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最后的姿势教案 教学内容 6.最后的姿势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会用“生死攸关”造句。 2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3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教学 资源 教材开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
2、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灾难夺去了无数同胞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地震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最后的姿势是根据发生在此次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文章质朴感人,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谭千秋老师的敬意。 相关材料: 【见附件英雄父亲谭千秋的承诺】 汶川大地震英雄教师事迹摘录(详见“教参”) 学生经验: “5·12”汶川大地震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知之甚详的一件大事,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也一样,他们不仅观看了关于地震的电视新闻报道,也亲自
3、参加了为灾区人民奉献一片爱心的活动。对于谭千秋的英雄事迹也是非常了解的。有了这些铺垫,孩子们学起课文来会更投入。 预习 设计 1.通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完成习字册的字、词部分。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3.搜集汶川大地震的资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课文(7分钟) 收看5.12地震视频,直观感受大地震的情景。 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走近主人公(5分钟) 介绍主人公谭千秋。 第三板块:预习展示(7分钟) 1.朗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 预设: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挺身而出,救出被
4、大火困住的孩子。 第四板块:整体感知(16分钟) 【学程单1】 1.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_”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给课文分段。 时间:5分钟 答案预设: 2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3.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4分段 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 第五板块:明确任
5、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 2播放5.12地震视频 3那些日子,我们有流不尽的泪水,因为痛苦,因为悲伤,因为感动;这些日子,我们有讲不完的故事,发生在瓦砾之间,发生在救援途中,发生在灾区的千里之外。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四川省灾区教育系统广大教师舍生忘死抢救学生,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们牢牢地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危难时刻体现了高尚的师德和情操,用生命诠释了人性的光辉。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后的姿势,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师爱的赞歌,用鲜血铸造了高尚的师魂。(出示课题,
6、齐读) 第二板块:走近主人公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就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 2简介谭千秋 先请学生说教师再补充。 过渡:在地震中谭老师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学生呢? 第三板块:预习导学 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 (1)废墟坍塌 塌陷尘埃 (2)震撼诠释 生死攸关 (3)洗漱凹凸 感触地动山摇 绘声绘色 (4)妙语连珠大公无私 师德灵魂爱与责任 2使用“生死攸关”造句 第四板块:整体感知 1任务驱动 2.导学 (1)指名读课文。 (2)谭老师的最后姿势是什么样子?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学习给课文分段。 第五板块:课堂作业 第四板块
7、 品读姿势,丰富英雄形象 a、护生的姿势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1)体味用词的准确性。 (2)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没有谭老师的拉、撑、护,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恶果? (3)再现地震情形,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就是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情况下,谭老师立即将引读护生的姿势。 过渡: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只是一瞬间的震荡,谭老师永远告别了和风阳光雨露,他那最后的一撑
8、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而自己却永远地倒下了当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他的时候,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 b、牺牲的姿势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1)这一句中你最感动的词语有哪些?说说令你感动的理由?(抓住“死死”等词语,感受人们对谭老师的敬意。) (2)补充材料:谭老师是一位十分注重教书育人的老师,5月12日那天下午2点多,他一如既往地在教室为学生们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他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在学生眼里,谭
9、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从教26年来,谭老师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他非常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师生齐读: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3)同学们,这最后的姿势是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是( )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是( ) 的姿势。(英勇的姿势 顽强的姿势 爱的姿势 师德崇高的姿势) 作业 设计 完成习字册句子部分。 补充习题一、二部分。练习与测试一、二、五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
10、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6.最后的姿势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课后3)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 资源 教材开发: 2008年5月12日
11、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灾难夺去了无数同胞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地震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最后的姿势是根据发生在此次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文章质朴感人,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谭千秋老师的敬意。 相关材料: 汶川大地震英雄教师事迹摘录(详见“教参”) 学生经验: “5·12”汶川大地震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知之甚详的一件大事,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也一样,他们不仅观看了关于地震的电视新闻报道,也亲自参加了为灾区
