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言起源所要解决的问题_第1页
探究语言起源所要解决的问题_第2页
探究语言起源所要解决的问题_第3页
探究语言起源所要解决的问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语言起源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语言起源所要解决的问题木文摘自艮人再造汉字首先说明,本文中的“语言”是指人类语言,不包括动物语言,即我们所探究的是“人 类语言”的起源,而不是动物语言的起源。要想揭示人类语言起源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艮人认为,必须阐释清处以下问题:一、前提性问题1什么是语言?这是研究语言首先会遇到的问题,也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人类至今都没能解决 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西方语言文字学,产生于研究字母文字的实践z上,只能适用于字母文字。在对语言的 定性上,它存在两个错误:其一,认定“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即将语言和文字混为i谈,一方面认为文字必 须依附语言而存在,另一方面却又从文字(

2、形体符号)的角度去探究语言的起源。其二,认定“语言是现实的思维”,即将语言与思维混为一谈,不能严格地区分开。为 此,西方对语言起源的探究,与其说是探究语言的起源,不如说是探究人类思维的起源。 例如,西方川人猩猩等动物來作实验探究语言的起源。某人从西方搬来东东,认为“语言 起源于动物肢体动作”,还十分得意地说“我的研究与目前国际上一致”,殊不知其研究 的基本出发点即是错谋的。人类早期记事方式的起源,如图画、刻木、结绳、八卦、象形文字等,与冇声语言没冇 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反z亦然。这些形体符号,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形体特征,属于视觉 信息,而有声语言属于听觉信息。图画与有声语言都源自対客观事物的简单

3、模仿,是没有 先后z分的。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相对于有声语言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它只是“记录人类思维的符 号”,而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换句话说,文字存在和发展的li的,是为了 “表 意”,而不是为了 “表咅”。我们应从形体符号的角度去探究文字的起源,但将语言的起 源归结为形体符号的产生,肯定是错误的。二、核心问题不论从何角度去探究语言起源发展的过程,艮人认为,都绕不开以下三个最基木的问 题:2人类语音最初是如何产生的?文字是表达人类思维的形体符号。但是,文字并不是人类凭空臆造的,它最初源自图 画,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形体特征,即曲模仿实物z形而得。同样道理,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的声咅符号,语咅也

4、不是人类所能凭空臆造的,它们必 然有着客观现实的依据。作为一种听觉信息,加工形成人类语音的最初依据只能是各种人 类所能感知的自然声响(包括人类基于木能所发出的声响,如汉语中的“呼”、“吸”即 模仿自人类的呼吸声;另外如“娃”、“儿”、“齿”等等)。人类语音由模仿自然声响而得,但是,古人是如何模仿的呢?这一模仿过程受哪些因素 影响呢? 乂是怎样的影响呢?如地理环境、气候、听觉器官、发音器官等等,这些在理论 上都是必须要讲清楚的。不过,在理论上说清楚,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我们还必须找到人量的实例來证明这个问 题。西方早已有人提出过“模仿说”,但西方语言体系受字母文字的彫响,人多u发展为 双音节或多音

5、节为主,西方人无法找到揭示人类语音起源所必备的材料,他们说不清楚人 类语音的起源问题,为此,人家对“模仿说” 一直持怀疑态度。汉语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却因为汉字的存在,始终保存着大量的单音节的原始语 音。即使是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小,我们仍能找到人量的自然声响的痕迹。3特定的声符是如何与特定的事物对应起來的?即语音与语意是如何取得一一对应关系 的?人类语音由模仿白然声响而得。模仿特定事物发出的声响,用于农示特定的事物,肯定 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量不具备声响特征的事物(或概念)是如何去表示的?这一点, 对以说是人类至今无法破解语言起源z谜的最人阻碍。对此,艮人归结为两点:1.特定性规

6、律;2.系统性规律。其中,最紧要的是第二点。道 理也非常的简单,即模仿某一声响所得到的语音,不仅用丁表示发出该声响的事物,还被 用于表示与事物相关联的一整类事物。因此,在原始语言中,同音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例如,模仿雨点所得到的发音di,可用于表示“滴”,还可以用于表示“向下、对抗(雨 点反溅)”等意,如“低”、“底”、“抵”、“弟”、“递”等等。4人类语音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探究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过程,对以借助于音韵学和方言中的知识。但是,音韵学和方 言都只是着力于静态地分析,而不是去剖析语音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和规律。以音韵学为例,人们研究上古音的出发点和方法都存在致命的错误。道理很简单,由模

