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和示范表格_第1页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和示范表格_第2页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和示范表格_第3页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和示范表格_第4页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和示范表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行业技术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 ccaa-fsms-0003:2008食食品品安安全全管管理理体体系系食食用用植植物物油油生生产产企企业业要要求求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for vegetable oil producing organizations2008-01-01 发布 2008-02-01 实施中 国 认 证 认 可 协 会 发 布 ccaafsms-0003:20081目 次前 言 .i引 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人力资源 .24.1 食品安

2、全小组.34.2 人员能力、意识与培训.34.3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 .35 前提方案 .45.1 基础设施及维护 .45.2 操作性前提方案 .76 关键过程控制 .96.1 原辅材料.96.2 油料预处理工艺.116.3 压榨(预榨)工艺.116.4 浸出工艺.126.5 精炼.136.6 包装(灌装).147 产品检测 .158 产品追溯与撤回.16附 录 .17 ccaafsms-0003:2008前前 言言本技术要求是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对 gb/t22000 要求的

3、具体化。本技术要求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等本技术要求系首次发布。 ccaafsms-0003:2008i引引 言言为提高食用植物油产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技术要求从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特点,针对企业卫生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等,提出了建立我国食用植物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要求。本技术要求是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

4、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对 gb/t22000 要求的具体化,但并未针对 gb/t22000 相应条款给出具体要求和方法。鉴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方面的差异,为确保食品安全,除在高风险食品控制中所必须关注的一些通用要求外,本技术要求还特别提出了针对本类产品特点的“关键过程控制”要求。主要包括原辅料控制,强调组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和生物危害控制;重点提出对油料预处理、压榨(预榨) 、浸出、精炼控制的重要性,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ccaafsms-0003:2008 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

5、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1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和实施以 haccp 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技术要求,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前提方案、关键过程控制、基地要求、产品检测和记录保持。本文件是 gb/t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将 gb/t22000 在本行业要求的具体化。本文件适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实施与自我评价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可用于采购方对此类食品提供者的评价和实施第三方认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

6、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上述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使用其最新版本。gb/t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gb8955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16 2005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9641 2005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gb 151971994 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 17373-1998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中未注释的术语和定义

7、同 gb/t 22000 中 ccaafsms-0003:2008 1 相关术语。3.1 植物原油 virgin vegetable oil以植物油料为原料抽取的原料油。3.2 食用植物油利用植物油料经加工生产出供人类食用的油脂。3.3 溶剂指在生产植物油或生产其他综合利用产品过程中所需要的大豆溶剂油以及国家允许使用的其他溶剂。4 人力资源从事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在根据 gb/t 22000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应满足食用植物油生产所需的条件。4.1 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小组应由多专业的人员组成,包括从事卫生质量控制、生产加工、工艺制定、实验室检验、设备维护、原辅料采购、仓储管理等工作的人

8、员。4.2 人员能力、意识与培训影响食品安全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技能。4.2.1 食品安全小组应理解 haccp 原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4.2.2 应具有满足需要的熟悉食用植物油生产基本知识及加工工艺的人员。 4.2.3 从事食用植物油加工工艺制定、卫生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 ccaafsms-0003:2008 2 4.2.4 生产人员熟悉人员卫生要求,遵守前提方案的相关规范要求。4.2.5 从事食用植物油操作的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上岗资格。4.3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4.3.1 从事食品生产、检验和管理的人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关于从事食品

9、加工人员的卫生要求和健康检查的规定。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4.3.2 直接从事食品生产、检验和管理的人员,凡患有影响食品卫生疾病者,应调离本岗位。4.3.3 生产、检验和管理人员应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进入车间时应洗手、消毒并穿着工作服、帽、鞋,离开车间时换下工作服、帽、鞋;工作帽、服应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发放。不同卫生要求的区域或岗位的人员应穿戴不同颜色或标志的工作服、帽,以便区别。不同区域人员不应串岗。5 前提方案5.1 基础设施及维护食用植物油生企业基础设施应满足 gb89

