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归去来兮辞 导学案归去来兮辞 (并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识记相关文学常识。 2、 继续积累古音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3、 熟读成诵,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 自渎:借助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 诵读:悉心体会,领略“辞赋”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情实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以及对农村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2、 正确认识古代的归隐现象。 【重点难点】 1、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句式等。 2、 背诵全文。 【学时安排】二学时 【学习过程】 第
2、一学时 一、早读预习要求: 1、 复习回顾相关文学常识: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 (时代)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 。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惆怅( )飏( )熹微( )壶觞( )眄庭柯( )矫首( ) 出岫( )盘桓( )棹孤舟( )窈窕( )遑遑( )耘耔( ) 、借助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4、概括各段内容。 二、正课学习环节一:检查预习效果 1、找学生公布生字注音答案,订正后强化记忆。 2、找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订正。 三、正课学
3、习环节二:学习序文。 1、学生齐读序文。 2、请同学们结合课下解释,写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生生所资( ) 心惮远役( ) 耕织不足以自给( )诸侯以惠爱为德( ) 家叔以余贫苦( )求之靡途( ) 公田之利( ) 会有四方之事( ) 3、 翻译: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遂见用于小邑 (3)皆口腹自役 4、学生质疑,教师答难。 5、思考回答:序文交代辞官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6、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加深记忆和理解。 四、正课学习环节三:学生齐读第一段,结合解释翻译并完成以下内容。 1、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 既自以心为形役
4、( )舟摇摇以轻飏( ) 问征服以前路( )觉今是而昨非( ) 2、 翻译下列句子。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质疑答难。 4、 揣摩“心为形役”“已往之不谏”“迷途”“昨非”等词语的含义,说说辞官的原因和归途中的心情。 5、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加深记忆和理解。 五、作业:背诵课文前两节。 第二学时 一、课前检查:背诵文章前两段。 二、学生齐读第2、3段,结合课下解释自己翻译并完成以下内容。 1、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审容膝之易安( )策扶老以流憩( )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 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 ) 引壶觞以自酌(
5、 )农人告余以春及( ) 善万物之得时( )鸟倦飞而知还( ) 门虽设而常关( )泉涓涓而始流( ) 2、 翻译下列句子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质疑答难。 4、中间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归田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加深记忆和理解。 三、学生齐读第第4段,结合课下解释自己翻译并完成以下内容。 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3、 翻译: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 有人认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篇进行探讨。
6、 四、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五、随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
7、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缓去职,赋归去来。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迁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
8、,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书·陶潜传,有删改) 注:栗里,地方名 1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 属:写作。 b又为命子诗以贻之 贻:送给 c义熙末,征著作佐郎,
9、不就 征:征召 d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致:到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论语) b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c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 d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3在下面的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曾祖侃,晋大司马 c是社稷之臣也 d夫执舆者为谁?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博学多识,聪颖洒脱,卓尔不群,擅长写文作诗,他的五柳先生传中
10、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b陶潜,曾因亲人年迈,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不能胜任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既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突出地反映了他的性情“高趣”。 d陶潜,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酒便酌,他的宅旁栽满菊花,性格豁达,品行高洁。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2)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11、 识记相关文学常识。 2、 继续积累古音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3、 熟读成诵,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 自渎:借助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 诵读:悉心体会,领略“辞赋”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情实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以及对农村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2、 正确认识古代的归隐现象。 【重点难点】 1、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句式等。 2、 背诵全文。 【学时安排】二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早读预习要求: 1、 复习回顾相关文学常识: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 (时代
12、)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 。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惆怅( )飏( )熹微( )壶觞( )眄庭柯( )矫首( ) 出岫( )盘桓( )棹孤舟( )窈窕( )遑遑( )耘耔( ) 、借助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4、概括各段内容。 二、正课学习环节一:检查预习效果 1、找学生公布生字注音答案,订正后强化记忆。 2、找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订正。 三、正课学习环节二:学习序文。 1、学生齐读序文。 2、请同学们结合课下解释,写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生生所资( )
13、心惮远役( ) 耕织不足以自给( )诸侯以惠爱为德( ) 家叔以余贫苦( )求之靡途( ) 公田之利( ) 会有四方之事( ) 3、 翻译: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遂见用于小邑 (3)皆口腹自役 4、学生质疑,教师答难。 5、思考回答:序文交代辞官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6、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加深记忆和理解。 四、正课学习环节三:学生齐读第一段,结合解释翻译并完成以下内容。 1、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 既自以心为形役( )舟摇摇以轻飏( ) 问征服以前路( )觉今是而昨非( ) 2、 翻译下列句子。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质疑答难。 4、 揣摩“心为形役”“已往之不谏”“迷途”“昨非”等词语的含义,说说辞官的原因和归途中的心情。 5、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加深记忆和理解。 五、作业:背诵课文前两节。 第二学时 一、课前检查:背诵文章前两段。 二、学生齐读第2、3段,结合课下解释自己翻译并完成以下内容。 1、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审容膝之易安( )策扶老以流憩( )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 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 ) 引壶觞以自酌( )农人告余以春及( ) 善万物之得时( )鸟倦飞而知还( ) 门虽设而常关( )泉涓涓而始流( ) 2、 翻译下
15、列句子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质疑答难。 4、中间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归田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加深记忆和理解。 三、学生齐读第第4段,结合课下解释自己翻译并完成以下内容。 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3、 翻译: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 有人认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篇进行探讨。 四、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五、随堂
16、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
17、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缓去职,赋归去来。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迁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18、,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书·陶潜传,有删改) 注:栗里,地方名 1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 属:写作。 b又为命子诗以贻之 贻:送给 c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 征:征召 d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致:到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论语) b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c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 d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3在下面的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曾祖侃,晋大司马 c是社稷之臣也 d夫执舆者为谁?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博学多识,聪颖洒脱,卓尔不群,擅长写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沧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黄冈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铜仁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大同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南充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蚌埠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林芝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
- 许昌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 实验室仪器设备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联考卷(二)化学(含答案)
- 【初中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海南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师教学反思记录模板及范例
- 应急预案寺院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幼儿日常活动安全培训课件
- +规矩之下方有自由主题班会(课件)
- 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规范(202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