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析股权转让规则设计的缺陷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的实施是我国公司法律改革中的一件大事,这一新颁布 的法律涉及了多项法律规则的人规模修改,使得我国的公司法律制度更趋合理与完善,对于 规范公司运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然而,在新公司法实施后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其小 的不完善z处也已逐渐显露,企业家、法律工作者和立法者都在积极体会和应对着公司运行 中不断产牛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也在加紧编写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弥补立法中的些缺憾。 在此,笔者将通过工作实践所获得的对于现行公司股权转让规则的一些想法捉出來,以为促 进公司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尽一份力。现行的新公司法在规定了冇限公司股权转让规则的同时,充分赋
2、予了公司股东自 己设计股权转让规则的自由,该白由体现在股东可以通过章程约定股权转让规则。虽如 此,仍有很多有限责任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的股东,対公司法的内容,甚至章程的重 要性不甚了解,因此,在实践中,多数公司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对于这一规则,仍只是照抄 公司法条文,或者完全使用公司登记部门的标准文木。当然,也有公司股东虽通过律师 或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制定了符合法律及股东真实意思的公司章程,却被公司登记部门拒z 门外,原因是登记备案人员在审查公司章程吋认为内容过r复杂,而工作人员口身的法律知 识乂不足以判断该章程内容是否合法,因此,简而化之的做法就是将此类公司章程“判定” 为“不合格,拒绝登记备
3、案当然,公司登记部门是否有此拒绝的权力乂是另外一个话题 ,但是现实确实如此。那么,既然现实如此,作为公司股权转让规则主要依据的公司法,就更冇义务将 规则设计得严密而可操作,尤其不可有逻辑上的循环,避免当股东们利益发生矛厉时,使股 权转让陷入僵局。根据现行的公司法,具体地说,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一至第三款内容,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规则可示意为下图lo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则,但同吋,转让过程中 对股东们的“考验”也就随之而来了。考验一:选择“同意”还是“不同意”,选择诚信还是不诚信。根据现有规则,任何股东要成功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至少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
4、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该转讣,二是其他股东不行使优先购买权。因此,其他股东对这两 个前提的态度就决定了转让能否成功。首先,其他股东在被告知股权拟被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时,应作出“同意”还是“不同 意”的选择。作为其他股东之一的股东甲此时对能会作出这样的考虑:“如果我选择了 '同意',而同意人数未过半,那么不同意的股东m购买该转让的股权, 而我就丧失了购买机会;若不同意的股东均不购买,那么就均被视为同意,我就可以和所有 其他股东一起对于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作出选择。如果我选择了 '不同意,而同意人数未过半,那么我和其他不同意的股东应根据法 律的规定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当然,我们也町
5、以选择不购买,那么我们将被视为同意;若同 意人数过半,我仍可以和所有其他股东一起对于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作岀选择。很明显,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判断出,我选择'同意'是不明智的,因为这冇可能使我 丧失购买股权的机会。而选择'不同意',至少使我还有第二次、英至第三次选择是否购买 的机会根据以上逻辑,股东甲在收到转让通知后,一定会先选择“不同意”。所有人都愿意为 自己的选择留冇余地,以免后悔时无法补救。在现冇的规则下,像以上这样去分析和选择, 对于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股东来说是很自然的。但是,这种选择方式实际是在考验股东的诚信和股东间的关系。虽然法律规定“不同 意”者应该购买转
6、让的股权,但法律也并未强制其购买,一旦“不同意”者视悄况决定“不购 买”,他们也还有机会在后一伦的选择屮选择行使优先购买权。其实,前一次“不购买”已经 是对“不同意"的“食言”,但“食言”者并未受到处罚,而且还可以再次与其他人获得平等的优 先购买权。这种不诚信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但享用这一“权种'却会被其他股东所不齿。 于是,是“用尽一切权利”以获得经济上的最大利益,还是放弃法律赋予的权利,做一个“守 信”之人,成为摆在股东面前的一个难题。股东是不应该遭受这样的考验的,对于任何人來 说,这个选择太难了。法律也没有必要将这个难题交给股东,只因规则设计上的不合理,使
7、 得一方犹豫、不甘,另一方怀疑、气愤,这一切的发生全都毫无意义。经济的平稳发展,也 需要股东间的和谐和眛,这种畸形的局面,应该依靠法律的完善来扭正。考验二:“同等条件二抛岀的是公平还是欺骗;“按比例购买”,剥夺的是受让人的 竞争权利还是出让人的交易口由。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最终可能产生四种对象完全不同的转让结果:(-)拟对内转让时,对任意股东的转让;(二)拟对外转让而未得到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吋,对不同意对外转让的股东的转让;(三)拟对外转让而得到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或视为同意)时,对主张优先购买权 的股东的转让;(四)拟对外转让而得到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或视为同意),且其他股东均放弃优 先权
8、时,对股东以外的人的转让。撇开笫四种対股东以外的人的转让结果不谈,我们來看看前三种转让结果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这三种转让结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向现有的其他股东进行转让。而它们z间 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且这些不同点之间又隐藏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及联系:第一种转让的结果,体现了冇限责任公司的股东z间转让股权可以仅依转让双方的意 思而成立。木着“法无禁止即自由叩勺原则,出让方有权在其他股东范围内自由选择受让人, 双方的转让条件也不受其他任何人的干涉。在第二种转让中,不同意他人对外转让股权的股东虽然因公司的“人合讨生而被赋了了 阻碍了他人自山交易的权利,但他也同样应该为行使该权利而承担相应的义务,即