10、55-88 的要求。5.1.1 厂区5.1.1.1 食用植物油食品生产企业应建在无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应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和物品。厂区路面应平整、无积水、易于清洗;厂区应适当绿化,无泥土裸露地面。生产区域应与生活区域隔离。5.1.1.2 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锅炉房、贮煤场等应当远离生产区域和主干道,并位于主风向的下风处。 ccaafsms-0003:2008 3 5.1.1.3 废弃物暂存场地应远离生产车间。应有防污染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出厂,暂存过程中不应对厂区环境造成污染。5.1.1.4 需要时,应设有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

11、定。5.1.2 厂房厂房应结构合理,牢固且维修良好,其面积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应有防止蚊、蝇、鼠、其他害虫以及烟、尘等环境污染物进入的设施。5.1.3 生产车间5.1.3.1 布局车间面积应当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设施及设备布局合理,便于生产操作,应有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原辅材料、加工品、成品以及废弃物进出车间的通道应当分开。5.1.3.2 基础设施(1) 车间地面、墙壁、天花板的覆盖材料应使用浅色、无毒、耐用、平整、易清洗的材料。地面应有充足的坡度,不积水;墙角、地角、顶角应接缝良好,光滑易清洗;天花板应能防止结露和冷凝水滴落。(2) 车间的门窗应用浅色、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表面光滑而

12、且防吸附的坚固材料制作,结构严密,必要部位应有防蚊虫设施;内窗台应当有倾斜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3) 必要时,应设置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卫生间及淋浴室;其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需要。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应当保持清洁卫生,门窗不得直接开向车间,不得对生产车间的卫生构成污染。(4)卫生间内应当设有洗手、消毒设施;便池均应设置独立的冲水装置;应设置排气通风设施和防蚊蝇虫设施。(5) 车间内设备、管道、动力照明线、电缆等必须安装合理,符合有关规定, ccaafsms-0003:2008 4 并便于维修。(6) 浸出、炼油、食用油制品车间的地面须稍有坡度,便于清洗。(7) 浸出车间的设备、管道必须密封良好

13、。(8) 油料预处理车间必须安装防尘设施,以保证车间内外粉尘含量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定。5.1.3.3 卫生设施(1) 车间入口处和车间内的适当位置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漂洗以及干手设施(必要时),配备有清洁剂和消毒液。洗手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开关,必要时应当供应热水洗手。(2) 生产区域人员入口处应当设有鞋靴消毒池。 5.1.4 生产设施5.1.4.1 所有食品加工用机器设备之设计和构造应能防止危害食品卫生,易于清洗消毒(尽可能拆卸) ,并容易检查。应特别注意使用时,能防止润滑油、冷却剂、热媒、金属碎屑、污水或其它可能引起污染之物质混入食品之构造。5.1.4.2 食品接触之表面应平滑、无凹

14、陷或裂缝,以减少食品碎屑、污垢及有机物之聚积,使微生物之生长减至最低程度。5.1.4.3 设计应简单,且为易排水,易于保持干燥之构造。5.1.4.4 贮存、运送及制造系统(包括重力、气动、密闭及自动系统)之设计与制造,应使其能维持适当之卫生状况。5.1.4.5 所有用于食品处理区及可能接触食品之食品器具,应由不会产生毒素、无臭味或异味、非吸收性、耐腐蚀且可承受重复清洗和消毒之材料制造,同时应避免使用会发生接触腐蚀的不当材料。5.1.4.6 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可使用木质材料,除非可证明其不会成为污染源者方可使用。 ccaafsms-0003:2008 5 5.1.4.7 生产设备之排列应有秩序,

15、且有足够之空间,使生产作业顺畅进行,并避免引起交叉污染,而各个设备之产能,务须互相配合。5.1.4.8 以机器导入食品或用于清洁食品接触面或设备之压缩空气或其它气体,应予适当处理,以防止造成间接污染。5.1.4.9 灯具及照明车间内的照明设施应装有防护罩、照度满足操作要求,生产场所的照度在 220 lx 以上,检验场所的照度在 540 lx 以上;5.1.4.10 温度控制需要时,应控制车间的温度,按照设定的温度要求进行控制,定时记录。5.1.4.11 排水车间内应有畅通的排水系统,水流应当从高清洁区域流向低清洁区域;排水沟底部为圆弧形,应有适当的坡度。5.1.4.11 通风车间应安装通风设备

