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探究教学,强化生命教育_第1页
开展探究教学,强化生命教育_第2页
开展探究教学,强化生命教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展探究教学.强化生命教育周俊(常熟市孝友中学 江苏常熟215500)摘要:第八次棊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改舞台。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围绕 三个方血:血向全体学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更加突出了人与生物圈, 突出了牛命的意义与价值。本人试图通过改革实验,解放学牛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 空间和时间,启疑生惑、计白当黑、层层设问,促使学生人胆创新、敢于探究,逐步提高学 牛的牛物科学素养。在探究中润物无声地进行牛命教育,培养学牛的社会责任感。关键词:探究教学、科学素养、生命教育以学生为木,尊重学生_一那些充满好奇的、生机蓬勃的、不断成长的生命 体,放飞他们的心灵,才会使生物

2、教学充满灵性。一、改革实验教学,促使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探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过“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z能想;解放 儿童的双手,使z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z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z能 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z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z能学 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在生物实验教学屮怎样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 嘴巴、空间和时间,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在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屮, 如何实现新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 更是每一位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1 启疑生惑,培养问题意识,激发

3、探究之愿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中应巧设悬念,启 疑生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忍不住想去探个究竟?比如,水分和无机盐在导管屮的运输方向问题。通过自习书本知识,不用说,学生对于“水分和无机盐在导管中是由下向上运输的”这个论点深信不疑。然而, 此时,我却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我把带叶的茎倒过來插入红色的液体屮,会怎 样呢? ”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起来,有的说:“不能运输了。”有的说:“也许也可 以运输,可是这样的话,与书上的说法不是矛盾了吗?不是变得运输方向不确定 了吗? ”此时,我依旧稳坐钓鱼台,不急着透漏风声,而是让学生门己动手试验, 看看现彖如何,再作决定。当同

4、学们通过实验发现倒放的茎也变红,说明倒着的导管也可以运输时,我 还是不揭开谜底,只是用类比的方法,将“导管”比作“自来水管”,简单地介 绍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自来水管本身是无所谓方向的,但一旦与水龙头相连, 并拧开它,水流就有方向了。然后接着让学生想一想:正放的茎与倒放的茎都变 红,说明一段茎屮的导管无所谓运输方向,但一棵完整的植物体通过导管运输水 分和无机盐时为什么能保持由下向上这个方向呢? ”是啊?是什么力量让它保持 由卜向上运输的呢?学生心中又一次产生了疑问。当然在学生的探讨中谜底会很 快被揭开:原来是“蒸腾作用”就是这样,我不断地“无中生有”,让学生不断地产生疑问,激发学生不断 地探

5、求。而学生也在这种不断的探求屮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逐步学 会学习。2计白当黑,激发创造潜能,撞出智慧之火花。国画屮有句比较经典的描述“留白”这种艺术形式的话,就是“计白当黑”, 意指留白和着墨一样都是国画整体的组成部分,两者互相依赖,相得益彰。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不断进化的。对生命的研究也是逐渐发展并丰富起 来的。那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适当“留口”,让学生在此“流连忘返”甚或“奇 思妙想”,岂不更能发挥学生创造之潜能,撞击出智慧之火花?比如,在学习了种子结构的知识后,按照书上的教学耍求“探究影响种 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同学们对“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也产生了兴趣, 也想通过实验

6、探个究竟。于是对后者设计了好儿组对照实验:只有子叶的种子 与完整种了;活种了与煮熟的种了;去掉了叶的种了与完整种了。(这几组 对照实验是教材上从没出现过的,可以说是学生的一人创新。)对于前两者一般 没有什么疑问,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假设、推理基本一致。对于第三组对照实验, 学生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与自己原來的假设有所不同。原來假设去掉子叶 的种子不能萌发,但实验屮同学们欣喜地发现,种子尽管去掉了子叶,没有了由 子叶提供的许多营养,但胚根、胚轴、胚芽还是逐渐长岀來了,而冃冒出的芽变 绿了。一个月时也有3. 5厘米长了。当然完整种子朋发成的幼苗长得更高大。于 是学生开始突发奇想:“如果我们能为这样

