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_第1页
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_第2页
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_第3页
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_第4页
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医学论文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关键词】引流术我科2000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876岁,平均57.3 岁。61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大多数高于正常值,收缩压200 mmhg以 上 5 例,160 200 mmhg 17 例,130160 mmhg 43 例,130 mmhg 以 f 3 例。病情1i级5例,ii级18例,di级26例,iv级16例,v级3例。全部经ct检查 确诊,出血量与部位:按多田公式t二tt/6x2 (长

2、轴)xs (短轴)x层数计算, 血肿量30120 ml,其中3060 ml 21例,6080 ml 34例,80120 ml 13例。 均为幕上血肿,破入脑室27例。1.2手术吋间和方法 超早期(发病7 h内)手术21例,早期(发病13 天)手术47例。手术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在ct引导下选择穿刺 点,穿刺点注意避开外侧裂及重要功能区,且距血肿中心最近,手术均在床头或 处置室局麻下进行,选择适当长的针钻一体化钻头,安装于枪式电钻后,在已选 择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快速钻入硬膜下后将钻头与电钻分离,先三通针体侧引流 管口连接并夹闭引流管,切断钻盖与三通针体连接封条拔出钻头,换钝头针芯

3、, 引流针缓慢送入血肿中心'成功后拔出针芯'即有暗红色血液及部分血碎块流出' 用20 ml注射器缓慢捕吸'捕吸时切忌用力捕吸或试图捕尽所有血肿'防止引起 再出血或继发出血,首次抽吸量为血肿量的30%50%,然后用生理盐水35 ml 稀释的尿激酶1万u注入血肿腔并夹闭引流管,46 h后开放持续引流,每天2 3次。根据弓i流情况及复查ct情况术后35天后拔弓i流管,术后病情恶化、复查 ct血肿增多、引流不畅吋,立即改为开颅血肿清除术,本组改开颅血肿清除术5 例。2结果术后死亡11例,死亡率1618%,存活57例,其中根据生活能力adl评分如 下:超早期手术中

4、,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 1) 6例,占超早期的28.57% ;部分 恢复日常生活可独立家庭生活(adl 2) 7例,占超早期的33.33% ;家庭生活需要 人帮助及拐杖行走(adl3)4例,占超早期的19.05%;卧床不起但意识清楚(adl 4) 2例,占超早期的9.52% 植物生存0例,死亡2例(占超早期的9.52%) th 后手术中,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 1) 9例,占早期的19.15%,部分恢复日常生 活可独立家庭生活(adl 2) 14例,占早期的29.79%,家庭生活需要人帮助及拐 杖行走(adl 3) 10例,占早期的21.28%,卧床不起但意识清楚(adl 4) 3例,

5、占早期的6.38%,植物生存2例,占早期的4.26% ;死亡9例,占早期的19.15%。3讨论3.1开颅清除血肿术与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 病死率一般为50%60% 2,而传统的外科治疗方式开颅清除血肿术存在需全身 麻醉、手术时间长、失血多、创伤大、水肿反应重等缺点。脑出血早期破裂的血 管主要被血肿压迫止血,当开颅清除后使脑内压突然降低,压迫止血作用消失, 易使原发出血灶再出血,开颅手术需要分开脑组织,暴露血肿等于二次损伤,并 加重了局部硬化小动脉的牵拉和扭曲,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危险性3。 为此人们都在探寻微创、有效、简便的治疗途径。自1978年backlund等4

6、提 出立体定向清除高血压脑出血以来,国内外开展了各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 硏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5。yl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实现了针钻一体化,却融穿刺、抽吸、射流、冲 洗、粉碎、液化、引流血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应用yli型血肿粉碎针穿刺抽吸 引流术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无须全麻, 能在床头或处置室手术,能扩大手术适应证,尤其适用于那些年老体弱、心肺功 能差、不能耐受全麻开颅术的患者。(2)采用硬通道技术,易掌握穿刺点及穿刺 方向,固定牢固,能防止对脑组织再次损伤。(3)应用血肿粉碎器正压冲洗血肿, 并配合生

7、物酶技术溶解固态血肿,使之成为悬液而易于排山。微创穿刺术治疗高 血压脑出血不仅简单易行,安全有效,而且具有创伤轻、恢复快、费用低、疗程 短等诸多优点,尤其有利于高龄、危重患者的救治。但微创穿刺捕吸引流术有清 除血肿不彻底、不能止血、不能去骨瓣充分减压等缺点,不能完全代替开颅清除 血肿术。3.2适应证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在局麻下可在病房床头或处置室进行,对 患者全身干扰很小,患者能较好地耐受手术,故无绝对手术禁忌证。但对于有出 血性疾病,出血散在、量小的病例不宜采用本法;对于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伴严重并发症者亦应慎用。本法主要应用于u、皿、iv级者,血肿量3060ml 患者。3.3手术吋机

8、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030 min即 可形成血肿,出血逐渐停止;出血后67 h,血肿周围开始出现血清渗出及脑水 肿,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继发性改变不断加重,甚至发生恶性循环。因此,血 肿造成的不可逆性脑实质损害多在出血后6 h左右1。近年来手术时机的选择 多数学者趋向于超早期(山血后7 h内)。kaneko ( 1977 1981)等报道的两组(38例、100例)超早期(7h内)手术结果,最有说服力,不论从死亡率(7% 7.8%)及预后恢复方面(63%生活自理 26%部分自理)均大大优于以往报道。由 此可见对于适宜手术的病例'应该于超早期手术。超早期手术是要抢在血肿

9、周 开始出现脑水肿、脑组织坏死之前手术清除血肿减压以阻断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改变所致恶性循环,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超早期手术并不会增加死亡率。本组 病例对比结果也表明超早期手术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7 h后手术组。3.4并发症穿刺引流治疗的并发症以再出血最为严重,但并非全部由于针 具损伤所致,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过度抽吸,清除速率过快,血肿腔内压力梯度下 降过大;或是血栓被吸除脫落;或是血压波动较大;或是本来出血就未停止。为 避免再出血,笔者采用定量抽吸血肿的办法,即首次一般抽吸血肿量的30%50%。 对有以下情况者及吋改为开颅清除血肿术:意识水平恶化,抽吸引流不通畅,ct 复查提示血肿量增多。本组改开颅血肿清除术5例。参考文献1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0,5272阎洪法,龚惠云,左鸿,等高血压脑山血的内科治疗效果对比硏究.脑与 神经疾病杂志,1996 > 4:153.3张文德,吴勤奋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硏究杂志,2003,2 (2) :1631644 backlund ed,holst vh.controlled subtotalcvacunation ofintracerebralhematomas by stereo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