16、,保证加工区域空气清洁。进风口设置空气清洁装置,车间内空气应由高清洁区向低清洁区流动5.1.5 附属设施应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辅材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成品的储存等辅助设施。5.1.6 动力能源应确保充足的电力和热能供应。5.1.7 维护保养 ccaafsms-0003:2008 6 应制定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计划,保证其正常运转和使用。对于关键部件应制订强制保养和更换计划。5.1.7.1 设备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装填设备宜采用自动机械装置,物料输送宜采用输送带或不锈钢管道,且排列有序,避免引起污染或交叉污染。 5.1.7.2 凡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工器具和管道(包括容器内壁)

17、,应选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或涂料制造。5.1.7.3 机械设备应设置安全栏、安全护罩、防滑设施等安全防护设施。5.1.7.4 机械设备有操作规范和定期保养维护制度。5.2 操作性前提方案应制定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内容不少于以下几个方面:5.2.1 接触食品(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或与食品有接触的物品的水和冰应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5.2.2 接触食品的器具、手套和内外包装材料等必须清洁、卫生和安全。5.2.2.1 不对包装(灌装)间的空气进行消毒。紫外线照射法。每 10-15 平方米安装一支 30w 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臭氧消毒法,一般消毒 1 小时。5.2

18、.3 确保食品免受交叉污染。5.2.3.1 预处理、精炼、包装(灌装)分开。5.2.3.2 人流、水流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物流可用时间、空间分开。5.2.4 保证操作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保持洗手间设施的清洁。5.2.4.1 使用非手动水龙头。5.2.4.2 每次进入车间须洗手、消毒。5.2.4.3 厕所的门不能直接朝向车间,有更衣、鞋设备。5.2.5 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冷凝水及其它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污染物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 ccaafsms-0003:2008 7 5.2.5.1 防止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所有接触表面被微生物、化学品及物理的污染物污染,例如清洁剂、润滑油、燃

19、料、杀虫剂、冷凝物等。5.2.6 正确标注、存放和使用各类有毒化学物质。5.2.6.1工厂必须设置专用的危险品库,存放杀虫剂和一切有毒、有害物品。这些物品必须贴有醒目的有毒标记。工厂应制定各种危险品的使用规则。使用危险品须经专门管理部门核准,并在指定的专门人员的严格监督下使用,严禁污染食品。5.2.7 保证与食品接触的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卫生。5.2.7.1 凡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获有健康证者方能上岗。5.2.7.2 生产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卫生培训合格。5.2.8 清除和预防鼠害、虫害。5.2.8.1 制订防治计划和有效的防治措施。5.2.9 包装、储运卫生控制,必要

20、时应考虑温度。5.2.9.1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油制品的包装容器,应采用无毒、耐油的材料制成。5.2.9.2应按食用植物油的品种、等级分别贮存,不得与非食用植物油混贮。在露天存放时应有防雨、防晒、防爆措施。5.2.9.3运输过程中应有防雨、防洒、防污染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6 关键过程控制6.1 原辅材料企业应编制文件化的原辅材料控制程序,明确原料标准要求、采购与验收,并形成记录,定期复核。6.1 原(辅)料及包装材料6.1.1加工食用植物油的油料有大豆、油菜籽、亚麻籽、棉籽、花生果、芝麻、葵花籽、米糠、米胚、玉米 胚、小麦胚、油茶籽、红花籽、油橄榄、胡桃仁(核桃)、油莎豆、葡萄籽、