7、的种子提供人工营养,不就能让它长 得与完整种子萌发岀来的幼苗一样吗? ”“人工营养怎么配制呢?日前的生物技 术水平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而此时的我只是微笑着“阻拦”她们:“如果把去 掉子叶的种子埋在土壤里,种子能萌发吗? ”可有的同学不服气地说:“播种时, 把种子撒在土壤表面也可以啊,阳光照射着,只要胚芽变绿,有了叶绿体,不就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自给自足了? ”说得头头是道,一付得意洋洋的样子。 于是学生通过网络发现了 “人工种子”,也发现了 h前生产与推广“人工种子” 还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不妨把这些问题留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让他们 继续畅想吧,相信一定会有更新更好的发现3层层设问,培

8、养探究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 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并把探究定义为:“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 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白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 动。”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屮要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探究的技能、方法,养成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例如,一位学生从报刊上读到了一则消息:河南新乡市-位个体户发起了回 收废电池的活动,共回收了废屯池20吨,然而麻烦也随之而來,她急切地问道:“这么多废电池到底咋办? ”他乂联想到电视新闻屮也有类似的报道,从而激发 了他想进一步了解“废电池的危害程度究竟有多

9、人,出路究竟在哪儿”的愿望。 于是一个有关“废电池的危害、回收和处理”的科学研究活动开始了。成立合作 探究小组。进行调查研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等。如在设计与讨论实验方案的过 程中,我按照探究学习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废电池的危害? 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废电池?如何知道所采用的处理废电池的方法有无效 果?围绕以上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应选用哪些仪器与材料?如何 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应采用哪些实验方法与步骤?选用什么标准来测定与统 计?统计表如何设计?等等。并根据调查资料与实验方案进行推测:假如废屯池 确实有害,那么实验结果会怎样?假如处理方法有效,那么实验结呆会怎样?这 些连

10、环套似的追问,引导着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提练着学生的实验设计 思路,从而使学生在具体的实验屮进行更明确更有意义的研究。同时,在这样的探究活动屮,学生将更深刻地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意 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二、润物无声,强化生命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人是万物之灵”。在生物教学屮关注生命,关注 社会,关注学生健康地生活,重视生命教育是当然的职责。新课程冃标为何突岀 “人与生物圈”,就在于此。因此,我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强化了 “生命的教育”。比如“种子的萌发”一课的教学,我将总课题定位于“培育生命,爱护生命 让种了萌发起来”,希望学生在“分组实验撰写小论文一一

11、论文答 辩”的过程中,始终牢记这一点:生命是可贵的并应当珍惜的。探究种子萌发的 条件,其根本目的还在于:为种了创造好的条件,让种了萌发出来。同学们冋忆 起“当我种下种子的时候”,无不说起“种子是小小的生命,是他(她)的 希望。”诸如“我渴望蚕豆种子能够健健康康地成长,我愿它们能彖我一样快快 乐乐” “回忆过去的那一个星期,我就象是一个大哥哥,每天都用心地照顾 着那些绿豆宝宝:我帮它们量水温,我帮它们换水。我无时无刻不想着,快长, 快长”“幼小的生命,需要人们精心地培养。当我种卜这来之不易的种子时, 我内心感慨万分,想象着这幼小的生命,在我们的培育下慢慢地长大可爱的 小生命,我是多么希望你能茁壮

12、成长。种了,请快长大吧。”看到同学们为生命 而歌,为种子萌发增添新绿而眼睛发亮,展开笑脸时,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喜悦。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这个活动过程小,一颗压抑的心灵得以舒展。一位平时 学习很不出色的学生在这次的论文答辩中一下子成了同学们心中的英雄,而她木 人也因此逐渐恢复了自信心,课堂上从沉默寡言到积极思维敢于举手发言,同时 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位学生的转变应该是在生物教学中最有意义的、最 有价值的。有人说:教育必须关注知识的“安置”方式:它使学生越來越热爱学习还是 越来越厌倦学习?是越来越提高ri我学习能力,还是越来越依赖老师、懒于思 考?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还是变得自卑、消极?是变得越來 越热爱生活,不断增长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还是变得越来越悲观、萎缩、感情 冷漠?我希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如“废电池的危害、回 收和处理”、“残留农药的危害”、“水污染的研究”、“酸雨及其危害的研究”、“酒 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甲状腺激索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固体氧珠密封式 养角”等探究活动,“测测家长的胸i韦i差”、“调查家长的血型”、“为家长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