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黄灵仙胶囊的药理功用_第1页
探析大黄灵仙胶囊的药理功用_第2页
探析大黄灵仙胶囊的药理功用_第3页
探析大黄灵仙胶囊的药理功用_第4页
探析大黄灵仙胶囊的药理功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析大黄灵仙胶囊的药理功用【摘要】n的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慢性肝损伤家兔胆结石形成的干预作用 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慢性肝损伤组、肝硬 化组、人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大黄灵仙胶囊小剂量组。采用皮下注射cc14 方法进行慢性肝损伤造模,各组同时进行不同处理。最后观察各组胆囊成 石率,肝脏功能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超微结构改变,胆汁成分改 变。结果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胆石形成阳性检出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 增加(p<0. 05 或 pv0.01)。大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大黄灵仙胶囊小剂量组胆石阳性检出率较肝硬化 组有显著降低(p<0.01或pv0.05)。各模型组

2、中肝脏超微结构均发生不 同程度异常改变,大黄灵仙胶囊大、小剂量治疗组肝脏病理改变、肝细胞 超微结构改变较模型组比较均有改善,大剂量组尤为明显。大黄灵仙胶囊 大、小剂量组血清ast, alt, y-gt,非结合胆红素均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 05或p&lt;001);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钙离子大黄灵仙胶囊 大、小剂量组较肝硬化组明显降低(p&lt;001),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明 显降低(p&lt;0.01)。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对慢性肝损伤后胆结石形成具有 明显的预防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cc14所致肝脏损伤的作用有关, 同时与大黄灵仙胶囊在多层次、多途径调节

3、参与结石形成各因素关系密 切。【关键词】慢性肝损伤;肝硬化;大黄灵仙胶囊;胆结石;肝脏超微结构 本实验利用cc14皮下注射诱发家兔慢性肝损伤,在此基础上观察胆囊结 石形成率,并用大黄灵仙胶囊组方煎剂进行灌胃,通过观察结石形成率, 肝脏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改变,测定实验动物肝功能及胆汁成分并进行 胆汁培养,以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家兔慢性肝损伤胆结石模型的干预治疗 作用。一、材料与仪器11材料、仪器健康家兔,体质量2. 53. okg,雌雄不拘,普通级,广西 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60820c各生化试剂盒分别购于 上海巾能德赛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和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奥地利 bio

4、cell2010酶标仪、日立h-500透射电镜、bx-50-32001奥林巴斯光学 显微镜、hpias-1000p病理图文分析系统等分别由广西医科大学中心实验 室、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病理实验室提供。1. 2笏品造模用笏:cc14分析纯(将cc14与花生油以1 : 2. 5比例混合, 37°c加热使充分溶解,制成40%cc14溶液,)、胆固醇分析纯,均为上海 国药集团产品。受试用药:大黄灵仙胶囊(生大黄150g,威灵仙300g,芒 硝100g,金钱草300g,枳壳120g,鸡内金100g,泽兰150g,柴胡120g, 郁金120g,磁石120g,黄罠300g,甘草50g),以上共计19

5、30g生药,由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屈医院制剂室提取965ml浓缩夯液,并无菌密封瓶装(生药量为2g/ml)o二、方法2. 1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健康家兔46只,体质量2. 53. okg,雌雄不拘, 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10只、慢性肝损伤组8 只、肝硬化组8只、大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10只(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 量的3倍)、大黄灵仙胶囊小剂量组10只(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量)。正 常对照组普食喂养,每日灌服生理盐水4ml/kg;慢性肝损伤组采用“慢性 肝损伤兔动物模型”的建立,普食喂养10周后,每日灌服生理盐水4ml/kg; 肝硬化模型组造模方法:家兔称重后以2ml/kg体质量,

6、将40%cc14溶液 颈后皮下注射,每4天1次,以形成皮下丘状突起为宜。造模后第10周 开始每h灌服生理盐水8ml/kg;大黄灵仙胶囊大、小剂量组笫10周起每 口灌服胆通胶囊提取液8ml/kg, 4ml/kg0普食喂养。2. 2检测指标及方法2.2.1胆囊结石成石观察结石判定标准为正常胆囊胆汁内无有形成分。肉 眼观察胆汁内有无棕黑色成型颗粒或泥沙样沉淀;镜下观察有无结石微粒 或结晶。2.2.2生化指标检测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丫-谷氨酰转肽酶(y -gt)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直 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固醇、总胆汁酸、胆汁总胆汁酸、总胆