21、棕榈果、棕榈仁、椰子、乌桕籽(皮)、可可豆等,食用油的油料必须符合gb 19641 2005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 。 ccaafsms-0003:2008 8 6.1.2 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简称为物料)的采购、验收、贮存、发放均应符合相关物料品种的国家或地方质量卫生标准,严格执行物料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6.1.3 物料的内包装材料和生产操作中凡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容器、周转桶等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供应商必须按有关规定提供与供应物料的品种、来源、规格、质量的产品企业标准(或合同标准)相一致的有效检验合格报告单。6.1.4 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其使用应符合g

22、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6.1.5 内包装材料应满足包装食品的保存、贮运条件的要求,且符合食品卫生规定。6.1.6 原(辅)料的运输工具等应符合卫生要求。运输过程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车或同一容器混装。6.1.7 原(辅)料购进后应对其原产地、规格、包装情况进行初步检查,按验收标准的规定填写入库帐、卡,入库后应向企业质检部门申请取样检验。6.1.8 各种物料应分批次编号与堆置,按待检、合格、不合格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相互影响风味的原辅料贮存在同一仓库,要分区存放,防止相互影响。6.1.9 进口原料应将其名称,生产年度、生产地、数量及年月日等加以记录。6.1.10 应充分去除原料中之

23、异物、外来杂物等。6.1.11 原料在贮藏过程应控制防鼠、防虫及防湿,并在夏季应控制因温度升高而引起变质。6.1.12 原料水分含量高时,会影响制品的质量,在干燥时应注意温度,以免过热。6.1.13 应制定原辅料的储存期,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对不合格或过期原料应加注标志并及时处理。 ccaafsms-0003:2008 9 6.2 油料预处理工艺6.2.1 预处理工艺含清理(筛选、磁选、风选、重力去石及除尘装置) 、破碎、剥壳(含仁壳分离) 、软化(含 干燥) 、轧坯、蒸炒等。6.2.2 对清理的工艺要求,不仅要限制油料的杂质含量,还要控制清理后所得下脚料中油料的含量。6.2.3 破碎时应该控

24、制破碎度;破碎效率和粉末度.6.2.4 剥壳时应该控制剥壳率;仁中含壳(皮)率;壳中含仁率或壳中含油率和剥壳效率。6.2.5 软化时的进料温度、水分;出料温度、水分;间接蒸汽、直接蒸汽压力;搅拌速度;软化(干燥)时间是工艺控制的关键要求。6.2.6 轧坯时的关键点包括坯厚;粉末度和坯中含籽及外观。6.2.7 蒸炒时应控制温度、水分;料层高度;搅拌速度;蒸炒时间;间接蒸汽、直接蒸汽压力,蒸汽流量和加水量。6.3 压榨(预榨)工艺6.3.1 压榨(预榨)工艺含调节蒸炒、压榨(预榨)、毛油过滤。6.3.2 处理量、温度、水分、时间、蒸汽压力和蒸汽流量都是调节蒸炒时应该关注的工艺要求。6.3.3 压榨

25、(预榨)时应该控制入榨料温度、水分;出油率;饼中含油率、水分、粉末度、厚度;出饼量、排渣率;压榨时间;各档垫片厚度,喂料轴、榨机主轴的转速。6.3.4 毛油过滤时控制过滤毛油流量、过滤温度、压力。6.4 浸出工艺6.4.1 浸出工艺含原料、浸出过程、混合油蒸发、湿粕蒸烘、溶剂回收。生产食用植物油所用的溶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ccaafsms-0003:2008 10 6.4.2 原料的处理量和原料的质量如含油率、水分、温度、粉末度等,对浸出工艺影响很大。6.4.3 浸出过程控制料层高度;溶剂比、温度;浸出气相压力;各油斗混合油浓度、含杂质;浸出器转速、喷淋沥干时间;湿粕含溶;渗滤情况和浸

