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1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2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3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4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浅谈实施新课改的探究与对策新课程改革,自实施以来,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新课程改 革要求我们老师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水平,以及创新的精神。我们很多老师都在按照新课程的要 求改变着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确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制止地遇到了一些困难, 产生了很多的问 题。本篇文章拟站在自己一线老师的角度上,结合自己五年的教改实践探究,就实施新课改

2、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 法,以求教于同仁。一、老师思想观点落后,不敢放手学生,教学方法更新难教学方法是老师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习的工作程序和教学策 略,对老师来说,各自均有一套自己适用的、自如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地学习,变师本教育为生本 教育。但在当前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很多中学小学里的多数老师 仍沿袭固有的,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 信奉的仍然是那些 不打不成材”、棍棒子下出成绩”的教义,实 行的仍然是 师说生听”的教育模式。老师在课堂上已经习惯了根 据自己的设计思维将学生格式化, 学生完

3、全听老师指挥,既不可 在自己感觉有意思的地方细细体味,也无法在没意思的地方越 过,坐马观花地走过,老师根本不敢把学生放手, 硬是拉牛上树, 这样大大钳制了学生活力与个性的张扬,压抑了学生勇于创新, 敢于创新的欲望,挫伤了学生探求新知的信心, 学生成了老师牵 着走的学习木偶”策略设想: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双向、平等的交流 与合作的氛围,过去那种以老师、书本为中心的观点早已不符合 现代教学要求了。应将师本教育变成生本教育,合作性学习,探 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这已成为教学主流。“老师讲,学生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加快新课程改革老师要力做如下几件事, 第一,要定时实行理论学习,尽快

4、转变思想,更新观点,老师必 须从神圣的讲台走下来,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处。第二,敢于放 手学生,更新教学方法,变拉牛上树为驱牛向草。二、老师培训缺氧,不具备相关的指点老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新课程的出现促使老师不得不 改变已有的教学方式,原有的知识和业务已经大大不适合新课程 教学的需要,为了尽快实现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教学方式,老师必须学习,搜阅一些相关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些书籍或资料。但是,对于绝大部分老师来说,一师多科,教学任务大,校内事务多, 仍然不能较好地完成这个重要的转变,困难重重。另外,对老师 的培训虽然是很多,每年,来自省市、地区的各种各样的培训很 多,如:老师的继续教育,班主任的培训

5、,远程教育的培训,还 有各个科目的老师培训,其目的皆在提升老师的整体素质, 为新 课程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不过,这些培训仅仅比猫画虎的示范, 只要形式没有效果,能亲自参加教学专家讲座的人几乎没有,因而导致各类的老师培训活动达不到真正的效果。再加上学校经济条件有限,无法让老师走出去亲眼看到优秀老师的示范课,更谈不上有名家的指点和引领,所以我们的老师对实施新课程信心百 倍,但底气不足,实施新课程只能望尘莫及。公开课的教学也有利于老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任何一堂公开课,我们都是能从中取得一些 经”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参 加工作不久的,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来说,更为重要。但在 有些学校中,教育主管部

6、门规定的听课节数不能按量完成,一个学期有可能一节示范课也听不到, 老师们无从取经,完全靠自己 一步一步地摸索,这无疑会走很多的弯路。并且还出现了这样一 个情况,上公开课的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师, 而是刚走上工作岗位 的年轻老师,只要一提到公开课,就是年轻的上。我想,这是违 背了公开课”的本意的。公开课是一堂展示课,只有教学水平达 到一定水平的老师,质量达到一定的高度的课才能拿来展示,让 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上公开课, 从中所取的 “经”一定不会比 那些优秀的 “老辣 ”的老师来得多吧?此外, 我认为教育部门的送 课进校、 名师讲座等活动应该多搞些, 让我们多听听有经验的老 师上课,这样才能提升我