7、 仿口然声响而得到的古音,必然是模糊的、混沌的,即很多发咅的界限并不是很清处,实 为同一发咅。后人逐渐将其明晰化,从而慢慢地将其区分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发音。用已 明晰化的后代咅作为标准,去研究混沌的上古咅,肯左无法还原语咅发展的木来面貌。 例如,中古音将唇音分为“重唇”和“轻唇”。今人认为“轻唇”中的“非”母属于唇齿 音是欠妥的,它当属于双唇擦音,与属于双唇裂音的“帮”母发音部位相同,所不同的只 是气流的缓急。在上古音中,人们尚无法作出这样细微的区分,将其视为同一发咅,相互能够通用。如诗:“东有甫(非母)草。”韩诗作“圃(帮母)草”。前人仅着 力于静态地分析,为此得出了 “古无轻唇音”这样的结

8、论,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正确的表 述是:古音轻重唇不分,而不是有此无彼的关系。借助于现代语音发音学,我们也能揭示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部分规律。例如:am向an 的转变,可以用元音鼻音化原理来解释清楚。元音a鼻音化,发完后闭嘴即为ani,不闭嘴 即为em,只是发音习惯有所不同而已。三、基木语言现彖探究语言起源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艮人认为,还必须对一些常见的、基本的语言现象作 出合理的解释。其中,最根本的是以下三点:5汉语,包括深受汉文化影响的邻近各国语言,其发音为什么一0以单音节为主? 6 汉语,包括深受汉文化影响的邻近各国语言,其语音体系为什么一直存在大量的同音现 象?7西方各国语言,或者说与字母文

9、字对应的语言,为什么最终发展为以双咅节和多咅节 为主的体系?这三个问题实际是相互关联的,说口了,都是文字影响语言发展的结果。西方在研究字母文字实践棊础z上产生的理论,只能是关于字母文字的理论。“五四” 人全盘引进西方语言文字理论,川于指导汉字的研究工作,把汉语、汉字与西方语言文字 作简单的比较,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这样不仅不能解决汉语、汉字存在的问题,反而给后 人带來了极人的误导。例如,“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一论断,对字母文字是正确的、适用的,因为字母 文字是表咅文字,是“记录语咅的形体符号”,即其造字依据是冇声语言。但是,这一论 断却不适于象形文字。道理非常简单,象形文字由图画直接发展而来

10、,是经过简化、特征 化的图iiiii,木质上仍属于图uni范畴。如同图uni样,象形文字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形体特 征,我们可以根据其字形來直接判别它所表示的事物(即其字义),而无需借助于冇声语 言。因此,象形文字仅仅只是“记录人类思维的符号”,而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象 形文字是一种纯粹的视觉信息,与属于听觉信息的语言没有必然的、玄接的联系,是完全 独立于语言z外而存在的。语言和文字是表达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是平等并 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西方错误地将文字定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 其结果是使人们只能看到语言对文字发展的影响,而看不到文字对语言(或者说语音)发 展的决定

11、性影响,无法解秣上述常见的语言现象。语言仅用于面对面交流,冇特定的语境,且冇肢体动作来辅助交流,因此,原始语言存 在大量的同音现象,用同一语音表示众多不同的语意,并不会引起岐解或误解。但是,文 字则不同,文字是“传于异地,留于杲时”的,根据原始语音造出的表音文字,都只拥有 一个字形,如字母文字屮的词根,以及汉字中的“假借字”等。用同一字形去表示不同的 字义(即语意),肯定会引起岐解或误解。就汉字而言,虽然借助于象形、指事、会意、转注等造字方法,创造出了犬量的表义文 字(即广义的象形文字),但是,却始终无法突破人类形象思维的朿缚,即彖形文字无法 用于表示大量不具实形的事物。为此,汉字最后也和字母

12、文字一样,借助于有声语言来发 展口已 其中的关键,便是“假借”造字法。“同音假借”是一个从“木无其字”到“有其字”的动态过程,u卩将一个已存在的(彖 形文字的)字形作为表音符号,根据有声语言中的同音现象,用于表示另一种语意。但 是,同一字形经“假借”用于表示众多不同的语意后,易引起岐解或谋解。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古人便在这些“假借”字的基础上不断地添加一些象形文字(即形旁),所得到的 新字形(即形声字)专用形表示与该形旁字义相关联的事物。换句话说,在形声字产生以 前,其字义是由声旁(即假借字)來表示的。因此,声旁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它不仅衣 咅,而11承担着表意的功能。至于形旁,则与字母文字中的前缀、后缀一样,作用仅限丁 区分开不同的字形。没有“同音假借”,就不可能产生大量的形声字。“形声字”是对“假借字”(即声 旁)的替代,准确地应称为“象声字”。“象声字”,如同“假借字” 一样,造字依据也是有声语言中的同音现象,因此,它不 仅不能消除原始语言中存在的人量的同音现象,反而会进一步强调和突出同音现象的存 在。这是汉语中一直保留大量单音节语音和同音现象的根本原因。至于字母文字,因为不存在汉字形旁一样能从字义区分开不同字形的部件,人们只好不 断地在单音节词根的基础上添加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