26、出全系统装备的密封情况。6.4.4 混合油蒸发时主要控制混合油流量;盐析罐盐水浓度、盐水层温度、高度,盐析后含杂质、除杂效率;混合油的温度、浓度,气相温度、真空度;蒸发器与汽提塔间接蒸汽、直接蒸汽压力,蒸汽流量;浸出毛油量和出油率; 6.4.5 为了彻底地脱除溶剂,以保证浸出生产中最低的溶剂损耗及粕的安全使用,所以需对湿粕进行蒸烘处理,应控制湿粕蒸烘机各料层高度、温度;总蒸烘时间;间接蒸汽、直接蒸汽压力,蒸汽流量;气相温度、压力和出粕量、出粕温度。6.4.6 在溶剂回收时应关注各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冷凝液温度;平衡罐温度、压力;分水箱温度、压力,分水时间;废水蒸煮罐温度,间接蒸汽、直接蒸汽

27、压力,废水排放量,废水残溶;尾气回收工艺温度;废气排放量、溶剂蒸汽浓度,以便达到最佳的回收效果。6.4.7 使用溶剂浸出的企业应适宜消防设施及灭火器。应配备防爆型照明设施,以防爆炸。工厂设施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6.4.8 溶剂提油所使用的正己烷容易着火爆炸,作业人员需经培训后持证上岗,以免发生事故。6.5 精炼6.5.1 为了使经压榨或浸出法得到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脂除去杂质和水份,需对其进行精炼。精炼工艺包括油脂的脱胶、脱酸、干燥(含脱溶剂)、脱色、脱臭、脱蜡、冬化。6.5.2 根据精炼工艺确定毛油的处理量和质量要求,如水分、杂质、酸价、色泽、含磷脂量、含蜡、含固脂、残溶、全氧化值、掺伪试验

28、。6.5.3 脱胶(水化)工序可采用间歇式水化脱胶和连续式水化脱胶,以脱除油中胶体杂质。为了提高脱胶效果应该控制温度;时间;搅拌速度;蒸汽压力;水、酸溶液、 ccaafsms-0003:2008 11 盐水等加入量(流量)、浓度、温度和水化油得率、油脚量、油脚含油率、含水率。6.5.4 脱酸工序的目的是为了脱除粗油中游离脂肪酸。脱酸的方法有碱炼、蒸馏、溶剂萃取及酸化等。使用最广泛的为碱炼脱酸和蒸馏法脱酸。碱炼脱酸中用于中和游离脂肪酸的碱常用烧碱,烧碱碱炼分间歇式和连续式,其主要控制温度(间歇:始温、终温);时间(间歇:加碱时间、中和时间、升温时间、沉淀时间);搅拌速度;蒸汽压力;水、碱溶液等加

29、入量(流量)、浓度、温度和脱酸油得率、皂脚量、皂脚含油率、废水含油率、ph 值。6.5.5 干燥(含脱溶剂)控制温度;时间;蒸汽压力;真空度和脱水(溶)油得率;6.5.6 脱除油脂中影响油脂外观和稳定性的色素,一般采用脱色工序,工业中常选用吸附脱色法。使用最多的吸附剂为活性白土。脱色工艺分间歇式脱色工艺和连续式脱色工艺。生产中除控制温度;时间;蒸汽压力;真空度外,还应控制吸附剂用量,废吸附剂含油率和脱色油得率。6.5.7 脱蜡(冬化)从工艺上可分常规法、碱炼法、表面活性剂法、凝聚剂法等方法。其工艺主要控制温度;时间;降温速度;冷却介质温度;硅藻土用量,废硅藻土(蜡糊)含油率和脱蜡油得率;6.5

30、.9 脱臭工序可采用间歇式脱臭和连续式脱臭,主要控制温度;时间;直接蒸汽、真空喷射蒸汽压力、蒸汽流量;真空度;各工艺温度;添加剂加入量和脱臭油得率;6.6 包装(灌装)6.6.1 灌装油脂前的空瓶、瓶盖均应清洁干净。工厂应制定清洁瓶、盖操作工艺规程,并定时检查清洁后的空瓶、盖。清洁后的空瓶(罐)应有专人负责检瓶,并经过最短的距离输送到灌装机。6.6.2 包装(灌装)用的玻璃瓶、金属罐(桶)、塑料容器以及其他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ccaafsms-0003:2008 12 6.6.3 产品包装(灌装)应在专用的包装间进行,包装(灌装)间及其设施应满足不同产品,产品包装应严密,整齐,无破