7、们的整体素质。策略设想:注重培训老师, 创建各种形式的培训机制, 提升老师的驾驭 新教科书的水平。老师的培训要坚持 “教学研结合 ”与“教学做合 一”的原则,采用多种方式,多途径,对老师实行充电,加氧, 详细做法如下:(一 )城乡联谊,共同提升城乡学校能够邀请城市里优秀老师去作示范课, 让他们亲自 引领,模范领导,让城乡老师在战场上学习打仗,在湖水中学游 泳,使他们上课有目标,备课有新招。(二 )走出去观摩,请进来培训。城乡学校可采取走出去观摩优秀老师的优秀课,名师示范 课,专家的讲座,尔后让老师实行研讨,对照别人查不足,学习 名师找差别,然后再上一节移植课,让专家,名师来验收,听取 专家、名

8、师指点迷津。做到:观摩 上课 验收,步步探索,稳 步提升。(三)自教自研 学校自己组织老师实行听课,评课,研讨和自我专题培训, 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实行研讨与交流, 这样方法虽说是笨 拙,但经过老师自己亲临实践,体会很多,能学到很多东西。三、教学设备匮乏 ,师资力量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实 施。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有硬件的支持,俗话说 “巧媳妇难为无米 之炊 ”,没有相对应的设备,仅靠老师一张嘴,一张黑板,一支 粉笔,新课程的改革从何而来?此外,老师资源严重不具备,一 个班的所有课程,都有语文、数学两门主课的老师来教,没有专 门的任课老师, 而主课老师也无心顾及属课, 孩子们根本不曾接 触思

9、品、音乐,美术、微机等科目,他们的素质怎样得以提升? 课程改革对他们来说,路途更加遥远,也更加艰辛。虽然说现在 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不过因为高考的压力及传统思想 的束缚,让我们国家的国民普遍认为文化课的学习仍然是学生学 习的主要内容。很多学生的家长,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就严 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文化课一定要双优, 这就迫使学校注重文化 课,而轻视其他的副课,因为如果你这个学校学生的语文、数学 等文化课的成绩差, 那么家长们就不会看好这所学校, 势必会给 学校的生源带来影响,而其他副课成绩如何,家长们并不注重, 也不会影响到学校的名誉。 学校在课程的安排上, 自然会有所偏 废,这自然

10、就会影响到新课程的实施。策略设想:针对教学设备缺少的情况, 政府要增大对薄弱学校的投资力 度,尽快补充必需的教学设备和增加先进的教学仪器, 尽快增设 现代化教学硬件,使教学手段城市化。其次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 的评价制度,促动课程改革。国家急需出台与实施新课程改革想 适合的考试政策,在考试的目标上体现多元化,实行考试改革。四、学前教育家长不注重 儿童教育严重滞后,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技能启蒙的黄金时期, 但因为城乡地区经济条件差,没有水平投入大量的资金筹办高规 格的儿童园。首先,儿童园绝绝大部分均为“三一三”教学,即: 一个教室,一名老师,一块黑板,三个年龄段的儿童组成一个班, 教学

11、无目标,学习没任务。第二,儿童老师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学历不达标者多之,一人一园多之,所以学前教育有名无实。第 三,儿童老师和城市老师相比,同工不同酬,在此条件下,城乡 儿童老师教学出工不出力,没有教研,根本无业务学习实行充电, 学前教育三年,学生学的知识可怜,文化素质低下,养成教育不 谈。第四,家长忙,无力看管、辅导学生,使学生两头学习无成。 学生家庭教育贫乏,无形中又为实施新课程设下了很大障碍,为老师的教改增添了难度。策略设想:城乡儿童园要尽快强筋壮骨,政府要增大对城乡学前教育的 支持力度,增强对城乡学前教育的管理,创办高规格的儿童园, 规范城乡儿童老师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城乡学前教育的 办学质量,为中学小学课改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要详细做好如下几件事:第一,彻底改变城乡学前教育的教学设施简陋和教 学仪器紧缺的现象,使儿童教育城市化。第二,增强师资队伍建 设,尽快实现儿童老师国办化。第三,规范儿童教育,把儿童教 育列于学校管理之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尽力教学,保证学前 教育的高质量。第四,加快城乡学前教育的改革,缩小城乡与城 市学前教育的差别,尽快实现寄宿制的儿童园, 使城乡的孩子享 受城市孩子的待遇。第五,老师要增强对学生放学后的学习管理, 使他们校内,回家学习两不松。陶行知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