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雷击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_第1页
学校预防雷击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_第2页
学校预防雷击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_第3页
学校预防雷击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_第4页
学校预防雷击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预防雷击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保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建立规范的重大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流程,形成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应对机制,全面 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避免或者最大 限度地减轻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1.21作原则12.1坚持以人为本、防灾与抗灾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为我学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作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大限度地 减少由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 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发挥气象工作基础性、现

2、实性和前瞻性作用。1.2.2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一 致的原则。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互相配合,做到资源整合、信 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和服务工作。1.2.3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 法规,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使应对突发重大气象灾害的 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1.2.4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 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作用,形成统一 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13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 展

3、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气象灾害防御条列、人工 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 可的决定、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等法律、法规及文件 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学校多年重大突发性天气事件气象服务工作实 践,制定木预案。1. 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醴陵市区域内的重大气象灾害(含与气象条件相 关的公共安全事件,下同)监测、预测预报、预警、预防和减灾、救 助等应急工作。重人气象灾害,指由干旱、大风、沙尘暴、寒潮、暴雨、暴雪、 霜(冰)冻、高温、低温、雷电、冰雹、大雾、干热风、连阴雨等天 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 大社会影响等涉及公共

4、安全的气象灾害。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有毒大气 成分扩散、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安全事件。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指挥机构与职责一、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组:组长:张海周副组长:程铁牛付怀力陈朝晖张秀英成员:朱进曹艺黄英方祥春胡健易美珍张文艺谢银英 江平 王晓荣吴欢庆 黄虹易春桃 朱文雅 唐继绵 唐再平 指挥协调全学校的气象灾害预防、预警工作,在发生重大气 象灾害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决定启动 和终止实施本预案,以及其他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处置重大事项。2. 1. 2. 2气象办公室职责(1) 负责重特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测预警,发布重特 大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会同有关部门监测并

5、发布气象次生、衍生灾 害预警信息;(2) 负责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实施重特大气象灾害的减灾措施 以及开展气象衍生、次生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3) 负责向各有关方面提供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及其发展趋 势,为各专项指挥部乃至应急总指挥部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提供决策依据;(4) 会同有关部门对我学校行政区域内发生重特大气象灾害 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汇总,确定灾害的种类、性质、等级,对重特 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5) 负责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2. 1.2.3成员:学校全体教师3. 预警和预防机制3.1信息监测、预测与报告3. 1. 1气象灾害信息来源和内容(1) 来

6、源学校教务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警报、实 况和气象灾害信息。(2) 内容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实况,包括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情况、灾害性天气 过程实况以及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影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气象预报服务效益。凡符合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规定 报送标准的,应当按其规定报送上述内容。3. 1. 2气象灾害信息审核和报送(1) 学校教务处收到气象灾害信息后,经审核符合重大灾害 性天气和重大气象灾害标准的,由学校教务处逐级上报,同时直接报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值班室、并报木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2) 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采用业务网络

7、、办公口动化系统、 传真、短信等方式传递,并通过电话确认。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办公室应当24小值班,收到气象灾害 信息后及时审核、处理。3. 2预警预防行动学校教务处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根据可 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报本级人民 政府。同时,向相关业务部门通报有关信息。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的配合准备工作,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3. 3预警支持系统3. 3. 1学校教务处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支持系统建设,保证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政府将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 警系统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

8、预报分析处理、 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为主体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 警系统,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处理和评估系统,提高重大气 象灾害预警能力。(1) 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分析处理、气 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 理为主体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警能力。(2) 建立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各级人民 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 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重大气象 灾害信息资源共享。3.3.2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建 立和完善本部门互联共享重大气象灾害紧急处

9、置信息系统。3. 4预警级别的确定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程度,分为四级预警。3.4.1 i级预警(红色预警信号)在学校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预报、预测出现干旱、大风、沙 尘暴、寒潮、暴雨、霜(冰)冻、高温、低温、雷屯、冰雹、大雾、 干热风、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 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天气气候标准的。3. 4. 2 ii级预警(橙色预警信号)在学校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预报、预测出现干旱、大风、沙 尘暴、寒潮、暴雨、暴雪、霜(冰)冻、高温、低温、雷电、冰雹、 大雾、干热风、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

10、务院气 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天气气候标准的。3. 4. 3iii级预警(黄色预警信号)在学校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预报、预测出现于旱、大风、沙 尘暴、寒潮、暴雨、暴雪、霜(冰)冻、高温、低温、雷电、冰雹、 大雾、干热风、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 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天气气候标准的。3.4.4iv级预警(蓝色预警信号)在学校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预报、预测岀现干旱、大风、沙 尘暴、寒潮、暴雨、暴雪、霜(冰)冻、高温、低温、雷电、冰雹、 大雾、干热风、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 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天气气候标准的。4. 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4. 1应