31、损。6.6.4 应设专人检查封口的密闭性,灌装后的产品,其卫生指标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6.6.5 包装前对生产车间、设备、工具、内包装材料等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保持工作环境的洁净度。6.6.6 在包装(灌装)和调和油调理、加工、包装场工作时,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之工作衣帽,以防头发、头屑及外来杂物落入食品中,必要时需戴口罩。7 产品检测7.1 食用植物油企业应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内设检验机构和具备相应资格的检验人员。7.2 内设检验机构应具备检验工作所需要的标准资料、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检验仪器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7.3 应详细制定原料及包装材料的品质规格、检验项目、验收标准、

32、抽样计划(样品容器应适当标示)及检验方法等,并认真执行。7.4 成品应逐批抽取代表性样品,按国家标准或企业产品标准进行出厂检验(查),凭检验合格报告入库和放行销售。不合格者不得出厂,应以适当处理;必要时,可以委托国家认可的研究所或检验机构代为检查本单位无法检测的项目。7.5 成品均应留样,存放于专设的留样室内,按品种、批号分类存放,并有明显标志。必要时,应做成品留样观察试验,以检验其保存期的品质稳定性。7.6 应根据产品的保存期制定各项检验原始记录保存期,备查。8 产品追溯与撤回 ccaafsms-0003:2008 13 要能够从最终成品追踪到所使用原料的来源。包括产品的追溯和撤回。应能够对

33、产品的回收情况做出详细规定,必要时产品能够迅速回收。同时在撤回程序中应规定定期演练的时间。对反映产品卫生质量情况的有关记录,应制定其标记、收集、编目、归档、存储、保管和处理的程序,并贯彻执行;所有质量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冷冻产品的记录应至少保存 2 年。 ccaafsms-0003:2008 14 附 录 (资料性附录)gb1535 大豆油gb1534 花生油gb1536 菜籽油gb1537 棉籽油gb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10464 葵花籽油gb11765 油茶籽油gb19111 玉米油gb19112 米糠油gb/t8233 芝麻油gb/t8235 亚麻籽油gb/t 15680

34、 食用棕榈油 gb/t 18009 棕榈仁油 sb/t10292 食用调和油ny/t 230 椰子油ly/t1534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及其检验 ccaafsms-0003:2008 15 附录:食用油企业管理示范表格编 制 说 明 为进一步加快食用植物油加工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确保食用植物油质量和食用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粮食行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 (以下简称示范文本) 。 一、适用范围 示范文本原则上适用于全国所有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在进行食品安全信用

35、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期间,首先在试点企业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中试行。 二、基本框架和内容 1、示范文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表格,第二部分是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基本规则。 2、示范文本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和采购、生产、销售与服务等各个方面,共分为 4 个环节、18 个项目、31 个要素、83项内容和要求。 3、示范文本的依据是现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其中: 国家法律法规 8 个。包括:产品质量法 、 合同法 、 食品卫生法 、 环境保护法 、 计量法 、 广告法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

36、 部门规章 7 个。包括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 食品卫生总则 、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 ccaafsms-0003:2008 16 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 、 食品广告管理办法等; 国家和行业标准 17 个。包括gb 2715-81 粮食卫生标准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 gb/t 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 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gb 13432-2004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 、 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

37、体系 、 gb 8955-88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j 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gb 5491-85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 国家职业标准 制油工 、 国家职业标准 粮油质量检验员 、 国家职业标准 粮油保管员 、 国家职业标准 粮油购销员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等。 三、几点说明 1、示范文本是按照食用植物油加工工艺和管理流程,对涉及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梳理整合,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起到示范