7、 固醇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钙离子含量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法检测;磷 脂含量酶显色法检测。2. 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4.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土 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 05 认为冇统计学意义。三、结果3. 1家兔胆囊结石发生情况。3.2家兔肝脏病理改变光镜下观察,慢性肝损伤组(见图1, 2):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水肿,局部气球样变,胆管增生,少许淋巴细胞浸润,汇 管纤维间隔稍增宽。肝硕化组(见图34):见假小叶形成,小叶内中央 静脉缺如,细胞排列紊乱,多数细胞水肿,局部气球样变,小胆管增生、 伴冇淋巴细胞浸润。大黄灵仙

8、大剂量组(见图56):细胞排列规则,少 数肝细胞水肿,小叶结构清晰,汇管区结构正常,无炎性细胞浸润,未见 小胆管增生。大黄灵仙小剂量组(见图78):肝细胞排列规则,中度水 肿,局部气球样变,汇管区纤维增宽,胆管增生,少量淋巴细胞浸润。3.3家兔电镜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电镜观察:大黄灵仙小剂量治疗组图 (见图912):正常结构可见,大量滑面内质网、大量胶原纤维。线粒体 固缩,悄可见。大黄灵仙大剂量治疗组(见图1316):正常结构可见,糖 原多,滑面内质网多,粗面内质网少,大量胶原纤维。核模较完整,线粒 体多正常o3.4家兔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y -谷氨

9、酰转肽酶(r-gt)含量分析。3.5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含 量分析结果见表3。表3血清tbil, ldbi, libil含量比较(略)36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磷脂(pl)含量分析结果 见表4。表4血清tc、tba、pl含量比较(略)3.7家兔胆汁总胆固醇(tc)、磷脂(pl)、钙离子(ca2+)含量分析结果见 表5。表5胆汁tc、pl、ca2+含量比较(略)3. 8家兔胆汁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 含量分析结果见表6。表6胆汁tba、tbil. ibil含量比较(略)四、讨论

10、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既往研究表明,胆结石的形成是多 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慢性肝损伤与胆石症发生之间的关系有 重要意义。胆结石伴有肝脏的组织学改变,尤其是胆管结石。可能的主要 机制是胆道内压力升高,通过胆道炎症、胆道梗阻等原因,使胆囊内压力 升高,继发胆道压力升高,从而造成肝内胆汁淤滞,导致肝细胞损害。有 学者认为胆囊结石病伴随的肝脏损害,很可能是胆囊结石的成因,它可能 先于胆囊结石而存在,而胆囊结石病的反复发作可能反过来加重原发性肝 损害,chignardn进一步提出肝细胞合成分泌胆汁机制受损冇可能是胆囊 结石患者所存在的一系列肝胆道病理状态的启动扳机。而肝脏的损害首

11、先 就表现在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的改变上,滑面内质网的减少和代偿性增生表 明催化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7q軽化酶数量和活力有可能受到影响,以 致于胆汁酸合成减少,从而造成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增高,增加了 成石的机率。本次实验发现各模型组家兔的肝脏超微结构均伴冇不同程度 的改变,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膜破裂,质浆中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水肿、变性,线粒体坏死,双层模结构消失,部分甚至有空泡样变,滑面 内质网减少,粗面内质网部分断裂,颗粒减少,溶酶体增加,肝细胞边界 模糊不清,细胞质电子密度减少等各种相应结构改变。肝硬化组表现尤其 明显,ast较慢性肝损伤组冇著性差异(p<0.01); y-g

12、t较慢性肝损伤 组有明显差异(p<0. 05)o本实验结果显示,肝硬化家兔胆囊结石发生率为83.3%,慢性肝损伤组胆 囊结石发生率为63%,而正常对照组为0。前两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 显著差异(p<0. 05, p<0.01)o肝硬化组与慢性肝损组比较,胆囊结石 阳性检出率没有明显差界,但肝硕化组胆囊胆汁可见有形成分较慢性肝损 组明显居多,且后者胆汁中以胆泥为主。日前已有实验证明胆泥形成是胆 石形成的必经阶段,肝硬化的病程越长,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性越大,本 次实验结果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本实验光镜、电镜观察发现:慢性肝损伤组与肝硬化组动物中形成的结石 为棕绿色和黄褐色,

