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1.gif)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2.gif)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3.gif)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4.gif)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85058fe3-d1d3-447d-b728-7b7cf1413bc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word.格式.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及其适用范围,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3.进一步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电路中,对任一结点,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i0。(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电路中,对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u0。基尔霍夫定律表达式中的电流和电压都是代数量,运用
2、时,必须预先任意假定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当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值为正;相反时,取值为负。基尔霍夫定律与各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无论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电路,还是含源的或无源的电路,它都是普遍适用的。2叠加原理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某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独立源均需置零。(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线性电路的齐次性(又称比例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三、实验设
3、备与器件1.直流稳压电源 1 台2.直流数字电压表 1 块3.直流数字毫安表 1 块4.万用表 1 块5.实验电路板 1 块四、实验内容1基尔霍夫定律实验 按图2-1接线。图2-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接线图r2r1i2i16v12vu1u2i3r5r4r35105103305105101kabcdef (1)实验前,可任意假定三条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及三个闭合回路的绕行方向。图2-1中的电流i1、i2、i3的方向已设定,三个闭合回路的绕行方向可设为adefa、badcb和fbcef。(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3)将电路实验箱上的直流数字毫安表分别接入三条支
4、路中,测量支路电流,数据记入表2-1。此时应注意毫安表的极性应与电流的假定方向一致。(4)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数据记入表2-1。表2-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数据被测量i1(ma)i2(ma)i3(ma)u1(v)u2(v)ufa(v)uab(v)uad(v)ucd(v)ude(v)计算值1.935.997.926.0012.000.98-5.994.04-1.970.98测量值2.086.388.436.0511.990.93-6.244.02-2.080.97相对误差7.77%6.51%6.43%0.8%-0.08%-5.10%4.17%-0.50%-5.58
5、%-1.02%2叠加原理实验 (1)线性电阻电路按图2-2接线,此时开关k投向r5(330)侧。图2-2 叠加原理实验接线图r2r1i2i16v12vu1u2i3r4r35105105105101kabcdefr5330in4007k 图3.4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u1=12v,u2=6v。令电源u1单独作用, bc短接,用毫安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2-2。表2-2 叠加原理实验数据(线性电阻电路)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1(v)u2(v)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de(v)uf a(v)u1单独
6、作用12. 0408. 69-2. 426. 302. 420. 803. 234. 444. 44u2单独作用06.05- 1. 193. 582. 37- 3. 59-1. 181. 21- 0. 60- 0. 60u1 、u2共同作用12. 046.057. 551. 16 8.62- 1. 16- 0. 384. 443. 843. 842u2单独作用012.03- 2. 397. 184. 75- 7. 17- 2 . 372. 44- 1. 21- 1. 21令u2单独作用,此时fe短接。重复实验步骤的测量,数据记入表2-2。令u1和u2共同作用,重复上述测量,数据记入表2-2。取
7、u2=12v,重复步骤的测量,数据记入表2-2。(2)非线性电阻电路按图2-2接线,此时开关k投向二极管in4007侧。重复上述步骤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2-3。表 2-3 叠加原理实验数据(非线性电阻电路)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1(v)u2(v)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de(v)uf a(v)u1单独作用12.0308.73- 2.566.192. 570. 60 3.174. 474. 47u2单独作用06.060000- 6 000u1、u2共同作用12.036.067. 9507. 950- 1. 94 4.044. 034. 042u2单
8、独作用012.050000- 12000(3) 判断电路故障按图2-2接线,此时开关k投向r5(330)侧。任意按下某个故障设置按键,重复实验内容的测量。数据记入表2-4中,将故障原因分析及判断依据填入表2-5。表 2-4 故障电路的实验数据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1、u2共同作用u1(v)u2(v)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de(v)uf a(v)故 障 一12.086.0403.263.26-3.26-1.061.63010.34故 障 二12.056.0711.674.3516.02-4.35-1.4205.975.97故 障 三12.036.0
9、27.8107.810-2.023.983.983.98表 2-5 故障电路的原因及判断依据 原因和依据故障内容故 障 原 因判 断 依 据故障一fa之间开路i1=0 ;uf a=10.34 v故障二ad之间电阻短路uad = 0 ;i3 =16.02 ma 故障三cd之间电阻开路i2 = 0 ;uab = 0 ;ucd =2.02v五、实验预习1. 实验注意事项(1)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 u1、u2也需测量,不应取电源本身的显示值。(2)防止稳压电源两个输出端碰线短路。(3)用指针式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如果仪表指针反偏,则必须调换仪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