38、作用,便于企业操作。 2、示范文本的制定考虑到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总体水平和不同企业的特点,各项要求均属基本要求,企业均应该而且能够做到。对于已通过 haccp、iso9001、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认证的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应按相应的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 3、示范文本对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控制。每个环节均应建立档案文件,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并应建立文件的批准、分发、修改、存档、销毁程序。与原料质量相关的文件及档案应保存至产品保质期后一年以上。 4、示范文本中的表格均为示范表格。企业应建立更为详尽的档案。企业使用自制表格,应涵盖示范表格相应的内容。 5、示范文本在国家

39、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起草。 ccaafsms-0003:2008 17 示范表格表 1:供 方 调 查 表企业名称(章)注册资金1营业执照号码生产许可证号码卫生许可证号码税务登记证号码2法定代表人联系人3地址邮 编4电话传 真5开户银行帐 号6主要产品7职工人数其中 技术人员: 人,工人: 人8年产量/年产值(万元)9生产能力(万吨)10样机/样品/样件 生产日期11生产特点成批生产 流水线大量生产 单台生产12主要生产设备齐全、良好 基本齐全、尚可 不齐全13使用或依据的质量标准:a.国际标准名称/编号:b.国家标准名称/编号:c.行业标准名称/编号:d

40、.企业标准名称/编号:e.其他:14工艺文件齐备 有一部分 没有15检验机构及检测设备有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检测设备良好只有兼职检测人员,检测设备一般 无检测人员,检测设备短缺,需外协 16测试设备校准情况有计量室 全部委托外部计量机构17主要客户(公司/行业):18新产品开发能力能自行设计开发新产品能开发简单产品没有自行开发能力19国际经贸经验有进出口经营权 无进出口经营权 有产品出口,有对外经验 产品未出口,无对外经验20职工培训情况经常、正规进行培训 不经常进行培训21是否经过产品或质量体系认证: 是 否企业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调查人签字: 报告填制时间: 年 月 日注:本表

41、 21 项,如经过产品或质量体系认证,应具体列明何种产品得到认证,取得何种证书。 ccaafsms-0003:2008 18 表 2:供 方 评 价 表供方名称企业类型营业执照号码注册资金税务登记证号码生产许可证号码卫生许可证号码法定代表人联系人电话传 真地址邮 编开户银行帐 号已认证何种产品认证证书确认 未确认取得何种认证证书 未认证设备状况齐备,运行良好 基本齐全,尚可 不配套生产能力年产量: 月产量:管理状况生产和工作有章有序,管理有序 管理一般 管理较差质量检验产前、产中、产后能自检控制产品质量 一般检验 全靠外检产品质量一贯稳定、良好 发生问题较少 常发生问题服务质量能提供满意的服务

42、 服务尚可 服务不佳价格水平公道合理 比较合理 价格偏高资信情况守约守时、信誉可靠 信誉尚可 信誉欠佳履约情况交货及时、品质保证 交货、质量尚可 交货、质量不保证不良记录年 度供 货 品 名供货数量合格数量拒收数量合格率%上年度本年度供货业绩合 计采购部门意见:签字: 日期:生产部门意见:签字: 日期:品控部门意见:签字: 日期:财务部门审核意见:签字: 日期:产品管理部审核意见:签字: 日期:总经理(管代)意见:签字: 日期: ccaafsms-0003:2008 0 表 3:供 货 商 动 态 评 分 表评分时间:评分时间: 年 月供货总量(10 分)供货质量业绩(50 分)合同履约及服务

43、业绩(25)价格业绩(15 分)供方名称品种数量得分总批次合格批次让步使用数量退货数量得分合同履约率服务态度得分价格得分总分评价部门负责人:评审人:注:供货商评价应定期进行,总分 60 分以下者为不合格,取消供方资格。 ccaafsms-0003:2008 0 表 4:合 格 供 方 名 单序号合格供方名称通讯地址、联系方式供货类别评审人 年 月 日 批准人 年 月 日 ccaafsms-0003:2008 0 表 5:到 货 通 知 单品控部门:以下货物请按企业相关标准检验。 年 月 日进货品名规格货物数量供应商到货时间订单号备 注送货人: 采购业务员签收: 品控签收: 仓库保管员: cca