12、人民奉献一片爱心的活动。对于谭千秋的英雄事迹也是非常了解的。有了这些铺垫,孩子们学起课文来会更投入。 预习 设计 搜集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回忆课文(3分钟) 1. 回忆写人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找找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板块:精读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4分钟) 【学程单1】 默读课文第一段,结合关键语句,思考谭老师有着怎样的崇高品格。 时间:2分钟 预设:从“平时”“早早”等词语,可以看出谭老师关爱自己的家人,对工作十分尽责。 第三板块:精读第二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12分钟) 【学程单2】 1.用“”画出语言,用“
13、”画出动作。 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时间:5分钟 1. 交流描写谭老师语言、动作的句子,说说体会。 (1)语言描写: 这是他的言传,为危难之时的坚定的抉择埋下伏笔。他这样做,不是偶然的,与他的人生追求,平时对学生的殷切希望息息相关。希望学生做的,自己在生死存亡的一刹那坚守了自己的立场。 体会到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际临危不惧,心里想到的首先是学生的生命安全。 (2)动作描写: 他那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那一刻,他用行动证明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拉”“撑在”“护住”传达的是谭老师关
14、爱学生生命安全胜于自己的牺牲精神。 2学生读好描写谭老师语言、动作的句子。 3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连用3个感叹号更说明地震来势之快,情况非常紧急。 (3)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第四板块:精读第三段(7分钟) 1默读课文,思考。 (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 2(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有说服力) 学习三个侧面描写。 3.救援人员:谭老师的惨死和学生的安然无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表现了谭老师的心里只有学生,危险时刻不顾自己的安危。
15、 学生:“飞”“扑”写出了在谭老师的心里孩子是第一位的。 老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选择了放弃,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亡留给了自己。 4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感悟谭老师舍己救人、恪尽职守的高尚品质。 第五板块:精读第四段。(8分钟) 1. 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 2.讨论课后练习3。 他用这个姿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用这个姿势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的这个姿势也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让人难以忘怀。 3.理解句子“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齐读。 (2)是说谭千秋老师的爱会亘古不变地传下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谭老师,我
16、想对您说 第六板块:在诗歌诵读中升华情感。(5分钟)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我该想到 刘 肖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 老谭老谭!你说句话啊 昨天晚上就听说 有个老师救了四个学生 我哪想到就是你呀 让我给你擦擦手吧 那上面有血 血迹已经开始发黑了 昨晚被运到操场时,你的手还是软软的 才过了一夜,咋就变得这么硬啊 前天我们牵着手在这个操场散步时 你的手还是热热的 怎么现在就成了冰凉的呢 也许,我该想到那个救学生的老师 就是你,老谭 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 我怎能不明白你对学生的感情 又怎能不理解你作为教师的选择 那一刻 如果我也在 我会和你并肩守护讲桌的,一定 可是此刻,摸着你又硬又冰的手 我的心还
17、是疼啊 你感到了吗?我心心相印的爱人 第七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课文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写人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3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找找他是个怎样的老师? 第二板块:精读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第三板块:精读第二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交流描写谭老师语言、动作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语言描写: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2)动
18、作描写: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2指导读好描写谭老师语言、动作的句子。 3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 (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 (4)地动山摇。楼房塌陷了 (5)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 第四板块:精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 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 3从救援人员、学生、老师的话语中,你分别体会到了什么? 4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感悟谭老师舍己救人、恪尽职守的高尚品质。 第五板块
19、:精读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 2课后练习3。 3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齐读。 (2)“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体味最后一节的作用。 4.此时此刻,你想对谭老师说什么? 第六板块:拓展延伸 1.诵读诗句,进一步感悟。 2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 /英雄的姿势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 1.诵读诗句,进一步感悟。 2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英雄的姿势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 3总结全文: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技能培训内容课件
- 新解读《DL-T 698.41-2010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1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 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蒙医医院招聘3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应急专家培训课件
- 2025重庆市渝中区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3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癌症预警信号与自我检查
- 艾灸在秋季腹泻恢复期调理中适用范围
- 管水库合同(标准版)
- 计量水费合同(标准版)
- T-FSF 003-2024 杂交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 T-CIRA 41-2022 同位素生产回旋加速器液态靶验收规范
- 伊斯兰教完整版本
- 计量经济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安徽农业大学
- 《西方的文官制度》教学设计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 Module 1 【刷中考】(广东专用)(含答案)
- 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考试题库(786题)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40题)
- 2018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 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与演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