9、在交易中 担当起受让方的角色,保障出让方的交易权利。但是,法律对于在此种转让中可能发生的一 些情况缺乏明确指导。首先,法律对于不同意转让的股东仅规定了“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但対于应以何 种条件受让股权并耒作出规定,这就町能造成实际转让中的尴尬。当双方对转让条件不能协 商达成一致时,岀让方将会主张不同意者因不购买而应视为同意。即便引用优先购买权屮关 于“同等条件"的规定,由于对“同等条件”的具体内容法律并未作界定,而且对于“同等条件” 的形成截止时间也未作限制,因此,出让方可能会根据拟购买者提出的条件不断加码,便得 其他股东为保卫公司的“人合”自由而付出昂贵的代价。具次,
10、对有两个以上不同意者该如何分配购买股权的比例,法律也未作出明确规定, 如果也参照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规定,则他们应该“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 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购买。但若作更进一步的思考,这时,自由交易受到阻碍 的出让方是否有权停止其木来的对外转让程序,而主动将其转为对内转让呢?这就是说,这一转讣程序是否最终可以转 化为笫一种转让。如果可以,那么“协商”或,按出资比例”购买股权的规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耍 了,取而代z的,则是出让人的又一次选择,即由出让人决定对各股东的出让比例,当然, 出让人也有可能选择终止转让程序,即白己继续持有股权。另外,法律在対不同意者提岀购买该转让的股
11、权的要求的同时,还规定了“不购买的, 视为同意转让雹这一规定概念模糊,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若其他股东乙、丙、丁中乙、内 不同意股权对外转让,经乙和丙协商,丙决定不购买该股权,而由乙购买所有拟转让的股权。 那么,此时会不会因为丙不购买股权而被视为同意转讣,从而导致其他股东的“同意"人数变 为过半数,而乙的购买又因此而变为不可以呢?从该规定的口的出发,这样的解释显然是荒 唐的,因为股权转让的冃的已经达成,至于讨论由谁最终受让了股权是没有意义的。然而, 从该规定的字面出发,这样的理解乂未尝不可。在交易屮,容易造成各方为自己的利益看想 而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第三种转让,即根据优先购买权进行的转
12、让,其主要特点在前述对第二种转让的分析 中已经谈到了,而第二种转让屮的部分问题也就同样地存在于第三种转让中,即当其他股东 行使优先购买权时,也会血临“同等条件”的内容界定、形成时间限制,以及出让人是否可以 主动终止转让程序或主动转化为对内转让程序的问题。在实践屮,股东间的扯皮与纷争很可能就由此而起,出让方不断提高“同等条件”,一 次次终止转讣程序,只为经济利益的最人化;受讣方一味地“不同意”对外转让,以留给白己 更多的选择余地,且在“同等条件”中吹毛求疵,阻碍交易进行,互相间的猜忌和不信任随z 愈演愈烈,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股东间关系的彻底破裂。发展到这一步,法律所设计的规则缺 乏逻辑以及股权转让
13、制度中必要规范的缺失,是应该负一定责任的。既然问题已经提岀,如何解决是目前亟待讨论的。笔者在经过一定的思考和实践之后, 提出以下方案,相信可以为提高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讣的效率提供i些有益的参考。笫一,禁止反言原则。在前血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行股权转让规则缺乏效率的原因之一,就是给股权 转让双方的部分选择帘有了“反悔”的余地。比如,同意他人对外转让股权的股东在选择“同 意”时就应该充分做好丧失购买权的准备,然而,现行规则却使其述有可能享受优先购买权。 再比如,法律并未剥夺已经进入股权转计程序的出讣方股东主动终止转讣的权利,那么也就 是说,任何股东都可以有机会“测试”一下其他股东对于其对外转让
14、股权的态度,而并不真正 地完成交易c这些都使得公司常常会出现所谓的“股权转让"闹剧,结果以股东间互相指贵,不 诚信”而告终。益的h的。而当其对外转让的提议未获英他过半数股东同意时,该股东应该冇一次选择终 止转让程序的权力,因为其真实意愿可能是并不想向任何其他股东转让其股权,以破坏目前 的股权结构。法国于2004年3月25 fi颁布的关于“简化公司法及公司各种程序啲法令,対 于股权对外转让术获同意情况下转让人的权利作了补充,使转让人有权主动放弃股权转让。这一新的规定赋予了转让人在股权转让请求未获批准时的反悔权4,与笔者的上述观 点一致。根据以上提出的五个原则,笔者对于公司法中的有限责任
15、公司股权转让试拟了以 下规则:“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z间口j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讣股权,应当经具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 事项书而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通知中应列切主要的转让条件,至少包括拟转讣股权比例, 转让价格,付款方式等。其他股东自接到巧面通知z日起满三十口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转让条件不得低于通知屮列明的条件。 实际转让条件低于通知中列明的条件的,其他股东有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情况之口起一年 内中请撤销该次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该股东可以选择终止本次股权转让或向其他任何 股东转让
16、其股权,转让的条件不受通知中列明的条件限制。该股东也可以指定由不同意转让 的股东与拟购买该股权的股东以外的人竞争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各方提出的转让条件不得低 于通知中列明的条件,该股东必须将股权转让给提出条件鮫高者。如股东以外的人提出条件 较高,但在提岀条件示两个月内未完成股权转让的,则不同意转让的股东有权以通知屮列明 的条件购买该转讣的股权;如该股东拒绝转讣,则其在拒绝转讣后i年内不得转计其股权。 如向股东以外的人实际转让股权的条件低于竞争中提出的最高条件的,其他参与竞争的股东 有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情况之口起一年内申请撤销该次转让。如不同意转让的股东提出条 件较高,不同意转讣的股东之间应协商确定各自购买的比例,因协商不成而在提出条件后两 个月内未完成股权转让的,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