44、afsms-0003:2008 0 表 6:卸 货 通 知 单序号到货日期供方产品名称数量包装车(船)号车船是否清洁以上物资经检验合格,请安排卸货。 审核: 日期: 检验员: 日期: ccaafsms-0003:2008 0 表 7:原 料 检 验 报 告原料名称: 原料等级: 原料来源: 进货数量: 进货日期:检验项目指标结果结论:审 核 人: 制 表 人: 取 样 人:审核日期: 制表日期: 取样日期: ccaafsms-0003:2008 1 表 8:进 油 检 验 报 告油品名称:抵达日期:重 量:取样日期:入罐罐号:合 同 号:检验依据:取 样 人:重量酸值色泽水份加热试验杂质碘价感

45、观折光指数序号检测项目(t)(r/y/b51/4)(%)(280)(%)(gi/100g)n20货源执行标准平均检验人:日期:审核人:日期: ccaafsms-0003:2008 0 表 9:包 装 材 料 / 辅 料 质 检 报 告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供应商送货日期抽样数量检验日期取样日期检验依据检验结果检验结果检测项目技术标准检测结果 综合判定结论:备注:检验员:审核:日 期:日期: ccaafsms-0003:2008 0 表 10:职 工 教 育 台 帐姓 名性 别出生日期学 历参加工作时 间政治面目岗 位职业证书职业等级职 务培训时间培 训 内 容培训学时培训单位有无证书 ccaa

46、fsms-0003:2008 0 表 11:职 工 健 康 档 案序号姓 名岗 位体检时间体检结果 ccaafsms-0003:2008 0 表 12:卫 生 点 检 表 部门: 日期: 年 月 日检查结果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1234567判定备注1、生产线及地面是否有油污1预防交叉污染2、移动工具、器具是否定区域存放,分开使用1、产品管道接卸口处保持清洁,不用时密封防尘2、车间内所有接触产品的用具和设备是否清洁3、车间内门手把及相关的间接用具是否清洁4、车间门窗关闭是否严密、防尘2食品接触面的清洁与要求5、包装车间内是否安装防蝇灯1、废弃物存放在指定位置,并且标识明确3废物管理2、存放的容器

47、及场所是否清洁并消毒1、化学品应专柜储存并标识明确4化学品管理2、现场化学品使用符合规范要求1、消毒洗手间、卫生间是否清洁无异味,光线是否明亮,是否有防虫措施2、消毒液配备是否符合要求3、员工做好清洁工作后,进入灌装车间应有两道门隔开的专用清洁通道5洗手及卫生设施4、洗手及卫生设施是否完好1、操作员工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2.操作员工穿着及工作帽(服)是否符合要求3.员工进入车间是否洗手、消毒、烘干后才进行操作6员工卫生管理4.员工手被污染时是否洗手、消毒、烘干后再进行操作1、现场用的取样玻璃器皿是否存放于专柜2、照明灯具防护罩是否完好3、在灌装线中设置油品质量检查专用灯箱,随时检查油中是否有杂

48、质7食品异物污染4、架设在空中的管道是否泄漏,输送线上方有电机或减速箱的,下边是否有防泄漏措施8预防车间门窗是否齐全,可防虫、蝇、 ccaafsms-0003:2008 1 虫害蚊等进入检查人: ccaafsms-0003:2008 0 表 13:设 备 台 帐设备分类: 部门:电动机序号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国别制造商出厂日期使用日期设备原值设备现值台数千瓦安装地点变动情况编制人: 日期: ccaafsms-0003:2008 0 表 14:预处理、压榨车间工序操作记录表班次: 年 月 日软 化轧 胚蒸 炒压 榨 设 备时 间清 选破 碎水份%温度水份%温度水份%温度入榨水份%料胚温度蒸 汽压 力mpa/c12345678进料数量(吨)出毛油量(吨)出饼数量(吨)耗 水(吨)耗 电(度)备注 ccaafsms-0003:2008 1 记录人: 班长: ccaafsms-0003:2008 0 表 15:浸出车间工序操作记录表班次: 年 月 日浸 出 器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