11、急预案启动4.1.1四级启动在我学校范围内,发生或可能发生iv级以上气象灾害预警时, 学校教务处及时向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学校重大气 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同时,学校气象办 公室向县气象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4. 1.2三级启动在我学校范围内,发生或可能发生iii级以上气象灾害预警时, 学校气象办公室及时向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学校重 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向县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情况并启 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 置。同吋,学校气象办公室向县气象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4. 1.3二级启动在我学校范围内,发生或

12、可能发生ii级以上气象灾害预警时, 学校教务处及时向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学校重大气 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向县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情况并启动重 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 同时,学校气象办公室向县气象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4.1.4 一级启动在我学校范围内,发生或可能发生i级以上气象灾害预警时, 学校教务处及时向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学校重大气 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向县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情况并启动重 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 同时,学校气象办公室向县气象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4.2应急响应4.2.1

13、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后,学校 教务处应当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响应:(1) 四级响应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典级启动命令后,学校教 务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业务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吋主要负责人领班 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应当主动加强与县气 象台的天气会商,并根据县气象台发布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气象灾 害的跟踪服务工作;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吋 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应当及时向县气象局和学校 人民政府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灾害发生后, 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

14、害性天气监测、 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吋组织开展人 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学校县 区气象局通报;应当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 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发布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警 报信息。(2) 三级响应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发布三级启动命令后,学校教 务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业务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 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应当主动加强与县气 象台的天气会商,并根据县气象台发布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气象灾 害的跟踪服务工作;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

15、好实吋 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应当及时向县气象局和学校 人民政府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灾害发生后, 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 预报和现场服务等工作;应当根据县气象局的统组织适时开展人t 影响天气作业;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学校县区 气象局通报;应当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 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发布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警报信 息。(3) 二级响应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发布二级启动命令后,学校教 务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业务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

16、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应当主动加强与县气 象台的天气会商,并根据县气象台发布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气象灾 害的跟踪服务工作;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吋 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应当及时向县气象局和学校 人民政府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灾害发生后, 应当积极配合县气象局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 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服务等工作;应当根据县气象局的统 一组织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 息向上下游学校县区气象局通报;应当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通过广 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

17、会发布重大灾害性天气 气候预报预测、警报信息。(4) 一级响应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发布一级启动命令后,学校教 务处应采取以下措施:业务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 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应当主动加强与县气 象台的天气会商,并根据县气象台发布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气象灾 害的跟踪服务工作;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 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应当及时向县气象局和学校 人民政府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灾害发生后, 应当积极配合自治区气象局和株洲县气象局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 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

18、测、预报和现场服务等工作;应 当根据县气象局的统一组织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及时将 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学校县区气象局通报;应当按照有关 发布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会 发布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警报信息。4. 2. 2其他各部门应当按照学校人民政府统一部署,立即做好 相应的应急启动工作。4. 3信息共享和处理4.3.1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灾情等信息实行分 级上报,由气象主管机构归口处理,实现共享。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 责分工做好信息共享工作。4. 3. 2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详实, 重耍信息应当立即上报。因

19、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当 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4. 4应急通信方式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并将值守电话和辅 助通信方式向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参与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的各有关单位应保证通信畅通,并将值 守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向本级气象主管机构通报。4. 5重人气象灾害评估4. 5. 1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地的学校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重大 气象灾害的实吋评估,灾害的种类、性质、等级由学校气象主管机构 确定并发布。4. 5. 2跨行政区域的重大气象灾害评估由共同的上级气象主管 机构负责或者由共同的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指定的单位负责。4. 5. 3重大气象灾

20、害评估结果及时上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本 级人民政府和本级相关部门。4. 5. 4重大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重大气象灾害救助、赔偿 的依据。4.6新闻发布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新闻发 言人制度,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 警等信息。4. 7应急结束4. 7.1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终止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学校气象办公室提供的 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重大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决定终止,由学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 导小组发布终止命令,学校气象办公室应当向县气象主管机构报告。5 后期处置5. 1重大气象灾害成因分析学校教务处应当组织专家对重大气象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并报 本级人民政府。学校气象局应当及时进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技术 总结和服务情况、效果分析。52灾害保险证明学校教务处应当主动为保险机构准确提供受灾人员和财产的 保险理赔事项所需的灾情信息证明。6应急保障:通信与信息保障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开展全学校气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