让医院向配偶隐瞒病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婚检查出艾滋'不能让医院向配偶隐瞒病情婚检查出艾滋,不能让医院向配偶隐瞒病情 近fi, 则“女子婚检 查出艾滋后隐瞒,婚后丈夫被感染”的新闻引发争议,受感染的男子认为 婚检医院和疾控屮心没有就妻子的病情及时告知,侵犯了自己的知情权。 但也有不少观点认为,医院隐瞒病情是为了保护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权,主 观上并无过错。到底医院该不该隐瞒病情? ?详细法律模糊,隐瞒病情是医生通常的做法婚检中隐私权保护边界模糊,与知情权的冲突由來已久。一般检查项 冃倒还好,但涉及到他人和公共利益的传染类疾病检查,比如艾滋病,会 让医牛陷入两难。事实上,与艾滋病信息披露和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有不少,总结在下 面这幅

2、图里:概括來讲冇两点内容:1、医务人员的义务。医生及其医院在检查出 疫情后,有告知当事人和上报疾控中心的义务,同时要保护患者隐私权; 2、艾滋病感染者的义务。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了感染者有义务告诉其 配偶或者性伴侣,但这条规定在现实中缺乏约束力。据此,医生通常不会主动告知家属患者的情况,但会明确告知患者, 其应该通知相关人员來检测。然而现实中,患者存在诸多顾虑,不少会选 择隐瞒病情。这里有一组数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艾滋病患者配偶告知情况做的调查发现,481名感染者/病人中,希望由本人告知其 配偶的占77.1%,希望由医务人员告知的占21.8%,还有2%的感染者不希 望告知。而

3、即便近八成的患者希望由自己告知配偶,但他们时常是“爱在 心,口难开”。过于强调隐私权,忽视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显然不合适事件矛盾的焦点在于隐私权和知情权、生命健康权在这个案例里到底 哪个更重要?在法学界,对权利冲突的化解,会涉及权利位阶问题的探讨。 所谓权利位阶,是指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存在“先后顺序”。在此事件中,妻子已感染艾滋病毒,很可能会传染给丈夫,威胁到丈 夫的生命健康。而在权利位阶论看來,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是要优先于隐私 权的,因为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如果连生命健康权都 得不到保障,其他权利还怎么实现?因此,医务人员应该优先保护一方当 事人的生命健康,患者的隐私权保护需要一

4、定程度上让渡。如果患者没有 行使告知伴侣的义务,医生可以不经本人许可就将信息告知相关当事人。在我国,性传播艾滋病比例显著增加(图片來源:财新网)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实行强制伴侣告知制度,大有助益艾滋病患者医疗信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一样受特别保护。但很多国 家和地区还实行一项特殊的政策,即当患者拒绝告知性伴侣存在的潜在感 染艾滋的风险时,医务人员有权进行告知,并且不受法律的处罚。比如美国很多州都实行"强制伴侣告知” (involuntary partner notification)制度。在印第安纳州,艾滋病患者对伴侣进行告知是法定义 务,未尽告知义务的感染者可能面临罚款甚至监禁;在一些州

5、,例如德克 萨斯州,医疗机构要对感染者的全部性伴侣进行告知,不论感染者是否已 经进行了告知。其中涉及到的已经不仅是告知配偶,还有对艾滋病病源及 其传播路径的追查和阻断,即跟踪接触者的制度(contacttracing)o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实行类似的制度。台湾“行政院卫生署疾病管制局” 制定的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传染防治及感染者权益保障条例第十二条规 定,感染者有提供其感染源或接触者z义务;就医时,应向医事人员告知 其已感染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主管机关得对感染者及其感染源或接触者 实施调查。但实施调查时不得侵害感染者之人格及隐私。同时,感染者 违反该条例,依第23条规定得处新台币三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

6、约为 人民币6000-30000元)的罚款。隐私保护应有边界,须补上制度漏洞保护隐私也应有边界其实,截至目前,国内有4个省份出台了配偶告知的相关政策,其中 提出如果艾滋病患者拒绝告知其配偶,检测单位有权对配偶进行告知。比 如,云南省卫生厅下发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告知艾滋病检测结果冇关事宜 的通知,通知中规定,若感染者拒绝告知配偶,则由负责告知的人员在 阳性结果确认后,尽快(不超过1个月)采取适宜的方式告知其配偶,并 为感染者配偶免费提供检测和咨询服务。然而,由于国家立法层面尚缺乏 有关配偶告知的具体政策,出于对感染者隐私的保护,配偶告知主要还是 依靠感染者本人进行。国家立法层面关于保护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患者隐私的条款作应修 改完善,或出台指导办法,补上防治的制度漏洞,避免因片面保护病人隐 私而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要让患者主动“开口”,既要继续消除社会中 存在的对这些疾病患者的误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