13、胆石中存在较多的是胆色索颗粒而仅有少量胆固醇结 晶,不同于高胆固醇膳食组,这一结论提示:在慢性肝损伤状态下胆石的 成因机制屮,胆色素类结石是其形成机制之一。实验中发现慢性肝损伤组家兔胆囊几乎均为针尖样胆沙,而随着造模时间 的延长,肝硬化组家兔胆囊中出现lnrni左右大小的结石,光镜观察不同于 高胆固醇膳食组的胆固醇结晶。结合对其胆汁成分的分析,我们发现胆固 醇组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慢性肝损伤组 与肝损伤胆固醇组与正常组没冇明显差异,而肝硬化组胆固醇含量低于正 常组。肝硕化组胆汁胆红素高于其他各组(pv0.05)。此结果提示:饮食 中的胆固醇过量,可导致

14、胆汁中形成胆固醇过饱和,随后胆固醇结晶,结 晶析出逐渐形成结石。中医学认为肝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调节胆汁的排泄。肝失疏泄主要表现为气机不 畅、气机郁结之病理变化,也称“肝气郁结”。情志不畅,饮食不洁、虫 积或痰浊瘀血内结于肝胆等原因均可引起肝胆疏泄失常,导致肝胆气郁, 郁久化热,湿浊内生,湿热内盛,蕴结肝胆,湿热熏蒸,煎熬胆汁而导致 胆石。此病机正同西医认为的“肝脏功能障碍,特别是肝细胞功能障碍而 致病理性胆汁分泌和排胆功能障碍是胆结石形成的基础”之理论相一致。 同时中医认为胆汁排泄不畅,亦会影响肝之疏泄,即所谓的“胆病及肝”, 这与西医

15、的“肝细胞功能损害与胆结石可能是互为因果”理论相一致。 人黄灵仙胶囊为治疗胆石病的有效中药制剂,方中大黄、芒硝攻下导滞、 利胆排石;金钱草、郁金、柴胡、枳壳、泽兰相伍,既有清热利湿z功, 又有理气祛痰之效;鸡内金、金钱草、威灵仙为排石佳品;威灵仙、磁石 为经验用药;黄茂、甘草意在益气补虚,保护胃气。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 胆,攻下排石的功效。其预防色素性结石的作用与其在保护肝细胞和胆囊 组织,维持胆汁有形成分代谢的正常化以及抑菌抗菌等多重作用有关。 http:/www. gwyoo胆汁中胆汁酸含量降低,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升高,可能是其形成结石的主 要原因。本次实验发现,大黄灵仙胶囊对肝损伤家兔胆汁中

16、的胆汁酸、钙 离子和胆固醇水平冇影响,可以明显增加肝损伤家兔胆汁屮胆汁酸的含 量,降低钙离子的含量且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增加胆汁酸的作用为优;中 药大黄灵仙胶囊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家兔的肝脏的损伤有一定的预 防作用和对在肝损伤基础上诱发的胆囊结石有明显的干预作用。慢性肝损伤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损伤。肝炎病毒性肝损伤、酒精性肝 损伤、药物性肝损伤、代谢性肝损伤、胆道疾病引起继发性肝损伤以及环 境污染食品引起的肝损伤等都属于慢性肝损伤的范畴。但日前由胆道疾病 引起的肝损伤却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慢性肝损伤与胆结石的关系尚未有 人明确提出。因此,研究慢性肝损伤与胆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从肝细胞 损伤的

17、角度治疗胆石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木次实验仅对慢性肝损伤与胆结石的相关性、肝损伤家兔基础上诱导建立 胆石症模型的可行性及中药大黄灵仙胶囊的干预作用做了初步的探讨和 分析,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的深入,家族分析及家系研究的进展,人们 对胆石成因的研究逐渐推向基因领域。日前对胆石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对影响胆石形成各因素的基因调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以基因 (或蛋白)表达为指标,以基因调控改变和功能修饰为研究方向,进行防 止胆石病有效中药复方多组分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的研究,可望対临床 冇效屮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参考文献】1 唐乾利,刘祖军,伍松合,等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

18、症术后残石率 及复发率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2, 34(6):17.2 金博,程留芳,孙涛,等兔四氯化碳实验性肝硬化模型的建立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05, 18(3) : 129.3 俞渊,唐乾利,赫军,等.慢性肝损伤家兔胆石症模型制作及成石因 素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106.4erpecumkj, henegouwengp fastinggallbladdervolume, postprandialemp lyingandcholecystokininreleaseingalistonepatientsandnormalsubje cts j .jhepatol, 1992, 14(1):194.5galsbrenner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