10、针正偏,可读得电压或电流值。若用数显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则可直接读出电压或电流值。但应注意:所读得的电压或电流值的正确正、负号应根据设定的电流参考方向来判断。(4)仪表量程的应及时更换。2. 预习思考题(1)根据图2-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2-1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答:基尔霍夫定律的计算值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如下:(1) i1 + i2 = i3 (kcl) (2) (510+510)i1 + 510 i3 = 6 (kvl) (3) (1000+330)i3 + 510 i3 = 12 (kvl) 由方程(
11、1)、(2)、(3)解得:i1 = 0.00193a= 1.93 ma i2 = 0.00599a= 5.99 ma i3 = 0.00792a= 7.92maufa =5100.00193=0.98 vuab =10000.00599 =5.99vuad =5100.00792=4.04vude =5100.00193=0.98 vucd =330 0.00599 =1.97v(2)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答:指针式万用表万用表作为电流表使用,应串接在被测
12、电路中。并注意电流的方向。即将红表笔接电流流入的一端(“”端),黑表笔接电流流出的一端(“”端)。如果不知被测电流的方向,可以在电路的一端先接好一支表笔,另一支表笔在电路的另端轻轻地碰一下,如果指针向右摆动,说明接线正确;如果指针向左摆动(低于零点,反偏),说明接线不正确,应把万用表的两支表笔位置调换。记录数据时应注意电流的参考方向。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则电流取正号 ,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则电流取负号。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可直接读出电流值。但应注意:所读得电流值的正、负号应根据设定的电流参考方向来判断。(3)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
13、的叠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答: 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因为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六、实验报告1.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图2.1中的结点a,验证kcl的正确性。答:依据表2-1中实验测量数据,选定结点a,取流出结点的电流为正。通过计算验证kcl的正确性。i1 = 2. 08 ma i2 = 6. 38 ma i3 = 8. 43ma即 结论: i3i1 i2 = 0 , 证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正确的。2.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图2.1中任一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答:依据表2-1中实验测量数据,选定闭合回路adef
14、a,取逆时针方向为回路的绕行方向电压降为正。通过计算验证kvl的正确性。 uad = 4.02 v ude = 0. 97 v ufa= 0. 93 v u1= 6. 05v 结论: , 证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正确的。同理,其它结点和闭合回路的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计算验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数据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3.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答: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1)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依据表 2-2的测量数据,选定电流i1 和电压uab 。通过计算,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是正确的。验证电流i1 :u1单独作用时: i1 (u1单独作用) = 8
15、.69mau2单独作用时:i1(u2单独作用) = - 1.19mau1、u2共同作用时:i1 (u1、u2共同作用)= 7.55ma即 结论:i1 (u1、u2共同作用)= i1 (u1单独作用)+ i1(u2单独作用)验证电压uab:u1单独作用时:uab(u1单独作用) = 2. 42 vu2单独作用时:uab(u2单独作用) = - 3.59vu1、u2共同作用时:uab(u1、u2共同作用)= -1.16v即 结论:uab(u1、u2共同作用)= uab(u1单独作用)+ uab(u2单独作用)因此线性电路的叠加性是正确的。(2)验证线性电路的齐次性依据表 2-2的测量数据,选定电流
16、i1 和电压uab 。通过计算,验证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正确的。验证电流i1 :u2单独作用时:i1(u2单独作用) = - 1.19ma2u2单独作用时:i1 (2u2单独作用)= - 2. 39ma即 结论:i1 (2u2单独作用)= 2 i1(u2单独作用)验证电压uab:u2单独作用时:uab(u2单独作用) = - 3. 59 v2u2单独作用时:uab(u2单独作用) = - 7. 17v结论:uab(2u2单独作用)= 2 uab(u2单独作用)因此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正确的。同理,其它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计算。证明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是正确的。(3)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3中的数据。通过计算,证明非线性电路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4. 实验总结及体会。附:(1)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计算同理可得: ; 由以上计算可看出:i1、i2、i3 及uab 、ucd误差较大。(2)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数据的误差原因分析产生误差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泰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反思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基础知识试题150道及答案
- 会计笔试面试题目及答案
- 美国智力测试题及答案
- 电池管理系统创新技术对新能源车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考量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技巧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能效标准评估试题及答案
- 3D打印技术与应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评价表
-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 《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课程标准
- 船舶修造业通用安全知识讲义课件
- 新生儿死亡讨论模板课件
- 曼娜小说全文的回忆
- 《精益生产培训》课件
- 快递客户服务与营销快递客户维护
- 《中国的生物灾害》课件
- 《吸烟的危害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